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60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2.503亿港元大幅下降[13]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486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7190万港元增长[13]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收入為5,964千港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250,292千港元大幅下降[144] - 公司毛利為5,838千港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117,120千港元大幅下降[144] - 公司除稅前溢利為145,365千港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92,413千港元增長57.3%[144] - 公司本期間溢利為148,636千港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73,109千港元增長103.3%[144] - 公司母公司普通權益持有人應佔每股盈利為0.98港仙,相比2020年同期的0.47港仙增長108.5%[145]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总收入为6513.5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30152.9万港元大幅下降[18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14536.5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9241.3万港元增长57.3%[18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4863.6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7309万港元增长103.4%[182] - 公司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物业销售收入为245,374千港元[185] - 公司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租金收入为5,964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21.3%[185] - 公司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合同负债中确认的物业销售收入为17,346千港元[188] - 公司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一年内到期的剩余履约责任合同销售金额为13,082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下降81.4%[193] - 公司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应收贷款利息收入为184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下降91.5%[197] - 公司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债务投资利息收入为1,431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下降52.9%[197] - 公司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18,929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下降2.7%[197] - 公司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金融资产股息收入为1,717千港元,2020年同期无此项收入[197] - 公司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16,038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下降47.9%[197] 项目销售与交付 - 公司两个合营项目“maya曦臺”和“Altissimo泓碧”在报告期内交付剩余单位,贡献净溢利约1.417亿港元[18] - “maya曦臺”项目已售出310个单位,销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39亿港元[19] - “Altissimo泓碧”项目已售出516个单位,销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58亿港元[20] - 公司位于青衣的“The Met. Azure”项目预售于2021年8月启动,截至报告日期已售出208个单位,合约销售额约为9.677亿港元[24] - 公司推出"The Met. Azure 薈藍"项目,320个出售单位中已售出208个,合约销售额约为967,700,000港元,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交付单位[28] - 公司于2021年8月推出薈藍预售,首日推售的全部单位均告售出,截至报告日期已录得967,700,000港元订约销售[84][86] 物业收购与开发 - 公司成功收购位于黄大仙鸣凤街26-48号的地盘,地面积约9,600平方呎,总楼面面积约81,000平方呎,计划重新发展为"The Met."系列的一部分,拆除工作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25] - 公司取得位于香港鸭脷洲大街34及36号及惠风街5、7及9号地盘的全部所有权,地面积约4,100平方呎,总楼面面积约38,500平方呎,计划重新发展为"The Met."系列的一部分,拆除工作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26] - 公司成功收购位于大角咀洋松街50-62号及菩提街6-8号的地盘,总楼面面积约61,500平方呎,计划重新发展为"The Met."系列[27] - 公司与旭辉成立合营集团,以18.8亿港元收购炮台山英皇道101号及111号,总地面积约12,400平方呎,计划重新发展为具有商业空间的住宅项目[30][31] - 公司成功收购位于鸭脷洲大街120-126号的新重建地盘,重建后的应占总楼面面积约37,100平方呎,现正进行地基工程[32][33] - 公司完成位于香港薄扶林道86A-86D号全部16项物业的收购,总楼面面积约28,500平方呎,计划重新发展为豪华洋房,现正进行地基工程[34] - 公司目前参与一个市区重建项目,已取得超过90%的业权,重新发展后的应占总楼面面积约93,700平方呎[39][40] - 公司与APG Partner签订认购及股东协议,成立新合营公司,从事收购香港住宅物业进行开发及重建销售[41] - 公司与APG Partner合作成立新合营公司,计划在香港收购住宅物业进行重新开发[42] - 公司与三名独立第三方成立Parkville JV,以3亿港元收购天生楼物业,公司持有64%股权[48][50] - 公司与Jumbo Holding成立Jumbo JV,以4.103亿港元收购珍宝阁8层停车场平台,公司持有50%股权[52][54] - 公司计划通过自主收购和战略合作扩大投资物业组合,寻求增加经常性收入和资本增值的机会[60] 投资物业与租金收入 - 公司投资物业组合总账面价值约为5.8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5.712亿港元有所增加[44] - 报告期内公司总租金收入约为600万港元,同比增长22.4%,主要由于新租约签订和免租期结束[47][49] - 公司与KKR合作拥有"银湖·天峰"和"The Parkside"两个商业项目,各持有50%股权,目前出租率分别为100%和超过90%[53][55] - 公司以5.15亿港元出售统一中心30楼办公室控股公司股份及股东贷款,交易已于2021年10月26日完成[58][59] - 公司已售出39项住宅投资物业,占48项除外物业的81.25%[61][62] - 物业投资分类在2021年上半年的收入为4964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4918万港元略有增长[182] 财务状况与负债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约为84.75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79.946亿港元有所增加[6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7.022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8.265亿港元有所减少[64] - 公司银行借款总额约为50.791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46.969亿港元有所增加[64] - 公司负债比率约为87.0%,较2021年3月31日的77.1%有所上升[64] - 公司资本承担约为9.75亿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5.16亿港元有所增加[64] - 公司银行借款的实际年利率约为2.3%,较2021年3月31日的1.8%有所上升[68] - 公司已订立利率掉期合约,将部分借贷由浮动利率转为固定利率,以减轻利率风险[72] - 公司认为其并无重大外汇风险,所有银行借贷均以港元计值[74]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1年3月31日的4,937,550千港元减少至2021年9月30日的4,742,016千港元,下降约4%[148] - 发展中物业从2021年3月31日的1,594,960千港元增加至2021年9月30日的2,366,640千港元,增长约48%[148] - 投资物业从2021年3月31日的571,200千港元减少至2021年9月30日的80,000千港元,下降约86%[148] - 流动资产总额从2021年3月31日的5,265,523千港元增加至2021年9月30日的5,771,425千港元,增长约10%[148]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1年3月31日的2,208,508千港元减少至2021年9月30日的2,038,457千港元,下降约8%[149]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从2021年3月31日的2,945,349千港元增加至2021年9月30日的3,414,501千港元,增长约16%[149] - 资产净值从2021年3月31日的5,034,296千港元增加至2021年9月30日的5,042,631千港元,增长约0.2%[149]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1年3月31日的5,023,017千港元增加至2021年9月30日的5,031,331千港元,增长约0.2%[149]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总权益为5,042,631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6.9%[152] - 2021年9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016,131千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5,007,817千港元略有增长[153] - 2021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143,166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919,917千港元增加24.3%[155]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17,680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98,361千港元大幅增长731.3%[155]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出售附属公司所得款项为70,711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91,809千港元下降23%[15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支付了112,480千港元的末期股息,较2020年同期的109,440千港元增长2.8%[15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的全面收益总额为120,815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72,376千港元增长66.9%[152]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购入了14,932千港元的按公平值计损益的金融资产,而2020年同期无此类购入[155]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出售按公平值计其他全面收益的债务投资所得款项为89,444千港元,而2020年同期无此类出售[15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合营企业伙伴偿还贷款为0千港元,而2020年同期为7,000千港元[155]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入为201,142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562,280千港元显著减少[158] - 公司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26,503千港元,期末减少至702,159千港元,净减少124,344千港元[158] - 公司新增银行贷款为1,476,553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910,271千港元大幅增加[158] - 公司偿还银行贷款为1,076,016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36,726千港元显著增加[158] - 公司已付股息为112,480千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109,440千港元略有增加[158] - 公司未支付非控股股东股息,而2020年同期支付了32,800千港元[158]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宏安集团持有公司11,40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5.0%[108] - 邓清河先生和游育燕女士各自被视为持有宏安集团全部已发行股本约46.71%的权益[114][11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未向任何董事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授予购买股份或债券的权利[106] - 公司未在2021年9月30日之前授予、失效、注销或未行使任何购股权[125]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的适用条文[128] - 公司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分別為李永森先生、宋梓華先生及梁家棟博士測量師,李永森先生獲委任為審核委員會之主席[134] - 公司已就董事進行證券交易採納一套操守守則,其條款之嚴謹程度不遜於標準守則所載之規定標準,且董事於回顧期間並無出現違規事件[138] - 公司或其任何附屬公司於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內概無購買、出售或贖回本公司任何上市證券[132] 市场展望与策略 - 公司对地产市场持审慎乐观态度,将继续密切监察市场动向并寻找物业收购及与策略伙伴合作的机会[89] - 公司参与绿建环评计划,委聘第三方顾问公司提供绿建环评计划认证及其他环保评估服务[92][93] - 公司所有开发项目的机械、电气及管道(MEP)系统设计及规格均符合最新建筑物能源效益守则[94] - 公司向业务受影响的租户提供租金减免及其他形式的援助[91] - 公司于2021年4月至6月期间,香港失业率下跌至5.5%[83][86] 会计政策与财务报告 - 公司采用修订后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HKFRS)第9号、第39号、第7号、第4号和第16号,以应对利率基准改革的影响[167] - 公司修订后的会计政策允许在利率基准改革期间更新实际利率,而无需调整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168] - 公司修订后的会计政策允许在利率基准改革期间更改对冲指定和文件,而不会中断对冲关系[168] - 公司修订后的会计政策要求披露额外信息,以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了解利率基准改革对公司金融工具和风险管理策略的影响[169] - 公司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延长了COVID-19疫情相关租金减免的会计处理期限[171] - 公司采用香港银行同业拆息计值的港元计息银行借款,截至2021年9月30日未受无风险利率替代影响[171]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人数从2021年3月31日的136人增加至2021年9月30日的141人[76] - 公司于2021年9月30日在香港共有141名雇员,较2021年3月31日的136名有所增加[78]
宏安地产(01243)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