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20财政年度公司收入下跌约35.5%至约5.419亿港元[10] - 2019/20财政年度亏损净额约为3.184亿港元,上一财政年度亏损净额约为2.86亿港元[10] - 2019/20财年公司总收入约5.419亿港元,较2018/19财年的8.407亿港元跌幅约35.5%[29] - 毛利率由约8.6%下降至5.9%[30] - 生物转化产生公平值变动由约1940万港元增加至约3270万港元[30] - 其他收益及收入由约1780万港元增加至约3380万港元[30]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约6870万港元减少约19.2%至约5550万港元,占总收入约10.2%(2018/19财年:8.2%)[31] - 行政开支由约9500万港元减少约18.5%至约7750万港元[32] - 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亏损净额约为3.184亿港元(2018/19财年:2.86亿港元)[35]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有计息借贷约2040万港元(2019年6月30日:2020万港元),全部港元计值且一年内到期,以公司及附属公司担保和附属公司40万港元现金押记作抵押(2019年6月30日:无)[60]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约10.043亿港元(2019年6月30日:11.08亿港元),流动负债约1.102亿港元(2019年6月30日:1.359亿港元),流动比率约9.1(2019年6月30日:8.2)[61]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约16.308亿港元(2019年6月30日:19.818亿港元),总负债约1.254亿港元(2019年6月30日:1.457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约1.3%(2019年6月30日:1.0%)[61]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15.14913亿港元,2019年为15.30925亿港元;股份溢价账约为24.381亿港元,2019年相同[87] - 2020年公司收入为541,915千港元,2019年为840,732千港元,同比下降35.54%[198] - 2020年公司销售成本为509,831千港元,2019年为768,631千港元,同比下降33.67%[198] - 2020年公司毛利为32,084千港元,2019年为72,101千港元,同比下降55.49%[198] - 2020年公司经营亏损为318,648千港元,2019年为287,012千港元,同比增加11.02%[198] - 2020年公司财务费用为541千港元,2019年为71千港元,同比增加661.97%[198] - 2020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319,189千港元,2019年为287,024千港元,同比增加11.21%[198] - 2020年公司本年度亏损为318,350千港元,2019年为285,976千港元,同比增加11.32%[198] - 2020年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17港仙,2019年为15港仙,同比增加13.33%[198] - 2020年因生物转化引致公平值变动为 - 32,684千港元,2019年为 - 19,420千港元,同比下降68.30%[198] - 2020年其他收益及收入为33,758千港元,2019年为17,840千港元,同比增加89.23%[198] 宏观经济环境情况 -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萎缩6.8% [9] -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萎缩6.8%,为四十多年来首次萎缩[24] - 2020年上半年中国零售销售连续六个月收缩[24] - 2020年上半年香港访客人数据得史无前例跌幅[2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包装食品对快速消费品贸易业务的贡献维持于约74% [11] - 物流业务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2%,与上一财政年度相同[14] - 2019/20财政年度证券经纪业务收入较上一财政年度下跌约28.1%[15] - 快速消费品贸易业务收入约3.223亿港元,较2018/19财年减少34.9%,占总收入约60%(2018/19财年:59%)[28][36] - 农产品业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约37%,去年占39%[28] - 物流服务业务占总收入约2%,与上一财年相同[28] - 2019/20财年农产品业务收入2.025亿港元,较上一财年的3.248亿港元下跌约37.7%[38] - 本地新鲜农产品贸易业务收入占农产品贸易业务总收入的百分比从约19.2%增至约25.2%[39] - 2019/20财年物流服务收入约950万港元,约占公司总收入的2%,较上一财年减少约38.1%[41] - 证券经纪业务收入较上一财年下跌约28.1%[43] 供股款项使用情况 - 2017年1月11日供股所得款项用于证券经纪业务,截至报告日已动用6000万港元,余下约1.473亿港元预期于2021年3月10日前按原用途动用[15][26] - 2017年1月11日供股所得款项中6000万港元已按拟定用途用于证券经纪业务,余下约1.473亿港元预期按原用途在2021年3月10日前动用[43] - 2017年1月11日,公司供股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2.073亿港元,拟用于证券经纪业务;截至报告日期,6000万港元已用于拟定用途,未动用约1.473亿港元将延至2021年3月10日按原用途动用[59]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16] - 公司不建议就2020财年向股东派付末期股息,2019年为零港元[83] - 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采纳股息政策,不设预定派息比率[136] 公司业务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公司已就下一财政年度各业务采纳更审慎预测,各业务分部出现大额减值亏损[25] - 公司已就若干应收账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存货作出额外减值亏损[25] - 可能收购目标公司一事于本财政年度搁置[26] - 公司将对旅客零售业务仔细检讨并实行紧缩措施[15][26] - 公司贸易及相关物流业务受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波动影响[44] - 国内经营行业竞争激烈,本地产品质量提升和跨境网购渗透力加强或削弱公司竞争力[45] - 全球保护主义升温等政治风险或影响公司贸易和旅游零售业务[46] - 公司无法保证与供应商关系不变,供应协议问题或影响运营[47] - 恶劣天气影响公司上游耕作业务收成和农产品贸易业务供应稳定性[48] - 集团因COVID - 19经营环境恶化,预计来年业务表现面临更困难环境[63] - 集团将巩固与供应商关系提升传统贸易业务,待交通正常后恢复采购网络扩张计划[63] - 集团将对上游耕作业务继续投资,评估与伙伴合作开发生态循环农产业机会[65] 公司债券投资情况 - 2018年10月和11月,公司分别以1.2亿港元和8000万港元认购中国健康和环球大通可换股债券,2020年6月以2550万港元收购泛亚环境债券[55] - 截至报告日期,中国健康已赎回345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2020年6月30日,公司对中国健康可换股债券投资公平值约9710万港元(2019年6月30日:1.098亿港元),占总资产约6.0%(2019年6月30日:5.5%),本财年未变现投资公平值收益约720万港元、利息收入约700万港元[55] - 2020年8月28日签订补充协议,将中国健康可换股债券未获转换本金8550万港元到期日延至2022年10月10日,10月10日生效[56]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对环球大通可换股债券投资公平值约8410万港元(2019年6月30日:8170万港元),占总资产约5.2%(2019年6月30日:4.1%),本财年未变现投资公平值收益约240万港元、利息收入约640万港元[56] - 2020年9月25日签订认购协议,有条件认购环球大通6000万港元新可换股债券,公司将在11月10日召开股东大会征求批准[57]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对泛亚环境债券投资公平值约2590万港元,占总资产约1.6%,本财年投资重估储备增幅约40万港元、利息收入约40万港元[57] 公司人员与组织情况 - 2020年6月30日,集团在中国、香港及澳门运营业务的雇员约有390名[62] - 2020年6月12日,董事会采纳一项股份奖励计划[62] - 林国兴现年64岁,自2001年4月起任执行董事,2012年3月任行政总裁[66] - 李彩莲现年60岁,自2001年4月起任执行董事,在快消品推广及分销有超20年经验[67] - 高勤建现年60岁,自2012年1月起任执行董事,在会计及财务有超25年经验[68] - 陈卓宇现年43岁,自2017年2月起任执行董事,在投资等领域有超15年经验[69] - 麦润珠现年62岁,自2004年4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及行政有超20年经验[72] - 李彩莲、高勤建及麦润珠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愿获重选[90] - 除林国兴及李彩莲外,所有董事获委任3年任期;林国兴及李彩莲合约自2001年7月1日起初步任期3年,可自动续期1年[92] - 拟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接受重选的董事,无不可在1年内终止而毋须支付赔偿(法定补偿除外)的服务合约[92] - 无董事在重大合约中拥有重大权益[93] - 无有关公司整体或重大部分业务管理及行政事务的合约(服务或雇佣合约除外)在年内订立或存续[9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8] - 林国兴自2012年3月起同时担任主席及行政总裁,其在消费品行業积累逾30年经验[122] - 董事会包括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超過三分之一的董事会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3]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3年,须至少每三年一次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及重选连任[123]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规定,每名董事须至少每三年一次轮值退任,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12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林国兴等董事在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5/5[12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麦润珠等在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2/2[12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林国兴等在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2/2[126] - 公司秘书本年度遵照《上市规则》第3.29条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2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12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13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薪酬在1,000,001 - 1,500,000港元的高层管理人员有2人,1,500,001 - 2,000,000港元的有1人[13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133] - 公司于2005年7月成立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130][133]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林国兴先生和李彩莲女士通过Best Global Asia Limited持有275,078,914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4.69%[95] - 陈卓宇先生通过Glazy Target Limited持有436,755,073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23.32%[95] - Best Global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75,078,914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4.69%[101] - Glazy Target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436,755,073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23.32%[101] - 报告刊发前最后可行日期,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中不少于25%由公众持有[103]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9] 公司关联交易与合规情况 - 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4所载主要管理人员薪酬的关联方交易获全面豁免相关规定[11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公司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惟偏离守则条文A.2.1[11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董事均确认全面遵守《标准守则》规定准则[117] 公司报告相关信息 - 集团业绩载于第41及42页综合损益表及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80] - 集团于2020
亨泰(00197)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