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收入为3.148亿港元,较2020年的23.721亿港元大幅下降[13] - 2021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667亿港元,较2020年的4.573亿港元略有增长[13] - 2021年总资产为102.031亿港元,较2020年的87.384亿港元有所增加[13]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07港仙,较2020年的3.01港仙略有提升[13] - 2021年每股资产净值为0.33港元,较2020年的0.31港元有所增长[13] - 2021年负债比率为77.1%,较2020年的53.9%显著上升[13] - 公司2021财年收入为3.148亿港元,同比下降86.7%,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667亿港元,同比增长2.1%[55] - 公司2021财年物业发展业务收入为3.013亿港元,同比下降87.3%,主要来自项目"薈蕎"的剩余库存交付[55] - 公司2021财年合約銷售金額為25.729億港元,較2020年的37.356億港元下降31.1%[32] - 公司2021财年平均呎價為24,517港元,較2020年的19,454港元增長26.0%[32] - 公司负债比率从2020年的53.9%上升至2021年的77.1%,总银行借贷净额为33.702亿港元[78] - 公司资本承诺从2020年的4.867亿港元增加至2021年的5.16亿港元,合营企业自有资本承诺从2.514亿港元减少至1.45亿港元[79][81] - 公司银行贷款实际年利率从2020年的3.7%下降至2021年的1.8%,其他贷款固定年利率保持6.0%[84][85] - 公司已订立利率掉期合约,将部分借贷从浮动利率转为固定利率,以减轻利率风险[88][92] - 公司认为其无重大外汇风险,所有银行借贷均以港元计值,收入与运营开支货币需求匹配[89][93] 物业投资与开发 - 公司2021年物业投资占总资产的77.4%,物业开发占13.5%[17] - 公司2021财年收入为3.148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为4.667亿港元,主要来自油塘的「maya曦臺」及马鞍山「泓碧」项目的竣工及交付[27][30] - 公司2021财年積極補充土地儲備,增加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約228,000平方呎[27][30] - 公司與旭輝控股合作發展的油塘「maya曦臺」項目已售出294個單位,合約銷售金額約36億港元,公司擁有50%權益[33] - 公司與碧桂園及中國建築國際合作發展的馬鞍山「Altissimo泓碧」項目已售出505個單位,合約銷售金額約53億港元,公司擁有40%權益[33] - 公司與旭輝控股合作以18.8億港元收購香港炮台山英皇道101及111號項目,公司擁有40%權益[36] - 公司通過舊樓收購成功取得大角咀Larch街50-62號、Lime街6-8號及鴨脷洲大街120-126號地盤,並擁有三個項目的80%以上業權[37] - 公司以总代价18.8亿港元收购香港炮台山英皇道101号及111号项目40%权益[38] - 公司通过收购旧楼增加土地储备,目前拥有三个超过80%权益的重建项目[38] - 公司总建筑面积达521,500平方呎,包括多个项目的权益[39] - 公司与KKR合作投资及经营两个零售商场项目,出租率分别为100%和85%[42][43] - 公司收购屯门乡事会路88号项目50%权益,计划翻新升级以符合民生需求[45][49] - 合资项目"maya 曦臺"已售出294套,交付269套,累计合同销售额分别为36亿港元和32亿港元,公司持有50%权益[55] - 合资项目"Altissimo 泓碧"已售出505套,交付474套,累计合同销售额分别为53亿港元和44亿港元,公司持有40%权益[57] - 新项目"The Met. Azure"预计总住宅楼面面积为8万平方英尺,共有320个单位,80%为开放式设计,预计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预售[58] - 公司于2021年1月通过强制销售成功收购位于大角咀Larch Street 50-62号和Lime Street 6-8号的地块,总楼面面积约6.15万平方英尺,目前正在进行拆除工作[59] - 公司成功收购位于大角咀洋松街50-62号及菩提街6-8号的地盘,总楼面面积约为61,500平方呎,现正进行拆卸工程[61] - 公司与旭辉成立合资集团,以18.8亿港元收购炮台山英皇道101及111号,总地盘面积约12,400平方呎,计划重新发展为住宅及商业项目[62][63] - 公司成功收购鸭脷洲大街120-126号的新重建地盘,重建后的应占总楼面面积约37,100平方呎,现正进行地基工程[64][66] - 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完成收购薄扶林道86A-86D号全部16项物业,总楼面面积28,500平方呎,计划重新发展为豪华洋房,公司拥有70%权益[65][66] - 公司目前拥有三个市区重建项目,已取得超过80%的业权,重新发展后的应占总楼面面积约175,000平方呎[69][70]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组合的总账面价值约为5.712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8,290万港元[71] - 公司报告年度总租金收入约为1,35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980万港元,主要由于新租约及免租期结束[71] - 公司与KKR合作拥有两项商业处所,分别为“银湖·天峰”和“The Parkside”,公司各拥有50%权益,截至报告日期,“银湖·天峰”已全部租出,“The Parkside”出租率超过85%[71] - 公司与独立第三方成立合资集团“天生楼合营企业”,以3亿港元收购屯门乡事会路88号天生楼的11个舖位及部分设施,公司最终持股比例为64%[71] - 公司计划通过自我收购和战略合作扩大投资物业组合,以稳定现有经常性租金及资产管理收入,并探索额外经常性收入和资本增值的机会[73][74] - 截至2021年5月31日,公司已售出39项住宅投资物业,占48项除外物业的81.25%[75][76] - 公司已获得住宅物业的已订约销售金额约13亿港元,确保并稳定公司的溢利及发展[103] - 公司预计通过预售“薈藍”项目进一步提升增长势头和品牌影响力[103] - 公司将继续通过参与公开投标、收购旧楼及更改土地用途来补充土地储备[103] - 公司在资产管理和物业投资部分将寻求新机遇以拓宽组合,稳固经常性收益基础[103] - 公司对地产市场持审慎乐观态度,并密切监察市场动向,寻找物业收购及与策略伙伴合作的机会[103]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致力于在合理框架内维持高水平的公司治理,强调透明度、问责性、诚信和独立性[129][131]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和条款,并定期审查其合规情况[130][132] - 公司董事和相关员工在证券交易方面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0中的《模范守则》[133][134] - 董事会负责制定企业策略、内部监控、审查业务和财务表现,并对股东负责[141] - 董事会定期举行会议,审查年度和中期业绩、业务运营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144] - 董事会目前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6] - 董事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占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以上,确保独立性和客观决策[148][149] - 截至2021年3月31日,三名董事的薪酬低于50万港元,另外三名董事的薪酬超过150万港元[153] - 公司正在物色合适人选填补董事会主席空缺,现任行政总裁为邓灝康先生[155][15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需确认其独立性,且不参与集团日常运营[160]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职责,确保有效管治架构以持续改进企业管治实践[160] - 公司董事会成员定期参与持续专业发展,以确保其贡献保持知情和相关[162] - 公司秘书定期向董事提供集团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环境的每月和定期更新[162] - 公司已投购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以弥偿董事因企业活动之法律诉讼所承担的责任[162] - 公司董事会已成立多个委员会,包括执行委员会、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并分别订立具体书面职权范围[163] - 执行委员会负责整体管理、监督日常管理、业绩表现及业务运营,并持续审阅集团策略及业务发展计划[16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协助董事会审查财务报告、监督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165] - 审核委员会在回顾年度内与集团高级管理层及外聘核数师举行两次会议,讨论并审查年度及中期业绩[173] - 审核委员会审查了截至2020年及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业绩及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174] - 审核委员会讨论了外聘核数师的独立性,特别是其非核数服务的独立性[174] - 审核委员会审查了集团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之整体成效[175] - 薪酬委员会批准了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待遇及绩效奖金,并提出了修改建议[182][183]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高级管理层中有1人薪酬在1,000,001港元至1,500,000港元之间,3人薪酬超过1,500,000港元[187] - 薪酬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批准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服务协议条款,并对其薪酬政策提出建议[184][185]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占多数[177][178] - 薪酬委员会在2021年度举行了一次会议,审查了现有薪酬政策并与公司首席执行官进行了交流[182][183]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宋梓华先生担任主席[189] - 提名委员会每年至少评估一次董事会的结构、规模和组成,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89] - 提名委员会负责物色合适的董事候选人,并向董事会推荐[189] - 提名委员会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并监控董事的持续专业发展[189] - 提名委员会就董事的任命、重新任命及继任计划向董事会提供建议[189] - 提名委员会主席或成员需出席公司年度股东大会,回应股东提问[190] - 公司已采纳提名政策,确保董事会具备适当的技能、经验和多样性[190] - 提名委员会在评估候选人时考虑声誉、诚信、成就、经验、时间承诺及多样性等因素[193] - 退任董事有资格获提名重选,连续九年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候选人需特别评估其独立性[194] - 提名委员会可要求候选人提供额外资料和文件[196] - 提名委员会秘书负责召开会议并邀请董事会成员提名候选人,提名委员会也可自行提名候选人[197] - 提名委员会在填补临时空缺时需向董事会推荐候选人,并在股东大会上提名候选人供董事会考虑[197] - 股东可在提名期限内向公司秘书提交通知,提议选举特定人士为董事,无需董事会或提名委员会的推荐[199] - 候选人可在股东大会前随时通过书面通知公司秘书撤回其参选资格[199] - 董事会对所有推荐候选人在股东大会上参选的事项拥有最终决定权[199] - 提名委员会在必要时可根据公司政策获取独立专业意见以履行其职责[200] 公司策略与风险管理 - 公司主要业务为开发住宅和商业物业用于销售,并投资商业和工业物业以获取投资回报和资本增值[137] - 公司策略包括审慎投资项目以最大化股东回报,并积极增加土地组合以支持物业发展[137] - 公司注重开发周期较短的项目,以提供更快的周转期、更大的灵活性并降低业务风险[137] - 公司维持均衡的物业投资组合,定期审查租户组合以最大化租金回报并确保稳定收入来源[137] - 公司短期策略包括调整业务策略、控制成本以应对市场变化,并维持稳健的财务结构和争取银行融资[138] - 公司依赖外部建筑公司进行物业发展项目的建筑相关工程,存在服务质量及时间风险[102] - 公司经营业绩可能因劳工短缺及劳动成本增加而受到不利影响[102] 社会责任与环保 - 公司在疫情期间积极回馈社会,向低收入家庭及长者派发福米及防疫物资[48][52] - 公司已采取措施推广环保,包括鼓励纸张循环再用及节能文化,并参与绿建环评计划[98] - 公司所有开发项目的机械、电气及管道系统设计符合最新建筑能源效益守则[99] - 公司向受疫情影响租户提供租金减免及其他形式的援助[97] 公司管理层 - 鄧灝康先生自2021年2月8日起担任公司行政总裁兼授权代表,负责集团业务的整体管理及监管业务运营[109] - 程德韻女士自2019年6月25日起担任执行董事,负责集团物业发展部的销售及市场推广[110] - 黄静娴女士自2019年10月1日起担任执行董事,目前担任公司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拥有超过24年的企业财务及会计经验[111][112] - 李永森先生自2016年3月17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34年的审计、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113][114] - 宋梓华先生自2016年3月17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34年的测量行业经验[116][118] - 梁家栋博士自2016年3月17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44年的房地产及酒店行业经验[117][119] - 公司董事梁博士拥有丰富的房地产行业经验,曾担任南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南华资产控股有限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120][121] - 公司工料测量总监杨耀民先生拥有超过35年的房地产行业经验,其中11年来自一家香港上市的主要物业发展商[122][123] - 公司法律顾问叶树培先生自1996年起成为香港执业律师,并于2016年加入公司[125] - 公司项目规划总监陈昌成先生拥有超过24年的物业发展项目经验,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126][128] - 公司资产管理总监屈冠华先生拥有超过21年的物业租赁经验,并于2019年加入公司[127][128] 投资与融资 - 公司开始投资债券及基金,逐步建立库务投资组合[46][50] - 公司预计疫情后香港经济环境将回稳,并计划捕捉市场机遇[47][51] - 公司已订立利率掉期合约,将部分借贷从浮动利率转为固定利率,以减轻利率风险[88][92] - 公司认为其无重大外汇风险,所有银行借贷均以港元计值,收入与运营开支货币需求匹配[89][93] 员工与人力资源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在香港拥有136名员工,较2020年的126名增加7.94%[95][96]
宏安地产(01243)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