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2020年公司收入为23.721亿港元,较2019年的28.318亿港元有所下降[10] - 2020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573亿港元,较2019年的5.003亿港元有所下降[10] - 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01港仙,较2019年的3.29港仙有所下降[10] - 2020年公司总资产为87.384亿港元,较2019年的110.703亿港元有所下降[10] - 2020年公司资产净值为47.159亿港元,较2019年的44.895亿港元有所增加[10] - 2020年公司负债比率为53.9%,较2019年的44.2%有所增加[10] - 2020年公司每股资产净值为0.31港元,较2019年的0.30港元有所增加[10] - 公司2020年总收入为23.721亿港元,较2019年的28.318亿港元有所下降[24] - 公司2020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573亿港元,较2019年的5.003亿港元有所下降[24] - 公司2020财年收入约为23.721亿港元,同比下降16.2%[66] - 公司2020财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4.573亿港元,同比下降8.6%[66] - 公司建议派发2020财年末期股息每股0.72港仙[66] - 物业发展业务收入约为23.696亿港元,主要来自The Met. Acappella项目的竣工交付[66]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536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54.6%[79] - 公司总银行借贷为33.702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2.5%[79] - 公司负债比率为53.9%,较去年增加约9.7个百分点[79] - 公司资本承诺为4.867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47.4%[81] - 公司合资企业的资本承诺为2.514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68.8%[81] - 公司为合资企业提供的银行担保为16.176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33.7%[81] - 公司流动比率为2.5倍,较去年增加约0.7倍[79] - 公司资本承担为486,700,000港元,较去年的925,600,000港元减少47.4%[83] - 公司分占合营企业的自有资本承担为251,400,000港元,较去年的806,500,000港元减少68.8%[83] - 公司已为合营企业提供最多1,617,600,000港元的融资担保,较去年的2,440,400,000港元减少33.7%[83] - 公司银行贷款的实际年利率为3.7%,较去年的3.4%有所上升[86][87] - 公司其他贷款按固定年利率6.0%计息,与去年持平[86][87] 物业销售与开发 - 公司2020年已订约销售额为37.356亿港元,较2019年的35.539亿港元有所增长[24] - 公司位于马鞍山的“Altissimo”项目已售出429个单位,已订约销售金额约为37亿港元[26] - 公司位于油塘的“maya”项目已售出253个单位,已订约销售金额约为29亿港元[27] - 公司位于大围的“The Met. Acappella”项目所有单位均已售出,销售总金额达27亿港元[31] - 公司与Kam Wah Ever Rich Limited合作的薄扶林住宅项目预计于2022年推出,公司拥有70%权益[32] - 公司预计2021年首季推出青衣项目,涉及约300伙分层住宅,主要为实用面积约200平方呎的开放式单位[44][48] - 公司现有住宅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92万平方呎,包括油塘“maya曦臺”、马鞍山“Altissimo泓碧”、青衣项目等[45][46] - 公司计划将薄扶林道86A-86D号项目重新发展为7座豪华洋房,总建筑面积约28,500平方呎,预计2022年推出[49] - 公司目前拥有两个市区重建项目,总建筑面积预计约14.3万平方呎,交通便利且社区设施完善[52] - 公司将继续预售“Altissimo泓碧”和“maya曦臺”项目,预计2020年交付[42][44] - 公司拥有两个市区重建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约143,000平方呎[57] - NOUVELLE品牌首个项目“maya曦臺”已售出253个单位,销售金额约29亿港元,预计今年交付[68] - Altissimo项目已售出429个单位,销售金额约37亿港元,预计今年交付[68] - 薄扶林道86A–86D号项目正在进行地盤工程,公司拥有70%权益[68] - The Met.项目正在进行上蓋工程,预计总允许住宅楼面面积约80,000平方呎[68] - 油塘崇山街8号及四山街15号项目预计2020年竣工,公司拥有50%权益[69] - 马鞍山耀沙路11号项目预计2020年竣工,公司拥有40%权益[69] - 薄扶林道86A–86D号项目预计2021年竣工,公司拥有70%权益[69] - 青衣市地段第192号项目预计2022年竣工,公司拥有100%权益[69] - 公司已收购两个市区重建项目,总地盤面积约16,000平方呎,重建后应佔总楼面面积约143,000平方呎[70] - 公司住宅物业截至年报日期的合约销售金额约为31亿港元[91] - 公司正在积极补充土地储备和投资物业[91] - 公司正在寻求旧楼收购和土地用途变更的机会[91] - 公司对住宅物业的发展持审慎乐观态度[91] 物业投资与租赁 - 2020年公司物业投资占总资产的76.6%,物业开发占12.2%,现金及公司资产占11.2%[14] - 公司位于旺角的“LADDER Dundas”商业大楼已完成,截至年报日期约70%的建筑面积已出租[34] - 公司位于金钟的United Centre 30楼全层已出租,建筑面积约为20,489平方英尺[35] - 公司通过轻资产策略与KKR合作,出售“银湖•天峰”零售平台层50%权益,并引入“日日•食良”新式街市,2020年5月开业,出租情况理想[36][38] - 公司与KKR合资出售“The Parkside”商场的50%权益,项目于2020年1月开业,优化租户组合并引入“日日•食良”品牌[36][38] - 公司旗下“LADDER Dundas”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0%已租出[37] - 公司旗下金钟统一中心30楼全层写字楼已租出,总建筑面积约20,489平方呎[37] - 公司投资物业组合总值为6.541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9.2%[72] - 公司总租金收入为37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54.9%[72] - 公司投资物业出租率超过70%[72] - 公司已向业务陷入困境的租户提供租金优惠[91]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 - 公司物業發展及物業投資業務分部的可持續發展表現涵蓋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間[112] - 青衣住宅項目為新增報告範圍,並定期檢視報告範圍以提供更全面和準確的資訊[112] - 報告按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附錄二十七《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編寫,並匯報部分「建議披露」的社會關鍵績效指標[112] - 薈蕎已於2019年5月竣工及交付,報告中的環境及社會數據僅包括青衣住宅項目[112] - 碳排放总量为48.5公吨二氧化碳当量[118] - 能源消耗总量为89.5兆瓦时[118] - 产生废物总量为1.5公吨[118] - 耗水总量为90立方米[118]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8.5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范围2排放为44.7公吨,范围3排放为3.8公吨[193] - 公司办公室全年产生1.5公吨无害废弃物,密度为0.05公吨/千平方英尺建筑面积[197] - 公司能源消耗总量为89.5兆瓦时,能源消耗密度为3.08兆瓦时/千平方英尺建筑面积[199] - 公司已采取多项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包括购买视频会议设备和电动车[195] - 公司通过使用高能效照明设备(如LED灯)来减少能源消耗[200] - 公司鼓励员工通过电子邮件或电子文件进行沟通,以减少纸张使用[198] - 公司通过放置回收箱和安排回收商定期收集回收物品,以减少废弃物[198] 社会责任与员工福利 - 公司参与"互助互爱抗疫物资爱心分享行动",捐赠10,000瓶酒精搓手喷雾给香港弱势社群[59][60] - 公司赞助香港恒生大学奖学金,支持教育事业[58] - 捐款总额为140万港元[119] - 工伤率为每百名员工3人[119] - 受训员工百分比为70%[119] - 员工人数为126人[119] - 男女员工比例为1.68:1[119] - 因工死亡人数为0[119] - 本年度发生四宗工伤个案,共损失52个工作日[155][158] - 本集团要求建筑分包商在开工前提交安全管理计划,并委任独立安全顾问进行监督[156][158] - 本集团鼓励员工及其家属参加香港迪士尼乐园10K Weekend,共有16名员工及其家人参与[159] - 本集团制定《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人力资源管理手册》及《员工手册》以规范雇佣制度[162][163] - 本集团根据员工资历、工作表现、公司政策及市场薪酬趋势确定和检讨薪酬[164] - 本集团在招聘及晋升时考虑员工的工作能力、学历及专业资格等因素[164] - 本集团提供住院医疗保险、门诊医疗福利、体检优惠等员工福利[164] - 公司承诺为员工提供平等机会,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骚扰和不平等待遇[166] - 公司严格禁止聘用童工,并确保所有雇佣关系均为自愿[166] - 公司设立了多个员工沟通渠道,包括员工通讯、意见调查、举报机制和员工大会[168] - 公司制定了培训管理制度,规范培训目标、原则、内容与形式,并评估培训成效[170] - 公司提供内部及外部培训,包括医疗简报会、软件培训和新员工入职培训[170] - 公司鼓励员工持续进修,并提供教育局认可的持续进修及培训课程费用报销[170] - 公司员工人数为126名,较去年的120名增加5%[88] - 公司通过利率掉期合约将部分借贷由浮动利率转为固定利率,以减轻利率风险[88] - 公司所有银行借贷均以港元计值,收入也以港元为主,无重大外汇风险[88]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已建立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并制定相关政策和程序[130] - 公司每年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检讨,涵盖财务、经营及合规等重要控制[129] - 公司通过风险抑制、减少、规避、分担及多样化以及风险转移等策略,将风险影响减至最低[134] - 公司设立全新楼宇合格标准,涵盖25个标准范畴,以统一建筑项目的质量保证标准[136] - 公司每年进行承建商表现评估,确保地盘管理及建筑工艺等多个范畴表现良好[136] - 公司现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尚未全面涵盖与营运相关的可持续发展议题[138] - 公司通过不同沟通渠道收集内外部持份者的反馈,以改善可持续发展表现[145] - 公司确定6项为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议题,并以此作为报告的汇报重点[149] - 本年度新增重要议题包括雇佣、产品责任、资源使用及供应链管理[150][151] - 公司已建立反欺诈和举报机制,确保员工清楚企业的立场及要求[186] - 公司定期邀请廉政公署代表为员工进行反贪污讲解,提高员工对反贪污法律及常规的意识[186] - 公司已制定《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要求供应商恪守商业道德,履行企业社会责任[186]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李永森先生自2016年3月17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成员,拥有超过33年的审计、会计、税务、财务管理和公司秘书经验[103][105] - 宋梓华先生自2016年3月17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公司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成员,拥有超过33年的测量行业经验[104][106] - 梁家栋博士自2016年3月17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成员,拥有超过43年的房地产和酒店行业经验[107][108] - 公司高級管理層包括工料測量總監楊耀民先生,擁有超過34年物業發展經驗[111] - 法律顧問葉樹培先生自1996年起成為香港執業律師,並於2016年加入公司[111] - 項目規劃部總監陳昌成先生擁有超過23年物業發展項目經驗,並為香港註冊建築師[111] - 資產管理總監屈冠華先生於2019年8月加入公司,負責香港商用物業的租賃及管理[111] 市场展望与战略 - 公司预计疫情后内地经济环境回稳将为香港带来机遇,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以捕捉机会[41][43] - 公司业务依赖香港经济环境,尤其是香港物业市场的表现[90]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物业销售,盈利能力可能因物业销售时机和组合而大幅波动[90] - 公司预计香港经济和房地产业今年将面临挑战和不确定性[91] - 公司预计企业倒闭和失业率将持续攀升[91] - 公司预计零售相关行业将受到最大打击[91] - 公司预计调整贷款价值比率门槛和降低利率将释放市场购买力[91] - 公司2020年5月份的销售量已较第一季度有所反弹[91] 客户服务与产品质量 - 公司致力于遵守商业道德,完善供应链及品质管理,确保满足客户需求[171] - 公司制定了《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和《员工手册》,明确客户健康与安全、沟通及隐私等事宜[173] - 公司成立了招标审核委员会,并制定了《全面程序手册》,确保招标流程的透明和公平[177] - 公司通过实地考察、工程参考分析、顾问反馈等方式对投标者进行预审,并由招标审核委员会进一步审核[181] - 公司在施工阶段定期监控承建商的工程进度和质量,并出席实地会议和地盘协调研讨会[183] - 公司使用认可管道材料并执行抽样测试,确保饮用水质量符合标准[183] - 公司通过项目设计提升室内环境质量,如增加自然光、增强自然通风设备等[183] - 公司设立全新楼宇合格标准,涵盖25个范畴,统一各建筑项目的质量保证标准[183] - 公司遵守《一手住宅物业销售条例》,确保销售描述及市场推广信息符合法律法规[184] - 公司通过《员工手册》规定员工不得披露客户保密资料,并尊重知识产权[184] - 公司定期进行客户问卷调查,收集反馈并处理客户投诉[184] - 公司负责物业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如电梯和升降机[184] - 公司设有闭路电视系统和24小时保安人员,保障客户安全[184]
宏安地产(01243)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