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王特钢(01266) - 2022 - 年度业绩
西王特钢西王特钢(HK:01266)2023-03-26 19:58

经营业绩 - 2022年钢材销售量为2459638吨,2021年为2964119吨[4] - 2022年营业额为14460271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9116121千元人民币[5] - 2022年毛利为亏损749999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盈利783956千元人民币[6] - 2022年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328792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盈利65031千元人民币[6]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56.09分人民币,2021年为盈利2.74分人民币[6] - 2022年集团产生毛损约人民币749,999,000元,亏损净额约人民币1,328,792,000元[33] - 2022年集团总营业额26704648千元,销售成本15210270千元,毛损749999千元,除税前亏损1676523千元;2021年总营业额33894178千元,销售成本18332165千元,毛利783956千元,除税前溢利57247千元[60][61] - 2022年普通钢、特钢、商品贸易、副产品对外销售额分别为5945932千元、3483072千元、4525714千元、505553千元;2021年分别为9414891千元、3664146千元、5372183千元、664901千元[60][61] - 2022年与单一外部客户交易收入占集团销售普通钢和特钢总收入约60.1%,2021年约为64.6%[63] - 2022年银行利息收入6902千元,来自西王财务利息收入3653千元,租金收入721千元,政府补助4658千元,来自西王集团公司担保费3306千元;2021年分别为5661千元、2932千元、895千元、17667千元、0千元[68] - 2022年外汇差额净额 -46512千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 -526千元,终止确认金融资产亏损 -750千元;2021年分别为30060千元、 -2353千元、0千元[68] - 2022年已售存货成本为14302219千元,低于2021年的17687861千元[74] - 2022年研发成本为378848千元,较2021年的387076千元有所降低[74] - 2022年融资成本总额为238048千元,低于2021年的289473千元[82] - 2022年所得税抵免总额为347731千元,高于2021年的7784千元[88] - 2022年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1328792千元,2021年为盈利65031千元[91] - 2022年应收贸易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31061千元,低于2021年的57505千元[96] - 2022年原材料预付款项为1877559千元,高于2021年的1727208千元[102] - 2022年末应付贸易款项2077053千元,应付票据158116千元,总计2235169千元;2021年末应付贸易款项1724142千元,应付票据529981千元,总计2254123千元[104] - 2022年末应付票据33116000元,以16558000元已抵押存款作抵押;2021年末应付票据313116000元,以156558000元已抵押存款作抵押[106] - 2022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609794千元,其中非流动77828千元,流动531966千元;2021年为660789千元[111] - 2022年合约负债中销售货品已收客户短期垫款2811334千元,2021年为3389324千元[112] - 2022年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一年内到期3572545千元,超过两年但不超过五年904813千元,总计4477358千元;2021年一年内到期3540868千元,超过一年但不超过两年33791千元,总计3574659千元[11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年度毛损约7.49999亿元,亏损净额约13.28792亿元[124] - 2022年公司收入主要来自普通钢销售,普通钢销售录得毛损约2.48亿元,去年毛利约6.37亿元[135] - 特钢产品销量较去年略微增加约4.9%,但平均售价下降约9.4%,销售录得毛损约4.75亿元,去年毛利约7200万元[136] - 商品贸易录得毛损约700万元,去年毛利约4700万元;副产品销售录得毛损约2000万元,去年毛利约2800万元[137][138] - 2022年营业额为144.60271亿元,2021年为191.16121亿元,收入减少约24.4%[141][143] - 2022年普通钢棒材销量113.6657万吨,线材销量46.7278万吨;特钢销量85.5703万吨,钢材总销量245.9638万吨[142] - 2021年普通钢棒材销量145.8657万吨,线材销量68.9395万吨;特钢销量81.6067万吨,钢材总销量296.4119万吨[142] - 2022年销售成本约为152.10亿元,2021年约为183.32亿元,成本下降主要归因于销量及贸易业务减少[145] - 普通钢及特钢产品平均单位成本约为每吨4127元,去年约为每吨4173元[146] - 2022年毛损约为7.5亿元,毛损率约为5.2%;2021年毛利约7.84亿元,毛利率约4.1%[147] - 2022年钢材生产及销售毛利亏损723,110千元,毛利率为-7.7%,2021年毛利为708,805千元,毛利率为5.4%[149] - 2022年其他收入及亏损净额约为亏损28百万元,2021年为收益约59百万元,主要因汇兑亏损47百万元[150]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1年约13百万元降至2022年约8百万元[152] - 2022年行政开支约为128百万元,2021年约为90百万元,主要因无形资产摊销增加[153][154] - 2022年其他营运开支约为149百万元,2021年无,因停产产生一次性费用[155][156] - 2022年研发成本约为379百万元,2021年约为387百万元,与去年相比维持稳定[157] - 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12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332百万元[159] - 2022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4,477百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约902百万元,主要用于营运资金[166] - 2022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约为15,070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16,169百万元[161] - 2022年公司采纳保守财政政策,所有计息借贷均按固定利率计息[167] - 公司目标是将资本负债比率维持在30%以下,2022年12月31日该比率约为30.6%,略高于目标,公司将在2023年努力实现目标[169][17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关物业、厂房及设备之资本承担约为5.57亿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约为5.77亿元人民币)[19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数量为3202名,2021年12月31日为3459名[197] - 本年度雇员成本约为人民币2.61亿元,去年约为人民币2.91亿元[197] 财务状况 - 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2138453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2097056千元人民币[15] - 2022年流动资产总值为2931715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4071814千元人民币[17] - 2022年流动负债总额为9480732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0186772千元人民币[19] - 2022年流动负债净额为亏损6549017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亏损6114958千元人民币[19] - 2022年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5589436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5982098千元人民币[19] - 截至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额分别为1,127,520千元和197,360千元,资产净值分别为4,461,916千元和5,784,738千元[22] - 截至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股本均为1,369,681千元,储备分别为3,092,235千元和4,415,057千元,权益总额分别为4,461,916千元和5,784,738千元[2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人民币6,549,017,000元[32][3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3,572,545,000元,且于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偿还[3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311,599,000元[33] - 集团拖欠偿还已担保抵押债券本金约人民币99,521,000元及利息约人民币12,895,000元[33] - 集团拖欠偿还其他借款本金约人民币9,605,000元及利息约人民币4,732,000元,触发须按要求立即偿还的其他借款本金约人民币381,000,000元[3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拖欠已到期的已担保抵押债券本金及利息分别约为99521000元及12895000元,相关谈判未完成[117][11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未能按预定日期偿还其他借款本金及利息分别约为9605000元及4732000元,触发381000000元其他借款还款条款,相关谈判未完成[119][12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65.49017亿元[12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约44.77358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11599亿元[124] - 公司拖欠偿还债务,包括已担保抵押债券本金约9952.1万元及利息约1289.5万元,其他借款本金约960.5万元及利息约473.2万元[124] - 拖欠债务触发须按要求立即偿还条款的其他借款本金约3.81亿元[124] - 2022年12月31日,约53.73亿人民币的楼宇等、8400万人民币的租赁土地、2.67亿人民币的已抵押存款用于抵押借款,另有3.81亿人民币借款由西王再生资源100%股权抵押[18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于西王特钢95.6%股权为同系附属公司约8.04亿人民币借款抵押,于西王金属科技100%股权为西王集团公司约14亿人民币借款抵押[18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需面对的外汇风险主要来自以美元计值的净负债约2.01亿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约为2.15亿元人民币)[196] 核数师报告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核数师报告无保留意见,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核数师报告将包含不表示意见[28][29] - 核数师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不表示意见,因与持续经营基准相关的多项不确定因素,未能取得足够恰当审核凭证[122][123] 应对措施 - 管理层以钢铁产品市场最新价格水平为基准,对产品生产采取严格成本控制措施以产生积极营运现金流[35] - 集团要求贷款人将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的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还款日期至少再延长十二个月,相关借款计入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但条款未落实[36] - 2023年3月24日公司最终控股股东西王集团确认将持续提供财务支持,未来十二个月不会要求集团偿还应付西王集团款项[37] - 集团正寻求不同资金来源,包括额外银行融资,以支持资金需求[38] - 集团检讨业务营运新举措,如加速向新客户销售钢材产品及升级现有产品,提高盈利能力[39] - 集团就拖欠的其他借款及已担保抵押债券条款重新磋商,修订还款建议已获审阅,磋商进行中[40] - 董事有改善公司资金流动性及财务状况的计划和措施,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有效性取决于计划结果[126] - 公司持续经营受多项不确定因素影响,包括产品销售、成本控制、借款还款日期延长、控股股东财务支持及争取资金来源等[126] - 管理层未提供未来行动计划及措施的详尽分析,审计师未取得充足证据,无法信纳使用持续经营会计基准编制报表的恰当性[127] - 董事认为公司有足够营运资金履行自2022年12月31日起12个月内到期的财务责任,信纳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报表[129] - 审核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