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19年公司收入约为1.155亿港元,2018年约为1.898亿港元,收入减少约7430万港元[17] - 2019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约5265万港元,2018年溢利约4340万港元[5] - 2019年公司本年度亏损约5196万港元,2018年溢利约3073万港元[5] - 2019年分属公司拥有人的亏损约9471万港元,2018年溢利约1223万港元[5] - 2019年租金收入约1.136亿港元,较2018年的约9313万港元增加约22% [17][18] - 2019年股息收入约189万港元,2018年约9668万港元,2019年无基金投资股息收入[17][18] - 2019年其他收入约3600万港元,2018年约3700万港元[19] - 本年度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公平值變動產生收益約2320萬港元,2018年虧損約6520萬港元[20] - 本年度應佔合營公司虧損約120萬港元,2018年虧損約280萬港元[22] - 本年度就提供予GR Realty的貸款及應收租金作出約5870萬港元金融資產減值虧損撥備,2018年撥備約50萬港元,預期虧損率分別約14%和0.5%[23] - 2019年12月31日,應收租金(經扣除預期信貸虧損撥備)約3400萬港元,2018年約2050萬港元[24] - 本年度財務成本由2018年約3160萬港元減少至約1720萬港元[25] - 本集團其他費用由2018年約8410萬港元增加至本年度約1.03億港元[27] - 本年度集團錄得分屬於本公司擁有人的虧損約9470萬港元,2018年錄得溢利約1220萬港元[28] - 2019年集团投资物业重估亏损约1660万港元,2018年为重估收益约5190万港元;香港及美国投资物业公平值分别约为4.602亿港元及4430万美元(约3.453亿港元),较2018年有所减少[40] - 2019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产生收益约2380万港元,2018年为亏损约6560万港元[44]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其他基金投资公平值从2018年的约4.016亿港元增至约4.209亿港元[45]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对房地产基金投资公平值约为9830万美元(约7.653亿港元),占资产总值约10.9%,录得公平值亏损约3440万港元[45][47]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对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公平值约为7130万美元(约5.553亿港元),占资产总值约7.9%,录得公平值收益约1340万港元[48][4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对PRB基金注资5970万美元(约4.628亿港元),投资公平值约为6090万美元(约4.74亿港元),占资产总值约6.8%,录得公平值收益约2550万港元[50][52]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证券投资组合约2.863亿港元,自持作买卖金融工具公平值变动录得亏损约430万港元,股息收入约190万港元[53]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港币8.62亿元,2018年12月31日约为港币5.619亿元[108] 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与GR Realty合作开拓美国房地产市场,GR Realty重新定位策略,总部迁至洛杉矶[11] - 公司推进纽约曼哈顿试点项目,预计总楼面面积约8.2万平方呎,2021年下半年竣工[12] - 集团向GR Realty注资约1.186亿美元(约9.196亿港元),2019年底集团应占GR Realty及相关参股项目权益约为8.617亿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约12.3%,较2018年底的约8.586亿港元增加[36] - 2019年集团基于GR Realty权益分占亏损约120万港元,较2018年的约280万港元减少;GR Realty投资组合由美国15个州超35项商业物业(51幢楼宇)组成,面积超790万平方呎[37] - 2019年集团位于美国加州的办公物业租金收入约7880万港元,较2018年的约5640万港元增加;该物业账面价值9210万美元(约7.173亿港元),较2018年的9180万美元(约7.191亿港元)略增[38] - 2019年底集团香港及美国投资物业总楼面面积分别约为1.6万平方呎及14.6万平方呎,住宅单位及车位总楼面面积分别约为2800平方呎及1.7万平方呎,平均租用率约为77%[41] - 2019年底集团位于纽约的物业开发项目账面价值约为6.859亿港元,较2018年的约4.795亿港元增加;预计2021年下半年竣工[41] - 2019年本金3100万美元(约2.414亿港元)贷款提取产生的约60万美元(约470万港元)财务成本已资本化至发展中物业[42] - 2019年底集团基金投资组合账面价值约为22.154亿港元,较2018年的约21.938亿港元增加[43] 股息政策 - 董事局不建议就2019年度派發公司可換股優先股及普通股的末期股息[9] - 董事局不建议就公司可换股优先股及普通股派发2019年度末期股息[101] 资产与负债 - 银行貸款本金總額由2018年12月31日約4.253億港元增加至2019年12月31日約6.643億港元[29]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资源总额约9.752亿港元,足以支付所有银行贷款[31] - 2019年及2018年12月31日,集团无就第三方利益作出任何财务担保[32] - 2019年底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860万港元,较2018年的1610万港元减少;已抵押美国投资物业账面价值9210万美元(约7.173亿港元),较2018年的9180万美元(约7.191亿港元)略增[33]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约为3.25亿港元,2018年约为1850万港元,主要来自曼哈顿物业开发项目[57] - 集团将以年利率约4.77%计息且须于2020年偿还的6500万美元银行融资拨付相关资本承担[57]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及负债主要以港币、美元及人民币计值,未订立对冲减轻外汇风险[67] 风险管理 - 集团对利息敏感型产品及投资以动态基准分析利率风险,并考虑管理该风险[69] - 集团高级管理层会时常检讨及监控投资组合,控制股价风险[70] - 集团监察现金流量,维持充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水平管理流动资金风险[71] - 集团设立授权制度,批准投资前进行详细分析,定期更新投资项目进度并向董事局汇报[73] - 公司物业组合主要位于香港及美国,当地经济、政策、利率等因素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78] - 香港或美国政府推出的物业降溫措施,可能对公司物业价值、租金回报、开发业务盈利能力及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78] - 公司物业开发业务增长可能受香港及/或美国土地供应及价格水平影响[78] 公司治理与人员 - 李明自2013年8月9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董事局荣誉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同时担任远洋集团多项要职[81] - 沈培英自2013年8月9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82] - 黎国鸿自2013年8月9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及投资委员会成员,有超30年相关经验[84] - 唐润江自2018年3月1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现任远洋资本运营事业部财务总监[88] - 卢焕波自2010年11月12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7年处理民事及商业诉讼经验[91] - 陈英顺自2018年4月21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丰富国际金融专业知识与国内银行管理经验[92] - 沈培英、李洪波及唐润江三名董事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110] - 无董事与公司或附属公司订有雇主不可于一年内终止而毋须支付赔偿(法定赔偿除外)的服务合约[111] - 除特定披露外,无董事或关联实体于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拥有重大利益[112] - 董事无于构成集团竞争业务的业务拥有权益[113] - 2019年12月31日,董事李明可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40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权益0.886%;沈培英可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180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权益3.988%;黎国鸿可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35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权益0.775%;李洪波可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15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权益0.332%[117] - 2019年12月31日,董事李明在远洋集团股份权益总计161081378股,占远洋已发行股本权益2.115%;沈培英在远洋集团股份权益3505500股,占远洋已发行股本权益0.046%;李洪波在远洋集团股份权益103100股,占远洋已发行股本权益0.001%[119] - 2019年12月31日,董事李明、沈培英、李洪波根据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持有的远洋已奖励但尚未归属股份数分别为171,000股、51,000股、11,922股,占远洋已发行股本权益概约百分比分别为0.002%、0.001%、少于0.001%[125] - 2019年12月31日,董事李明根据购股计划持有的远洋可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为81,540,000股,占远洋已发行股本的1.071%[127] - 2019年12月31日,董事沈皓美根据购股计划持有的远洋可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为15,800,000股,占远洋已发行股本的0.207%[127] - 2019年12月31日,董事李洪浚根据购股计划持有的远洋可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为3,410,000股,占远洋已发行股本的0.045%[127] - 2019年自中期报告日期至年报日期董事资料无变动[188] 股本与股权 - 2019年度内公司股本无变动[103] - 除购股权计划外,2019年度内集团无订立或存在股票挂钩协议[104] - 2020年2月28日公司就实行建议股本削减与盛美订立第三份注销契据,涉及注销3166.6667万股可换股优先股,占当时全部已发行可换股优先股约4.03%[59] - 若建议股本削减生效,将产生进账额约9500万港元,转拨至股本削减储备账[59] - 远洋于2010年3月22日采纳的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可用现金购买最多占远洋采纳日期已发行股本3%的股份代雇员持有[122] - 远洋2007年购股计划已在2017年9月届满,但届满前授出的购股权仍有效;2018年8月6日,远洋股东批准新购股计划[124] - 2007年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可于五年期内行使,40%可于授出当日起计一年后行使,70%可于授出当日起计两年后行使,所有购股可于授出当日起计三年后行使[132] - 2018年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可于五年期内行使,50%可于授出当日起计一年后行使,所有购股可于授出当日起计两年后行使[134] - 公司购股计划自2011年6月23日起生效,为期十年,至2021年6月22日[136] - 截至董事局报告日期,根据购股计划授出但尚未行使的购股涉及股份总数为34,510,000股,公司可进一步授出购股以认购39,55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8.76%[136] - 任何12个月期间行使授予每一参与人士的购股(包括已行使及尚未行使的购股)时,已发行及将予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37] - 若向参与人士再授出购股导致超过上限,该进一步授出须获公司股东于该参与人士及其紧密联系人放弃投票的股东大会上批准[137] - 购股期权要约接纳期不少于十个营业日,接纳需支付1港元,行使期不超自授出日起十年[139] - 2019年购股期权计划下可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为34,510,000股[140][184][186] - 2019年12月31日远洋等公司因受控法团权益各持有公司705,504,625股好仓,占已发行股份约156.30%[191] - 2019年12月31日盛美管理有限公司实益拥有公司705,504,625股好仓,占已发行股份约156.30%[19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无人士在公司股份或股本衍生工具相关股份中拥有按规定须披露的权益或淡仓,或直接或间接拥有股份5%或以上权益[195] 其他事项 - 集团所有投资物业于2019年12月31日重新估值[106]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受雇员工总数为30人,整体员工成本约为2550万港元[54]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
盛洋投资(00174) - 2019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