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溢利为亏损12.5762亿港元,2018年为溢利2.4237亿港元[8] - 2019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0.4331亿港元,2018年为溢利5.9163亿港元[8] - 2019年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2.1431亿港元,2018年为亏损3.4926亿港元[8] - 2019年非流动资产为8.40035亿港元,2018年为7.79896亿港元[8] - 2019年流动资产为23.35477亿港元,流动负债为18.65829亿港元,2018年流动资产为32.03089亿港元,流动负债为25.18951亿港元[8] - 2019年非流动负债为2.04407亿港元,2018年为2.39629亿港元[8] - 2019年资产净值为11.05276亿港元,2018年为12.24405亿港元[8] - 2019年公司拥有人应占资产净值为9.7674亿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资产净值为1.28536亿港元,2018年分别为10.47318亿港元和1.77087亿港元[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行政开支由约2.48675亿港元减至约1.7447亿港元[27] - 2019年较低能源容量的陈旧电池产品减值减至约4674.8万港元(2018年:9281.1万港元)[27] - 2019年研发开支(包括折旧及员工成本)减至约1228.9万港元(2018年:3606.9万港元)[2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销及销售开支增至约1442万港元(2018年:1008.5万港元)[29] - 2019年分销及销售开支中员工成本约565.4万港元(2018年:371.3万港元)、营销开支约409.1万港元(2018年:25.2万港元)、差旅以及酬酢开支约104.9万港元(2018年:195.2万港元)[29] - 2019年其他收入减少至约1234.3万港元(2018年:2706.7万港元),主要因2018年出售附属公司非经常性收益约1618.6万港元[30] - 2019年融资成本增加至约1703.6万港元(2018年:1328.1万港元),受可换股债券部分转换后利息开支下降及年内筹集借贷产生利息开支综合影响[31] - 2019年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8.77港仙(2018年:15.93港仙)及8.77港仙(2018年:15.89港仙)[32]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4.69648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6.84138亿港元),已抵押银行存款及银行及现金结余合计约为3673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1676.4万港元)[34]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不包括可换股债券的负债部分之总借贷除以总权益百分比)约为23.87%(2018年12月31日:5.58%)[34]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有约493名雇员(2018年:612名),持续经营业务的总雇员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7638.5万港元(2018年:6928万港元)[36] - 2019年政府补助约1114.7万港元(2018年:927.4万港元)[30] - 2018年可换股债券利息开支为506.6万港元,2019年下降至约238.5万港元[31] - 2019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912,346千港元,2018年为362,208千港元[186] - 2019年毛利为103,466千港元,2018年为26,067千港元[186] - 2019年经营亏损为76,077千港元,2018年为203,971千港元[186] - 2019年除税前亏损为93,761千港元,2018年为217,252千港元[186] - 2019年持续经营业务本年度亏损为125,762千港元,2018年为217,081千港元[186] - 2019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本年度溢利为0千港元,2018年为241,318千港元[186] - 2019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04,331千港元,2018年应占溢利为59,163千港元[188] - 2019年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21,431千港元,2018年为34,926千港元[188] - 2019年持续经营及已终止经营业务基本每股亏损为8.77港仙,2018年基本每股盈利为5.18港仙[188] - 2019年持续经营业务基本每股亏损为8.77港仙,2018年为15.93港仙[188] - 2019年非流动资产为840,035千港元,2018年为779,896千港元[191] - 2019年流动资产为2,335,477千港元,2018年为3,203,089千港元[191] - 2019年流动负债为1,865,829千港元,2018年为2,518,951千港元[191] - 2019年流动资产净值为469,648千港元,2018年为684,138千港元[193] - 2019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1,309,683千港元,2018年为1,464,034千港元[193] - 2019年非流动负债为204,407千港元,2018年为239,629千港元[193] - 2019年资产净值为1,105,276千港元,2018年为1,224,405千港元[193] - 2019年股本为119,649千港元,2018年为118,632千港元[193] - 2019年储备为857,091千港元,2018年为928,686千港元[193] - 2019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股权为976,740千港元,2018年为1,047,318千港元[193] - 2019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93,761千港元,2018年为217,252千港元[199] - 2018年已终止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241,318千港元,2019年为0[199] - 2019年融资成本17,036千港元,2018年为13,281千港元[199] - 2019年利息收入 -1,304千港元,2018年为 -1,655千港元[199] - 2019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5,183千港元,2018年为51,205千港元[199] - 2019年营运资金变动前的经营现金流量32,422千港元,2018年为 -69,491千港元[199] - 2019年存货变动 -23,993千港元,2018年为 -94,240千港元[199] - 2019年开发中待售物业变动549,540千港元,2018年为 -682,196千港元[199] - 2019年经营所用现金 -257,800千港元,2018年为 -500,150千港元[199] - 2019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 -256,515千港元,2018年为 -498,495千港元[19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经营环境充满挑战,核心业务收入与毛利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收紧影响下降[11] - 2019年公司年度收入主要来自物业及文化业务,将继续发展现有物业项目并追赶工程进度[11] - 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同比下降约35%,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业务销售同比下降约56%[18] - 2019年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业务收益由约8351.6万港元降至约5343.8万港元[25] - 2019年物业及文化业务为公司贡献收益约8.58908亿港元(2018年:2.78692亿港元),其中物业业务贡献约8.39225亿港元(2018年:2.75001亿港元),文化业务贡献约1968.3万港元(2018年:369.1万港元)[26] - 2019年物业业务交付总面积约为123646平方米(2018年:35306平方米)[26] - 2019年文化业务在广东佛山和广东河源的展览筹组收益占此业务收益约75%[26] 公司股权及股本相关情况 - 2019年8月7日,公司按每股0.5港元向不少于六名承配人配發及發行10,170,000股股份,所得款项总额约为5,100,00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000,000港元[65]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19,648,570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每股面值0.10港元之1,196,485,700股[6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郑红梅通过倍建国际有限公司持有823,387,533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68.82%[7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王进持有13,994,253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17%;盛司光因配偶权益拥有相同数量股份及占比[7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郑红梅于已发行股份好仓中持有785,887,533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65.68%[7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盛司光于已发行股份好仓中因配偶权益持有13,994,253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17%[7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郑红梅于相关股份好仓中持有37,500,000股,占公司现有全部已发行股本的3.13%[7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田鋼于相关股份好仓中持有2,000,000股,占公司现有全部已发行股本的0.17%[7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陳德坤于相关股份好仓中持有1,000,000股,占公司现有全部已发行股本的0.08%[7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陳淮于相关股份好仓中持有2,000,000股,占公司现有全部已发行股本的0.17%[77] - 倍建国际有限公司持有的37,500,000股相关股份,可于行使本金额为3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附带之换股权(转换价为每股换股股份1.60港元)后发行[71][74][77] - 购股计划将于2022年6月12日届满,截至年报日期,计划下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103,631,570股,占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8.7%[81] - 可能授予个人的购股期权可认购股份数目,不得超逾公司当时已发行股本的1%[81] - 自计划采纳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已授出可认购24,300,000股股份的购股期权,其中9,000,000份已失效,尚有15,300,000份未行使[83] - 2019年12月31日,董事田钢、陈德坤及高级管理人员总计未行使购股期权分别为2,000,000份、1,000,000份、12,300,000份[84] 公司管理层及人员情况 - 施德華先生56岁,累积逾34年财务及综合管理经验[47] - 鍾東風先生51岁,于物业及文化业务省开发和运营管理方面累积逾28年经验[49] - 陳淮先生41岁,于审核、会计及财务顾问方面累积逾17年经验[50] - 楊朝輝先生46岁,于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累积逾23年工作经验[51] - 陳桂林先生63岁,于电动车与电池组系统整合及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技术及经营管理方面累积逾39年工作经验[52] - 趙啟榮先生44岁,拥有逾17年锂电池的设计及生产方面的经验[54] - 鈕文濤先生35岁,拥有逾12年电池组产品的设计开发经验[55] - 执行董事郑红梅、陳德坤及田鋼分别自2014年6月27日、2015年6月25日及2015年8月27日起与公司订立为期两年的服务协议;独立非执行董事王金林自2015年3月24日起订立为期两年服务协议[69] - 2019年4月,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家荣获荣誉博士学位并获擢升为香港巴士业供应商联会永远荣誉主席[85] - 2019年8月1日起,田钢任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盛司光继续担任执行董事[85] - 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未出席2019年6月10日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公司
天臣控股(01201)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