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767[11] - 公司网站为http://www.irasia.com/listco/hk/zhongjilongevity[11] - 公司为百慕达注册的获豁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于联交所上市,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达,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133][138]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通过附属公司开展长寿科学、借贷、证券投资及投资咨询业务[135][138] 公司名称变更 - 2021年3月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基长寿科学集团有限公司[27][29] - 2021年1月29日通过特别决议案,3月3日和3月17日分别经百慕达和香港公司注册处批准,公司名称由亚太丝路投资有限公司更改为中基长寿科学集团有限公司[131][137] 公司收益情况 - 2020年公司收益为80,022千港元,2019年为145,846千港元,2018年为180,048千港元,2017年为273,347千港元,2016年为555,386千港元[14] - 2020年公司收益约为8002.2万港元,年内亏损约为1070万港元[20][22] - 2020年公司收益约8002.2万港元,较2019年的1.45846亿港元下降[38][41] 公司亏损情况 - 2020年归属公司拥有人之亏损为11,487千港元,2019年为825,678千港元,2018年为2,199,094千港元,2017年溢利为82,274千港元,2016年为321,907千港元[14] - 2020年公司亏损收窄至约1070万港元,2019年亏损8.25969亿港元[38][41] - 2020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0.30港仙,2019年为21.33港仙[38][41] 公司资产情况 - 2020年厂房及设备为1,370千港元,投资物业为30,523千港元;2019年厂房及设备为339千港元[16] - 2020年指定为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入账之股本投资为73,345千港元,2019年为603,385千港元,2018年为369,660千港元[16] - 2020年应收贷款及利息为167,440千港元,2019年为154,196千港元,2018年为907,098千港元[16] - 2020年其他流动资产为138,211千港元,流动负债为21,752千港元,递延税项负债为1,207千港元,其他非流动负债为395千港元[16] - 2020年股本为3,870千港元,储备为424,962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26,054千港元[16] - 2020年股东权益为454,886千港元,2019年为967,369千港元,2018年为1,566,771千港元,2017年为4,180,232千港元,2016年为4,081,069千港元[1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综合资产净值约为4.54886亿港元,2019年为9.67369亿港元[39][4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净资产约为1.5612亿港元,2019年为2.99308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079.7万港元,2019年为1.54958亿港元[84] 公司业务战略转型 - 2020年公司成功实现业务战略转型,多元化发展至长寿科学行业[34][36] - 集团于报告年度推进业务多元化至长寿科学,招揽人才,邀请诺贝尔奖得主等专家任职[70][72] 公司长寿科学业务发展 - 2020年公司投资长寿科学研究,聘请诺贝尔奖得主Randy Wayne Schekman院士为荣誉主席兼首席科学家[24][25] - 2020年公司租赁美国加州3.6万平方英尺厂房,该厂房有制药、保健品加工和有机食品加工证书[24][25] - 2021年1月8日公司签订协议收购两家医疗检测中心,提供19项检测[24][25] - 2021年2月23日公司就收购国际自体免疫细胞库与潜在卖方签谅解备忘录[24][25] - 2021年3月3日公司与赛默飞世尔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24][25] - 2021年3月14日公司与湖北美尔雅股份有限公司订立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成立合资公司[24][25] - 集团在长寿生物制品方面,报告年度主力研发生产旗舰NMN产品“中基1号”[71][73] - 集团全资附属公司Perpetual Master在美国加州租用3.6万平方英尺生产厂房用于NMN产品研发生产[71][73] - 生产厂房通过美国cGMP、FDA及NSF认证,拥有美国加州制药、保健品加工、有机食品加工三重证书[71][73] - 集团NMN产品原料通过毒理实验、FDA及美国PDR认证[71][73] - 报告年度集团科研团队将“中基1号”研发进程推进至第五代[71][73] - 2021年1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完成两间检测中心收购,拥有19项检测平台[75][76] - 2021年2月Perpetual Master与中国国际骨关节医疗集团就收购亚洲综合细胞库订立谅解备忘录[75][76] - 公司与赛默飞世尔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就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订谅解备忘录[75][76] - 2021年公司发售第五代NMN海藻软胶囊[79][82] NMN市场规模 - 研究估计中国1%人口对应304亿元NMN保健品用户市场,行业长期规模有望达1000亿元[28] - 当前中国每1%保健品人口对应的NMN市场空间为304亿元人民币,行业长远有望达千亿规模[30] - 研究报告预测中国每1%保健品人口对应的NMN市场空间为304亿元,行业长远有望达千亿元规模[79][82] 贷款中介服务业务情况 - 2020年贷款中介服务业务无收益,2019年为1.6万港元;确认分部溢利625万港元,2019年为1.5万港元[40][43] 借贷业务情况 - 集团全资子公司Joy Wealth累计提供贷款约25.36亿港元,2019年也是该金额;2020年利率为10% - 15%,与2019年相同[45] - 2020年Joy Wealth贷款及应收利息的利息收入约为4808.1万港元,2019年为8529.2万港元[45] - 2020年借贷业务录得分部收入约6115.4万港元,2019年为1.21973亿港元[45] - 借贷业务累计金额约为25.36亿港元,与2019年持平,年利率介乎10厘至15厘,与2019年相同[46] - 本年度宝欣应收贷款及利息利息收入约为4808.1万港元,2019年为8529.2万港元[46] - 报告年度借贷业务分部收益约为6115.4万港元,2019年为1.21973亿港元[46] - 报告年度集团追回2019年已计提拨备的债务约5979.9万港元,2019年为零,借贷业务分部溢利约为3557.3万港元,2019年为亏损8.15636亿港元[47][50] - 报告年度集团就应收贷款及利息计提减值拨备约7688.5万港元,2019年为9.20774亿港元[48][50] 上市证券投资情况 - 报告年度上市证券投资公平值亏损净额约为5.1075亿港元,2019年为收益净额2.34767亿港元[49][51] - 集团持有博华太平洋54.269亿股股份,占其已发行股本约3.8%,投资成本约为7649万港元[53][54] - 2020年12月31日,博华太平洋股份公平值为5426.9万港元,占集团上市证券总投资约74.0%(2019年:92.6%),占集团资产总值约11.3%(2019年:45.5%),公平值亏损净额约为5.04702亿港元,2019年为收益净额2.71345亿港元[55] - 集团持有首创环境7250万股股份,占其已发行股本约0.5%,投资成本约为2579.3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公平值为870万港元,占集团上市证券总投资约11.9%(2019年:1.7%),占集团资产总值约1.8%(2019年:0.8%),公平值亏损净额约为166.8万港元,2019年为收益净额217.5万港元[55][57] - 2020年末集团所持首创环境股份公平值为870万港元,2019年约为1036.8万港元,占集团上市证券总投资约11.9%,2019年为1.7%,占集团资产总值约1.8%,2019年为0.8%,公平值亏损净额约为166.8万港元,2019年为收益净额217.5万港元[60] 金融及投资咨询业务情况 - 金融及投资咨询业务报告年度收入约1315.1万港元,2019年为894.1万港元,报告年度亏损约4857.9万港元,2019年为196.9万港元[59][62] 物业投资业务情况 - 物业投资业务于2020年开展,报告年度分部溢利约570.8万港元,2019年无,主要来自投资物业公平值增加约571.6万港元,2019年无[65][67] 全球经济及抗衰老市场情况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5.5%,中国GDP增速达8.1%[78][81] - 2019年全球抗衰老市场规模达1900亿美元,同比增长8.3%[66][68] 公司股份交易情况 - 2021年3月公司股份每手买卖单位由40,000股改为10,000股[80][82] 公司财务相关其他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8.7010265亿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与2019年持平[8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有35名雇员,主要驻于香港及中国[8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未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质押任何资产,也未向任何实体提供公司担保,2019年也无此类情况[86][91]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6%,2019年为0.7%[90][92] - 集团业务交易主要以港元及人民币计值,目前未实行外币对冲政策,但会持续监察外汇风险[94][9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已订约但未于财务报表计提拨备之资本开支,2019年也无[9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19年也无[97][100] - 年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98][101] - 董事不建议就2020年度派付任何股息,2019年也未派付[99][101] - 公司将在网站另行登载ESG报告,汇报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ESG政策及合规情况,预计不迟于2021年5月底发布[140][145] - 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放债人条例、香港公司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141][146] - 公司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分别载于第68及69页的综合损益表及综合全面收益报表[142][146] - 董事不建议派付股息[143][147] - 公司股息派付的宣派、形式、频率及金额须按相关法律、规则、法规及公司细则制定[144][148] - 董事会决定是否提议派付股息时,会考虑集团财务业绩、盈利及可供分派储备等因素[144][148] - 集团主要活动的讨论及分析,包括关键财务表现指标等内容,在年报“管理层讨论及分析”的“财务业绩”“业务回顾”及“展望”等节披露[134][13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捐款[150] 公司人员变动情况 - 闫立先生49岁,2020年11月加入公司任执行董事,12月任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102][106] - 杨少强先生37岁,2019年12月16日加入集团任项目经理,17日任执行董事[104][107] - 曹衆女士52岁,2020年12月加入公司任执行董事[109][110] - 余杨女士37岁,2017年10月6日任非执行董事,2016年1月20日至2017年10月6日出任集团行政总裁[111][112] - 蔡毅华女士63岁,2020年12月加入公司任非执行董事[114] - 何敏慧女士33岁,2021年3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任审核委员会主席[115] - 王维霞女士39岁,2021年3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任薪酬委员会主席[116] - 蔡艺华女士63岁,2020年12月加入公司任非执行董事[117] - 何文慧女士33岁,2021年3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117] - 王伟霞女士39岁,2021年3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118] - 麦先生71岁,2020年12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7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120][121] - 杜朗加先生36岁,2015年3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毕业于香港大学[
中基长寿科学(00767)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