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从2019财年的470,700,000港元下降35.7%至2020财年的302,500,000港元[19] - 太阳能电业务收益从2019财年的452,500,000港元大幅减少66.2%至2020财年的152,900,000港元[20] - 配电系统业务在2020财年贡献收益147,000,000港元[21] - 电力工程服务收益从2019财年的18,200,000港元下降85.2%至2020财年的2,700,000港元[22] - 公司毛利率从2019财年的10.4%下降2.1个百分点至2020财年的8.3%[23] - 公司经营亏损从2019财年的52,300,000港元增加至2020财年的74,600,000港元[23] - 公司2020财年预测除息税前盈利为人民币1400万元,2021财年为1500万元,2022财年为1600万元[3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减少68.8%,从2019财年的35,200,000港元降至2020财年的11,000,000港元[25] - 行政开支减少2.7%,从2019财年的26,100,000港元降至2020财年的25,400,000港元[26] - 太阳能电业务商誉减值亏损从2019财年的22,200,000港元增加至2020财年的48,400,000港元[28] - 公司2020财年所得税开支为400万港元,较2019年的950万港元下降57.9%[38] - 公司2020财年末雇员总数为14名,较2019年的27名减少48.1%,雇员成本为1180万港元,较2019年的2050万港元下降42.4%[3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太阳能电业务收益大幅下降至人民币1.37亿元(约1.529亿港元),较去年的人民币3.896亿元(约4.525亿港元)下降约64.8%[8][12] - 配电系统业务贡献收益约人民币1.316亿元(约1.47亿港元),成为新的收益来源[9][13] - 新加坡电力工程服务收益降至50万新加坡元(约270万港元),较去年的320万新加坡元(约1820万港元)下降约84.4%[14] - 公司出售了从事电力工程服务的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14] - 公司将继续寻求高回报潜力的业务机会,如太阳能电站运营管理和配电设备生产供应[10][18]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收益99.1%来自中国,0.9%来自新加坡[73] - 公司在新加坡的业务高度依赖新加坡建屋发展局的项目,政府政策变动可能对财务表现造成不利影响[77] - 公司在新加坡业务依赖外劳,外劳供应短缺或征税增加可能影响运营[7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中国光伏产业转向市场导向和非补贴项目(平价上网)发展,预计行业整合压力将持续[9][16] - 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部分合约在2020年上半年遭受停摆及失效,财务影响已反映在年度报表中[17] - 公司采用税前折现率24.28%进行现金流预测,预计2022至2024财年收益年增长率为12%[30] - 公司通过提升技能及技术以改善投标价格,保持与客户的长期关系[79] - 公司持续监控法规发展并获取法律专业意见以应对监管风险[77] 投资和资产表现 - 公司2020财年末资产总值为4.162亿港元,较2019年的4.81亿港元下降13.5%,其中非流动资产下降84.7%至1300万港元,流动资产增长1.8%至4.032亿港元[41] - 公司2020财年末负债总额为6860万港元,较2019年的5050万港元增长35.8%,主要由于流动负债增长33.9%至6760万港元[42] - 公司2020财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670万港元,其中10.4%以港元计价,69.8%以新加坡元计价[43] - 公司2020财年末流动资产净值为3.356亿港元,较2019年的3.455亿港元略有下降[43] - 公司持有的香港上市证券存在价格波动风险[73]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共6人[13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梁宝汉先生为香港执业会计师,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经验[14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通过年度独立性审查[147] - 执行董事刘炎城先生和姚润雄先生接受了会计/财务/管理领域的持续专业发展[150] - 非执行董事谭德华先生同时接受了会计/财务/管理及其他专业技能的培训[150] 环境和社会责任 - 公司在新加坡物流车辆排放硫氧化物(SOx)0.11千克、氮氧化物(NOx)8.47千克及微粒物质(PM)3.67千克[189] - 公司消耗无铅汽油617升及柴油6,466升产生19.1吨二氧化碳(范畴一)[190] - 公司消耗37,603千瓦时电力造成18.3吨二氧化碳排放(范畴二)[190] - 公司其他间接排放产生12.4吨二氧化碳(范畴三)[190] - 公司年度总二氧化碳排放量为49.8吨(2019年为67.7吨)[190] 员工和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19年的27名减少至2020年的14名[199] - 2020年按国籍划分的员工分布为:新加坡12名,大中华地区4名,孟加拉1名,印度4名,缅甸9名[198] - 2020年按职位划分的员工分布为:一般员工4名,中層管理層4名,高級管理層6名[200] - 公司采取节能措施包括维持办公室温度在26摄氏度并使用环保材料及节能设备[196]
恒昌集团国际(01421)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