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太集团(01172) - 2021 - 年度财报
融太集团融太集团(HK:01172)2021-07-23 17:1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21.41亿港元,较去年3.1亿港元增长590%[15][21] - 公司收入约21.41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590%[24] - 公司综合收入为21.41亿港元,较去年大幅增长590%[45] - 毛利为1.18亿港元,较去年5500万港元增长115%[15] - 公司毛利为1.18亿港元,同比增长115%,但毛利率下降至5%[45] - 本公司拥有人年度应占溢利为300万港元,去年为亏损7400万港元[15][2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纯利约为30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亏损净额7400万港元[24] - 未计利息开支及税项前盈利(EBIT)为1300万港元,去年为亏损7600万港元[15]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5港仙,去年为每股亏损1.85港仙[16][21] - 每股盈利为0.05港仙,上一年度为每股亏损1.85港仙[24] - 公司除税后溢利为100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8500万港元[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销售及推广支出增长至4300万港元,主要由于物业发展业务销售增长[45] - 公司行政及其他经营支出减少至5300万港元,得益于成本节约措施[45] - 公司融资费用减少至300万港元,主要由于获得低利率新银行融资[49][5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物业发展业务经营溢利约3300万港元(2020年:3600万港元),收益19.28亿港元(2020年:8700万港元)[60][62] - 自贡项目交付住宅面积258,000平方米(2020年:14,000平方米),账面总值19.52亿港元(2020年:28.63亿港元)[60][65][69] - 长沙别墅项目账面值约5500万港元(2020年:5000万港元),面积5,600平方米[66][69] - 印刷业务收益减少至1.95亿港元,同比下降5.8%(2020年:2.07亿港元)[76] - 物业投资业务经营溢利约500万港元(2020年:亏损7800万港元)[78] - 投资物业公平市值达4.42亿港元(2020年:4.34亿港元),同比增长1.8%[80][84]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1100万港元(2020年:1000万港元),同比增长10%[80][84] - 高收益公司债券组合产生利息收入500万港元(2020年:500万港元)[87] - 公司债券组合录得公平值收益700万港元(2020年:亏损700万港元)[87] - 高收益公司债券持仓市值4300万港元(2020年:9600万港元),同比下降55.2%[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采取各项节约措施[24] - 公司已悉数动用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94亿港元用于偿还银行借款[30] - 公司已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以管理战略、运营及财务方面的主要风险[112] - 公司已完全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规定[148][151]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2021年度实际举行了四次会议[165]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业务策略、审批业务计划及预算、定期审查财务表现[149][152] - 董事可获公司资助寻求独立专业意见以履行职责[165] - 董事会成员具备与集团业务相关的丰富知识及经验[158][159] - 提名委员会负责定期检讨董事会组成、多元化政策及提名政策[174] - 公司制定书面指引规管可能拥有内幕消息员工的证券交易[189] - 公司已建立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薪酬政策[199] - 薪酬政策目标为提供公平市场薪酬以吸引和保留高质量员工[197] - 薪酬水平设定参照行业基准和市场竞争条件[198]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其他收入、支出及亏损净额为亏损500万港元,包含债券组合公平值收益700万港元[45] - 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为300万港元,较去年7800万港元亏损大幅减少[47][48] - 公司去年录得一次性议价购买收益约6000万港元[24] - 公司投资物业估值亏损减少[24] - 公司债券组合按市值估值的公平值收益增加[24] 资产和债务 - 总资产为30.96亿港元,去年为41.9亿港元[16] - 公司总资产减少26%至30.96亿港元,流动资产净额为7.32亿港元[53] - 资产总值减少26%至30.96亿港元(2020年:41.90亿港元)[57] - 流动资产净值约为7.32亿港元(2020年:8.59亿港元),流动比率1.39倍(2020年:1.30倍)[57] - 公司总资产30.96亿港元(2020年:41.9亿港元),同比下降26.1%[90] - 总资产为30.96亿港元,较去年41.90亿港元下降26.1%[94] - 净债务为4100万港元,去年为7200万港元[16] - 银行借款总额2.19亿港元(2020年:3.73亿港元),同比下降41.3%[92] - 银行借款为2.19亿港元,较去年3.73亿港元下降41.3%[95] - 债务净额为4100万港元,较去年7200万港元下降43.1%[97] - 资本负债比率为0.24,较去年0.44下降45.5%[95] - 资产负债率为0.24(2020年:0.44)[92] - 银行借款中2.05亿港元以港元计值,1200万港元以人民币计值,200万港元以美元计值[95] - 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为1.78亿港元,较去年4.21亿港元下降57.7%[97] - 现金中4200万港元以港元计值,6100万港元以美元计值,7300万港元以人民币计值[97] - 财务担保金额为18.18亿港元,较去年13.87亿港元增长31.1%[105] - 质押资产账面价值为3.20亿港元,较去年5.70亿港元下降43.9%[105] - 已动用供股所得款项净额1.94亿港元偿还银行借款[98] 现金流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300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出4700万港元[54] - 经营现金流入净额约3000万港元(2020年:流出净额4700万港元)[57] - 投资现金流入净额约800万港元(2020年:流出净额1.65亿港元)[57] - 融资现金流出净额约1.69亿港元(2020年:流入净额4.17亿港元)[57] - 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净减少1.31亿港元(2020年:净增加2.05亿港元),期末结存1.49亿港元(2020年:2.66亿港元)[57] 股东资金 - 股东资金为8.99亿港元,较去年8.42亿港元增长7%[16][21] - 股东资金增加7%至约8.99亿港元[24] - 每股资产净值为0.16港元,去年为0.15港元[16][21] - 公司每股资产净值为0.16港元,上一年度为0.15港元[24] - 股东资金增加7%至8.99亿港元(2020年:8.42亿港元),每股0.16港元(2020年:0.15港元)[58] 董事会和治理结构 - 执行董事李青先生(45岁)在不动产投资及基金管理行业拥有超过10年高级管理经验[120] - 执行董事区凯莉女士(43岁)在并购及企业管理方面拥有超过15年经验[123] - 李青先生自2018年1月26日起担任执行董事,并兼任多家关联公司董事职务[120] - 区凯莉女士自2018年1月26日起担任执行董事,并兼任公司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23] - 林志雄先生73岁,拥有超过45年工程经验[127] - 熊健民先生56岁,自1992年起在香港执业大律师[131] - 何敏先生51岁,拥有超过20年私募投资及金融工作经验[133] - 何敏先生担任4家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37] - 梁浩文先生担任财务总监,拥有超过20年财务管理及审计经验[140] - 吴怡敏女士担任公司秘书,拥有超过25年财务及公司秘书经验[141] - 吴怡敏女士曾于2006-2017年间担任3家联交所上市公司秘书及财务总监职务[141] - 林志雄先生自2018年1月26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28] - 熊健民先生自2018年1月26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31] - 何敏先生自2018年1月26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33]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1名执行董事李青先生、1名执行董事区凯莉女士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林志雄先生、熊健民先生、何敏先生[158] - 财务总监梁浩文先生拥有超过20年财务管理、会计及审计经验[143] - 公司秘书吴绮雯女士拥有超过25年财务、会计及公司秘书职能经验[143] - 会议记录保持详尽以反映决策过程并可供董事查阅[165] - 李青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2次,共举行4次会议,出席率50%[167] - 区凯莉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4次,共举行4次会议,出席率100%[167] - 林志雄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4次,共举行4次会议,出席率100%[167] - 熊健民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3次,共举行4次会议,出席率75%[167] - 何敏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4次,共举行4次会议,出席率100%[167] - 熊健民先生出席股东周年大会0次,共举行1次会议,出席率0%[167] - 提名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5]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初始任期为两年[173] - 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由执行董事共同履行[170] - 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1次会议[181]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于2013年9月采纳并于2019年1月修订[183] - 截至2021年3月31日董事会成员技能分布:房地产投资及基金管理占60%,企业管理占80%,法律占20%,工程占20%,财务占40%[187]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标准守则》[189] - 公司为董事就法律行动投购适当保险[189] - 提名政策于2019年1月采纳[181] - 董事会成员构成考虑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专业经验及技能[183] - 候选董事需提交个人资料及书面同意书[181] - 公司网站提供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及提名政策查阅[181][1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独立确认为3人[191] - 非执行董事年度固定薪酬为每人276000港元[198] - 执行董事人数为2人[195]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为3人[195] - 所有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91] - 董事培训形式包括研讨会和阅读材料[194] - 所有董事均完成了年度培训要求[195] 合规和风险管理 - 公司于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无任何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117] - 公司报告期后至年报日期无发生任何产生影响的重大事项[117] - 公司已遵守所有对业务及营运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例及规例[113] - 公司无严重违反或不遵守适用法例及规例致业务受到重大影响的情况[113] - 环境及社会相关风险详情载于年报第74至139页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