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星集团控股(00055) - 2020 - 年度财报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中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055,2020年年报发布[1][2][3][9] 公司经营环境 -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及中美纠纷使公司运营和业务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和困难,但中国经济复苏带来积极影响[11][14]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继续为不同业务分部在海外拓展市场,未来秉承多元化发展策略[12][15] - 制造及销售业务将加快生产厂房工业智能化升级,符合中国中央政府规划方向[12][15] - 公司将因应全球供应链变动修改业务计划,加强与各方合作提供增值服务[12][15] - 鉴于全球货币供应增加,公司将加强产品组合和拓宽销售渠道,提高资金运用效率[13][15] - 音乐和娱乐业务将引入先进技术,带来新娱乐元素,推广发展音乐产品和服务[13][15] - 公司将继续特许或购入更多不同种类音乐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13][15] - 公司采取审慎态度应对营商和信贷风险,积极进取扩展业务[17][19] - 公司将把握全球经济政治变化带来的商机,审慎扩充业务和提高溢利率[17][1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约为5.327亿港元,2019年约为5.606亿港元,毛利率约为25.0%,2019年为27.1%[23][25] - 2020年其他收益及亏损总计约亏损5027.57万港元,2019年约亏损2462.38万港元[83]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2.6,速动比率为1.9,资产负债比率为18.1;2019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2.6,速动比率为2.3,资产负债比率为18.5[88]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银行存款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289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2.322亿港元;借款总额约为1.502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1.64亿港元[90][95]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由18.5%降至18.1%,主要因借款总额减少,借款总额减少主因偿还银行定期贷款[93][96] - 2020年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约为4830万港元,2019年约为6670万港元;待售发展中物业资本开支约为460万港元,2019年为零[120][12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签约但未在财务报表中计提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诺约为25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2030万港元[121]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在财报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25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2030万港元[125] - 2020年及2019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27][133]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质押租赁楼宇及投资物业账面总值约2.054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2.17亿港元[128][134] - 公司本年度股本及股本架构无变动[129][135]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有全职雇员约1460名,2019年12月31日约为1520名;本年度员工总成本约1.552亿港元,2019年度约为1.624亿港元[130][136] - 本年度末以来无影响集团的重大事项[132][137] 放贷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放贷业务收益为675.6759万港元,占总收益1.3%,2019年为849.1405万港元,占比1.5%[2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放贷业务贷款组合减少至约296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6760万港元,贷款利息收入减少约20.4%至约680万港元,2019年为850万港元[29][31] - 2020年放贷业务分类亏损为2690万港元,2019年分类溢利为370万港元,主要因2020年录得减值亏损约3060万港元,2019年为130万港元[29][31] 制造及销售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制造及销售业务收益为4.86079273亿港元,占总收益91.2%,2019年为4.90000611亿港元,占比87.4%[26] - 2020年制造及销售业务分类收益减少约0.8%至4.861亿港元,2019年约为4.9亿港元,分类溢利减少29.6%至约1020万港元,2019年约为1450万港元[34][37] - 2020年印刷产品制造及销售业务收益减少约2.1%至4.798亿港元,2019年约为4.9亿港元[36] - 印刷产品制造及销售业务本年度分类收益减少约2.1%至4.798亿港元,2019年度约为4.9亿港元[38] - 印刷产品制造及销售业务本年度分类溢利减少约9.1%至约1320万港元,2019年度约为1450万港元[40] - 印刷业务原料消耗率较2019年度增加约4.7%,员工成本总额及其他相关开支占销售额比率下降约2.0%,租金及相关开支增加约170万港元,收到政府补贴约760万港元[40] - 外科口罩制造及销售业务收益约为630万港元,亏损约为300万港元[41][43] 音乐及娱乐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音乐及娱乐业务收益为407.1062万港元,占总收益0.8%,2019年为1188.191万港元,占比2.1%[26] - 音乐及娱乐业务分类收益大幅减少约65.7%至410万港元,2019年度约为1190万港元,本年度分类亏损约为850万港元,2019年度约为720万港元[42][44] - 音乐及娱乐业务中,本年度无演唱会及表演收入,2019年度约为320万港元;艺人管理收入减少约94.1%至5.8万港元,2019年度约为98.7万港元;唱片销售及发行收入减少约78.2%至83万港元,2019年度约为380万港元[45] 物业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物业业务收益为488.0323万港元,占总收益0.9%,2019年为731.0989万港元,占比1.3%[2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有两个物业发展项目,涉及中清和中大清远;2019年12月31日的两个项目涉及中清和英华房地产,英华房地产于2019年被出售[46][49] - 中清持有中国清远两块商业土地使用权,2014年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中兴国盛对中清提起诉讼,要求偿还股东贷款2347.933万元人民币,并冻结中清价值2340万元人民币的两块土地[48] - 中清结欠中星国盛股东贷款2347.933万元,还款限期为2014年10月30日,到期未还[50][52][56] - 冻结令有效期经两次延长,至2022年5月12日结束[54][57] - 公司在清远地块面积约20.8万平方米,首幢工业大厦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占规划面积约5% [59][60][6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首幢工业大厦完成约10.5%的建筑工程,预计2021年4月底前完成[60][6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粉岭大厦迷你仓业务出租率降至约57%(2019年约61%),物业业务收益约36.9%来自该业务[62][65] - 2020年公司因疫情为元朗物业租户提供租金宽减129.5万港元,物业业务收益约53.1%来自该物业[68] - 北京物业2020年年租金收入约49万港元[69] - 2020年公司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约990万港元(2019年为1800万港元)[70] - 粉岭大厦地下及一楼翻新工程于2020年12月31日完成,待政府机关最终检查,因疫情或延迟[67][72] - 物业租赁业务中,公司向租户提供租金优惠共129.5万港元,元朗物业贡献约53.1%的物业业务收益,北京物业年度租金收入约49万港元[73] - 投资物业本年度公平值亏损约990万港元,2019年度约1800万港元[73] 贸易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贸易业务收益为3088.7078万港元,占总收益5.8%,2019年为4290.0332万港元,占比7.7%[26] - 2020年贸易业务收入降至约3090万港元(2019年约4290万港元),利润率降至约5.4%(2019年为15.4%)[71] - 贸易业务收益大幅减少至约3090万港元(2019年度约4290万港元),分类利润率下降至约5.4%(2019年度15.4%)[74] 公司投资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工具及金融资产约为409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约8270万港元)[76][79] - 本年度公司香港上市证券投资公平值亏损约3250万港元(2019年度约1520万港元)、已变现亏损约570万港元(2019年度约53.7万港元)、股息收入约52.9万港元(2019年度约110万港元)[76][79]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包括9家上市公司证券等,各项投资账面价值均占经审核总资产5%以下,最大投资为Zhong Wei,占其总股本1.33%,公平值约1750万港元,占经审核总资产约1.5%[77][80] 公司未来展望及应对措施 - 展望2021年,全球市场受经济及政治不确定因素影响,公司将面临各种不利因素挑战,全球经济复苏进程难以预测[98][101] - 放贷业务扩张贷款组合时将承受预期风险,会为线上放贷平台引入金融科技元素,扩充业务规模并审慎检讨信贷系统[99][102] - 2021年制造及销售业务和贸易业务极具挑战,政治经济紧张、疫情及原料价格上升影响公司财务表现,难达成年度预算目标[100][103] - 公司会修订销售策略,预留现金流应对不利情况,购置新设备、翻新工厂及提升自动化以提高效率[105] - 2021年制造及销售业务优先进行质量管理和应收账款信用控制,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并拓展高利润率业务[106] - 为应对印刷行业挑战,公司会从提高效率、招募人才、采购替代材料、拓展市场和升级设施等方面努力[107] - 公司一般以内部现金流和银行融资为业务运营提供资金,预计有充足资源满足未来资本开支和营运资金需求[94][96] - 生物医药产业园内首幢工业大厦建筑工程预计2021年4月底前完成,公司拟2021年第二季提交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施工计划,预计年底前动工[113][116] - 2019年公司签约制作海外知名选秀节目,合约期因疫情延长1年,疫情消退后恢复制作[112][115] - 公司将增拨资源扩展香港及中国销售团队,扩大客户群和优化产品组合[108][110] - 公司将增拨财务资源扩展音乐作品特许业务,制作发行实体唱片并投资潜在项目[112][115] - 公司预计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因全球经济动荡持续波动,投资前密切监测市场,购入后关注表现并调整策略[118][122] - 公司买卖主要以人民币、港元及美元列值,除人民币外,港元兑美元汇率无重大波动,将监测人民币汇率风险并考虑对冲[119][123] - 公司完成粉岭大厦迷你仓翻新工程,待政府批准,将分配资源推广业务挽回出租率[114][116] - 2021年制造及销售业务以质量管理、改善及应收款项信贷控制为首要工作,设立小组提升全面质量管理[109] 公司治理结构及相关情况 - 本年度及企业管治报告日期,董事会有8名成员,包括2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3][146] - 本年度及企业管治报告日期,董事会审核委员会成员为李国云先生(主席)、黄新发先生、赖世和先生[147][148] - 本年度及企业管治报告日期,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成员为李国云先生(主席)、黄新发先生、赖世和先生[149] - 本年度,董事会一直满足上市规则关于独立非执行董事任命的要求[151] - 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规定,委任最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其中最少一名具备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最少三分之一[152] - 主席薛嘉麟先生与行政总裁薛济匡先生为叔侄关系,但能独立考虑事宜并做决策[163][166] - 李国云先生任期从2019年4月5日至2022年4月4日,赖世和先生从2020年4月19日至2022年4月18日,朱瑾沛先生从2020年6月23日至2022年6月22日,其他非执行董事从2019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任期均为三年[164][167] - 公司于2018年12月采纳提名政策,规定董事委任、重选及罢免程序[165][167] - 各在任董事本年度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A.6.5条条文[170][174] - 张玉珊小姐自2010年8月23日起任公司秘书,本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71][175] - 本年度定期董事会会议至少提前14天向全体董事发出通知,其他会议发出合理通知[172][176] - 本年度董事会举行4次会议,其中2次为定期会议用于审阅及批准集团财务和运营业绩[183][184] - 各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