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盈健医疗(01419) - 2020 - 年度财报
盈健医疗盈健医疗(HK:01419)2020-10-30 16:3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上市地点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股份代号01419,上市日期为2016年4月1日[7][8] - 公司财政年度结算日为6月30日,买卖单位为2000股普通股[8]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旗下设有全科医疗服务的医务中心均提供新冠核酸测试[14] - 公司推出远程医疗,减少社会接触和病毒扩散[14] - 公司将继续引进创新技术及设备,提供全面医疗服务保障社区[19] - 公司参与卫生防护中心计划,用“RT - PCR”技术提供核酸测试,推出远程医疗服务[58] - 2020财年公司继续与不同组织合作,引入优质医疗设施和专业团队扩大服务范围[5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在香港以特定品牌经营65间医务中心,共有124个服务点[61] 公司财务状况 - 2020财年公司收益约4.537亿港元,较2019财年减少约14.2%[23] - 2020财年全科医疗服务收益2.6653亿港元,较2019财年减少21.3%[23] - 2020财年专科医疗服务收益1.27205亿港元,较2019财年增长1.7%[23] - 2020财年牙科服务收益6000.2万港元,较2019财年减少7.4%[23] - 全科医疗服务收益从2019财年减少约7220万港元或21.3%至2020财年约2.665亿港元[24] - 专科医疗服务收益从2019财年增加约210万港元或1.7%至2020财年约1.272亿港元[24] - 牙科服务收益从2019财年减少约480万港元或7.4%至2020财年约6000万港元,病人就诊次数从约58000次减至约49000次[24] - 提供服务的成本减少约1640万港元或5.9%至2020财年约2.639亿港元,主要因支付给医生及牙医费用减少[26] - 毛利从2019财年减少约5840万港元或23.5%至2020财年约1.898亿港元,毛利率从约47.0%减至约41.8%[27]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19财年约260万港元增加约870万港元或339.1%至2020财年约1120万港元,因政府资助和租金宽免[32] - 行政开支从2019财年约2.123亿港元减少约390万港元或1.8%至2020财年约2.084亿港元,因法律及专业费用减少[33] - 出售按摊销成本计量之金融资产亏损约470万港元[34]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约2110万港元[36] - 于Heals Healthcare投资录得公平值亏损约1320万港元,于有限合夥投资录得公平值亏损约170万港元[39][44]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AMORV投资公平值亏损约100万港元[45] - 2020年6月26日,公司出售本金1030万港元的ASANA可换股债券,6月30日录得公平值亏损约600万港元[46] - 2020财年融资成本约470万港元,较2019财年的20万港元增加,主要因确认租赁负债利息开支410万港元[48] - 公司应占合资及联营公司亏损从2019财年约360万港元减至2020财年约110万港元,降幅67.9%[49] - 所得税开支从2019财年约840万港元减至2020财年约140万港元,降幅83.7%,实际税率从约24.1%降至约 - 3.5%[50] - 2020财年录得亏损约4040万港元,2019财年溢利约2630万港元,纯利率分别约为 - 8.9%及5.0%[51] - 2020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040万港元,2019财年应占溢利约2660万港元,主要因疫情影响业务等因素[54] - 2020财年联营公司上海盈健门诊部收益约1920万港元,较2019财年增加约120.8%[61] - 公司病人基础数量从2019财年约223万人增至2020财年约232万人,2020财年病人就诊次数约85万次,较2019财年大幅减少[61] - 2020财年个人客户及公司客户产生的收益分别占公司总收益约74.1%及25.9%[69] - 2020财年五大供应商产生的成本占公司服务总成本约14.5%,最大供应商产生的成本占约4.9%[6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流动净资产约6230万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的约1.283亿港元减少[7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已抵押按金约1.247亿港元,计息银行借款约1560万港元[7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未动用贷款额度约3440万港元,较2019年6月30日的约4050万港元减少[74] - 2020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率约为5.7%(2019年6月30日约为2.9%),负债净额相对权益比率约为6.0%(2019年6月30日约为3.0%)[75] - 2020年6月30日,定期存款约100万港元已抵押作集团透支担保,另有约100万港元定期存款抵押作100万港元银行融资的担保,与2019年6月30日金额相同[77] - 2020财年,集团确认出售可换股债券公平值亏损约600万港元,出售按摊余成本计量之金融资产亏损约470万港元[101] - 2020财年,无重大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资公司收购或出售[103] - 2020年资本开支已订约但尚未拨备为33.7万港元,2019年为11万港元[105] - 2020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06] - 2020财年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191] - 2020财年审核服务应付酬金995千港元,非审核服务应付酬金360千港元[192] 公司投资情况 - 2018年10月11日,公司与Heals Healthcare签订业务联盟协议,将建立及推出数码医疗平台,为期10年并自动续期3年[80] - 2018年10月11日,雅盟、公司与Heals Healthcare签订认购协议,雅盟将认购Heals Healthcare共641,704股股份[82] - 2020年6月30日,雅盟持有156,667股Heals Healthcare股份,相当于其已发行股本约8.7%[83] - 2020年6月30日,认购股份及相关衍生产品公平值金额约为1230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2.9%,录得公平值亏损约1320万港元[84] - 2020年10月7日,公司、雅盟及Heals Healthcare订立终止契约,终止业务联盟协议及Heals认购协议[87] - 2019年5月29日,雅盟以人民币3000万元资本承担额认购有限合夥中的合夥权益[88] - 2020年6月30日,雅盟为有限合夥约73.2%合夥权益的持有人[88] - 有限合夥已完成对新里程医院集团有限公司的投资,登记为1,684,808股股份的持有人[88] - 2020年6月30日,对有限合伙投资公平值约为3240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7.6%,录得公平值亏损约170万港元[89] - 集团投资有限合伙策略为加强投资回报、变现资本收益、建立业务关系及拓展商机[90] - 2019年1月11日,雅盟认购AMORV 3261股可赎回优先股,相当于成交时AMORV经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6%,总代价为300万美元[93] - 2020年6月30日,对AMORV投资公平值约为2250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5.3%,录得公平值亏损约100万港元[94] - 2018年9月21日,We Health认购ASANA可换股债券,并订立借款协议,借款甲总额1720万港元,年利率2%;借款乙总额1375万港元,年利率5%[95][96] - 2020年6月26日,We Health出售可换股债券及转让相关文件,总代价为1200万港元[100] 公司人员情况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有362名全职雇员(2019年6月30日为395名)及114名兼职雇员(2019年6月30日为82名)[107] - 公司招聘人员基于市场状况、业务需要及扩充计划制定政策,会给雇员基本薪酬及奖励,还会定期提供培训课程[109] - 萨博士自2019年5月22日起获委任为太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1] - 潘振邦先生42岁,2003年6月加入集团,2013年9月获委任为首席营运总监,负责监督集团整体业务营运[121] - 吕新荣博士70岁,2016年1月2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多所高校及机构任职[124] - 陈裕光先生68岁,2016年1月2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广泛规划及管理经验,获多项荣誉[125][126] - 冼家添先生64岁,2016年1月2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多领域有丰富经验[128] - 邝健鸿医生47岁,2003年7月加入集团,2009年8月获委任为医生咨询委员会成员,负责医疗服务相关事宜[132] - 李煊医生44岁,2002年10月加入集团,2012年10月获委任为医生咨询委员会成员[133] - 陈伟康医生53岁,2007年10月加入集团,担任肠胃及肝脏科主管,在医院管理局任职16年[133][134] - 许志伟医生48岁,2009年10月加入集团,担任骨科主管,1996 - 2007年曾于多间香港公立医院任职[136] - 袁嘉声医生48岁,2009年12月加入集团,担任外科主管,2006 - 2007年接受过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学术学院海外培训[137] - 陈达明医生53岁,2010年1月加入集团,担任耳鼻喉科主管,积累逾25年医疗实践经验[138] - 司徒少强医生54岁,2008年8月加入集团,2015年7月获委任为牙科联席主管[141] - 李煊医生2000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学士学位,2005 - 2009年获多个深造文凭和学位[133] - 陈伟康医生1991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2001 - 2006年获多个院士资格[133] - 许志伟医生1996年毕业于香港大学,2001 - 2006年成为多个学院院士,2004年获高级创伤生命支援术证书[136] - 袁嘉声医生1996年毕业于香港大学,2001 - 2006年成为多个学院院士,2009 - 2010年获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外科系名誉临床助理教授[137]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2016年4月1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480万港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动用6670万港元,未动用1810万港元,预期未动用金额将在2021年6月30日或之前动用[111] - 通过新开设六家专科医务中心扩展香港网络,所得款项净额3910万港元,已动用3730万港元,未动用180万港元[111] - 通过新开设六家全科医务中心扩展香港网络,所得款项净额590万港元,已动用390万港元,未动用200万港元[111] - 扩展中国市场所得款项净额1270万港元,已动用1030万港元,未动用240万港元[111] - 收购在香港发展完善的医务中心所得款项净额840万港元,已动用280万港元,未动用560万港元[111] - 品牌建设所得款项净额510万港元,已动用320万港元,未动用190万港元[111] - 提升资讯科技基建设施所得款项净额510万港元,已动用250万港元,未动用260万港元[111] - 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所得款项净额850万港元,已动用670万港元,未动用180万港元[111]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已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条文作为自身企业管治框架,2020财年除偏离守则条文第A.2.1条外,遵守全部适用条文[146] - 董事会职责包括集团整体战略方向、业务及投资计划制定、预算及账目编制等,设有需其批准事项的正式计划[147] - 董事会负责多项企业管治职责,已向辖下委员会授权部分职责,董事可查阅资料并获公司秘书服务[150] - 公司为董事及主管安排责任保险,每年检讨保险覆盖范围[152] - 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4] - 陈健平先生担任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主席领导董事会,总裁负责集团日常管理及营运[156] - 公司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冼先生有财务专业资格及经验,公司认为所有独董均独立[157] - 非执行董事委任有指定任期,须重选连任,每名非执行董事委任期为三年[159] - 董事有权委任人士填补董事会临时空缺或新增成员,任期有不同规定[159] - 陈先生、潘先生及陈裕光先生将在2020年12月2日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竞选连任[162] - 2020财年公司为董事安排上市规则等内部培训并提供阅读材料[165] - 定期董事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四次,约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