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河实业(00318) - 2021 - 年度财报
黄河实业黄河实业(HK:00318)2021-08-31 12:00

公司业务发展与定位 - 公司自2007年的14年中,将主要业务发展为专注“商业科技”的科技服务和解決方案服务提供商[11][12] - 公司业务包括金融科技、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等服务,还扩展到企业架构、科技转型等业务,涵盖VR和AR科技等“新常态”解决方案[11][12] - 公司客户群分布在香港、中国大陆、韩国、日本、澳门及东南亚等地,涵盖中小企业到国际企业,涉及金融服务、财富管理等多个行业[11][12] - 公司专注成为香港发展最快的科技服务及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之一,协助客户进行数码转型[15][16] - 公司科技业务专注“商业科技”服务,2021年业务持续增长,实现显著更高的收入和利润[45] - 公司自2007年起发展科技业务,在动态环境下完善和发展“业务为先的科技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客户多元化[46][47][53] - 自2007年开始提供技术服务,早期项目涉及电子票务系统[54] - 2020年新冠疫情后,公司专注于“新常态”环境下的企业解决方案[57] 业务增长与财务表现 - 2021年4月30日止年度科技收入从3070万港元大幅增至1.072亿港元,同比增长249%[17][18] - 2021年4月30日止年度科技利润从2390万港元增至3660万港元,同比增长53%[18][19] - 2021年4月30日止年度除税前溢利2180万港元,全面收益总额2230万港元,分别较去年增长120%及159%[19][20] - 2021年公司录得收益约1.107亿港元(2020年:约3400万港元),增长226%;年內溢利约2020万港元(2020年:约1020万港元),增长98%,连续四年录得溢利[49][50] - 科技业务2021年收益约1.072亿港元,较2020年约3070万港元增长249%,溢利约3660万港元,较2020年约2390万港元增长53%[58][64] - 物业业务2021年租金收入约470万港元,较2020年约490万港元略有下降,撇除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后录得稳定溢利390万港元,2020年约420万港元[61][67] - 截至2021年4月30日,投资物业公平价值2.454亿港元,下跌约0.9%[61][67] - 金融服务业务本年度录得负收入约130万港元,2020年约为负150万港元,亏损约80万港元,2020年亏损约240万港元,公司预计继续减少该业务比重[69][79] - 截至2021年4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790万港元,2020年约为1960万港元[87] - 2021年4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4.7,2020年为4.2[87] - 截至2021年4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4.139亿港元,2020年为3.917亿港元[87] - 2021年4月30日负债比率为0.05,2020年为0.06[87] - 截至2021年4月30日,银行借贷约为2210万港元,2020年为2430万港元,年利率0.7%-1.5%,上限2.45%-2.7%[87] - 截至2021年4月30日,银行借贷以投资物业及租赁土地及楼宇作抵押,投资物业账面净值约1.186亿港元,2020年约1.213亿港元;租赁土地及楼宇账面净值约1120万港元,2020年约1160万港元[87] - 2021年公司无资本承担,2020年也无[87] - 截至2021年4月30日,公司在香港及中国大陆有50名雇员,2020年为30名[87] - 截至2021年4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0年也无[87] - 公司2021年4月30日可供分派储备约2.467亿港元,包括约6.118亿港元股份溢价账和约26万港元股本赎回储备[118][119] - 集团五大客户及最大客户收益分别占本年度总收益25.6%和12.7%,来自科技及管理分类[124][125][126] - 集团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少于本年度总采购额30% [126][127] 业务拓展与战略规划 - 公司不断增添服务和解决方案产品,新部署或收购的科技是对现有产品的升级,预计提高绩效和创收能力[13][14] - 2020年麦肯锡调查显示,为应对“新常态”,公司将客户和供应链互动以及内部运营的数字化速度加快了三到四年[15][16] - 过去一年公司加强市场地位,在订单数量、销售额等指标实现增长,建立客户群并获市场认可[21][28] - 公司将巩固商业科技行业研究能力,开发软件和技术工具,进入新客户行业[22][28] - 公司将专注混合业务和科技服务,满足业务需求[25][29]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和技术引入增强数字化转型能力,打造数字生态系统[32] - 公司收购Claman Global Limited控股权,其平台处理超20万在线客户交易[33] - 公司认为2020年是客户技术变革起点,将继续拓展业务,提升股东价值[34][36] - 公司计划继续增大商业为本的科技服务和解决方案范围,巩固“新常态数码化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地位[38] - 公司收购Claman Global Limited的控股權,其拥有的FringeBacker平台曾处理超20万在线客户交易,增强了公司平台产品[39] - 公司建立多种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与网上和手机程式服务商、手机营销科技服务商、海外虚拟实境/扩增实境解决方案服务商合作[39] - 公司认为企业将继续加快对数码转型的投资以应变“新常态”[51][52] - 公司将继续努力讨论合适的收购、合夥及销售渠道,提高收入和股东价值[40] - 公司拟通过增加科技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业务模式[58][63] - 公司正就收购或建立业务伙伴关系与相关方进行初步讨论,涉及Claman Global Limited等[59][65] - Claman Global Limited拥有领先SaaS平台,为超20万交易客户处理在线金融科技服务[59][65] - 物业业务采取增值收益与租金收入双管齐下的管理方式,收购、管理和运营包括九龙东CBD商用物业等[60][66] - 公司认为未来12个月可能是出售部分物业的最佳时机,2021年7月29日公告以1188万港元出售一项物业资产[61][68] - 报告期后,集团收购Rosarini International Limited 40%权益,该公司从事时尚科技业务[78][84]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VCFC拟40%股权代价2200万港元收购Rosarini 40%股权,1095万港元现金支付,1105万港元配发1700万股代价股份[86] - VCFC获额外收购Rosarini最多11%股权权利,行使价605万港元,2年内行使[86] - 若VCFC行使额外收购权,公司将持有Rosarini 51%股权,其财务业绩将合并入集团账目[86]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United Luck Limited拟1188万港元出售投资物业,交易未完成[86]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VGIAH拟最高1650万港元收购TeamTech全部股权,完成后其业绩将并入集团账目[86] - 公司将通过内部研发、收购和业务合作增加数码服务广度和深度[86] - 公司将寻求国际扩张,提供咨询服务改善或开发客户商业模型[86] - 公司计划扩展科技服务和解方案,推出软件和领先服务,拓展至香港及其他地区[87] 疫情影响与应对措施 - 新冠疫情造成的“新常态”加速公司业务增长[48] - 公司采取预防措施保护团队成员在疫情期间的安全[37][41] 公司治理与人员情况 - Lee G. LAM自2005年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多所大学学位及多项专业资格,2019年获香港政府颁发铜紫荆星章[97] - Lee G. LAM担任香港数码港等多个机构的职务,也是公司审核、薪酬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成员[98][99] - Lee G. LAM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或非执行董事,部分公司股份在联交所、新加坡交易所、澳洲证券交易所、马来西亚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101][102] - 过去三年,Lee G. LAM曾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或非执行董事,部分已辞任、私有化或退市[103][104] - Wong Man Ngar Edna自2005年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是Informa Markets高级顾问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是公司审核委员会成员[105][106] - 董事黄达扬及王文雅将轮值告退,愿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膺选连任[133][134] - 董事黄达扬透过所控制机构持有9905万股,概约持股百分比51.54% [136] - 公司已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关其独立性的年度确认函,认为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属独立人士[142][143] - 除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9所披露交易外,董事在本年度内无在重大合约中直接或间接拥有重大利益[144] - 黄达扬和徐斯平分别与集团附属公司订立雇佣合约,始于2005年9月3日,后续持续直至按规定终止[145][146] - 其他酬金由公司董事会参考董事职责、表现及集团业绩后厘定[147] - 拟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重选之董事无与公司订立不得于一年内终止而毋须赔偿(法定赔偿除外)的服务合约[148] - 截至2021年4月30日,部分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或相关法团股份等中的权益及淡仓情况有披露[149] - 除披露情况外,截至2021年4月30日,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无在公司或相关法团股份等中有须特定通知或登记的权益或淡仓[152][153] - 除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5披露的购股权计划外,公司本年度未授予董事等相关权利,也无相关行使或安排[154][156] - 截至2021年4月30日,部分人士(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除外)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记录于规定登记册内的权益[155][157] - 主要股东Vongroup Holdings Limited持有99,050,000股,持股比例51.54%;Claman Global Limited持有17,349,436股,持股比例9.03%[158] - 截至2021年4月30日止年度,无尚未行使或已授出之购股权[158] - 集团雇员薪酬按表现、资格及能力制定,董事薪酬由薪酬委员会参考市场费率等决定,雇员福利包括绩效奖励、强积金和社会保险组合[158] - 截至2021年4月30日止年度,集团未订立任何关连交易[158] - 报告日期,公司至少25%已发行股本由公众持有[158][159] - 2020年6月26日,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辞任,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为核数师,过去三年仅此次更换核数师[162][163] - 公司致力维持及提高企业管治质量,但在企业管治守则的A.1.8、A.2.1、A.4.1及A.6.7条文有所偏离[170][171] - 因认为针对董事法律风险低,截至2021年4月30日止年度未就针对董事法律行动投保[171][172] - 自2005年9月起,黄达扬兼任公司主席和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架构适合公司[173][174] - 公司非执行董事无特定任期,须至少每三年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及膺选连任[175][176] - 截至2021年4月30日,董事会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79][180] - 2021年4月30日止年度内,董事会举行了4次会议,必要时会额外举行[184][185] - 董事黄达扬董事会会议出席率4/4,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1,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1,股东大会出席率1/1[186] - 董事徐斯平董事会会议出席率4/4,股东大会出席率0/1[186] - 董事冯嘉强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4/4,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1,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1,股东大会出席率0/1[186] - 董事林家礼董事会会议出席率4/4,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4/4,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1,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1,股东大会出席率1/1[186] - 董事王文雅股东大会出席率3/3,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0/1[186] - 董事会职能为制订企业策略及业务发展,审批收购及出售等事项[186] - 公司鼓励董事参加外部研讨会和培训课程,年内董事遵守持续专业发展守则条文[186] - 公司董事兼行政总裁黄达扬履行主席职责,公司将不时检讨企业管治架构有效性[186] - 公司非执行董事无特定任期,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及膺选连任,委任年期到期时检讨[18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三次会议,出席率达100%[187] - 审核委员会批准审计师聘任,审阅2020年4月30日止年度及2020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财务报表[187] - 审核委员会审议及批准核数师审计工作,检讨公司业务及财务表现、内部监控制度与风险管理[187] - 集团截至2021年4月30日止年度业绩经审核委员会审阅[187]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187] - 薪酬委员会就公司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及架构向董事会提建议[187] - 薪酬委员会参考董事会企业方针及目标检讨及批准管理层薪酬建议[187] - 薪酬委员会可获转授责任厘定或向董事会建议个别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187]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检讨薪酬政策并批准董事薪酬,无执行董事参与自身薪酬讨论[189]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出席率达100%,会上根据董事职责等检讨及批准酬金[189]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成员按书面职权范围履职[189]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制定提名政策、考虑董事选拔条件及程序等[189] - 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并提出变动建议[189] - 提名委员会需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189] - 提名委员会就董事委任、重新委任及继任计划向董事会提建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