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 - 2018 - 年度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為港幣255.713億元,同比增長26.1%[7] - 公司营业额同比增长26.1%至港币255.71亿元[16][17] - 公司录得营业额为港币255.713亿元,较去年上升26.1%[31] - 2018年总物业销售额达港币252.74亿元,较2017年港币200.05亿元增长26.3%[46] - 收益同比增长26.1%至255.71亿港元(2017年:202.78亿港元)[163] - 毛利為港幣74.37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82.8%[7] - 公司年度毛利增加至港幣74.377億元,毛利率大幅上升9.0%至29.1%[31] - 毛利增长82.8%至74.38亿港元(2017年:40.69亿港元)[16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大幅增加90.9%至港币24.273亿元[16][1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上升90.9%至港币2,427.3百万元[37] - 年度溢利达25.02亿港元,较2017年12.62亿港元增长98.3%[163] - 归属于公司拥有人溢利为24.27亿港元,同比增长90.9%[163] - 经营溢利同比上升94.4%至港幣6,156.5百万元[35] - 经营溢利大幅增长94.3%至61.56亿港元(2017年:31.67亿港元)[163] - 分部业绩大幅增长112.4%至港币62.68亿元(2017年:港币29.51亿元)[48] - 2018年所得稅前溢利为6,342,551千港元,较2017年3,182,151千港元增长99.3%[171] - 本年度溢利增加4.32亿港元[196] - 经营溢利增加7.52亿港元[1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分銷及銷售費用為港幣8.411亿元,對應合約銷售額比率維持在1.7%的低水平[31] - 行政費用為港幣7.222亿元,對應營業額比率改善並下跌0.2%至2.8%[31] - 其他经营开支增加至港币160.3百万元,同比增加港币152.6百万元,主要因汇率损失港币140.9百万元[35] - 利息总开支增加至港币1,377.5百万元(2017年:港币1,234.9百万元)[36] - 分銷及銷售費用增长24.5%至8.41亿港元(2017年:6.76亿港元)[163] - 所得税开支达38.41亿港元,较2017年19.20亿港元增长100.1%[163] - 2018年已付所得税2,710,664千港元,较2017年1,878,359千港元增长44.3%[171] - 支付财务费用为13.466亿港元,相比2017年的12.877亿港元增加4.6%[172] - 所得税开支增加3.72亿港元[196] 合约销售表现 - 合約銷售額為港幣505.402億元,同比增長36.3%[7] - 合约销售额达港币505.402亿元,同比增长36.3%[18] - 公司及联营合营公司全年完成合约销售额达港币505.402亿元,较去年上升36.3%[31] - 合约销售额达港币50,540.2百万元,同比上升36.3%[37] - 合约销售面积达3,998,500平方米,同比增长17.2%[18] - 2018年总已售合约面积为3,998,500平方米,较2017年3,411,900平方米增长17.2%[43] 土地储备与项目发展 - 土地储备总面积达21,340,000平方米,其中集团应占面积为19,976,500平方米[19] - 土地储备总楼面面积达21,340,000平方米,分布于22个城市[37][38] - 年末存货总楼面面积达10,319,400平方米,其中在建物业9,449,800平方米,已完工物业869,600平方米[49] - 已销售待交付物业楼面面积为5,132,500平方米[49] - 年内竣工楼面面积约2,750,300平方米,其中98%在年末前已售出[46] - 南通中海铂樾府项目销售金额达港币33.94亿元,销售面积130,702平方米[45] - 2018年主要城市销售面积占比:南宁8.4%、惠州9.9%、汕头9.7%、银川8.7%、其他10.2%[43] 现金、债务及融资活动 - 現金儲備為港幣332.642億元,同比增長40.3%[7] - 现金储备为港币46.077亿元(供股净额)[18] - 总借款为港币326.67亿元,同比增長19.3%[7] - 供股筹集资金净额46.077亿港元[51] - 发行5亿美元票面年利率4.875%的三年期担保票据[51] - 现金及受限制现金合计332.642亿港元,同比增长40.3%[56] - 净负债率从26.8%降至净现金水平[58] - 未使用银行信贷额度82.785亿港元[58] - 新增信贷额度147.71亿港元,实际提取116.234亿港元[54] - 港币/美元贷款占整体贷款组合比例从67.4%下降至53.1%[61] - 人民币贷款占债务总额46.9%,人民币贬值4.6%导致净资产减少15.473亿港元[60] - 借款总额(流动+非流动)达25,531,233千港元,同比增长13.7%[167][168] - 现金及银行结余显著增长至25,361,554千港元,同比上升57.1%[167] - 新增借款为116.233亿港元,相比2017年的126.369亿港元减少8.0%[172] - 偿还借款为96.377亿港元,相比2017年的89.148亿港元增加8.1%[172] - 发行担保票据所得款项净额为39.047亿港元,2017年无此项[172] - 供股所得款项为46.558亿港元,2017年无此项[172] - 由非控股权益垫付款项为25.288亿港元,2017年无此项[172] - 融资业务产生现金净流入64.954亿港元,相比2017年净流出7.629亿港元改善显著[17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71.388亿港元,相比2017年净减少0.614亿港元大幅改善[172] - 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7.520亿港元,较2017年末的155.366亿港元增长40.0%[172] - 公司获得一笔最高金额达港币6亿元信贷,并可增加至港币10亿元[136] - 公司获得一笔最高金额达港币13亿元信贷,期限为36个月[136] - 公司获得一笔最高金额达港币10亿元信贷,期限为60个月[136] - 公司获得另一笔最高金额达港币10亿元信贷,期限为60个月[136]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為29.1%,較去年提升9.0個百分點[7] - 淨利潤率為9.5%,較去年提升3.2個百分點[7] - 2018年物业销售毛利率为28.6%,较2017年19.4%上升9.2个百分点[46] - 每股盈利為73.1港仙,同比增長36.4%[7] - 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73.1仙[16][17] - 每股基本盈利为73.1港仙,较2017年53.6港仙增长36.4%[163] - 每股基本盈利增加12.6港仙[198] 股东回报与股息 - 每股股息為14.2港仙,同比大幅增長255%[7] - 建议末期股息每股港币11.2仙,全年股息总额每股港币14.2仙[19] - 派息比率为20%[19] - 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11.2仙,总额约港币3.83416亿元[98] - 支付股息为2.054亿港元,相比2017年的0.6847亿港元增加200%[172] 合营及联营公司表现 - 应占合营公司利润增至港币266.1百万元(2017年:亏损港币9.9百万元)[35] - 应占联营公司利润为港币12.2百万元(2017年:港币57.2百万元)[36] - 来自联营及合营公司的物业发展净收益约港币2.73亿元,较2017年港币0.28亿元大幅增长[48] 投资物业与租金收入 - 租金收入同比增长1680万港元至22.34亿港元,增幅8.1%[50] - 物业出租分部盈利同比下降1.984亿港元至1.673亿港元,降幅54.3%[50] - 北京中海国际中心出租率88%,上海张江科研办公楼出租率87%[50] - 投资物业减少至2,667,576千港元,同比下降5.9%[167] 资本性支出与物业存货 - 资本性支出合共约73.9百万港元[62] - 物业存货大幅增加至67,682,662千港元,同比增长24.4%[167] - 物业存货账面值为港币676.826亿港元[155] - 公司2018年物业存货增加16,553,177千港元[171] - 会计政策变更调整物业存货减少1,552,270千港元[191] 其他财务数据 - 全面收益总额大幅下降71.7%至9.54亿港元(2017年:33.67亿港元)[165] - 汇兑差额产生亏损15.47亿港元(2017年收益:21.05亿港元)[165] - 合同负债新增43,282,504千港元(2017年无此项)[167] - 总权益增长至20,278,582千港元,同比大幅上升40.2%[168] - 保留盈余增加至12,862,509千港元,同比增长20.9%[168] - 流动负债增至71,090,371千港元,同比上升30.4%[167] - 非流动负债微增至26,900,321千港元,同比增长2.1%[168] - 递延税项资产减少至184,150千港元,同比下降46.8%[167] - 公司2018年股本增至6,751,682千港元,较2017年2,144,018千港元增长215%[169] - 2018年保留盈餘达13,245,925千港元,较2017年10,744,153千港元增长23.3%[169] - 2018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3,583,119千港元,较2017年2,869,730千港元增长24.9%[171] - 2018年合同负债增加17,069,397千港元[171] - 2018年汇兑储备为负1,864,534千港元,较2017年负373,279千港元恶化399%[169] - 2018年非控股权益达830,403千港元,较2017年785,872千港元增长5.7%[169] - 2018年利息收入394,818千港元,较2017年178,146千港元增长121.6%[171] - 公司拥有人权益期初余额为448.9百万港元,供股款项净额为4,607.7百万港元,合计增加5,056.6百万港元[61] - 公司承担总额为14,931.6百万港元,担保总额为33,704.1百万港元(折合人民币29,531.3百万元)[61] - 公司2018年12月31日可分派予股东的储备为港币24.27792亿元[102] - 总权益增加8.56亿港元[200] 会计政策与财务报告准则变更 - 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后减值模式变更为"预期信贷亏损模式"[182] - 过渡安排未重列比较数据,调整反映在2018年1月1日财务状况表中[184] - 公司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导致2018年1月1日保留盈余净额增加432,704千港元[187] - 提前确认物业销售收益及溢利增加保留盈余826,142千港元[186] - 资本化获取合约费用增加保留盈余6,582千港元[186] - 相关税务开支减少保留盈余400,020千港元[186] - 非控股权益因提前确认物业销售收益增加32,608千港元[188] - 非控股权益因资本化获取合约费用增加324千港元[188] - 非控股权益因相关税务开支减少16,014千港元[188] - 合同负债减少2,641,114千港元[191] - 递延税项负债增加416,935千港元[191]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导致合同负债增加308.21亿港元[194] - 物业销售合约印花税及销售佣金资本化713.4万港元[193] - 收益增加17.97亿港元[195] - 销售定金重新分类减少477.28亿港元[200] - 合同负债重新分类后净增加432.83亿港元[200] 金融工具与资产计量 - 非上市股本工具重新分类为按公平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财务资产,账面值119.6万港元[180][181] - 衍生金融工具(利率掉期合同)维持按公平价值计入损益分类,账面值197.4万港元[180][181] - 应收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摊销成本计量,账面值17.523亿港元[180][181] - 应收联营公司款项按摊销成本计量,账面值6809.4万港元[180][181] - 应收合营公司款项按摊销成本计量,账面值3.051亿港元[180][181] - 应收非控股权益款项按摊销成本计量,账面值3.537亿港元[180][181] - 受限制现金及存款按摊销成本计量,账面值75.53亿港元[180][181] - 现金及银行结余按摊销成本计量,账面值161.492亿港元[180][18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产品定位主要维持为中高端住宅物业[23] - 公司将继续聚焦内地新兴城市并寻求具投资价值及理想回报的商机[23] - 公司坚持审慎投资策略并积极拓展新城市及多元化土地收购渠道[24] - 公司将持续提升存货去化率并优化项目发展周期[24] - 公司密切监控现金流量并持续优化债务结构和状况[27] - 人民币贷款占整体贷款组合比例逐步调整以管理外汇风险[64] - 内地地产市场受政策法规、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和客户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65] 公司治理与董事局 - 公司致力于提升企业管治水平,保持对股东透明度和问责制[66] - 董事局为公司最高决策管理机关,负责审批经营策略、预算和重大投资事项[68] - 董事局由8名成员组成,包括主席兼非执行董事、副主席兼非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财务总监兼执行董事、副总裁兼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9] - 公司已委任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1名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财务管理专长[7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卢耀桢先生任职超过9年但仍被认定保持独立性[70]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任期为3年,从2017年8月1日开始[72] - 三分之一的董事将于股东周年大会轮流退任并需重选连任[72] - 所有董事确认在2018年度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73] - 董事培训包括参加研讨会/培训班(A)、研讨会上演讲(B)、阅读董事职责材料(C)三类[73] - 董事局会议文件至少提前3天发送[74] - 所有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75]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保险[74] - 公司二零一八年董事局举行五次会议讨论重大交易包括重大收购和出售[79] - 董事颜建国先生因潜在利益冲突在两次会议中放弃投票[79] - 董事局会议出席率:颜建国5/5、翁国基5/5、张贵清5/5、王万钧5/5、杨林5/5、钟瑞明5/5、林健锋5/5、卢耀桢4/5[87] - 执行委员会在2018年举行了16次会议[80] - 执行委员会会议出席率:张贵清16/16、王万钧14/16、杨林14/16、颜建国3/16[87] - 审核委员会在2018年举行了4次会议[80]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0] - 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钟瑞明4/4、林健锋4/4、卢耀桢3/4[87] - 薪酬委员会在2018年举行了1次会议[81] - 提名委员会在2018年举行了2次会议[82] - 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颜建国2/2、钟瑞明2/2、林健锋2/2、卢耀桢2/2[87] - 董事袍金调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