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29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经重述的净利润增长6.77%,较上年重述前数据增长67.71%[2][5] - 2018年公司总股数由23.37亿股增加至30.91亿股[2] - 2018年营业总收入307.0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15%[16] - 2018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29亿元,较上年调整前数据增长67.71%[16] - 2018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82亿元,较上年增长59.07%[16] - 201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52亿元,较上年减少130.01%[16] - 2018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85.84亿元,较上年增长5.05%[16] - 2018年总资产913.23亿元,较上年减少1.14%[16] - 2018年基本每股收益0.37元/股,较上年增长8.82%[17] - 2018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90%,较上年增加0.26个百分点[17] - 201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71%,较上年增加0.42个百分点[17] - 营业总收入较2017年(追溯调整前)下降0.4%[18]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2017年(追溯调整前)增长67.71%[18] - 2018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32,142,369.14元,2017年为16,950,674.48元,2016年为 -5,436,906.96元[19] - 2018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为195,377,227.14元,2017年为148,289,356.84元,2016年为180,374,099.82元[19] - 2018年债务重组损益为 -602,613.38元,2017年为136,707,204.50元,2016年为20,622,378.52元[19] - 2018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46,528,419.61元,2017年为565,500,402.38元,2016年为713,729,480.75元[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为2,305,996,477.96元,期末余额为3,122,839,818.04元,当期变动为816,843,340.08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147,518,045.82元[21]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余额为27,111,774.30元,期末余额为4,989,859.48元,当期变动为 -22,121,914.82元[21] - 2018年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1.29亿元,较2017年重述后增长6.77%,较重述前增长67.71%[33] -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07.06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1.29亿元,较2017年重述后增长6.77%,较上年同期重述前增长67.71%[4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7.82亿元,较上年法定披露数增长59.07%,综合毛利率23.00%,较上年增长2.18个百分点[41] - 营业总收入307.06亿元,较上期减少8.15%;营业成本235.68亿元,较上期减少10.68%[43] - 销售费用13.58亿元,较上期增长48.11%;管理费用25.01亿元,较上期减少4.52%[43] - 财务费用 -3.81亿元,较上期减少337.26%;研发费用16.89亿元,较上期增长17.68%[43] - 发电设备制造行业营业收入307.06亿元,毛利率23.00%,较上年增加2.18个百分点[46] - 清洁高效能源设备营业收入170.79亿元,毛利率20.09%,较上年增加1.27个百分点[47] - 可再生能源装备营业收入40.08亿元,同比增长4.25%,主要因水电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15%[47][50] - 现代制造服务业营业收入34.04亿元,同比增长36.70%,毛利率同比增长9.13个百分点[47] - 境内营业收入247.73亿元,毛利率24.28%,较上年增加3.22个百分点;境外营业收入59.34亿元,毛利率17.65%,较上年减少2.02个百分点[49] - 发电设备制造行业总成本236.44亿元,较上年减少10.67%,其中原材料成本181.29亿元,占比76.68%,较上年减少12.64%[54] -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总成本136.48亿元,较上年减少19.01%,其中原材料成本110.54亿元,占比81.00%,较上年减少20.59%[56] - 可再生能源装备总成本35.18亿元,较上年增加5.13%,其中原材料成本24.69亿元,占比70.18%,较上年增加16.98%[56] - 工程与贸易总成本28.80亿元,较上年减少5.84%,其中原材料成本22.10亿元,占比76.72%,较上年减少12.23%[58] - 现代制造服务业总成本15.17亿元,较上年增加13.46%,其中原材料成本6.40亿元,占比42.17%,较上年增加2.94%[58] - 新兴成长产业总成本20.81亿元,较上年增加10.99%,其中原材料成本17.56亿元,占比84.36%,较上年增加10.95%[5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42.2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3.75%,关联方销售额为0[6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4.0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94%,关联方采购额5.5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34%[61] - 销售费用13.58亿元,同比增长48.11%;财务费用 -3.81亿元,较上年减少337.26%;所得税费用1.17亿元,同比增长288.24%[62]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689,014,827.23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68%[63] - 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本期为589,460,360.07元,同比增长56.03%[71] - 收到的税费返还本期为265,367,421.00元,同比增长127.89%[7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3,122,839,818.04元,较上期期末增长35.42%[74]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1,744,127,000.00元,较上期期末减少41.86%[74]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为396,500,000.00元,较上期期末减少41.69%[74] - 营业收入为30,706,145,358.82元,同比下降8.15%[80] - 销售费用为1,357,972,140.61元,同比增长48.11%[80] - 财务费用为 - 380,542,905.59元,同比减少337.26%,本年产生汇兑净收益2.20亿元[80][81] - 所得税费用为117,204,032.48元,同比增长288.24%[80] - 净利润为1,158,265,690.85元,同比增长7.29%[80] - 本年末公司资产总额913.23亿元,比年初下降4.17%;负债总额606.29亿元,比年初下降9.33%;股东权益总额306.94亿元,比年初增长7.96%[82] - 公司年末资产负债比率为66.39%,较年初下降3.78个百分点[8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一年内到期银行借款2.23亿元,超一年到期银行借贷4.46亿元,固定利率借款6.69亿元[84] - 公司年末受限货币资金24.47亿元,用于抵押或担保的无形资产净值5.70亿元,用于担保的长期股权投资净值0.82亿元[86] - 本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359.56亿元,现金流出365.08亿元,现金流量净额 -5.52亿元,同比下降130.01%[88] - 本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30.75亿元,现金流出35.00亿元,现金流量净额 -4.25亿元,净流出额同比减少61.85%[89] - 本年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5.53亿元,现金流出18.06亿元,现金净流出 -12.53亿元[90]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91,323,329,417.78元,负债总额为60,629,420,802.57元,股东权益总额为30,693,908,615.21元[173] - 2018年营业收入为30,706,145,358.82元,利润总额为1,275,469,723.33元,净利润为1,158,265,690.85元[17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新签生效合同34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5] - 2018年完成发电设备产量2276.02万千瓦[5] - 2018年现代制造服务业新增生效合同同比增长30%[5] - 2018年200MW及以上等级火电市场占有率达46.3%[5] - 核岛市场占有率达到65.9%,常规岛为44.9%,气电连续两年市场占有率超40%且国内市场占有率居首[7]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5 - 100万千瓦等级火电机组、5 - 100万千瓦等级水轮发电机组等[23] - 公司发电设备及其服务业务遍及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23] - 公司2018年新增有效专利326件,其中发明专利147件,截止2018年底拥有有效专利1670件,其中发明专利621件[27] - 公司累计产出发电设备超5.45亿千瓦[27] - 2018年公司实现新增订单349.3亿元,同比增长8.7%,营业收入307.06亿元[33] - 2018年公司完成发电设备产量2276.02万千瓦[33] - 2018年风电新生效订单和新中标订单同比增长67.7%和113.9%,电站服务产业新增生效合同41.6亿元,同比增长30%[34] - 2018年新增订单中出口项目10.1亿美元,占19.0%,截至年末在手订单864亿元,出口项目约占15%[36] - 2018年高效清洁能源装备、可再生能源装备等在新增订单和在手订单中各有占比[36] - 2018年200MW及以上等级火电、水电、核电、气电等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6.3%、47.2%、65.9%(核岛)和44.9%(常规岛)、超40%[36] - 煤电占营业收入比重由“十二五”末的44.2%降至42.1%,新能源由9.7%升至13.1%,电站服务由3.7%提至6.0%[37] - 2018年100MW及以下小机组新生效合同16.6亿元,营业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35.9%;新材料产业新生效合同5.5亿元,营业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30.8%[37] - 自主知识产权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单车最长运营里程4万公里,累计近28万公里,载客40万人次[37] - 水轮发电机组生产量1490MW,同比减少35.61%,销售量1751MW,同比增加19.05%,库存量1254MW,同比减少17.20%[51] 能源行业趋势 - 2017 - 2040年,预计全球新增发电投资总额10.2万亿美元,其中新增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7.4万亿美元,占新增发电总投资额的72%[28] - 到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煤炭消费比重从2015年的64%降到2020年的58%以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29] -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平均增长2.5%左右,比“十二五”低1.1个百分点[29] - 2020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目标值为20亿千瓦,截止2018年,累计电力装机容量已达19亿千瓦[29] - 到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煤炭消费比重降至58%以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10%,能源消费总量平均增长2.5%左右[91] - 2020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目标值为20亿千瓦,2018年累计电力装机容量达19亿千瓦,未来电力新增装机将下降[92] 公司发展战略与计划 - 公司实施“12345”新发展战略,包括凝聚一个愿景、实现两个跨越、打好三大战役、打造四个产业、实施五大工程[95] - 2019年公司计划完成发电设备产量2100万千瓦,扭转营业收入下降态势,实现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和利润总额持续提升[96] - 2019年公司要打好风电产业振兴、现代服务业做大、国际业务做强三大攻坚战[96] - 2019年公司要抓好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质量立企、成本领先、管理提升五大重点工作[97] 公司面临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项目执行风险,包括国内煤电、风电项目及海外工程项目的相关风险,将强化项目风险管控[99] - 公司面临市场订单风险,因新增发电设备需求减少、市场下滑,将全力开拓市场[1
东方电气(01072) - 2018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