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科达科技(00519) - 2021 - 年度财报

财务业绩 - 2021财年公司亏损约6022.7万港元,主要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净减少4324.4万港元及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2720万港元[27] - 公司收益由2020财年的2.48384亿港元增加559.3万港元或2%至2021财年的2.53977亿港元[43] - 2021财年物业销售确认收益为2.43327亿港元,销售成本为2.32248亿港元,毛利率为5%,扣除存货的公允价值调整后毛利率为17%[43] - 2021财年公司确认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减少净额2720万港元,2020年为7499.2万港元[46] - 2020财年公司确认发展中物业撇减1025.1万港元,2021财年并无确认进一步撇减[47] - 2020财年公司确认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拨备5898.9万港元,2021财年确认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拨回1736.2万港元[48] - 销售开支从2020财年的1032.2万港元减少600.6万港元或58%至2021财年的431.6万港元[55] - 行政费用从2020财年的2659.6万港元减少669.2万港元或25%至2021财年的1990.4万港元[56] - 融资成本从2020财年的936.5万港元减少343.1万港元或37%至2021财年的593.4万港元[57] - 年度亏损从2020财年的2.55149亿港元减少1.94922亿港元或76%至2021财年的6022.7万港元[58]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2.6628亿港元(2020年:14.72316亿港元),流动负债为5.03956亿港元(2020年:7.20403亿港元),流动比率为2.5倍(2020年:2.0倍)[60] - 2021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0.48748亿港元(2020年:10.72563亿港元),计息借贷总额为2.92956亿港元(2020年:2.7219亿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7.9%(2020年:25.4%)[60] - 2021财年公司来自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的利息及股息收入为440.5万港元,2020年为242.4万港元[38] - 2021财年公司出售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的亏损净额为114.2万港元,较2020年的4009.7万港元下降97%[38][44] - 2021财年公司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少4324.4万港元,较2020年的5028.8万港元减少14%[38][45] - 2021财年公司投资物业贡献租金收入624.5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7.9万港元[36]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3.167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2720万港元[36] - 2021财年,公允价值7130万港元的三个分拆物业单位从投资物业转为自用[36] - 2021年6月30日,计息借贷约2.7219亿港元(2020年:2.7219亿港元)及2076.6万港元(2020年:零)分别以港元及人民币计值[67] - 2021财政年度,集团并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属公司及合营公司[69] - 2021财政年度,集团并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其他未来计划[70] - 2021财政年度,集团包括董事酬金在内员工总成本为769.1万港元(2020年:981.5万港元)[72] - 2021财年,集团用于五大供应商及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中分别有52%及15%来自度假村及物业发展分部[100] - 2021财年,五大客户应占收入总额低于集团收入的30%,主要客户均为独立第三方[100] - 2021财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7] - 2021年6月30日,公司可供分配给股东的储备总计约6101.2万港元,2020年为5119.9万港元[99] - 2021财年公司不建议派发末期股息,2020年亦无[89] - 2021年财政年度集团慈善捐款为22,000港元[127] - 2021财年公司外聘核数师审计服务应付酬金为850,000港元,非审计相关服务酬金为88,000港元[170] 物业项目 - 无锡物业项目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竣工,2021财年已交付物业确认收益约2.43327亿港元,6月30日已签约未交付物业销售额约1.21365亿港元[35] - 公司物业业务前景取决于香港及中国物业市场表现,市场下行或造成重大不利影响[61] - 公司物业投资业务在具竞争性环境中运营,租赁市场透明度对收益及盈利能力构成压力[62] 公司管理与发展战略 - 公司计划2021年在香港力宝中心设立总部新办公室,加强对持有资产的租售管理[29] - 公司成立独立董事委员会提升内部管理体系建设[28] - 新财年公司以加强合规管控为核心,努力回收过往投资[30] - 公司将秉持风险控制、开源节流和稳健发展理念,拓展发展模式[30] - 公司积极建立并完善投资业务相关制度,加强投资同时采取审慎态度,分散投资平衡风险回报[29] 投资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投资Green Asia Restructure SP及Green Asia Restructure SP II的公允价值分别为1.04986亿港元及5122.9万港元,总公允价值占公司总资产的9.4%[3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持有卓尔智联1.48283亿股普通股,占其全部已发行股本约1.3%,投资公允价值约为7859万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4.8%[40] - 公司2020年应收贷款出现信贷减值,2020年11月11日和2021年9月8日分别收到部分还款1000万港元和700万港元[65] - 贷款违约概率视为100%,加权平均违约亏损率为87%[52][54] 资产抵押与担保 - 2021年6月30日,集团就银行信贷提供担保,抵押投资物业及物业、厂房及设备项下属租赁土地及楼宇账面价值分别为3.167亿港元及7036.6万港元(2020年6月30日:4.152亿港元投资物业)[72] - 2021年6月30日,账面价值约1.64533亿港元的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已质押作孖展贷款融资抵押品,孖展贷款融资未动用(2020年6月30日:无)[72] 人员与组织架构 - 2021年6月30日,集团聘有28名全职雇员及执行董事(2020年:28名)[72] - 2021财年袁志平先生于6月10日暂缓职务并于8月19日辞任,与董事会无争议[101][103] - 刘智强先生及赵杰文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104] - 2021年财政年度公司持续为董事及高级职员购买责任保险[10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吴瞻明先生持有公司279,935,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1.17%[11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李芙毅女士持有公司279,930,959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1.17%[116] - 公司按雇员能力、表现等因素厘定薪酬,还有公积金等福利[120] - 2021财政年度,吴瞻明担任公司主席兼署理行政总裁,董事会正物色合适人选担任行政总裁[139]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固定为期三年,须轮值告退[150]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董事及高管薪酬相关事宜[151] - 2021财年薪酬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54]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负责董事委任等事宜[155] - 2021财年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5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财务报告、内控及企业管治合规事项[172] - 2021财政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余达志、刘志强、赵杰文出席次数均为2/2[173] - 审核委员会在2021财政年度审阅讨论集团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经审核财报及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财报,并建议董事会批准[17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2021年财政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第A.4.2及A.2.1条外[134] - 公司细则在董事重选和轮值告退方面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A.4.2条,保留该细则是为遵守上市规则规定[135] - 公司细则规定在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在任董事须轮值告退,董事长及总经理任职期间可不轮值告退,实际全体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告退一次[136]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2021财政年度董事均遵守要求[140] - 董事会负责领导及监控公司,已指派管理层负责集团日常营运[141] - 公司向新委任董事提供入职说明,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45] - 公司每年至少召开四次董事会会议,约每季一次,会提前通知董事[146] - 2021财政年度共举行7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149] - 吴瞻明、吴涛、姚维荣、余达志、赵杰文出席全部7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刘志强出席6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149] - 袁志平于2020年6月10日暂缓职务并于8月19日辞任,未参与2021财政年度会议[149]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目标为至少1/3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1名成员有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业资格[158] - 评估及甄选董事候选人需考虑品格诚信、资格、可计量目标等标准[160][161][162] - 公司将定期检讨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和董事提名政策[159][169] - 董事会负责厘定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履行相关职责,包括制定检讨政策常规、监察人员培训等[179] - 董事会确认有责任维持充分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并持续检讨其有效性[181] - 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会监察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包括监察执行情况、审阅批准检讨计划及结果[182] - 管理层负责识别监察日常业务风险,向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汇报,并制定内部监控措施[183] - 2021财政年度公司委聘独立内部监控顾问对多间附属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独立评估[184] - 集团风险管理程序纳入日常营运,通过与营运部门讨论加强员工对风险管理的了解[185] - 2021财政年度董事会检讨内部监控政策及程序成效,考虑会计等职能方面资源、员工资历经验及培训预算[190] - 2021财政年度集团委聘内部监控顾问进行内部监控检讨,涵盖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192] - 股东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带投票权的公司缴足股本,可书面要求董事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195] - 持有不少于二十分之一总投票权之股东或不少于一百名股东,可在股东大会上提呈决议案[196] - 公司设有广泛沟通渠道向股东提供详细及最新资料[196] - 公司制定并采纳股息政策,载列宣派及建议股息的指引[198] - 董事会有权向股东宣派及派发股息[199] - 董事会宣派或建议股息前会考虑公司实际及预期财务表现等多项因素[200] - 公司没有预设的派息比率,股息政策无法律约束力[200] 其他事项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并无针对集团须披露重大诉讼[72] - 截至年报日期,集团并无2021年6月30日后发生重大事项须披露[72] - 公司主要业务为度假村及物业发展、物业投资和投资控股[87]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业务相关讨论分析可参阅年报第3至11页[87] - 2021年财政年度公司无须披露的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117] - 公司不知悉证券持有人因持有证券可享有的税项宽减及豁免[90] - 公司细则或百慕达1981年公司法无优先购买权条文[96]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中最少25%由公众持有[126] - 2021年财政年度公司综合财务报表由中审众环(香港)审核,将提呈续聘决议案[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