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港湾控股(01396) - 2020 - 年度财报

公司上市与更名 - 公司于2013年10月31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1396.HK[4][7] - 2020年7月14日公司更名为“粤港湾控股有限公司”,启用新英文标识“YOUNGO”[4][7][17][18] - 2020年7月14日公司英文名由“Hydoo International Holding Limited”改为“Guangdong – Hong Kong Greater Bay Area Holdings Limited”,中文名由“毅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改为“粤港湾控股有限公司”[50] - 2020年公司英文名由「Hydoo International Holding Limited」改为「Guangdong – Hong Kong Greater Bay Area Holdings Limited」,中文名由「毅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改为「粵港灣控股有限公司」[53] - 公司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为1396[45][46] - 公司14.00%于2021年到期之2年期优先票据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46] 公司战略发展 - 2019年公司进行战略重组,引入战略股东助力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5][7] - 2020年公司战略升级为“新生态产城服务商”,实行双品牌运作[5][7] - 公司战略升级后定位为「新生態產城服務商」,聚焦大湾区,同时在中国大陆其他区域尤其是省会城市寻找高周转商住项目机会[56][59] - 公司战略升级后的核心价值观是「誠信、創新、卓越、共贏」,企业精神是「學習力就是競爭力」,工作理念是「學習進取、陽光激情、快樂工作、健康生活」[57][59] - 公司将2021年确定为“品质提升年”,通过品质提升战略提升品牌形象[35][36] - 公司将2021年定为“品质提升年”,实施品质提升战略,以“六大”主题为指导推动项目经营管控与服务突破[71][73] - 公司以“赋能城市未来,成就美好生活”为愿景,发挥“新生态产城服务商”定位构建产业生态系统[76][78] 公司荣誉与社会责任 - 2020年公司获“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50强企业”TOP19等多项荣誉[14] - 公司25年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扶贫工作,抗击疫情时捐款捐物[72][74] - 公司在抗疫中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员工等利益相关者,采购超120万只各类医用口罩等物资支持抗疫[83] - 公司采购逾120万只各类医用口罩及相当数量医疗物资支持抗疫[86] 公司人事变动 - 2020年6月9日蔡鸿文辞任CEO,杨三明获委任为CEO[39][40][41] - 2020年12月23日独立非执行董事赵立华辞世[39][41] - 2021年3月19日戴亦一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39][41] - 2020年7月1日陈思翰辞任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梁丽娜获委任[42][43] 公司业务拓展与项目获取 - 2020年公司聚焦大湾区,获取多个项目实现土地储备全面增长[20][23]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在大湾区获取并跟进7个城市更新及高端住宅项目,预计贡献约1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在大湾区相邻区域获取商住项目,预计贡献约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共计约260万平方米[65] - 公司2020年在大湾区及辐射区域获取10个项目,预计贡献新增建筑面积约260万平方米,其中大湾区7个项目预计贡献约168万平方米,辐射区域3个项目约92万平方米[67] - 2020年公司在深圳、东莞及惠州获得并跟进七个项目,预计贡献建筑面积约168万平方米[97][100] - 2020年公司获得建筑面积约153万平方米的商住项目,包括两个省会城市项目等[98][100] - 2020年公司新获取土地储备约189万平方米,其中约66%位于大湾区及辐射区域[102][103] - 2020年12月31日及年报之日,公司土地储备分别约为892万平方米及1140万平方米(含已锁定待确权项目)[102][10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土地储备约89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物业占比约42.3%,商业及其他物业占比约57.7%,预计到年报日期土地储备达1140万平方米[105][106] - 2020年公司紧跟国家战略,抓住大湾区建设和城市更新机遇,推进大湾区项目开发,重点布局深圳、东莞和惠州[85] 公司融资与激励机制 - 2020年公司通过发行境外美元债券、新股等进行股权和债券融资[21][24] - 2020年公司授出购股权,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25][27] 公司会议与活动 - 2020年12月27日公司在深圳前海举办首届合作伙伴大会[26][28] 公司人才与数字化建设 - 2020年初公司启动人才战略规划,打造“特高人才班”并启动“优粤生”招聘计划[31][32] - 2020年初公司启动数字化建设,携手明源云采用“管理 + IT”模式打造数字化[33]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合约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4210百万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62][66] - 2020年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3737.2百万元,较2019财年大幅增加136.0%(2019财年收入约为人民币1583.3百万元)[62][66] - 2020年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1286.7百万元,较2019财年大幅增加124.6%(2019财年毛利约为人民币572.9百万元)[62][66] - 2020财年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8.4分,2019财年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6.8分,强势扭亏为盈[62][66] - 2020财年公司发展大宗商品贸易新业务,总交易金额约人民币575.0百万元,净利润计入公司收入[63][66] - 2020年虽有疫情,公司营收和利润较2019财年仍实现增长,董事认为疫情对当年运营和财务无重大影响[82] - 2020财年公司营收37.372亿元人民币,较2019财年增长136.0%;毛利12.867亿元人民币,较2019财年增长124.6%;净利润3.563亿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基本每股收益0.084元人民币[84] - 2020财年公司收入为37.372亿人民币,较2019财年上升136.0%;毛利为12.867亿人民币,较2019财年上升124.6%;净利润为3.563亿人民币,2019财年亏损2.773亿人民币[87] - 2020财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84元,2019财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068元[87] - 2020年公司合约销售金额达约42.1亿人民币,合约销售面积约为68万平方米,超出年度预期[90][92] - 2020年下半年销售业绩创新高,比上半年大幅上涨[90][92] - 2020财年公司总收入约37.372亿元,较2019财年的约15.833亿元增加约21.539亿元,增长136.0%,物业销售收入占比约96.2%[114][119] - 2020财年公司开展大宗商品贸易新业务,总交易金额约5.75亿元,净利润计入公司收入[115][119] - 2020财年公司物业销售收入约35.95亿元,较2019财年的约14.23亿元增加约21.72亿元,增长152.7%[116][120] - 2020财年物业平均销售单价从2019财年的5115元/平方米增加667元/平方米,增长13.0%,至5782元/平方米[116][120] - 2020财年物业交付面积约62.2万平方米,较2019财年的约27.8万平方米增加约34.4万平方米,增长123.7%[116][120] - 2020财年公司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7060万元,较2019财年的约6360万元增加约700万元,增长11.0%[117][121] - 2020财年公司其他来源收入约4100万元,较2019财年的约5620万元减少约1520万元,减少27.0%[118][122] - 2020财年销售成本约24.504亿元,较2019财年的约10.104亿元增加约14.4亿元,增长142.5%[125] - 2020财年公司毛利约12.867亿元,较2019财年的约5.729亿元增长124.6%,毛利率约34.4%,与去年相近[126] - 其他收入从2019财年的2.037亿元降至2020财年的4720万元,减少1.565亿元,降幅76.8%[127][131] - 行政开支从2019财年的5.205亿元降至2020财年的3.986亿元,减少1.219亿元,降幅23.4%;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19财年的1.164亿元降至2020财年的1.154亿元,减少100万元,降幅0.8%[128][132] - 销售成本从2019财年的10.104亿元增至2020财年的24.504亿元,增加14.4亿元,增幅142.5%[129] - 毛利润从2019财年的5.729亿元增至2020财年的12.867亿元,增加7.138亿元,增幅124.6%;2020财年毛利率约为34.4%,与去年基本持平[130] - 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从2019财年的2130万元增至2020财年的2810万元[134][139] - 投资物业存货转拨公允值收益2020财年为2.094亿元,2019财年为零;现有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2020财年为3710万元,2019财年为7750万元[135][140] - 融资成本从2019财年的2.283亿元增至2020财年的2.768亿元,增加4850万元,增幅21.2%[136][141] - 所得税开支从2019财年的1.329亿元增至2020财年的3.696亿元,增加2.367亿元,增幅178.1%[138][142] - 2020财年公司实现净利润3.563亿元,2019财年净亏损2.773亿元[145][14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合营企业的权益为1.316亿元,2019年12月31日为1.348亿元[14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于合营企业权益余额为1.316亿元,2019年12月31日为1.348亿元[150]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非流动资产余额为3.379亿元,2019年12月31日为4.048亿元[151]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余额约为23.514亿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21.772亿元[154][157]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约为13.103亿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12.337亿元[155][158]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优先票据及公司债券约为18.205亿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19.127亿元[155][158] - 按需要时偿还及1年以内还款额2020年为23.01553亿元,2019年为10.79382亿元;一年后但两年内还款额2020年为3.27002亿元,2019年为17.05311亿元;两年后但五年内还款额2020年为3.31178亿元,2019年为2.63398亿元;五年后还款额2020年为1.7105亿元,2019年为0.98311亿元[15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向银行作出的最高担保额为26.483亿元,2019年12月31日为27.579亿元[163][164] - 2020年12月31日建设及发展合约资本承担为21.30295亿元,2019年为16.95686亿元;土地合约资本承担2020年为15.78273亿元,2019年无[16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1.23,2019年为1.46;资产负债率为16.5%,2019年为21.2%;净负债率为13.3%,2019年为19.6%[16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短债比为1.02,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5.5%,在“三道红线”指标考核中处于“绿档”[170][172] - 2020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3,737,158千元,2019年为人民币1,583,308千元[192] - 2020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1,286,733千元,2019年为人民币572,880千元[192] - 2020年公司除税前利润为人民币725,883千元,2019年为亏损人民币144,361千元[192] - 2020年公司所得税为亏损人民币369,610千元,2019年为亏损人民币132,924千元[192] - 2020年公司年内利润为人民币356,273千元,2019年为亏损人民币277,285千元[19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4252906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的3749929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3.41%[194] - 截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