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WT INT'L(00521) - 2018 - 年度财报
CWT INT'LCWT INT'L(HK:00521)2019-06-06 06:1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521[1][6][7] - 公司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有关香港法律的法律顾问为高伟绅律师行[6][7]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为卓佳登捷时有限公司,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22楼[6][7]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香港湾仔告士打道108号光大中心10楼[6][7] - 公司网址为www.cwtinternational.com[6][7] - 公司2018年年报涵盖公司资料、董事简介、财务摘要等内容[3][5] 公司管理层任职经历及薪酬 - 徐昊昊先生于2014年1月加入公司财务部,2014年12月任执行董事,2018年3月任董事会联席主席,2018年11月任行政总裁,2019年2月不再担任行政总裁但留任执行董事兼联席主席[8][10] - 徐昊昊先生与公司签订为期三年服务合约,自2017年1月1日生效,2017年8月月薪从143,000港元增至182,000港元,2018年5月再增至202,100港元[9][11] - 徐昊昊先生于2016年11月任汇友生命科学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088)非执行董事[8][10] - 徐昊昊先生于2018年5月 - 2019年4月任海越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387)董事[8][10] - 蒙建强先生58岁,2019年2月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联席主席,服务合约期从2019年2月20日至12月31日,月薪10万港元[13][14] - 蒙建强之子蒙翰廷持有两家公司49%权益,海航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剩余51%权益[13][15] - 蒙建强曾于2009年2月 - 2015年6月任公司执行董事,期间多次调任职务[13][15] - 李同双先生43岁,2019年2月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服务合约期从2019年2月20日至12月31日,月薪13.9万港元[17][18] - 李同双曾于2013年10月 - 2016年11月任公司董事,期间多次调任职务[17][19] - 李同双在过去三年分别于2018年4 - 8月任海越能源集团董事长,2014年10月 - 2017年1月任海南海航基础设施投资集团董事长,2016年7 - 12月任香港国际建设投资管理集团执行董事兼主席[17][19] - 赵权先生月薪为22万港元,服务合约为期三年,自2017年1月1日起生效[23][25] - 丁磊先生原月薪为18万港元,自2018年11月起不再享有薪酬,新委聘书任期从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27][29] - 赵权先生于2015年7月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2016年11月转任联席主席,2017年12月退任联席主席[22][24] - 丁磊先生于2018年4月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2018年11月不再担任行政总裁,2019年4月任常务副总裁[26][28] - 蒙敏文先生于2017年9月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曾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任执行董事[31] - 赵权先生在航空、金融等领域有超20年从业及管理经验[22][24] - 丁磊先生在商品贸易领域有约10年从业及管理经验[26][28] - 赵权先生于2009年加入海航集团有限公司[22][24] - 丁磊先生于2017年加入海航集团有限公司[26][28] - 蒙翰廷先生持有两家公司各49%权益,海航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各51%权益[3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蒙先生董事袍金为港币300,000元,2019年全年袍金预计为港币300,000元[33][3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梁先生董事袍金为港币231,330元,2019年全年袍金预计为港币300,000元[36][3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林先生董事袍金为港币300,000元,2019年全年袍金预计为港币300,000元[42][43] - 蒙先生与公司委聘书任期从2017年9月5日至2019年12月31日[33][34] - 梁先生与公司委聘书任期从2017年1月1日起为期三年[36][38] - 林先生与公司委聘书任期从2017年1月1日起为期三年[42][43] - 梁先生截至2018年5月18日为4家香港上市公司非执行董事,截至2019年5月16日为另1家香港上市公司非执行董事[35][37] - 蒙先生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期间出任公司执行董事[32] - 蒙先生于2017年9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32] - 2018年11月9日至2019年2月20日,徐浩皓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联席主席,2019年2月20日起,李同双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167][169] - 徐先生于2018年11月9日至2019年2月20日兼任公司行政总裁与董事会联席主席,2019年2月20日起李先生获委任为行政总裁[171][172] - 董事会现有九名董事,包括五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75][176] 公司业务营业额占比 - 2018年公司按主要业务划分营业额占比:商品贸易71.91%、金融服务19.89%、物流服务6.86%、工程服务0.94%、物业投资0.17%、高尔夫球会及酒店业务0.23%[54] - 2018年公司按地区划分营业额占比:中国内地51.37%、其他亚太地区39.82%、欧洲5.33%、非洲1.64%、北美洲1.70%、南美洲0.14%[56]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2014 - 2018年) - 2014 - 2018年公司营业额(港币千元)分别为339,993、336,869、182,546、23,955,863、71,383,936[58] - 2014 - 2018年公司毛利(港币千元)分别为51,958、53,879、59,517、811,162、1,730,630[60] - 2014 - 2018年公司总资产(港币千元)分别为4,197,493、6,429,176、6,421,122、25,811,560、31,181,703[62] 公司2018年财务情况 - 2018年公司收入大幅增至713.84亿港元,股东应占亏损为5.57亿港元,大于2017年[65] - 2018年7月公司完成处置房地产物业管理子公司及联营公司股权,获利2.87亿港元;9月完成新加坡5个仓库售后回租,处置收益6564.6万港元(含未来6年确认的递延收益4929.3万港元)[66] - 2018年公司收益大幅增加至713.83936亿港元,股东应占亏损为5.57289亿港元,高于2017年[72][89] - 7月公司出售房地产物业管理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股权,产生收益2.86603亿港元;9月出售及售后租回新加坡5个仓库,录得出售收益6564.6万港元(含4929.3万港元递延收益将在未来6年确认为损益)[73] - 2018年公司收入增至713.83936亿港元(2017年为239.55863亿港元),股东应占亏损5.57289亿港元(2017年为盈利2.04478亿港元)[89] - 2018年公司EBITDA为3.9421亿港元(2017年为8.83109亿港元)[89] - 公司核数师毕马威对2018年综合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83][86] - 2018年公司业务表现受工业需求减缓、借贷成本上升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影响[88][90] - 公司完成多项重大资产出售,为运营提供灵活性并增加现金流[88][90] - 2018年公司收益大幅升至713.84亿港元,2017年为239.56亿港元[91]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57亿港元,2017年为溢利2.04亿港元[91] - 2018年公司EBITDA为3.94亿港元,2017年为8.83亿港元[91] - 2018年公司总收益为141.99亿港元,除税前溢利为2.15亿港元,其中出售联营公司收益为1.60亿港元[108][113] - 2018年公司期货及期权结算业务显著增加,但被场外交易产品经纪佣金率下降和结算量减少抵消[108][113] - 2018年中国期货市场开放,公司把握机会经纪或结算三合约首笔交易,并加入亚太交易所全球结算会员名单[109][113] - 2018年和2017年公司连续获得FOW及全球投资者亚洲资本市场奖年度非银行期货经纪商[110][114]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24847亿港元,2017年为21.37858亿港元[144]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及借款为96.68978亿港元,2017年为143.47419亿港元,其中79.47471亿港元须于一年内偿还,2017年为102.68069亿港元[144]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有抵押的贷款为37.90131亿港元,2017年为30.95083亿港元[144] - 2018年,公司循环短期贸易融资额度为43.3902亿港元,2017年为53.44176亿港元[147]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总债务为53.29958亿港元,2017年为93.83899亿港元[148]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净债务为35.91992亿港元,2017年为72.10026亿港元[148]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本为102.027亿港元,2017年为148.28032亿港元[148]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5.2%,2017年为48.6%[148]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未平仓衍生品主要是用于对冲商品价格风险的商品合约,套期保值水平约为商品库存总量的100%[148] - 2018年循环短期贸易融资为43.3902亿港元,2017年为53.44176亿港元[151] - 2018年债务为53.29958亿港元,2017年为93.83899亿港元;综合净债务为35.91992亿港元,2017年为72.10026亿港元;总资本为102.027亿港元,2017年为148.28032亿港元;负债比率为35.2%,2017年为48.6%[152] - 2018年上半年出售股权总代价为3亿港元,下半年出售及租回仓库物业总代价为7.3亿新加坡元(相当于42.40716亿港元)[156][157][158]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总数为6825名[161][164]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对冲水平约为商品总存货的100%[152] - 2018年12月31日,借款主要以新加坡元、美元、英镑及人民币计值[153] - 2018年公司除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职责未分离外,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66] 各业务线2018年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流服务业务2018年总收益为49.30亿港元,除税前亏损为1.69亿港元[93][96] - 仓储及综合物流最新建成240万平方呎的宏大综合物流中心[94][97] - 商品贸易分部2018年除税前亏损2495万港元,收益为514.13亿港元[100][104] - 物流服务业务除税前亏损包含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1674万港元、无形资产减值亏损3505万港元、出售物业等净亏损3408万港元[93][96] - 商品物流在2018年下半年进行针对性重整[98][103] - 精矿贸易业务受冶炼厂关闭等事件打击,自2018年下半年起市场疲软[99][104] - 工程服务分部2018年收益为6.89亿港元,除税前溢利为1.72亿港元,其中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1.26亿港元[112][115] - 体育及休闲相关设施业务2018年收益为1.61亿港元(2017年为2.11亿港元),除税前亏损为6351.2万港元(2017年为除税前溢利2424.5万港元),收益减少23%[118][121] - 物业投资分部2018年租金收入为1.23亿港元(2017年为1.21亿港元),重估亏损为3.82亿港元(2017年为1.08亿港元),除税前亏损为3.10亿港元(2017年为2248.5万港元)[119][122] - 工程维护业务目标市场稳定增长,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