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然美(00157) - 2018 - 年度财报
自然美自然美(HK:00157)2019-04-02 18:4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00157[3] - 报告期为2018年[4]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19年3月26日[7,11,13]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KY1 - 1104 Grand Cayman的Ugland House,邮政信箱309[9] - 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54楼[11] - 核数师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位于香港金钟道88号太古广场一期35楼[11] - 法律顾问为鸿鹄律师事务所,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东1号太古广场3座4楼[11] - 主要股份过户登记处为Maples Fund Services (Cayman) Limited,位于开曼群岛KY1 - 1102 Grand Cayman的Cricket Square,邮政信箱1093[11]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香港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位于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17楼1712 - 1716室[11] - 公司网址为www.ir - cloud.com/hongkong/00157/irwebsite[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营业额为3.695亿港元,较2017年的3.996亿港元下降7.5%[27][30] - 2018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60.3%,较2017年的76.4%下降[29][30] - 2018年股本回报率为4.8%,资产回报率为3.9%[19] - 2018年其他收益和利得为810万港元,较2017年的1290万港元减少37.3%,主要因利息收入和财务退款分别下降30.2%和46.7%[41][44] - 2018年分销及销售开支占营业额百分比从2017年的25.3%增至32.5%,开支从1.009亿港元增至1.202亿港元[47] - 2018年薪金从4160万港元增至4940万港元,增加780万港元[47] - 2018年总行政开支为7000万港元,较2017年的6150万港元增加850万港元,增幅13.9%[47] - 2018年其他支出和损失为390万港元,较2017年的540万港元减少150万港元[47] - 2018年除税前溢利为3920万港元,较2017年的1.467亿港元减少73.3%,税前利润率从36.7%降至10.6%[47] - 2018年税收支出降至1290万港元,较2017年的4140万港元减少2850万港元,2017年和2018年实际税率分别为28.2%和32.9%[49][52] - 2018年年度溢利降至2630万港元,较2017年的1.054亿港元减少75.1%[50][53] - 2018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约为7670万港元,2017年为2120万港元[5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1.81亿港元,2017年12月31日为2.889亿港元,且无外界银行借款[55] - 2017年12月31日和2018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均为零,流动比率分别为4.3倍和2.8倍[5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存及现金中约72.4%(2017年为79.0%)以人民币计值,约21.5%(2017年为16.9%)以新台币计值,余下6.1%(2017年为4.1%)以美元、港元及马来西亚币计值[57][59] - 2018年集团每间店铺平均销售额为34.9万港元,较2017年的37.5万港元减少6.9%[70] - 2018年全年新开42间新店和2间医疗美容中心,关闭73间店,每间店平均销售额从2017年的37.5万港元降至2018年的34.9万港元[74][76] - 2018年总酬金(不含董事酬金)约为1.057亿港元(2017年为9600万港元),退休福利相关成本为1710万港元(2017年为1630万港元)[82][86] - 2018年公司资本开支为5180万港元,主要包括中国大陆新工厂建设3550万港元等多项支出[88][9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产品销售额为3.487亿港元,占总收入94.4%,较2017年减少4510万港元,下降11.5%[31][34] - 2018年服务收益为2080万港元,较2017年的570万港元增加264.4%[31][34] - 2018年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为2.927亿港元,较2017年的3.192亿港元下跌8.3%[28][30] - 2018年台湾市场营业额为7330万港元,较2017年的7720万港元下跌5.1%[28][30] - 2018年其他地区销售额为350万港元,较2017年的310万港元提高13.3%,占营业额1.0%[28][30] - 2018年产品销售在中国大陆市场较2017年下跌13.3%至2.739亿港元,在台湾市场下跌4.6%至7130万港元[34] - 2018年水疗服务营业额和医疗美容服务收益较2017年增加366.0%至1950万港元[34] - 2018年公司服务总收入为2079.7万港元,较2017年的570.7万港元增加1509万港元,增幅264.4%[37] - 2018年中国内地市场营业额为2.927亿港元,较2017年的3.192亿港元下降8.3%,产品销售毛利率从2017年的80.0%降至2018年的64.2%[39][42] - 2018年台湾市场营业额为7330万港元,较2017年的7720万港元减少5.1%,产品销售毛利率为77.6%,与2017年持平[40][43] - 2018年新的水疗及医疗美容服务收益为1953.6万港元,较2017年的419.2万港元增加1534.4万港元,增幅366.0%[37] - 2018年公司旗舰NB - 1产品占产品总销售额的46.9%,销售额达1.637亿港元[80][85] - 2018年NB - 1晶钻新产品在中国大陆销售额达4350万港元,占产品总销售额的12.5%[80][85] - 2018年新款美容仪器销售额为3750万港元,占产品总销售额的10.7%[81][85] 店铺数量情况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加盟者拥有水疗中心773家、自资经营水疗中心2家、自资经营专柜14家、自营医学美容中心2家,总计791家[5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台湾加盟者拥有水疗中心241家、自资经营水疗中心3家,总计244家[5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其他地区加盟者拥有水疗中心27家,总计27家[5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有1046间水疗中心、2间医疗美容中心及14个专柜,其中1041间为加盟水疗中心[73][76] 人员情况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511名雇员,其中400名在中国大陆,109名在台湾,2名在其他国家和地区[82][86] 公司发展计划 - 公司与EMI集团合作,借助其资源推动核心业务发展并开拓新业务[89] - 公司计划在上海奉贤区建设“自然美生化科技园区”,预计2020年年中完成[91] - 公司加入台湾东森集团,计划在2019年核心美容产业飞速成长并全面布局生技美容、电商等新事业[93] - 公司计划在高人潮百货商场开设直营店,倍数增加直营店营收并提升高端品牌形象[94] - 公司携手草莓网推广店中店新型零售商模式,增加多元化营收[97] - 公司启用知名品牌代言人,配合全面营销计划打响品牌,加大拓展直营/加盟核心的动能[97] - 公司发展电商业务新产品线,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在年轻消费者中建立品牌知名度[98] - 公司2018年跨入医学美容领域,2019年计划与业界头部品牌合作完成线下医美门店布局[100] - 公司升级研发团队与专业,结盟东森集团保健食品领域合作伙伴,研发高品质保健食品[100] 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坚信健全企业管治是为持份者提供长期最大回报的基础[104] - 董事会已采纳《企业管治指引》,为公司企业管治原则应用提供指引[104] 董事会成员及会议情况 - 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018年召开6次会议[107][108] - 李明达先生于2018年11月16日辞任相关职务,此前董事会举行4次会议、执行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112][117] - 苏建诚博士于2018年11月16日辞任相关职务,此前董事会举行4次会议、执行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薪酬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113][117] - 雷倩博士于2018年10月2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11月16日后董事会举行2次会议、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执行及薪酬委员会无会议[114][117] - 潘逸凡先生于2018年10月2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0月26日后董事会举行2次会议,11月16日后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执行及薪酬委员会无会议[115][118] - 陈瑞隆先生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3/3、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5/5、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3/3、董事会会议出席6/6、股东周年大会出席0/1[109] - 卢启昌先生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3/3、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5/5、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3/3、董事会会议出席6/6、股东周年大会出席0/1[109] - 谢邦昌先生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3/3、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4/4、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2/2、董事会会议出席5/5、股东周年大会出席0/1[109] - 杨世缄先生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1/1、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1/1、董事会会议出席1/1[109] - 苏诗琇博士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1/2、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2/3、执行委员会会议出席4/4、董事会会议出席3/4、股东周年大会出席0/1[109] - 林淑华女士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1/1、董事会会议出席1/1[109] - 蔡燕玉博士于2018年10月26日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并退任董事会主席,同日获委任为名誉主席,11月16日不再担任提名委员会成员,2019年1月25日辞任非执行董事及执行委员会成员[120] - 苏诗琇博士于2018年11月16日辞任非执行董事等职务,此前董事会举行4次会议、执行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审核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薪酬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120] - 萧文聪先生于2018年10月26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此后董事会举行2次会议[120] - 陆瑜民女士于2018年11月16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执行委员会成员,此后董事会举行1次会议,执行委员会未举行会议[120] - 林淑华女士于2018年11月16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等职务,此后董事会举行1次会议、审核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执行委员会未举行会议[120] - 谢邦昌先生于2018年11月16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此前董事会举行5次会议、审核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薪酬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120] - 杨世緘先生于2018年11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此后董事会举行1次会议、审核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薪酬委员会未举行会议[123] - 公司一般提前至少14天就董事会常规会议发出通知及提供议程初稿,咨询董事列入商议事项[125] - 董事会或委员会会议议程及文件会在会议前至少3天寄发给董事[126] - 会议记录初稿一般在14天内送交董事及委员会成员查阅[13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蔡燕玉任主席至10月26日,雷倩同日接任;李明達任副主席至11月16日;萧文聪任行政总裁至7月9日,杨淑华同日任代理行政总裁,10月26日林燕玲接任[132] - 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主席与非执行董事(含独立非执行董事)无执行董事在场时会面一次[13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一直符合上市规则,至少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且至少一名有专业资格或财务专长[135][137] - 公司已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年度确认书,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独立[136][138] - 订有服务合约或委任函的董事任期一般为三年或一年,须重选连任[140] - 新委任董事任期至获委任后首次股东大会,届时可重选[140] - 雷倩、潘逸凡等七人任期至下届股东大会[140] - 每届股东大会,三分之一在职董事须轮值告退,陈瑞隆将轮值告退[140] - 服务董事会超九年的独立非执行董事连任须股东独立决议批准,2018年无此类董事[140] - 2018年10月26日,蔡燕玉博士调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并卸任董事会主席,雷倩博士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潘逸凡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萧文聪先生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42] - 2018年11月16日,李明达先生辞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副主席等职务,苏建诚博士、苏诗琇博士、谢邦昌先生、蔡燕玉博士分别辞去相应职务,雷倩博士获委任为执行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