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然美(00157)
icon
搜索文档
别被“白幼瘦”审美带偏 超七成受访青年力挺“自然美”
中国青年报· 2025-07-10 07:06
当防晒衣裹住苍白的审美,咖啡杯盛满虚弱的精致,一些年轻人用"戒日光""戒碳水"雕刻所谓完美身 材,而身体却在暗处发出警告。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 1340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4%的受访青年认同应当用"自然美"代替"白幼瘦"的审美标准。红 润、有气血的面色(63.5%),挺拔、匀称、有力量的体态(62.2%),自然、有光泽的皮肤(55.5%) 是受访青年认为"健康美"的表现。 什么是"健康美" 半年前,来自北京的80后李霞(化名)确诊了轻度骨质疏松,在医生的建议下,她脱下了一直"焊"在身 上的防晒服,每天在户外晒20分钟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她觉得,随着这几年各种防晒用品的涌现, 防晒似乎已成为某种潮流,影响着大家的生活习惯。 肖秀清经常在她的账号上分享一些健康生活的科普文章。前段时间,她发了一篇《别再过度防晒,缺维 生素D很危险》的帖子,科普了阳光在人体合成维生素D中的重要作用,一些粉丝在后台私信她,说看 了帖子才知道自己走入了"过度防晒"的误区。"良好的生活方式对我们的身体是特别有益处的,比如深 睡眠期间,脑脊液循环增强,有助于清除大脑中的代谢废物 ...
2025年东森健康自然美AI科技美业全健康新品战略发布会双城绽耀
摘要:智美新升 健康未来 2025年4月13-17日,以"智美新升,健康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东森健康自然美AI科技美业全健康新品战 略发布会在浙江安吉、广西桂林双城耀启,这是东森健康自然美首次开展两地协同型新品战略发布会。 东森集团总裁王令麟先生、东森健康自然美CEO郑吉崇先生、东森健康自然美执行董事长王世均先生等 重磅嘉宾纷纷亮相,与全国上千家代理商共同见证"AI科技·美业·全健康"最新研发成果,创富领航美业 新征程。 AI科技美业全健康领航 双城联动千店集结 在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导下,美业正成为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升级的核心 引擎。而在工信部"十四五"智能制造规划引领下,美业以AI+生物科技突破行业边界,这种"硬科技+软 服务"模式,正是国家创新体系在消费领域的生动实践。正如东森健康自然美CEO郑吉崇所言,"我们要 洞察可能彻底改变未来生产结构的重要趋势,成为穿越周期的市场造风者。" 作为中国生态经济发展的 两大标杆,安吉和桂林不仅以差异化的资源描绘了"绿水青山"生态美学发展逻辑,还积极以AI科技为杠 杆,为经济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技术驱动"与"生态赋能"的双重样本。这与东森健康 ...
自然美(0015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2-25 06:0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上市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00157[11] - 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Grand Cayman的Ugland House,邮政信箱309,邮编KY1 - 1104[8] - 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铜锣湾希慎道33号利园一期19楼1916室[8] - 核数师为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位于香港铜锣湾恩平道28号利园二期29楼[10] - 香港法律之法律顾问为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位于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15号置地广场公爵大厦32楼3203至3207室[10] - 主要股份过户登记处为Maples Fund Services (Cayman) Limited,位于开曼群岛Grand Cayman的Cricket Square,Boundary Hall,邮政信箱1093,邮编KY1 - 1102[11]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位于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17楼1712 - 1716号铺[11] - 主要往来银行有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等多家银行,包括京城商业银行、中国信托商业银行等[11][13] - 公司网址为www.ir - cloud.com/hongkong/00157/irwebsite[14] 公司人事变动 - 莫明慧女士于2024年10月28日辞任法定代表和公司秘书,郭彦廷女士于同日获委任[4][5] - 2024年林彦伶获任执行董事,并于1月1日获得上市规则第3.09D条所述法律意见[133] - 公司执行董事林燕玲于2025年1月16日及2024年11月1日辞任集团所有中国附属公司董事及副董事长[184] - 公司非执行董事陈守煌于2024年6月25日续聘为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执行长[185]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3.537亿港元,较2023年的3.36亿港元增加5.2%,主要因产品销售增加1850万港元,该分部占总收入99.1%[25][28]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的59.6%降至2024年的57.2%,主要因中国大陆产品收入组合变化[27][28]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9716.2万港元,2023年亏损373.8万港元;本年度亏损1.03615亿港元,2023年亏损1511.1万港元[18]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0.0518港元,2023年亏损0.0075港元;每股股利为0,与2023年相同[18] - 2024年公司总资产为7.72931亿港元,净资产值为4.47593亿港元;股本回报为 - 23.1%,资产回报为 - 13.4%[18] - 其他收益和利得从2023年的790万港元减少46.4%至2024年的420万港元[44][50] - 分销及销售开支占比从2023年的42.3%增至2024年的48.4%,开支从1.422亿港元增加2880万港元至1.71亿港元[45][51] - 总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6600万港元增加1440万港元至2024年的8040万港元[46][51]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损失从2023年的580万港元增加1400万港元至2024年的1970万港元[55] - 公司税前利润率从2023年的 - 3.5%降至2024年的 - 29.7%,税前亏损从2023年的约1190万港元增至2024年的1.052亿港元[57]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由2023年的580万港元增加1400万港元至2024年的1970万港元[59] - 其他支出和损失由2023年的210万港元增加170万港元至2024年的380万港元[60] - 除税前亏损由2023年的1190万港元增至2024年的1.052亿港元,税前利润率由2023年的 - 3.5%下降26.2%至2024年的 - 29.7%[61] - 所得税支出由2023年的320万港元减少480万港元至2024年的所得税抵免160万港元,2023年及2024年实际税率分别为27.3%及 - 1.5%[64][69] - 集团净亏损由2023年约1510万港元增至2024年约1.036亿港元[65][70] - 2024年经营业务使用现金约1370万港元(2023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约2170万港元),2024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9亿港元(2023年底:1.587亿港元),银行借款约1.922亿港元(2023年底:1.718亿港元)[66][71] - 2023年及2024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9.9%及43.0%,2023年底及2024年底流动比率分别为1.21倍及1.54倍[67][71] - 2024年底一年内、第二至五年(无按要求偿还条款)及第二至五年(带有按要求偿还条款)到期的有抵押银行借款分别为5720万港元(2023年:3350万港元)、1170万港元(2023年:350万港元)及1.233亿港元(2023年:1.349亿港元),2024年净现金为 - 8320万港元(2023年: - 1310万港元)[68][72] - 2024年底有抵押银行借款以账面价值3.281亿港元的资产作抵押(2023年底:9620万港元)[73][7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存及现金中约46.0%(2023年12月31日为46.8%)以人民币计值,约38.2%(2023年12月31日为40.7%)以新台币计值,15.8%(2023年12月31日为12.5%)以美元、港元及马来西亚币计值[79] - 2024年总酬金(不含董事酬金)约为1.484亿港元(2023年为1.052亿港元),其中退休福利相关成本为1100万港元(2023年为900万港元)[102][105]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为4120万港元,主要包括中国大陆新工厂建设2230万港元、新开店装修及设备1860万港元[103][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使用权资产为349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70万港元),租赁负债为199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50万港元)[108][111]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共计540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费用共计60万港元[108][111] 各地区市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国市场收入从2023年的2.378亿港元增加7.3%至2.552亿港元;台湾市场收入从2023年的8470万港元增加8.7%至9210万港元;其他地区收入从2023年的1350万港元减少52.9%至640万港元,占比仅1.8%[26][28] - 台湾市场营收从2023年的8470万港元增长8.7%至2024年的9210万港元,产品销售毛利率从53.5%提升至53.7%[38][41] - 2024年台湾市场电视购物、电商和电话营销渠道销售收入达1860万港元,占台湾产品销售额的20.2%[39][41] - 中国大陆市场营收从2023年的2.378亿港元增长7.3%至2024年的2.552亿港元,产品销售毛利率从60.9%降至58.8%[4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产品销售额达3.504亿港元,占总收入99.1%,较2023年增加1850万港元或5.6%,主要因中国大陆市场该分部收入增加7.9%至2.527亿港元[31][34] - 2024年服务收入较2023年的400万港元减少19.9%至330万港元[33][35] - 2024年培训收益为0,较2023年的1000港元减少100%;水疗/医疗美容服务收益为326.3万港元,较2023年的391万港元减少16.6%;其他收益为0,较2023年的16.1万港元减少100%[36] - 按业务划分,2024年产品营业额占比99.1%,服务占比0.9%;2023年产品占比98.8%,服务占比1.2%[21][29] - 2024年加盟/自资经营水疗中心等渠道营业额为3.158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2130万港元,占集团营业额89.3%(2023年为87.7%)[82][84] - 2024年电子商务等渠道营业额为3780万港元,较2023年下降370万港元,占集团营业额10.7%(2023年为12.3%)[83][84] 公司业务发展与运营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780个销售点,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62个增加[85] - 2024年集团新开324间店铺(2023年为213间),关闭106间店铺(2023年为68间)[87][90] - 2024年公司新品发布会推出12款护肤单品、2款护肤礼盒和9款健康食品,实现4300万港元业绩[88][91] - 2024年健康食品系列业绩达3370万港元,较2023年的1810万港元增长86.2%[89][91] - 2024年B.U.T. ESSE品牌在上海新世界开业,后在上海K11等开设专柜,在上海世纪联华等开设自资水疗中心[93] - 2024年公司对现有白藜芦醇系列产品全面升级,推出搭载AirSonic技术的新一代NMN温感水光仪[94][95][97] - 2024年B.U.T. ESSE品牌在上海新世界开幕,后又在上海K11、淮海百盛等开设专柜,在上海世纪汇、BFC等开设直营美容院[96] - 2024年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实施双核战略,完成华中、华东、华西、华南和华北五大区域布局,10家深耕美容行业超20年的代理商加入[110] - 2024年健康食品销售额同比近乎翻倍增长[110] - 2024年大陆市场新增加盟店数同比增长50%[116][118] - 2024年健康食品业绩同比近翻倍增长[113] - 2025年公司将贯彻多渠道、多品牌策略,运用AI技术赋能竞争力[117][118] - 公司在大陆市场开放代理商展店合作,完成五大重点区域布局[113][116][118] - 公司在台湾延续多渠道销售策略,以健康食品销售为核心[115][118] - 公司以全新做法采取细耕线下穿透营销策略,推动加盟管道健康食品销售快速成长[116][118]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 - 公司于2022年5月25日采纳两项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十年,2022年5月25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未授出股份奖励[78]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董事会已采纳《企业管治指引》,可于公司网站查阅[123][127] - 2024年公司应用并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所有守则条文[124][128] 公司董事会相关 - 公司董事会目前由8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2] - 2024年董事会举行了八次会议,每年至少举行四次[139][140] - 雷倩博士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3/3),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8/8),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1)[142] - 林家伟先生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3/3),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8/8),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0%(0/1)[142] - 林燕玲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8/8),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1)[142] - 林淑华女士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6/6),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8/8),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0%(0/1)[142] - 陈瑞隆先生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约66.7%(2/3),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约83.3%(5/6),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董事会会议出席率约87.5%(7/8),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1)[142] - 公司一般提前至少14天发出董事会常规会议通知及议程初稿,会议议程及文件至少提前三天寄发[145][146][149] - 会议记录初稿一般在会议后14天内送交董事及委员会成员[152][156] - 执行委员会在2024年未举行会议[150] - 2024年12月26日董事会批准公司与各董事服务合约及委任函,2025年1月1日起生效,为期一年[186] - 公司执行董事林燕玲年度董事酬金2024年4月起调为每月194,082港元,11月起调为每月20,000港元[186] - 2024年公司安排一次有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董事培训[188][192] - 2024年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成员,部分非执行董事为执行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91][193]
自然美(0015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2-25 06:04
财报公布与获取信息 - 公司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业绩[2] - 公司2024年年报印刷版预计2025年3月上旬或前后寄发,也可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阅览[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在铜锣湾利园一期19楼1916室[10] - 公司核数师为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位于香港铜锣湾利园二期29楼[13] - 公司香港法律之法律顾问为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位于香港中环置地广场公爵大厦32楼3203 - 3207室[13] - 公司主要股份过户登记处为Maples Fund Services (Cayman) Limited,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3] - 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为00157[13]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中1号[13] - 公司网站为www.ir - cloud.com/hongkong/00157/irwebsite_c[15] 公司人员变动 - 莫明慧于2024年10月28日辞任法定代表和公司秘书,郭彦廷同日获委任[6] - 执行董事林燕玲于2025年1月16日及2024年11月1日辞任集团所有中国附属公司董事及副董事长[189] - 非执行董事陈守煌于2024年6月25日续聘为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执行长[19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3.537亿港元,较2023年的3.36亿港元增加5.2%,主要因产品销售增加1850万港元,该分部占总营业额99.1%[30][33]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的59.6%降至57.2%,主要因中国大陆地区产品收入组合变化[32][33]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9716.2万港元,2023年亏损373.8万港元;本年度亏损1.03615亿港元,2023年亏损1511.1万港元[19]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亏损0.0518港元,2023年亏损0.0075港元;每股股利为0,2023年也为0[19] - 2024年公司总资产7.72931亿港元,净资产4.47593亿港元;股本回报-23.1%,资产回报-13.4%[19] - 其他收益和利得从2023年的790万港元减少46.4%至2024年的420万港元[49][55] - 分销及销售开支占比从2023年的42.3%增至2024年的48.4%,开支从1.422亿港元增加2880万港元至1.71亿港元[50][56] - 总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6600万港元增加1440万港元至2024年的8040万港元[51][56]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损失从2023年的580万港元增加1400万港元至2024年的1970万港元[60] - 公司税前利润率从2023年的 - 3.5%降至2024年的 - 29.7%,税前亏损从2023年的约1190万港元增至2024年的1.052亿港元[62]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由2023年的580万港元增加1400万港元至2024年的1970万港元[64] - 其他支出和损失由2023年的210万港元增加170万港元至2024年的380万港元[65] - 除税前亏损由2023年的1190万港元增至2024年的1.052亿港元,税前利润率由2023年的 - 3.5%下降26.2%至2024年的 - 29.7%[66] - 所得税支出由2023年的320万港元减少480万港元至2024年的所得税抵免160万港元,2023年和2024年实际税率分别为27.3%和 - 1.5%[69][74] - 集团净亏损由2023年约1510万港元增至2024年约1.036亿港元[70][75] - 2024年经营业务使用现金约1370万港元(2023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约2170万港元),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9亿港元(2023年末:1.587亿港元),银行借款约1.922亿港元(2023年末:1.718亿港元)[71][76] - 2023年和2024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9.9%和43.0%,2023年末和2024年末流动比率分别为1.21倍和1.54倍[72][76] - 2024年末一年内、第二至五年(无按要求偿还条款)及第二至五年(带有按要求偿还条款)到期的有抵押银行借款分别为5720万港元(2023年:3350万港元)、1170万港元(2023年:350万港元)及1.233亿港元(2023年:1.349亿港元),2024年净现金为 - 8320万港元(2023年: - 1310万港元)[73][77] - 2024年末有抵押银行借款以账面价值3.281亿港元的资产作抵押(2023年末:9620万港元)[78][82] 各地区市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国市场收入2.552亿港元,较2023年的2.378亿港元增加7.3%;台湾市场收入9210万港元,较2023年的8470万港元增加8.7%;其他地区收入640万港元,较2023年的1350万港元减少52.9%,占比1.8%[31][33] - 中国大陆市场营收从2023年的2.378亿港元增长7.3%至2024年的2.552亿港元,产品销售毛利率从60.9%降至58.8%[42][45] - 台湾市场营收从2023年的8470万港元增长8.7%至2024年的9210万港元,产品销售毛利率从53.5%涨至53.7%[43][46] - 2024年台湾市场电视购物、电商和电话营销渠道销售收入达1860万港元,占台湾产品销售额的20.2%[44][4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产品销售3.504亿港元,占总收入99.1%,较2023年的3.319亿港元增加1850万港元或5.6%,主要因中国大陆市场该分部收入增加7.9%至2.527亿港元[36][39] - 2024年服务收入330万港元,较2023年的400万港元减少19.9%[38][40] - 2024年培训收益为0,较2023年的1000港元减少100%;水疗/医疗美容服务收益326.3万港元,较2023年的391万港元减少16.6%;其他收益为0,较2023年的16.1万港元减少100%[41] - 2024年加盟/自资经营水疗中心等渠道营业额为3.158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2130万港元,占集团营业额89.3%(2023年为87.7%)[87][89] - 2024年电子商务等渠道营业额为3780万港元,较2023年下降370万港元,占集团营业额10.7%(2023年为12.3%)[88][89] 公司业务运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有3家自营水疗中心,在马来西亚有2家自营水疗中心[37][4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780个销售点,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62个有所增加[90] - 2024年集团新开324间店铺(2023年为213间),关闭106间店铺(2023年为68间)[92][95] - 2024年公司新品发布会推出12款护肤单品、2款护肤礼盒和9款健康食品,实现4300万港元业绩[93][96] - 2024年健康食品系列业绩达3370万港元,较2023年的1810万港元增长86.2%[94][96] - 2024年B.U.T. ESSE品牌在上海新世界开业,后在上海K11等开设专柜,在上海世纪联华等开设自资水疗中心[98] - 2024年公司对现有白藜芦醇系列产品全面升级,推出搭载AirSonic技术的新一代NMN温感水光仪[99][100][102][109] - 2024年B.U.T. ESSE品牌在上海新世界开幕,后又在上海K11、淮海百盛等开设专柜,在上海世纪汇、BFC等开设直营美容院[101] - 2024年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实施双核战略,完成五大区域布局,10家深耕美容行业超20年的代理商加入[115] - 2024年保健食品销售额同比近乎翻倍增长[115] - 2024年大陆市场新增加盟店数同比增长50%[121][123] - 2024年健康食品业绩同比近翻倍增长[118] - 2024年公司吸引并签约大陆市场头部代理商,数10位深耕美容行业20年以上的代理商加入[118] - 2024年公司在华中、华东、西部、华南、华北五大重点区域完成布局[118] - 台湾市场延续多渠道销售策略,以健康食品销售为核心[120][123] - 大陆市场开放代理商共同展店,加强推广健康食品[121][123] 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 2025年公司将强化品牌建设,贯彻多渠道、多品牌策略,运用AI技术赋能竞争力[122][123] 公司董事会相关信息 - 公司董事会目前由8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7] - 2024年公司应用并全面遵守香港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所有守则条文[129][133] - 公司董事会采纳《企业管治指引》,为企业管治原则应用提供指引[128][132] - 2024年董事会举行了八次会议,每年至少举行四次[144][145] - 雷倩博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8/8),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为100%(1/1)[147] - 林家伟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8/8),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为0%(0/1)[147] - 林燕玲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8/8),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为100%(1/1)[147] - 林淑华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8/8),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为0%(0/1),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6/6)[147] - 陈瑞隆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87.5%(7/8),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为100%(1/1),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66.7%(2/3),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83.3%(5/6)[147] - 公司一般提前至少14天发出董事会常规会议通知及议程初稿,会议文件提前至少三天寄发[150][154] - 会议记录初稿一般在会议后14天内送交董事及委员会成员[157][161] - 执行委员会在2024年未举行会议[155] - 董事会由八名成员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1] 公司董事相关事务 - 2024年12月26日董事会批准公司与各董事服务合约及委任函,2025年1月1日起生效,为期一年[191] - 执行董事林燕玲年度董事酬金2024年4月2日起调为每月194,082港元,11月起调为每月20,000港元[191] - 2024年公司安排一次有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董事培训[193][197] - 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获提供合规手册[194][197] - 新董事获委任时获全面正式及定制入职培训[195][198] - 公司秘书负责向董事提供上市规则及法定规定最新资料[195][198] - 2024年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96][198] - 2024年部分非执行董事为执行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96][198] 公司其他财务相关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减值前CGU的商誉、物业及厂房设备、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分别约为2480万港元、2.123亿港元、2360万港元[54][57] - 2024年CGU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2900万港元,商誉减值2480万港元,厂房设备减值420万港元,折现率14%,预测营收复合年增长率16.4%,预算毛利率55%,终端增长率2.2%[59] - 2024年现金产生单位可收回金额较账面价值低2900万港元,导致商誉减值亏损2480万港元及厂房设备减值亏损4200万港元,贴现率为14%(2023年:16%),预测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16.4%(2023年:14.7%),预算毛利率为55%(2023年:58%),最终增长率为2.2%(2023年:2.2%)[6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存及现金中约46.0%(2023年12月31日为46.8%)以人民币计值,约38.2%(2023年12月31日为40.7%)以新台币计值,15.8%(2023年12月31日为12.5%)以美元、港元及马来西亚币计值[84] - 2024年总酬金(不含董事酬金)约为1.484亿港元(2023年为1.052亿港元),其中退休福利相关成本为1100万港元(2023年为90
自然美(0015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06 22:51
营业额及收入分析 - 集团营业额由2023年上半年的1.615亿港元下降2.9%至2024年上半年的1.567亿港元[12] - 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为1.078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68.8%[12] - 台湾市场营业额为4,595.3万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29.3%[12] - 其他市场营业额为296.3万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1.9%[12] - 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由去年同期的111,500,000港元减少3.3%或3,700,000港元至107,800,000港元,台湾市场营业额由去年同期的40,000,000港元增加14.8%或5,900,000港元至46,000,000港元[14] - 其他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和马来西亚)的销售额由去年同期的10,000,000港元减少70.3%至3,000,000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比重仅为1.9%[14] - 产品销售收入为155,600,000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的99.3%,较去年同期减少2.6%[15,16] - 服务收入为1,1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7.7%,主要由于水疗服务和医疗美容服务收入下降[16] - 其他收入和收益为3,8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7%,主要包括租金收入、汇兑收益、利息收入和政府补助[17] - 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下降3.3%至1.078亿港元[26] - 台湾市场营业额增加14.8%至4,600万港元[27] - 来自加盟/自营水疗中心及专柜的营业额占总营业额85.7%[28] - 来自电商、电视购物及电话销售渠道的营业额占总营业额14.3%[32] - 收入为156,749千港元,同比下降3%[86]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为107,833千港元,台湾地区收入为45,953千港元,其他地区收入为2,963千港元[103] - 公司产品销售收入为155,626千港元,服务收入为1,123千港元[108] 毛利及毛利率 - 集团整体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58.8%上升至59.5%,主要由于中国大陆市场产品收入组合发生变化[14] - 中国大陆市场产品销售毛利率上升至64.9%[26] - 台湾市场产品销售毛利率下降至57.3%[27] - 毛利为93,330千港元,毛利率为59.6%[86] 费用分析 - 分销及销售开支占营业额的比例由42.6%增加至52.3%[21] - 分销及销售开支增加1,310万港元至8,200万港元,主要由于工资和广告费用的增加[21] - 分销及销售开支主要包括工资3,860万港元、广告费1,820万港元、折旧580万港元等[21] - 行政开支增加590万港元或17.9%至3,890万港元,主要包括员工成本和退休福利1,370万港元、折旧460万港元等[21] - 分銷及銷售開支為82,045千港元,同比增加19.1%[86] - 行政開支為38,855千港元,同比增加17.8%[86] 盈利及亏损 - 除税前虧损由630万港元增加354.4%至2,870万港元[21] - 期内虧损由940万港元增加223.8%至3,050万港元[21] - 期內虧損為30,454千港元,同比增加224.1%[86] 现金流及财务状况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约2,650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9,550万港元,银行借款约16,140万港元[21] - 资产负债率由29.9%增加至30.7%,流动比率由1.21倍下降至1.06倍[21] - 银行及現金結存為100,911千港元[88] - 貿易及其他應收賬款為112,256千港元[88] - 存貨為86,651千港元[88] - 借款為159,315千港元[8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状况报表显示资产净值为526,384千港元[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权益变动表显示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48,140千港元[9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现金流量表显示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6,532千港元[9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现金流量表显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54,898千港元[92] 汇率风险管理 - 本集团外汇风险管理保持谨慎,定期检查并在必要时使用衍生工具对冲[22] - 換算海外業務產生之匯兌差額為17,686千港元[86] 研发及新产品 - 研发重点主要集中在产品升级和新技术研究[41] - 公司推出了升级版的NMN&白藜芦醇系列产品,带来14.3百万港元的收入[40] - 公司推出4款全新健康食品,带来6百万港元的收入[40] - 公司推出平价彩妆系列,上半年销售12,964件,带来50万港元的收入[40] - 公司推出AI智能健康检测仪和AI智能按摩机器人,第二季度带来2.7百万港元的收入[41] - 公司在上海开设了全新的自然美首家B.U.T.ESSE店铺,专注于AI技术护肤[43] - 公司与学术界合作探讨发展方向和研发项目[42] - 公司引进最新肌肤检测仪器提升客户体验[42] - 公司期内研发费用为2,419千港元,同比增加31.0%[111] 门店网络 - 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共有1,653家门店[34] - 集团于报告期内新开140家门店,关闭49家门店[36] - 中国大陆市场共有1,298家门店[34] - 台湾市场共有323家门店[34] - 公司水疗中心和百货专柜是主要分销渠道[38] - 公司合计开设140家新店铺,关闭49家店铺[38] 中国大陆市场策略 - 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实施双核策略,加大健康食品的推广力度,上半年健康食品销售实现双位数增长[47][48] - 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开发头部代理商作为合作伙伴,在华北、华中、华南、华东等重点区域完成布局,上半年新开店数同比大幅增长[48][50] - 公司加大在中国大陆市场的研发投入、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为下半年业绩增长做好准备[51] 企业管治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本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认为该等报表符合适用会计准则、法律规定及上市规则[56]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执行董事的薪酬政策和架构、评核执行董事的表现及批准其服务合约条款[57] - 提名委员会负责制定提名董事的政策、检讨董事会的架构、规模、组成和多元化[61] - 执行委员会负责制定业务政策、就重要事宜作出决定、行使董事会授予的权力[62] - 本公司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一直遵守上市规则有关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62] - 本公司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已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63] - 全体董事已确认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一直遵守标准守则的规定标准[64] 其他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0] - 未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1] - 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未持有本公司或其相联法团的任何股份权益[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授出任何股份奖励[73] - 公司未作出任何安排使董事可通过收购本公司或任何其他法人团体的股份或债券而获得利益[75] - 公司主要股东持有公司股份情况,包括东森国际、趙世亨、蔡燕玉、李明達等[77][78] - 除上述主要股东外,公司未知其他人士持有公司股份[79] - 公司已就到期的中国大陆贷款人民币1.1亿元(约合1.18亿港元)进行再融资,新贷款金额为人民币1.1亿元(约合1.18亿港元),贷款期限为5年,前2年无需偿还本金,并以公司在中国大陆的租赁土地及建筑物使用权资产作为抵押[133][132] - 公司中期财务报表已于2024年8月6日获董事会批准及授权刊发[135][134]
自然美(0015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06 22:47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收入为XXX百万港元,同比增长XX%[1] - 公司毛利率为XX%,较上年同期上升XX个百分点[1] - 公司净利润为XXX百万港元,同比增长XX%[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XXX百万港元,较年初增加XX%[1] - 集团营业额由2023年上半年的161.5亿港元减少2.9%或4.8亿港元至2024年上半年的156.7亿港元[12] - 集团整体毛利率由2023年上半年的58.8%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的59.5%[14] - 产品销售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159.7亿港元减少2.6%或4.1亿港元至2024年上半年的155.6亿港元[15] - 服务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1.8亿港元减少37.7%或0.7亿港元至2024年上半年的1.1亿港元[15] - 产品销售额为155.6百万港元,占总收入99.3%,较去年同期减少2.6%[16] - 服务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37.7%至1.1百万港元[16] - 水疗服务和医疗美容服务收益减少35.3%至1.1百万港元[16] - 分销及销售開支增加1,310萬港元至820萬港元,主要由於薪酬增加500萬港元和廣告費增加540萬港元[18] - 行政開支增加590萬港元至389萬港元,主要包括員工成本137萬港元和折舊46萬港元[19] - 其他收益和利得增加2.7%至380萬港元,主要包括租金收入110萬港元、匯兌收益110萬港元和利息收入50萬港元[20] - 期內虧損為30,454千港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23.8%[87] 地区业绩 - 公司主要在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等地区开展业务,其中中国大陆市场贡献收入占比达XX%[1] - 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由2023年上半年的111.5亿港元减少3.3%或3.7亿港元至2024年上半年的107.8亿港元[13] - 台湾市场营业额由2023年上半年的40.0亿港元增加14.8%或5.9亿港元至2024年上半年的46.0亿港元[13] - 其他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和马来西亚)的销售额由2023年上半年的10.0亿港元减少70.3%至2024年上半年的3.0亿港元[13] - 中国大陆产品销售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110.0亿港元减少2.6%或2.9亿港元至2024年上半年的107.1亿港元[15] - 台湾产品销售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40.0亿港元增加14.6%或5.9亿港元至2024年上半年的45.9亿港元[15] - 中國大陸市場營業額下降3.3%至107,800,000港元[25] - 中國大陸產品銷售毛利率上升至64.9%[26] - 台灣市場營業額增加14.8%至45,953,000港元[25] - 其他地區營業額下降70.3%至2,963,000港元[25] 业务拓展 - 公司通过并购等方式拓展新业务,如XXX,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1] - 公司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线上销售占比达到XX%,较上年同期提升XX个百分点[1] - 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加大健康食品的推广力度[46][47] - 在中国大陆市场成功选定4家行业内20年以上的领军代理商作为合作伙伴,实现了门店扩张的重大突破[46] - 上半年门店扩张实现显著同比增长,大部分增量来自代理商带来的门店扩张[46] - 健康食品销售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预計下半年銷售勢頭將更加強勁[47] - 公司在上海奉贤举办新品发布会,推出NMN白藻醇升级产品和4款全新健康食品,取得良好业绩[43] - 公司推出平价彩妆产品,为门店拓展下沉市场提供有力支撑[43] - 公司推出AI智能健康检测仪和AI智能按摩机器人,提升门店服务体验[43] - 公司在上海新世界开设首家B.U.T.ESSE概念店,提供个性化定制的高端护肤体验[43] 研发创新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XX%[1] - 公司持续加强研发创新和产学合作,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42] - 公司研發重點集中在產品升級和新技術研究,如升級藜蘆醇系列、開發延緩衰老技術[37] - 公司與復旦大學合作,成功整合AI機器人技術提升按摩服務品質[37] 公司治理 - 公司成立審核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和提名委員會,由獨立非執行董事擔任主席[52,54,57,61] - 公司中期財務報表已經審核委員會和外部審計師審閱[53,56] - 公司董事會一直符合上市規則關於獨立非執行董事的要求[58] - 公司全面遵守企業管治守則的各項要求[59] - 公司董事遵守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60] - 董事會一直符合上市規則有關委任至少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的規定[62] - 本公司於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整段期間已全面遵守企業管治守則[63] - 全體董事已確認於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整段期間及截至本中期報告日期一直遵守標準守則[64] - 本公司已根據企業管治守則採納不比標準守則寬鬆的書面指引[65] - 林燕玲女士辭任本集團行政總裁,鄭吉崇先生獲委任為本集團行政總裁[65] 股权结构 - 東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30.00%的權益[77] - 遠東倉儲航運(巴拿馬)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合共持有本公司52.76%的權益[77] - 蔡燕玉女士及其控股公司合共持有本公司22.24%的權益[77] - 李明達先生持有本公司22.24%的配偶權益[77] 股份激励计划 - 根据股份獎勵計劃二,公司旨在認可合資格參與者的貢獻,並提供獎勵以留聘彼等持續營運及發展本集團,以及為本集團的進一步發展招攬合適人才[74]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根據股份獎勵計劃可供授出的本公司最高股份數目為60,006,027股[74] - 於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並無根據股份獎勵計劃授出股份獎勵[74] 财务报表审阅 - 公司中期財務資料的編製及列報符合香港會計準則第34號的要求[80,81] - 審閱範圍包括主要向負責財務和會計事項的人員作出查詢,並實施分析和其他審閱程序[82,83] - 審閱結果未發現任何重大事項導致認為中期財務資料未有根據香港會計準則第34號編製[84,85] - 公司中期財務資料的審閱報告[80-85] 会计政策变更 - 採用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修訂後,公司將借款分類為流動負債或非流動負債的會計政策發生變更[96] - 公司未預期香港會計準則第21號的修訂將對合併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97] - 香港會計師公會發布了新的會計準則HKFRS 18,將於2027年1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報告期間生效,對財務報表的呈列方式產生重大影響[98] - 公司採用了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的修訂,對借款的分類政策進行了更改,但並未導致借款分類發生變動[99] - 公司未來將採用香港會計準則第21號的修訂,管理層預計該修訂不會對合併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100] 其他 - 公司董事會建議派發中期股息每股XX港元[1] - 公司無重大或然負債[21] - 公司採取審慎的外匯風險管理政策[23] - 公司擁有1,646間水療中心及7個百貨專櫃,其中1,642間為加盟水療中心[35][38] - 公司水療中心提供多種服務,如水療、面部及身體護理以及皮膚護理分析[35][38] - 公司資本開支主要用於中國大陸新工廠建設和新店開設裝修[45] - 公司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相近[101,102]
自然美(0015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2-22 22:57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4] - 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成员包括陈瑞隆先生(主席)、林淑华女士、楊世緘先生和林蒼祥先生[4] - 公司的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林蒼祥先生(主席)、雷倩博士、陈瑞隆先生、楊世緘先生和林家伟先生[4] 财务业绩 - 二零二三年度收入为3.36亿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3.35亿港元增加0.04%[10] - 产品销售额为3.31亿港元,占总收入的98.8%;服务销售额为407.2万港元,占总收入的1.2%[15] - 中国大陆市场的收入由二零二二年的2.22亿港元增加至二零二三年的2.38亿港元,增长了7.1%[12] 市场扩张和新产品 - 2024年,公司将推出创新的“复合店”模式,全面销售美妆、健康食品、高端生活用品,预计将带来更多收入[62] - 台湾市场在2023年取得成绩,成为加盟渠道新增长点[60] 董事会和委员会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2023年举行了六次会议[73] - 提名委员会在2023年度内举行了四次会议,审查了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和董事提名政策,并根据企业管治指引和守则对董事会的结构、规模、组成和多元化进行了年度审阅[123] - 審核委員會在2023年度內舉行了六次會議[153]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 公司已制定并采纳了各种风险管理程序和指南,包括项目管理、制造和采购、财务报告、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174] - 公司已实施监控程序,严禁未经授权获取及使用内部消息[188]
自然美(0015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2-22 22:56
财务报告与业绩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业绩已公布[1] - 公司2023年年报的印刷版将于2024年3月上旬或前後寄发给股东[1] - 公司2023年年报可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上查阅[1] - 公司2023年收入为336,000,000港元,较2022年增长0.04%[9] - 产品销售在2023年增长4,700,000港元,占总收入的98.8%[10] - 中国大陆市场2023年收入为237,800,000港元,较2022年增长7.1%[11] - 台湾市场2023年收入为84,700,000港元,较2022年减少17.8%[11] - 其他地区(包括香港、马来西亚和澳门)2023年收入为13,500,000港元,较2022年增长25.4%[12] - 公司2023年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的56.3%增加至59.6%[13] - 产品销售在2023年为331,900,000港元,占总收入的98.8%,较2022年增长1.4%[15] - 服务收入在2023年为4,000,000港元,较2022年减少53.3%[18] - 中国大陆市场产品销售毛利率从2022年的55.9%增加至2023年的60.9%[19] - 公司2023年在台湾市场的营业额为8470万港元,较2022年的10310万港元下降了17.8%[20] - 台湾市场的产品销售毛利率从2022年的63.6%下降至2023年的53.5%[20] - 2023年,台湾市场的电视购物、电子商务和电话营销渠道的产品销售收入为2030万港元,占台湾地区产品销售额的23.9%[22] - 中国大陆市场的产品销售额在2023年为23425.4万港元,较2022年增长了9.3%[23] - 中国大陆市场的服务销售额在2023年为349.6万港元,较2022年下降了55.2%[23] - 其他市场的产品销售额在2023年为1294.3万港元,较2022年增长了29.5%[23] - 其他市场的服务销售额在2023年为57.6万港元,较2022年下降了26.9%[23] - 其他收益和利得在2023年为790万港元,较2022年下降了37.3%[24] - 分销及销售开支在2023年为1422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了290万港元,占公司营业额的百分比从41.5%增加到42.3%[26] - 行政开支在2023年为660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了260万港元[27]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短期银行借款为3350万港元,较2022年的3050万港元有所增加[36]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长期银行借款为13490万港元,较2022年的8340万港元大幅增加[36]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净现金为-1310万港元,而2022年为4070万港元[36]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资产抵押金额为9620万港元,较2022年的9240万港元有所增加[37] - 公司2023年的总收入中,来自加盟/自资经营水疗中心、医疗美容中心及百货专柜的销售额为29450万港元,较2022年的29040万港元增加410万港元,占比87.7%[42] - 公司2023年的总收入中,来自电子商务、电视购物及电话营销渠道的销售额为4150万港元,较2022年的4540万港元减少390万港元,占比12.3%[42]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有1554间水疗中心或销售点及8个专柜,其中1550间为加盟水疗中心或销售点,4间为公司直接经营的水疗中心,8个为公司直接经营的专柜[44]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银行结存及现金中约46.8%以人民币计值,约40.7%以新台币计值,余下12.5%以美元、港元及马来西亚币计值[40]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有外币对冲政策,定期检讨外汇风险并适时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40]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通过利率掉期对冲利率风险[36] - 公司于2023年共开设213间新店,关闭68间店[45] - 公司研发团队成功将中国上海的畅销品自然美膠原緊緻系列引入台灣市場,并推出融入AI与AR技术的在线肌肤分析工具[46] - 公司2023年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共发布16skus新品和14skus升级产品,带来总业绩31,900,000港元(人民币29,300,000元)[50] - NB-1系列产品业绩为68,900,000港元(人民币63,300,000元),仍是自然美护肤品的主力[50] - 公司引入意大利EGO和ICOONE新仪器,带来5,600,000港元(人民币5,200,000元)的业绩[51] - 公司2023年总员工数为479人,其中342人在中国大陆,119人在台湾,18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52] - 公司2023年总酬金(不含董事酬金)约为105,200,000港元,其中包括退休福利相关成本9,000,000港元[52] - 公司2023年资本开支为69,300,000港元,主要用于中国大陆新工厂建设和店铺装修及设备[53] - 公司2023年使用权资产为30,700,000港元,租赁负债为14,500,000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为5,700,000港元,租赁负债利息费用为1,100,000港元[54] - 公司董事会于年报日期未授权进行重大投资或增加资本资产[55] - 2023年台湾市场成为加盟渠道的新增长点[59] - 2024年将多管齐下,包括创业人群精准投放、现有加盟店裂变展店及代理商合作展店,加速加盟店扩张[60] - 2024年将启动创新的「复合店」模式,全面销售美妆、健康食品、高端生活用品及跨境电商,逆势攀升业务[61] 董事会与管理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雷倩博士、林家伟先生和林燕玲女士等[3] - 公司主要股份过户登记处为Maples Fund Services (Cayman) Limited[5] - 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香港證券登記有限公司[5]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和京城商業銀
自然美(0015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6 16:4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雷倩博士、林家偉先生、陸瑜民女士、林淑華女士、陳守煌先生、陳瑞隆先生和楊世緘先生[4] - 公司的授权代表为林家偉先生和莫明慧女士[4] - 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成员包括陳瑞隆先生、林淑華女士、楊世緘先生和林蒼祥先生[5] - 公司的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林蒼祥先生、雷倩博士、林家偉先生、陳瑞隆先生和楊世緘先生[5] - 公司主要營業地點位於香港,核數師為RSM Hong Kong,法律顧問為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6] - 公司股份代號為00157,主要往來銀行包括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京城商業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等[7] 业绩总结 - 公司營業額較2022年同期減少1.3%[8] - 中国市场營業額由2022年6月底的97,600,000港元增加14.2%至2023年6月底的111,500,000港元[9] - 台灣市場營業額由2022年6月底的60,000,000港元減少33.3%至2023年6月底的40,000,000港元[9] - 其他地區(包括香港、澳門及馬來西亞)的銷售額增加68.2%至10,000,000港元,佔總營業額的6.2%[10] - 整體毛利率由2022年6月底的53.5%增加至2023年6月底的58.8%[11] 产品和服务业绩 - 产品營業額中,中國大陸市場增加16.6%,台灣市場減少33.3%,其他地區增加76.2%[13] - 服務營業額中,中國大陸市場減少54.8%,台灣市場維持不變,其他地區減少31.5%[13] - 產品營業額佔總營業額的98.9%,服務營業額佔總營業額的1.1%[13] 财务状况 - 期内亏损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020万港元减少了68.9%,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9,400万港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大陆拥有两家自营水疗中心,在马来西亚拥有两家自营水疗中心[16] - 2023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40,800,000港元,主要包括新工厂建设23,600,000港元、新开店装修及设备17,100,000港元和办公室装修100,000港元[49] 公司治理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已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69] - 董事会一直符合上市规则有关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要求[68] - 提名委员会负责采定提名董事的政策,每年檢討董事会之架构、规模、组成和多元化[66] 公司股份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据任何董事所知,公司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及其密切关联人士在本公司或其关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或债券中,没有持有或被视为持有任何权益或淡仓[79] - 公司股份獎励计划的详细情况载于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年度报告内的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8[80] - 公司于二零二二年五月二十五日采纳了两项股份獎励计划,即计划一和计划二(统称“股份獎励计划”),旨在认可合资格参与者的贡献,并提供績效型长期激励奖励[81] 其他信息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收购了约40,759,000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136]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签订了为期2至5年的新租赁协议,确认了533,000港元的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138]
自然美(0015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03 22:53
财务表现 - 收入减少1.3%至161,511,000港元[3] - 录得虧損淨額9,406,000港元[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2022年:6,006,000港元)[4] - 除税前虧損由25,300,000港元減少75.0%至6,300,000港元[119] - 期內虧損由30,200,000港元減少68.9%至9,400,000港元[120] - 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入21,200,000港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51,400,000港元[121] - 資產負債率為28.6%,流動比率為1.29倍[122] 收入及毛利 - 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增加14.2%至1.115亿港元[97] - 台湾市场营业额下降33.3%至4,000万港元[97] - 其他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和马来西亚)销售额增加68.2%至1,000万港元[98] - 整体毛利率由53.5%增加至58.8%,主要由于中国大陆市场产品收入组合变化所致[99] - 产品营业额基本持平,服务营业额下降52.1%[106] - 中国大陆市场产品销售额增加16.6%至110,000,000港元,台湾市场产品销售额减少33.3%至40,000,000港元[107] - 服务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52.1%至1,800,000港元,主要由于水疗服务和医疗美容服务收益减少[113] 费用 - 其他收益和利得减少3,201,000港元[9] - 貿易應收賬款減值撥回2,129,000港元[9] - 分銷及銷售開支減少4,382,000港元[9] - 行政開支減少2,929,000港元[9] - 終止確認無形資產之虧損及商譽減值虧損合共減少7,280,000港元[9] - 其他支出和損失減少242,000港元[9] - 融資成本增加2,612,000港元[10] - 分銷及銷售開支占營業額42.6%,較去年同期減少2.2個百分點[115] - 行政開支減少8.1%至33,000,000港元[117] 稅务 - 根據兩級利得稅制度,合資格集團實體首2,000,000港元溢利按8.25%稅率繳稅,超出部分按16.5%稅率繳稅[72] - 非合資格集團實體溢利繼續按16.5%稅率繳稅[72] 其他 - 本集團於本期內亦採納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的與其業務有關並於其二零二三年一月一日開始的會計年度生效的所有其他新訂及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40] - 本集團於回顧期間的收入及業績按可報告及經營分部分析如下[42][43][44][46][47] - 本集團的收入源自客戶合約,按主要產品及服務範圍劃分[53][54][55][56] - 本集團的收入按主要地區市場及確認收入之時間劃分[58][59][60] - 於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分配至餘下履約義務之交易價格及確認收入的預計時間[62][63][64] - 本集團於期內確認的所得稅開支[68][69][70][71] - 本公司致力達致高水平之企業管治,已成立審核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150,151,154,155] - 公司已全面遵守企業管治守則的所有守則條文[157] - 全體董事已確認於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內及截至本公告日期期間一直遵守標準守則載列之規定標準[158] - 公司並無相關僱員不遵守標準守則或公司指引之事宜[159] - 公司或其任何附屬公司於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內並無購買、出售或贖回本公司任何上市證券[160] - 概無宣派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股息[161] - 中期業績公告已刊載於聯交所及公司網站[162] 业务发展 - 集團持續進行產品升級和新技術研發,包括NB-1系列升級和A醇抗老研究[137] - 集團已取得3項干細胞專利和1項植物萃取專利,並與多家學術機構合作[138] - 集團將繼續以研發為核心,加強與學術機構和實驗室的合作[138] - 集團店舖數量淨增加38家[135]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業績達到93,400,000港元,其中升級品及新品業績達到10,200,000港元,占第二季度業績的11%[139] - NB-1系列上半年業績為30,100,000港元,占自然美集團業績的19%[140] - 於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合共僱用429名僱員,總酬金約為59,400,000港元[141] - 本集團於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資本開支為40,800,000港元[143] - 於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之使用權資產為33,800,000港元,租賃負債為17,500,000港元[144] - 本集團將繼續運用東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資源,開展連鎖加盟、電視購物、電商、電話行銷等原有渠道,並全力拓展B2B、免稅、代理商等新渠道[146] - 將重點推動台灣市場的直播合作及中國大陸的B2B新渠道開發[147,148] - 除快速推動核心業務外,將疊加保健食品銷售以追求明顯成長[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