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00070,买卖单位为10,000股[4] - 公司网址为http://www.richgoldman.com.hk,用于提升与投资者有效沟通[124] - 报告期为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129] - 集团主要从事投资控股,有博彩及娱乐、酒店营运、放债、物业租赁四个分部[1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3040万港元,每股亏损约0.02港元,2020年分别约为8570万港元和0.07港元[8][14] - 2021年集团收益约为5110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5390万港元减少5.2%[8][16] - 2021年集团亏损约2200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8120万港元减少约5920万港元[14][16] - 2021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较2020年减少约4370万港元[16] - 2021年博彩及娱乐业务无无形资产摊销,2020年约为2380万港元[16] - 2021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较2020年减少约1250万港元[16] - 2021年博彩及娱乐业务无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回拨,2020年约为760万港元[16] - 2021年行政开支较2020年增加约530万港元[16] - 2021年所得税开支较2020年增加约610万港元[16] - 2021年6月30日应收贷款约为1.076亿港元,较2020年6月30日的约4.2亿港元减少约3.124亿港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利息收入约为259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200万港元[26] - 报告日期应收贷款约为8220万港元,较2021年6月30日减少约2540万港元[27] - 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为19.38823亿股,与2020年6月30日相同[34]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5.628亿港元,2020年6月30日约为5.707亿港元[35] - 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4.636亿港元,2020年6月30日约为1.6亿港元[35]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11.622亿港元,2020年6月30日约为11.925亿港元[35] - 2021年6月30日,负债总额约为1040万港元,2020年6月30日约为920万港元[35] - 2021年6月30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4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博彩及娱乐业务转码数佣金收入约196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2.18亿港元[1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酒店运营业务除税前亏损约402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8890万港元[2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物业租赁业务相关除税前亏损约为1.8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1180万港元[32] 公司收购信息 - 公司于2021年6月18日签订买卖协议,有条件收购目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1%,初步代价总额为7422万港元[40] - 目标集团主要资产于2021年6月30日估值为4.927亿元人民币(约5.9124亿港元)[40] - 收购完成时间为2021年9月30日或之前,完成后目标公司将成为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40] 公司人员信息 - 执行董事连铨洲现年46岁,林益文42岁[48] - 非执行董事Nicholas J. Niglio现年74岁[5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一虹现年58岁,虞敷荣53岁,杨凯晴39岁[56][57] - 高级管理层苏希路于2020年5月14日加入公司担任财务总监,拥有七年以上审计及会计经验[58] - 叶海龙于2020年9月21日加入公司,2021年3月8日任天伟财务董事,6月1日任首席运营官[60] - 2021年6月30日前,苏慧妍于2020年10月20日辞任执行董事,林益文于2021年7月6日获委任[70] - 董事会现由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连铨洲担任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76] - 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公司认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具独立性[77] - 苏希路女士及叶海龙先生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薪酬介于港币0元至港币1000000元[103] 公司治理信息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董事会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守则条文[63] - 全体董事在2021年6月30日前及报告日期遵守公司守则和标准守则[6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财政年度,公司举行16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周年大会[83] - 连铨洲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83] - 苏慧妍董事会会议出席率约42.86%(3/7)[8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董事组成,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87][88]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92][93]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董事组成,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94][9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法定审核服务已付/应付费用为910000港币,主要交易的会计师报告费用为560000港币,审阅中期业绩费用为30000港币,核数师薪酬总额为1500000港币[107] - 董事会下设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以监督行使职能[86] - 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会履行职责,确保内部监控及风险评估有效,年度业绩由其审阅并经外聘核数师审核[87] - 薪酬委员会负责审核及批准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待遇,无董事或高管自行厘定薪酬[92] - 提名委员会负责审阅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物色合适董事人选[94]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职责,虽未成立企业管治委员会,但企业管治报告已由其审阅[100][101] - 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所有董事参与合适的持续专业发展活动[113] - 股东持有不少于公司十分之一缴足股本(附有股东大会投票权)可请求董事召开股东大会,董事需在请求书送交21天内安排在通知发出28天内开会,否则请求人可自行开会且不得超三个月[114] - 占全体有权在股东周年大会表决股东总表决权最少2.5%的股东,或最少50名有权表决成员,可要求公司发出决议通知,要求需在大会前六周前或通知发出时送达[116] - 提名董事候选人,书面通知最短期限至少七日,若在通告后呈交需在通告后翌日至大会前七日期间提交,少于10个营业日收到通知公司需考虑开续会[120] - 公司将邀请外聘核数师代表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回答相关查询[122] - 董事会拥有唯一绝对酌情权宣派和派发股息,其决定取决于集团财务业绩、盈利、储备、营运、市场状况等因素,且需符合法规和章程限制,董事会定期审阅股息政策[123] 公司持份者沟通信息 - 集团关键持份者包括政府、股东及投资者、雇员、客户、同业及业界组织、公众及社区[139] - 集团与政府沟通通过遵守适用法规及企业活动,期望服务合法、保障雇员、税务合规[139] - 集团与股东及投资者沟通通过年报等资料、股东大会等,股东期望企业管治、业务营运等[139] - 集团与雇员沟通通过每周员工会议等,雇员期望培训发展、薪酬等[139] - 集团与客户沟通通过公司网站等,客户期望资料隐私、优质服务等[139] - 集团与同业及业界组织沟通通过行业研讨会等,同业期望分享经验、合作等[139] - 集团与公众及社区沟通通过支持慈善组织等,公众期望惠泽社群、环境保护等[139] 公司环境相关目标及数据 - 公司目标是于2025年或之前将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约5%至15%[160] - 2021年氮氧化物排放总计2.05千克,2020年为1.71千克[162] - 2021年二氧化硫排放总计0.01千克,与2020年持平[162] - 公司目标是于2025年或之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约5%至15%[163] - 2021年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总计27.06吨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为22.59吨[164] - 2021年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总计313.32吨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为300.86吨[164] - 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40.38吨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为323.45吨[164] - 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0.0067吨二氧化碳当量/港币千元收益,2020年为0.0060[164] - 公司目标于2025年或之前将电力及煤气消耗量分别减少约15%及5%[173] - 2021年外购电力总计814.80兆瓦时,2020年为786.41兆瓦时[175] - 2021年外购煤气总计141.35兆瓦时,2020年为118.00兆瓦时[175] - 2021年能源消耗总量为956.15兆瓦时,2020年为904.41兆瓦时[175] - 2021年能源消耗密度为0.0187兆瓦时/港币千元收益,2020年为0.0168兆瓦时/港币千元收益[175] - 公司目标于2025年或之前减少约5%的用水量[176] - 2021年总用水量为2516立方米,2020年为2390立方米[180] - 2021年用水量密度为0.564立方米/港币千元收益,2020年为0.382立方米/港币千元收益[180] 公司环境治理及风险应对信息 - 董事会负责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和报告,成立了相关工作小组[148] - 公司每年进行环境、社会及管治重要性评估[151] - 公司业务在办公室及酒店运营过程中无有害废弃物产生或排放[169] - 公司通过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对气候变化相关事宜进行有效管治[182] - 公司针对集团外部环境开发2025年多种未来景象,重点关注国际能源署2摄氏度情景及“超越2摄氏度的情景”[185] - 公司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措施进步会使采购、办公室及酒店运作成本上升,应对不足会增加业务及供应链中断情况[186] - 公司将推动办公室及酒店运作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能源,目标在2025年或之前减少外购电力及煤气使用分别达15%及5%[187] - 公司风险评估采取基于风险的标准方法,通过订立背景、识别现有风险、识别未来风险及机会、分析及评估风险四个步骤进行[191] - 公司拥有健全的风险管理及业务规划流程,由董事会监督,以识别、评估及管理与气候有关的风险[191] - 公司提高对气候变化的意识,监测碳及能源足迹,评估业务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及机会的能力[192] - 急性物理风险方面,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超强台风影响香港,对办公室及酒店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使营运及保养成本增加[194] - 针对急性物理风险,发出台风公告时,办公室及酒店将采取充分必要措施,妥善储存文件并备份,备份由高级管理层保管并在中央备份系统储存[194] - 慢性物理风险方面,长期炎热天气可能增加能耗,极端天气可能影响生态系统及纸张供应,导致营运成本增加[194] - 针对慢性物理风险,公司在办公室及酒店实施照明区域控制、采用高效灯具、张贴节能告示、保持室温25摄氏度节能水平[194] - 政策风险下,若政府环保限制采伐,木材、纸张供应及煤气、电力使用可能受影响,酒店客人和办公室员工会受相应影响[198] - 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使公司因高合规成本及保险费增加,导致营运成本增加[198] - 公司通过监察气候相关环境政策消息,避免不必要成本及开支增加[198] - 公司通过检查服务及采购协议条款、审视内部政策及程序,监察气候相关环境法律消息,避免不合规成本增加[198] - 技术风险使公司资本投资及研发开支因开发低碳节能材料和技术而增加[198] - 以低碳节能技术升级办公室及酒店用品会涉及更高投资成本及研发开支[198] - 公司研究将最新低碳节能技术应用于旗下营运的可行性及效益[198]
金粤控股(00070)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