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中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055,报告期为2018年[1][2][3] 市场挑战与经济环境 - 2018年公司面临人民币兑港元升值、中美贸易战等市场挑战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10][12][17] - 未来不同行业将继续面临挑战,中美贸易战影响未明[11][13] - 原材料价格飙升、最低工资上升和环保规定更严格将给公司带来额外财务负担[11][13] - 2019年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深圳劳工成本上升等挑战[113][115] - 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香港上市股权证券公允价值可能波动,公司将谨慎投资[127]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采取严格成本控制政策,减少各方面浪费[10][12] - 公司持续为各业务板块投入更多财务和人力资源,寻找更多商机[10][12] - 公司将重组现有策略,加强营销发展中国市场,在亚太地区寻找商机[11][13] - 公司将加强、发展和多元化业务组合,制造及销售业务为核心,其他业务也将发展[104] - 公司以内部现金流量和银行融资作为业务营运资金,具备充裕资源应付未来开支[107] - 2019年制造及销售业务聚焦质量管理及提升,将投入更多人力和财务资源[112][115] - 为维持印刷业务盈利,公司将在多方面努力,如精简工序、采购替代物料等[114][116] - 未来公司将投入更多资源到音乐及娱乐业务的艺人培训、宣传等方面[120][123] - 物业发展业务可能出售或开发清远两幅商业用地,寻求与第三方合作[121][124] - 2019年公司计划完成迷你仓翻新工作,争取政府批准并推广业务[126] - 公司将逐渐减少证券交易业务资源,重新分配到其他业务[127] 公司致谢 - 公司主席薛嘉麟对股东、投资者、业务伙伴和员工表示感谢[15][1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加强销售和营销力度,大部分业务板块收入较2017年增加,全年收入同比增长15.0%[17] - 2018年公司受多种因素影响,业务受到不利影响,集团业务板块业绩较2017年减少约4060万港元[17] - 公司2018年总收益约为5.926亿港元,较2017年的约5.155亿港元增加15.0%,毛利率约为23.0%,2017年为30.8%[19][2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3.4,速动比率为3.1,资产负债比率为11.3%;2017年分别为4.1、3.6、7.9%[9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银行存款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095亿港元,2017年约3.026亿港元[9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借贷总额约1.043亿港元,2017年约7940万港元[95] - 2018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下降,因公司分配更多资源给制造及销售业务,且银行借款增加[98] - 2018年资产负债比率从7.9%增至11.3%,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用于制造及销售业务日常运营[99] - 公司预计内部资金和银行信贷能满足未来资本支出和营运资金需求[103] - 2018年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约为4800万港元,2017年约为1360万港元[134][13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订约但未在财务报表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570万港元,2017年12月31日约为780万港元[135][139]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17年12月31日为无[136][14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质押租赁楼宇及投资物业账面总值约为2.335亿港元,2017年12月31日约为2.224亿港元[137][141] - 2018年公司股本及股本架构无变动[143][14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有全职雇员约1600名,2017年12月31日约为1500名[144][147] - 2018年员工总成本(包括董事薪酬)约为1.753亿港元,2017年约为1.573亿港元[144][147] 游戏分销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游戏分销业务2018年收入46.25万港元,占总收益0.1%,2017年为151.39万港元,占0.3%,本年度开支较2017年下降约47.5%,分类亏损下降约74.3%[22][24][27] 放贷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放贷业务2018年贷款组合增加至约8080万港元,2017年为3110万港元,贷款利息收入增加约56.1%至约720万港元,分类业绩增加约90.3%至420万港元[26][28] 制造及销售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制造及销售业务2018年营收约为5.257亿港元,较2017年的约4.586亿港元增加14.6%,其中纸制品和纸质购物袋销售额分别增长约17.1%和148.0%[31] - 制造及销售业务2018年分类利润大幅下降约93.6%至约280万港元,2017年约为4340万港元,利润率约为0.5%,2017年约为9.5%[32] - 制造及销售业务2018年材料消耗率较2017年增加约3.1%,主要材料价格上涨致成本上升[32] - 制造及销售业务本年度收益增加约14.6%至5.257亿港元,2017年度约为4.586亿港元[33] - 制造及销售业务本年度溢利大幅减少约93.6%至约280万港元,2017年度约为4340万港元[33] - 制造及销售业务本年度利润率约为0.5%,2017年度约为9.5%[33] 音乐及娱乐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音乐及娱乐业务2018年收入1813.35万港元,占总收益3.1%,2017年为1051.36万港元,占2.0%[22] - 音乐及娱乐业务本年度收益增加约72.5%至1810万港元,2017年度约为1050万港元[37][39] - 音乐及娱乐业务本年度亏损约为280万港元,2017年度约为290万港元[37][39] - 音乐及娱乐业务分类利润率由2017年度的–27.4%改善至本年度的–15.5%[38][40] - 演唱和表演收益增加约246.3%至760万港元,2017年度约为220万港元[41] - 音乐作品特许收入增加约59.2%至590万港元,2017年度约为370万港元[41] - 集团向关联人士以代价约27.1万港元收购从事艺人管理业务的私人公司[38][40] 物业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业务2018年收入730.42万港元,占总收益1.2%,2017年为650.02万港元,占1.3%[22] - 物业发展项目中,英华房地产相关出售事项未完成,截至报告日,未付认沽期权代价为人民币1980万元[44][45] - 公司与坤达协定将完成日期押后,坤达按年息10厘支付2200万元人民币未偿还认沽期权代价利息,公司收取约160万港元利息,年内收取220万元人民币支付部分代价,报告日期结欠1980万元人民币[46] - 2019年3月28日公司等订立确认契据,公司将通过华泰向汇金提供贷款结清坤达未付代价及利息,出售事项提取贷款时完成,契据需公司股东批准[47][50] - 物业投资业务包括全资附属公司迷你仓业务、合营公司办公室租赁业务及年内香港和中国商业单位租赁[56][59] - 公司2014年翻新粉岭大厦经营迷你仓业务,2018年12月31日仓库单位出租率降至约83%,2017年12月31日约92%[57][60] - 为满足政府安全要求,公司对粉岭大厦地下和一楼翻新,地下翻新接近完成待检查,一楼翻新进行中预计2019年完成,翻新影响出租率[62] - 公司将密切监测翻新进度并减少对客户影响,还可能考虑处置粉岭大厦部分或全部,或导致迷你仓业务终止或处置[6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办公室租赁业务单位出租率约73%,2017年12月31日约为94%,因市场竞争激烈下降[63][66] - 本年度公司就授予合营公司的贷款确认亏损约140万港元,因合营公司长期财务亏损[63][66] - 商务服务中心租约协议于2019年2月底提前终止,与客户的合约也已终止[64][66] - 物业业务约60.8%的收益来自元朗物业,其租赁收益与2017年相比保持稳定[68][72] - 元朗物业首次续租年期月租将按月租0% - 10%的比率调升,预计2019年4月中旬得出协商结论[68][72] - 北京物业本年度租金收入约33.1万港元[69][72] - 本年度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约1090万港元,2017年度约为2030万港元[70][72] 贸易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贸易业务2018年收入3383.82万港元,占总收益5.7%,2017年为3377.45万港元,占6.5%[22] - 贸易业务收益约3380万港元,与2017年持平,本年度分类利润率略降至约6.5%,2017年约为6.9%[75][77] - 公司将在2019年停止在中国经营社区店铺业务[75][77] 证券投资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证券买卖投资公平值亏损约3550万港元,2017年约为1920万港元;已变现亏损约860万港元,2017年约为280万港元;股息收入约280万港元,2017年约为150万港元[76][78] 公司投资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五大投资中,宏安地产有限公司持股占比0.36%,公平值5699.2万港元,占经审核资产净值6.1%,占经审核总资产4.9%[81]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对英华房地产的股本投资持股占比16.67%,公平值1467.9744万港元,占经审核资产净值1.6%,占经审核总资产1.3%[81] - 2018年公司从对Zhong Wei Capital L.P.的投资中获得约180万港元投资收入,并预期未来产生正面回报[83][85] - 评估后公司就深圳市住百家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及WTR Health Limited的股本工具确认约1430万港元公平值亏损[86] 金融工具及其他收益亏损变化 - 2018年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变动为0,2017年为 - 283.7217万港元[88] - 2018年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为 - 3665.7753万港元,2017年为0[88] - 2018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为1094.2146万港元,2017年为2027.3024万港元[88] - 2018年土地置换交易收益为0,2017年为4661.1407万港元[88] - 2018年就借予合营公司贷款确认亏损139.1092万港元,2017年为287.4868万港元[88] - 2018年其他收益及亏损总计为 - 2589.9343万港元,2017年为4016.745万港元[88] 过往交易情况 - 2017年公司全资附属公司Dream Class Limited以234万港元出售Power Rank International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91] - 2017年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中大印刷(清远)有限公司完成土地置换,获补偿4500.97万元人民币[91] 法律诉讼情况 - 2014年6月18日中星国盛就2347.933万元人民币股东贷款对中清提起诉讼,法院冻结中清2340万元人民币资产,冻结期至2016年6月23日[48][51] - 2014年10月15日公司收到民事调解书,中清确认欠款2347.933万元人民币,需还款并支付利息,未还则按央行借贷利率两倍付违约利息,还款限期为2014年10月30日,报告日期未还款[49][52][54][58] - 2016年5月27日中星国盛申请延长冻结令有效期至2019年6月12日,公司管理层评估后认为目前不采取进一步行动,将密切监测并适时采取法律行动,同时寻求土地处置机会[55][58] 2019年业务相关合约 - 2019年1月21日,中星中大(深圳)拟购六色平张纸胶印机连光系统,合约价146.4777万欧元(约1319.6万港元)[152][155] - 2019年2月14日,华泰与第三方贷款人向借款人授出1300万港元贷款,为期12个月,年利率13.125%,华泰出资650万港元[154][156] - 2019年3月22日,中星中大(深圳)与承建商订立装修框架合约,总价不超240万元人民币(约280.3万港元)[160][163] - 2018年7月23日至2019年2月21日,集团与承建商就深圳工厂翻新签多份合约,总价约270万元人民币(约315.4万港元)[160][163] - 2019年3月28日,集团、坤达、汇金及共同董事订立确认契据,涉及贷款及认沽期权安排,需股东批准[161][164] 公司出售事项 - 2018年3月16日,公司拟以1.
中星集团控股(00055) - 2018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