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状况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年度,公司录得除税前亏损约1.024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9840万港元(2019年约9910万港元)[13] - 本年度总收益约6620万港元,较2019年的约1.79亿港元减少约63.0%[1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840万港元(2019年:1390万港元),短期借贷约3050万港元(2019年:2070万港元),负债与权益比率约12.1%(2019年:0.9%)[2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约2770万港元(2019年:27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权益约22940万港元(2019年:30340万港元)[23] 业务线结构变化 - 公司业务从2019年的5个分部减至2020年的4个,取消放债业务[13] 各业务线收益情况 - 眼镜架及太阳眼镜销售收益减少约63.0%或约1.067亿港元(2019年为1.693亿港元)[13] - 物业投资租金收入从2019年的约230万港元降至2020年的约210万港元[13] 投资业务情况 - 债务及证券投资分部录得亏损约160万港元(2019年为70万港元)[1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证券投资公允价值约为570万港元[1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集团证券投资市值约570万港元(2019年:670万港元),年末录得未变现公允价值收益约180万港元(2019年:210万港元)[54][56] 电影业务情况 - 公司于2018年7月收购25%权益的Filmko Culture Limited,本年度发行五部影片,税后利润约4280万港元,超额完成利润保证[13] - 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642.66亿元,较2018年增长5.4%,观影人次达17.27亿,较2018年增长0.11亿,新增银幕9708块,总数达69787块[17][20] -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电影票房损失超100亿元,后随疫情控制和政策支持,市场逐渐复苏[18][21] - 截至2020年3月31日,Filmko Culture Group税后利润约4280万港元,已满足该年度利润保证要求[26] - 2018年7月11日完成收购星皓文化有限公司25%股权,Alex Film Limited需在2019 - 2021年各年向星皓集团提供4000万港元溢利保证[30]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星皓文化集团录得除税后溢利约4280万港元,已达该年度溢利保证要求[30] - 公司将稳步运营电影业务,加强现有业务管理,审慎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稳健发展电影投资及发行业务[19][21] 公司业务决策 - 公司认为下一财政年度眼镜架及太阳眼镜制造和贸易业务充满挑战,考虑增加产品制造及生产外包[16][20] 物业出售情况 - 2020年5月19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拟以约1026万港元出售物业,预计7月17日或之后完成[23] 供股情况 - 2020年2月18日公司完成供股,发行202,184,561股供股股份,认购价每股0.14港元,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6,012,000港元[51][55] - 招股章程估计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630万港元,其中约2300万港元用于偿还集团债务,约330万港元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52][55] - 截至2020年3月31日,980万港元已用于偿还集团债务,180万港元已用作一般营运资金[53][55] 集团规模及人员情况 - 截至2020年3月31日,集团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全职雇员为271名,2019年为384名[27][31]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有271名员工,2019年为384名,且均为全职员工[84] - 2020年员工年龄分布为18 - 25岁占15%、26 - 35岁占21%、36 - 45岁占32%、46 - 55岁占24%、56岁及以上占8%[88] - 2020年员工年度流失率18 - 25岁为16%、26 - 35岁为30%、36 - 45岁为13%、46 - 55岁为19%、56岁及以上为22%[93] - 2020年和2019年工作相关死亡、工伤个案(多于3日)、工伤(少于3日)及因工伤损失总工作日数均为0[94] 环境相关数据 - 集团总建筑面积为479,722平方英呎(2019年:479,722平方英呎),业务排放量占比100%[66][67] - 2020年3月31日,范围1直接排放(公司车队消耗无铅汽油)排放量60.8吨(2019年:83.3吨),降幅27.0%[69] - 2020年3月31日,范围2间接排放(购入电力)排放量2,802.4吨(2019年:4,750.5吨),降幅41.0%[69] - 2020年3月31日,范围2间接排放(用水量)排放量31.62吨(2019年:46吨),降幅31.3%[69] - 2020年3月31日,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污水消耗)排放量29.18吨(2019年:42.4吨),降幅31.2%[69] - 2020年3月31日,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纸张消耗)排放量35吨(2019年:27.40吨),增幅27.7%[69] - 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952.3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19年的4950吨下降40.4%[73] - 2020年用水量为103429立方米,用水密度为0.22立方米/平方米,2019年分别为72085立方米和0.15立方米/平方米[74] - 2020年耗电量为3991005千瓦时,耗能密度为8.3千瓦时/平方米,2019年分别为6766479千瓦时和14.1千瓦时/平方米[75] - 2020年汽油使用量为36219升,产生60.8吨二氧化碳当量碳排放,2019年分别为49616升和83.3吨[76] - 2020年纸张使用量为7.89吨,2019年为6.18吨[82] 员工管理与福利 - 公司透过不同沟通渠道积极联系及激励雇员,举办多种活动增加员工归属感[102] - 公司为雇员提供全面专业培训,以提供优质服务[102] - 公司在多方面为员工提供平等机会,雇佣不同年龄、性别及种族的员工[102] 采购与供应商管理 - 公司设有严格招标过程,为采购提供公平透明平台[104][108] - 公司供应商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多项准则挑选[105][109] 公司政策与承诺 - 公司制定全面数据保护政策,保障数据安全和保密[112][115] - 公司承诺业务不受过度影响,防止贿赂等行为[113][116] - 公司将积极采购节能产品,考虑与慈善伙伴合作及员工培训,应用数字技术[114][117] 董事任职情况 - 钟育麟59岁,有约30年香港多家上市公司董事会层面管理经验,于2018年9月29日至2019年1月11日担任公司执行董事,2019年7月15日获重新委任[120] - 陈仲然自2018年9月29日至2019年1月11日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19年7月15日重新委任为执行董事[121] - 钟育麟自2018年9月29日至2019年1月11日为公司执行董事,2019年7月15日重新委任,拥有约30年香港上市公司董事会管理经验[122] - 文伟麟自2019年1月11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16年会计经验[123] - 郑振民自2019年7月15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等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123] - 许文浩自2020年3月31日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审计等方面拥有超14年工作经验[123] - 钟育麟和陈仲然于2019年7月15日分别获重新委任和委任为执行董事[160] - 郑振民和唐伟伦于2019年7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唐伟伦于2019年12月31日辞任[160]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企业管治常规守则,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除部分偏差外已遵守守则[127]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未委任任何董事为董事会主席,将在适当时候于定期会议中检讨[128] - 除许文浩获委任初始任期两年并自动续期一年外,公司其他现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无特定委任任期[129] - 公司章程规定每位董事须在最后当选或重选后第三届股东周年大会前退任[129]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因董事辞职及临时空缺未及时填补,提名委员会当时无成员,新董事获委任后该偏差已纠正[130] - 公司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存在部分偏离情况[131] - 除许文浩先生最初任期为两年并可按年重续外,其他现有独立非执行董事无特定委任年期,须按公司章程细则轮值告退及重选[132] - 因董事辞任未及时填补空缺,提名委员会大部分时间无成员,偏离守则条文第A.5.1条,委任新董事后已更正[133] - 公司2019年业绩公告和年报发布、年报刊发及股东周年大会召开延迟,偏离守则条文第C.2.3(e)条,因核数师变动所致,最终已整改[135] - 因董事辞任未及时填补空缺,董事会大部分时间仅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违反相关上市规则,委任新董事后已更正[135] - 因公司秘书辞任未及时填补空缺,公司大部分时间无公司秘书,违反上市规则第3.28条,委任新秘书后已更正[135] - 因授权代表辞任未及时填补空缺,公司大部分时间无授权代表,违反上市规则第3.05条,委任新代表后已更正[137] - 过去公司将内部审核功能外包,本年度审核委员会自行履行该功能,董事会认为已遵守守则条文第C.2.5条[138][139] - 公司采纳的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准则不逊于规定标准,董事确认本年度遵守相关规定[140] 董事会组成与会议情况 - 董事会目前由5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1] - 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5] - 每届股东大会上,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告退,每位董事须在不超过三届股东大会上退任[150] - 截至2020年3月31日财政年度内,董事会举行33次会议[154] - 钟育麟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20/2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2/2)[155] - 陈仲然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35%(7/20),股东大会出席率50%(1/2)[155] - 文伟麟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33/33),审核委员会出席率100%(3/3),提名委员会出席率100%(2/2),薪酬委员会出席率100%(2/2),股东大会出席率50%(2/4)[155] - 郑振民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95%(19/20),审核委员会出席率100%(3/3),提名委员会出席率100%(2/2),薪酬委员会出席率100%(2/2),股东大会出席率50%(1/2)[155] - 唐伟伦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28%(5/18),审核委员会出席率0%(0/3),提名委员会出席率0%(0/1),薪酬委员会出席率0%(0/1),股东大会出席率0%(0/1)[155] - 公司已在网站登载股东提名人士候选董事的程序[150] - 董事会负责制定整体政策及策略、监察财务表现等[150] - 定期董事会会议提前安排,董事至少提前14日获通知[157] 薪酬委员会情况 - 公司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6月成立,职权范围于2012年3月29日修订[166] - 薪酬委员会现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66] - 报告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了3次会议[166] - 报告年度薪酬委员会参考市场条款等对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进行审阅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69][170]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零至100万港元薪酬区间雇员人数为15人,100.0001万至150万港元薪酬区间雇员人数为0人,总数为15人[171] - 董事酬金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0[172] - 公司于2012年3月29日根据上市规则第3.25至3.27条采纳薪酬委员会具体职权范围并已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173] 提名委员会情况 - 提名委员会于2005年6月成立,职权范围于2013年9月6日修订,报告年度举行2次会议[175] - 董事会于2013年制定并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177][182] - 公司于2013年9月6日根据守则条文第A.5条采纳提名委员会经修订具体职权范围,并已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178][182] - 提名委员会现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5]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审查董事会结构等多项内容[175]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成立于1999年,职权范围于2016年2月23
高雅光学(00907)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