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营业额增长1.6%至人民币54.334亿元,若还原“两票制”收入增长10.0%至人民币61.345亿元[6] - 2018年毛利增长12.6%至人民币39.169亿元,若还原“两票制”收入增长10.5%至人民币36.168亿元[6] - 2018年年度溢利增长10.5%至人民币18.446亿元[6]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增长10.5%至人民币0.7441元[6] - 2018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8.151亿元,可随时变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为人民币2.916亿元[6] - 2018年建议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434元,年度总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2970元,较去年增长10.6%[6] - 2018年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05.06452亿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21.02377亿元,资产净额为人民币84.04075亿元[7] - 2018年公司销售收入为人民币5433.4百万元,同比增长1.6%;若还原“两票制”收入,营业额增长10.0%至人民币6134.5百万元[14] - 2018年公司年度溢利为人民币1844.6百万元,同比增长10.5%[14] - 2018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7441元,同比增长10.5%[14] - 报告期内集团营业额增长1.6%,达5433.4百万元,若还原“两票制”收入增长10.0%,达6134.5百万元[49] - 报告期内集团毛利增长12.6%,达3916.9百万元,若还原“两票制”收入增长10.5%,达3616.8百万元;毛利率为72.1%,较去年增加7.1个百分点,还原后为59.0%,增加0.3个百分点[50] - 报告期内集团销售费用增长21.0%,达1672.6百万元,占营业额比率为30.8%,较去年增加5.0个百分点,还原后占比为22.4%,增加1.3个百分点[51] - 报告期内集团行政费用增长9.6%,达243.3百万元,占营业额比率为4.5%,较去年增加0.4个百分点,还原后占比为4.0%,与去年持平[52] - 报告期内集团其他收益及亏损减少90.8%,为亏损5.6百万元[53] - 报告期内集团应占联营公司溢利增加6.6%,至82.9百万元[54] - 报告期内集团财务费用减少12.6%,至71.9百万元;年度溢利增长10.5%,至1844.6百万元[55] - 报告期末集团存货减少5.6%,为434.7百万元;贸易应收账款增长28.9%,为1280.7百万元;贸易应付账款下降18.4%,为106.1百万元[56][57][58] - 报告期内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754.6百万元,减少15.3%;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39.7百万元,减少32.3%;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54.3百万元,增加15.6%[61][62][63] - 2018年集团资本开支为292925千元,2017年为1102915千元[65]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为14.652亿人民币,2017年12月31日为21.05亿人民币[66] - 报告期末集团资产负债率为13.9%,较2017年12月31日的20.7%减少6.8个百分点[66]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已将账面价值约7754.8万人民币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和2715.1万人民币的租赁土地作为抵押[69]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有负债[70] - 报告期内集团支付2018年度中期股息3.82亿人民币,2017年度末期股息3.465亿人民币[71] - 2017年度集团支付2017年度中期股息3.216亿人民币,2016年度末期股息2.895亿人民币[71] - 报告期末公司可分派给股东的可分派储备为人民币5047.6百万元[81]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18年度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434元(相当于0.168港元),预计2019年5月9日派发[82] - 2018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于联交所共购回6839000股每股面值0.005美元的普通股,总代价为59783960港元[83] - 2018年10月购回4422000股,最高每股9.27港元,最低每股8.75港元,已付总代价39774530港元[84] - 2018年11月购回1300000股,最高每股9.20港元,最低每股8.52港元,已付总代价11392230港元[84] - 2018年12月购回1117000股,最高每股7.80港元,最低每股7.64港元,已付总代价8617200港元[84] 创新产品研发与布局 - 2018年起公司不断加码创新产品研发,布局创新专利产品[10] - 截至2018年底,公司战略参股多家海外研发公司,获得九个主要创新产品的中国与部分亚太市场权利[10] - 公司已开展产品PoNS与NRL - 1在中国注册申请上市的相关准备工作[10] - 报告期内公司购得六款仿制药注射剂在中国市场相关的全部资产[11] - 公司通过股权合作与权利购买,从海外研发公司获得七个创新专利产品,使创新专利产品(人体临床研究中/已完成)数量扩充至九个[16] - 2018年8月公司与A&B签订PoNS资产转让框架协议,交易对价按中国市场净销售额计算[17] - PoNS发明专利于2035年到期,外观专利于2025年到期,Helius于2018年9月向美国FDA提交申请,10月其附属公司获加拿大上市许可[18] - 2018年8月公司与A&B签订NRL - 1资产转让框架协议,交易对价按中国市场净销售额计算,11月对Neurelis进行股权投资[19] - NRL - 1绝对生物利用度高达96%,2018年9月Neurelis向美国FDA提交新药申请[19] - 2018年8月公司对Blueberry Therapeutics进行股权投资,购得BB2603在多国相关资产[20] - BB2603制剂专利若获授权,保护期限分别至2034年和2036年,甲真菌病现有外用药完全治愈率低于20% [20] - 2018年7月公司对Acticor Biotech进行股权投资,购得ACT017等相关资产[21] - ACT017物质专利若获授权保护期限至2036年,中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缺血性脑卒中新发约120 - 160万[21] - 公司于2018年9月对VAXIMM AG进行股权投资,获得VXM01等产品在指定亚洲国家的研发和商业化权利,VXM01一项生产工艺专利保护期至2032年,两项用途专利若获授权保护期最长达2036年[22] - 2018年5月,Traumakine®泛欧Ⅲ期INTEREST试验未达主要疗效复合终点,公司认为其无法获上市注册许可,但不影响财务业绩[23] - 2018年8月,公司获CF101及CF102在中国的研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权利[24] - 中国RA患者约500万,银屑病患者约650万,CF101治疗RA和银屑病的Ⅲ期临床试验在进行中[24] - CF102治疗HCC和NAFLD/NASH的II期临床试验在进行中,HCC占原发性肝癌85%-90%以上[25] - CMS024新的Ⅲ期扩大化临床试验处于病人入组阶段,产品上市后公司将向康哲研究支付销售额的13%作为专利权费[26] - 公司通过参股股权获得PoNS、NRL - 1、ACT017、VXM01等产品在中国等地区的相关权利[27] - 公司通过购买权利获得CF101、CF102、XF - 73、BB2603等产品在中国等地区的相关权利[24][27] - 公司自主研究的CMS024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相关临床试验在进行中[26][27] - VXM01联合Avelumab治疗复发性GBM患者的欧洲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22] - 2018年7月公司购得含6个注射剂品种的现有产品组合在中国(含港、澳、台)市场相关的全部资产,其中4个为抗肿瘤品种,2个为抗生素品种[29] - 报告期内公司有3个正在办理IDL申请的产品,获证后将对收入产生贡献[31] 业务推广与网络建设 - 公司现有推广网络覆盖全中国,拥有推广平台和被验证的产品商业化实力[12] - 公司重整与升级学术推广网络,推进新型推广模式建设,探索完善数字化推广工具[12] - 公司结合产品特点,重整并加强零售管道的延伸布局[1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直接网络有2800名专业市场及推广人员[45] - 2018年集团直接网络覆盖超530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代理商网络签约约520个代理商或第三方销售代表,覆盖约110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45] 各条业务线产品销售数据 - 2018年波依定实现收入11.23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2.9%;还原“两票制”后收入为14.50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占还原“两票制”营业额的23.6%,销售覆盖约280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34] - 2018年优思弗实现收入11.4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6%,占还原“两票制”营业额的18.7%,销售覆盖约109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35] - 2018年黛力新实现收入10.1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8%,占还原“两票制”营业额的16.5%,销售覆盖约230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36] - 新活素实现收入3.34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7%;还原“两票制”后收入为8.86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0%,占集团还原“两票制”营业额的14.5%,销售覆盖约23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37] - 莎尔福实现收入3.4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0%,占集团还原“两票制”营业额的5.6%,销售覆盖约40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38] - 亿活实现收入2.62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2%,占集团还原“两票制”营业额的4.3%,销售覆盖约34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39] - 施图伦滴眼液实现收入2.25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占集团还原“两票制”营业额的3.7%,销售覆盖约77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40][41] - 喜辽妥实现收入1.4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8%,占集团还原“两票制”营业额的2.4%,销售覆盖约74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42] - 慷彼申实现收入0.8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4%,占集团还原“两票制”营业额的1.4%,销售覆盖约16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43] - 丹参酮2018年销售收入1.465亿元,同比降3.5%,占集团营业额2.4%[44] - 伊诺舒2018年销售收入2.188亿元,同比增37.5%,占集团营业额1.4%[44] - 诺迪康2018年销售收入2900万元,同比降71.2%,占集团营业额1.3%[44]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确定以创新研究与发展为核心的战略路径,加强海外已上市产品的中国商业化发展[15] - 公司继续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中国已上市产品[15] - 公司将通过参投海外研发公司合作研发布局创新产品,把握仿制药红利窗口期[47] - 公司将加速深入基层市场,扩张学术与零售网络,升级优化现有网络[47] - 公司相信医药行业需求持续向上,有信心维持未来稳健业绩增长[47] 公司治理与人员相关 - 公司执行董事为林刚、陈洪兵、陈燕玲,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锦成、胡志强、梁创顺[85] - 陈燕玲、张锦成、梁创顺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告退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85] - 吴三燕自2009年加入集团,任公司秘书和法务部总监,报告期内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77] - 胡志强有逾30年财务审计经验,为多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5] - 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分别为三年和一年[87] - 报告期内八名雇员加入康哲骨干员工福利计划[88] - 林刚先生受控法团权益持股1089426000股,占比43.92%;实益拥有20038225股,占比0.81%[91] - 陈洪兵先生受控法团权益持股45000000股,占比1.81%[91] - 陈燕玲女士实益拥有7246250股,占比0.29%[9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雇员3600人[9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秘书吴三燕女士薪酬在30万港元至80万港元之间[96] - 报告期内公司共进行七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周年大会,林刚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85.7%(6/7)、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为100%(1/1),陈洪兵先生、陈燕玲女士、张锦成先生、胡志强先生、梁创顺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7/7)、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均为100%(1/1)[120] - 截至报告之日,董事会由六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一年,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告退并经股东重新选举[123] - 公司已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一名具有适当的专业会计资格[122] - 林刚先生身兼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两职,职责已书面界定并获董事会通过[121]
康哲药业(00867) - 2018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