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福港(01447) - 2018 - 年度财报
新福港新福港(HK:01447)2019-04-15 17:2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號为1447[1][7][8] - 公司网站为www.sfkchl.com.hk[7][8] - 公司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6][8] - 公司香港法律的法律顾问为柯伍陈律师事务所[6][8]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等多家银行[7][8] - 公司主要以“SFK(新福港)”品牌在香港从事建筑及保养项目、在澳门从事建筑项目,还提供房屋及物业管理等服务[29][32] - 公司是列入工务科认可承建商名册在五种工程类别均为C组(不限价值)的少数香港建筑公司之一,也是可竞投房屋委员会不限价值新工程及保养合约的认可承建商[31][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18年收益创历史高位,约为61.97亿港元,2017年为46.12亿港元[11][13] - 2018年综合纯利约为1.29亿港元,2017年为1.43亿港元[11][13] - 公司2018年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4.0港仙,加上已付中期股息每股9.0港仙,全年股息付款总额为每股13.0港仙,2017年为每股31.0港仙[26] - 公司2018年收益由4,611.97百万港元增加34.37%至6,197.16百万港元[30][33] - 公司2018年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129.69百万港元,2017年为141.87百万港元[30][33] - 公司2018年收入从2017年的4611.97百万港元增至6197.16百万港元,增加约1585.19百万港元,增幅约34.37%[95] - 整体毛利从2017年的247.16百万港元增加约26.02百万港元或约10.53%至2018年的273.18百万港元[104][106] - 2018年毛利率为4.41%,较2017年的5.36%略降[105][106] - 2018年其他收益为4.76百万港元,2017年为0.35百万港元[107] - 2018年行政开支为92.53百万港元,2017年为72.67百万港元[107] - 2018年融资成本为12.23百万港元,2017年为5.49百万港元[107]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从2017年的141.87百万港元减少约12.18百万港元或约8.59%至2018年的129.69百万港元[110][113] - 2018年毛利率为4.41%,2017年为5.36%[136] - 2018年股本回报率为26.26%,2017年为29.88%[137] - 201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2975亿港元,2017年为8877万港元[137] - 2018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不包括已抵押存款)为2.169亿港元,2017年为2.5676亿港元[13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结构包括股本4.9378亿港元(2017年:4.748亿港元)及银行贷款和透支3.7173亿港元(2017年:3.0774亿港元)[168][17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及手头现金为2.169亿港元(2017年:2.5676亿港元)[169][17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25(2017年:1.29)[169][172]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总额约为3.7173亿港元,2017年为3.0774亿港元;银行贷款约为3.7173亿港元,2017年为3.0176亿港元;银行透支约为零港元,2017年为0.0598亿港元;银行贷款及透支年利率为3.42% - 4.44%,2017年为1.80% - 2.69%[175][177] - 公司借款净额从2018年6月30日的2.39亿港元改善至2018年12月31日的1.55亿港元[175][177]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未动用银行融资约为20.56亿港元,2017年为12.67亿港元[176][178]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75.28%,2017年为64.82%[179][181]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4.19亿港元,2017年为4.1008亿港元[180][182] - 公司本年度购置厂房及设备开支为2862万港元,2017年为1564万港元[185][18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金融机构以公司客户为受益人授出约4.02995亿港元履约保证,2017年为3.45803亿港元[19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为授予澳门合营企业的4.29981亿港元银行融资提供2.14991亿港元担保,占比50%,2017年融资额为5.16986亿港元,担保额为2.58493亿港元[19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50%比例融资已动用9438.9万港元,2017年为8708.8万港元,其中7353万港元为金融机构授予合营企业客户的履约保证,2017年为7574万港元[19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有存款2504万港元及出让的项目所得款项抵押予银行作融资抵押,2017年存款为2501万港元[197][20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有550万港元资本承诺用于租赁物业装修及购买家具装置,2017年为零[198] 业务合约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获11份新合约,总合约价值约58.52亿港元,2017年为40.7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43.8%[12][14] - 2018年获批两份重大土木工程合约,价值分别为4.82亿港元及4.09亿港元[12][1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手头上合约的未完成价值约为100亿港元[12][14] - 2018年公司在香港以总承建商身份获批11个项目,来自公营和私营部门的分别为6个和5个,原定合约总额约为58.52亿港元[37] - 原定合约金额5亿港元或以上的项目有1个,合约金额为37.4亿港元;5亿港元以下但2亿港元或以上的项目有5个,合约金额为20.38亿港元;少于5000万港元的项目有5个,合约金额为7400万港元[3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手头有21个一般楼宇工程项目及8个土木工程项目,原定合约总额约为200亿港元[4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在建项目的未完成价值约为100亿港元[41] - 房屋委员会居屋发展项目(3幢约30层高楼宇等)原定合约金额12.97亿港元,2018年确认收益5.118亿港元[42] - 房屋委员会居屋发展项目(3幢约27层高楼宇等)原定合约金额12.99亿港元,2018年确认收益4.338亿港元[42] - 机场管理局停车场改善工程原定合约金额1.237亿港元,2018年确认收益8120万港元[42] -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的公园主合约原定合约金额11.402亿港元,2018年确认收益3.865亿港元[42] - 香港房屋协会的建议资助房屋发展项目原定合约金额4.64亿港元,2018年确认收益1.704亿港元[42] - 与医院管理局的合约原定合约金额7.342亿港元,2018年确认收益2.011亿港元[42] - 土木工程拓展署啟德發展計劃於2019年9月的土木工程合約金額為1947百萬港元,已確認收益235.3百萬港元[54] - 房屋委員會公屋發展項目於2019年10月的一般樓宇工程合約金額為3047百萬港元,已確認收益1311.5百萬港元[54] - 房屋委員會公共租住房屋發展計劃於2019年12月的一般樓宇工程合約金額為707百萬港元,已確認收益265.4百萬港元[54] - 房屋委員會資助出售房屋發展計劃於2020年2月的一般樓宇工程合約金額為513百萬港元,已確認收益168.1百萬港元[54] - 香港科技大學研究生宿舍主合約於2020年2月的一般樓宇工程合約金額為316.4百萬港元,已確認收益46.9百萬港元[54] -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的M+海濱長廊工程合約於2020年2月的一般樓宇工程合約金額為69.7百萬港元,已確認收益2.3百萬港元[54] - 為房屋委員會管理位於屯門及元朗的物業提供保養工程於2020年3月的一般樓宇保養項目合約金額為246.7百萬港元,已確認收益86.9百萬港元[58] - 為建築署管理的物業提供保養工程於2021年3月的一般樓宇保養項目合約金額為1471.8百萬港元,已確認收益372.6百萬港元[58] - 土木工程拓展署的碼頭保養合約於2022年3月的土木工程保養項目合約金額為150.1百萬港元,已確認收益93.9百萬港元[58] - 房屋委員會公共租住房屋及資助出售房屋發展計劃建築工程於2022年10月的一般樓宇工程合約金額為3740百萬港元,已確認收益401.1百萬港元[68] - 报告期后获批为建筑署管理工程提供设计及施工合约,原订合约金额531.0百万港元,合约期为2019年2月至2022年8月[8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一般楼宇及土木工程业务收益分别为4807.08百万港元及1236.28百万港元,2017年分别为3275.66百万港元及1228.05百万港元,分别占2018年集团总收益约77.57%及19.95%,2017年占比分别为71.03%及26.63%[75][76] - 2018年其他服务收益占集团总收益约2.48%,2017年为2.34%[77][78] - 2018年一般楼宇业务收入从2017年的3275.66百万港元增至4807.08百万港元,增加约1531.42百万港元,增幅约46.75%[96] - 2018年土木工程业务收入从2017年的1228.05百万港元增至1236.28百万港元,增加约8.23百万港元,增幅约0.67%[97] - 2018年其他服务收益为153.81百万港元,2017年为108.26百万港元,占2018年集团总收益2.48%,2017年占比2.34%[98] - 一般楼宇业务收益从2017年的3275.66百万港元增加约1531.42百万港元或约46.75%至2018年的4807.08百万港元[99] - 土木工程业务收益从2017年的1228.05百万港元略增约8.23百万港元或约0.67%至2018年的1236.28百万港元[99] - 其他服务收益2018年为153.81百万港元(2017年:108.26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的2.48%(2017年:2.34%)[100] 公司业务风险 - 公司业务依赖分包商执行建筑合约,若分包商无法提供服务或成本上涨,可能影响公司业务[121][125] - 香港政府是公司最大客户,若其削减或延迟建筑业支出等,可能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123] - 公司业务按项目运营,若完成手头合约后无法获得新项目或合约金额相当的新合约,可能影响财务表现[124] - 公司工程可能因不可预见因素延误或中断,若未按时完工需赔偿客户[127][130]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澳门及中国有2340名雇员,其中全职雇员2128名,兼职雇员212名,2018年总薪酬约为7.49亿港元[151][154] - 公司根据相关劳工法例与雇员订立单独劳工合约,薪酬包括薪金、医疗福利、花红,合资格雇员可能获授购股权[152][155] 公司合规与认证情况 - 2018年公司有1宗违反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定罪,2017年无环境违规事件[160][163] - 2018年公司因违反《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的2宗控罪被罚款12.7万港元[166][170] - 公司于2006年获ISO14001认证,2015年获ISO50001认证[159][162] 公司业务策略与展望 - 2015年“铅水”事件和2018年“钢筋连接器”等事件后,政府检查可能过于谨慎,会增加建筑成本和延长工期,但公司认为可凭优质服务维持建筑业务稳定增长[18][35] - 2018年底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向政府提出土地供应策略及方案建议,香港土木工程及建筑承建商将受益于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