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投交通科技(01522) - 2018 - 年度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非流动资产为703,412千港元,2017年为731,123千港元,2016年为654,271千港元,2015年为315,212千港元,2014年为261,007千港元[11] - 2018年流动资产为2,340,020千港元,2017年为1,981,904千港元,2016年为1,840,626千港元,2015年为1,231,066千港元,2014年为1,165,578千港元[11] - 2018年总负债为845,780千港元,2017年为498,918千港元,2016年为378,370千港元,2015年为324,776千港元,2014年为426,999千港元[11] - 2018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为2,168,810千港元,2017年为2,194,076千港元,2016年为2,104,699千港元,2015年为1,211,100千港元,2014年为985,621千港元[11]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3港仙,2017年为1.8港仙,2016年为1.7港仙,2015年为1.7港仙,2014年为6.0港仙[11] - 2018年每股摊薄盈利为2.3港仙,2017年为1.8港仙,2016年为1.7港仙,2015年为1.7港仙,2014年为5.9港仙[11] - 2018年收入为453,204千港元,2017年为564,587千港元,2016年为479,309千港元,2015年为320,782千港元,2014年为657,241千港元[12] - 2018年毛利为108,815千港元,2017年为113,286千港元,2016年为103,985千港元,2015年为121,452千港元,2014年为233,369千港元[12] - 2018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47,398千港元,2017年为38,554千港元,2016年为25,728千港元,2015年为22,945千港元,2014年为65,042千港元[12] - 2018财年公司实现收入约港币45320万元,较2017财年减少约港币11140万元,降幅约19.7%[18] - 2018财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港币4740万元,较2017财年增加约港币880万元,增幅约22.8%[18]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18财年股息港币21001267.27元,2017财年为港币21047867.27元[18] - 集团收入从2017财年约港币564.6百万元减至2018财年约港币453.2百万元,减幅约19.7%[65] - 集团投资收益从2017财年约港币11.5百万元增至2018财年约港币21.4百万元,增加约港币9.9百万元[68]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从2017财年约港币38.6百万元增至2018财年约港币47.4百万元,增幅约22.8%[72]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港币1,069.6百万元,2017年12月31日约为港币1,128.8百万元[74]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贷款约3.424亿港元,为向最终控股公司京投贷款,2017年为零[75]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23.4亿港元,2017年约19.819亿港元;流动负债约8.278亿港元,2017年约4.748亿港元;流动资产净值约15.122亿港元,2017年约15.071亿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2.8,2017年约4.2;按总负债除以总资产计算的资产负债比率为27.8%,2017年为18.4%[76]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316名雇员,2017年为290名;员工总成本约1.19亿港元,2017财年为1.01亿港元[80]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18财年末期股息每股0.01港元,与2017财年相同,预计2019年9月25日或之前派付[84]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18.342亿港元,2017年12月31日为18.576亿港元[134] - 最大供货商占采购总额的24.8%,五大供货商(合并)占采购总额的43.0%[139] - 最大客户占销售总额的17.0%,五大客户(合并)占销售总额的55.1%[142] - 2018财年应付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介于1500001港元至2000000港元[152] - 公司2018财年末期股息建议为每股0.01港元,与2017财年相同,将派发给2019年7月4日在册股东,预计2019年9月25日或之前派付[12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于联交所购回4,660,000股股份,支付总额2,321千港元[176][177] - 所有购回股份于2018年11月2日注销[18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北京路網框架協議下總交易額為港幣7714萬元[18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北京軌道公司協議下交易總金額為港幣2752萬元[191] - 2018年租賃協議期限為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交易代價人民幣4666397.25元(約港幣5506348.76元)[192] - 2018財年,2018年租賃協議下交易總金額為人民幣429萬元[19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财年集团智慧轨道交通服务收入约为港币32,381万元[43] - 2018年8月京投亿雅捷中标郑州市轨道交通网络ANCC系统采购项目,中标金额约为人民币9,600万元[45] - 2018年12月京投亿雅捷中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四期接入ACC/TCC系统项目,中标金额约为人民币1,139万元[46] - 2018年8月京投亿雅捷取得北京市郊铁路副中心线、怀柔密云线交通标识系统工程项目,合同金额约为人民币1,219万元[46] - 2018年5月起京投亿雅捷和亿雅捷北京获北京新机场高速公路项目相关分包协议,合同金额累积约为人民币9,836万元[46] - 京投亿雅捷获南宁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PIS分包合同,合同金额约为人民币3,130万元[50] - 2018年3月京投亿雅捷获北京世园会管廊工程电子与智能化项目,合同金额约为人民币3,106万元[51] - 自2018年5月起京投亿雅捷取得综合设备安装等项目合同,累积金额约为人民币1,404万元[51] - 2018财年集团民用通信传输服务收入约为港币12,940万元[54] - 智慧轨道交通服务业务收入从2017财年约港币450.1百万元减至2018财年约港币323.8百万元,降幅约28.1%[65] - 民用通信传输服务业务收入从2017财年约港币114.5百万元增至2018财年约港币129.4百万元,增幅约13.0%[65]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2018年4月公司正式启动战略规划制定工作,提出“新征程·重塑2021”的发展战略[30] - 公司将聚焦智慧轨道交通6大核心系统,紧盯2021年五大战略目标[30] - 公司定位为“中国领先的城市轨道交通智慧系统服务商”,采取更积极进取的发展策略[30] - 公司将巩固AFC、PIS等细分市场领导地位,通过投资并购增强智慧轨道交通长期竞争优势[30] - 公司将推进服务保障、业务聚焦、协同创新、降本增效、价值提升五大战略[30] - 2018年公司实施对华启智能的收购,是落实“新征程 • 重塑2021”重要举措[33] - 公司2019年将深耕北京市场,坚持“立足北京和香港,辐射京津冀,拓展全国,进军国际”的市场策略[33] - 公司将围绕北京轨道交通需求,聚焦城轨智慧系统主业,拓展全国市场[88] - 公司形成“乘客需求导向”等产品理念,明确打造“智慧地铁”系列产品的发展方向[90] - 公司将由“市场驱动”转型为“市场、资本与科技驱动”模式[94] - 公司未来将重点对三个方向开展并购拓展战略[94] - 公司将联合多方成立研究院,支持大数据中心建设[95] 公司投资与合作 - 公司拟出资最大代价人民币10.45亿元收购苏州华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95%的股权[24] - 公司与合作伙伴合资成立北京京投信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51%[24] - 公司收购北京新岸线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30%股权,助力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领域产业布局[28] - 2018年11月公司收购华启智能95%股权,最大代价为人民币10.45亿元,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完成商务备案及工商登记变更[58] - 2018年2月28日京投卓越成立子公司京投信安,持股51.0%,京投信安当年取得相关资质[59] - 2018年12月31日京投卓越受让新岸线轨道交通30%股权,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62] - 2018年对京投亿雅捷小股东10%股权开展收购,2019年2月20日订立产权交易合同并完成挂牌交易[82] - 2018年11月29日公司收购华启智能95%股权,最大代价为10.45亿元人民币,该投资事项于2019年2月25日通过特别股东大会全票通过[81] 公司科研与项目进展 - 2018年公司主导申报的“智能轨道交通技术创新中心”专项科研项目获北京市科委财政资金支持,3年总额不超人民币2400万元,2018年已获专项资金人民币800万元[24] - 公司申报的2018年京投课题获得280万元课题支持[24] - 公司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和信息安全领域自主研发了132项系统软件并获取相关软件著作权[24] - 公司在新机场线开展5G建设试点[21] - 2018年公司主导申报的科研项目获北京市科委财政资金支持[98] 行业市场情况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35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交通线路5766.6公里,2018年新增运营线路长度734.0公里,新增运营线路22条,新开通延伸段14段[40] - “十三五”以来三年累计新增运营线路长度为2148.7公里,年均新增线路长度为716.2公里[40] - 5766.6公里城轨交通运营线路中,地铁4511.3公里,占线路总长的78.23%[40] - 预计2019年29座城市的50条轨道交通线路将新增开通运营,总里程达891.49公里,车站586座,总投资额达5786.11亿元[40] - 到2020年铁路网规模达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39] - 城轨铁路网建设2017年左右大规模开启,预计2019 - 2020年第一期开通高峰并持续到2022年左右[39] - 到2023年,中国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预计达13230公里[40] - 2018年北京轨道交通网络总客流量约38.48亿人次,较2017年增长0.70亿人次,涨幅约1.85%[42] 公司人员与组织架构 - 曹玮于2009年4月加入公司,2011年1月7日获委任为董事[101] - 曹玮所在More Legend拥有公司约11.65%的已发行股本[101] - 宣晶于2014年6月2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7年2月28日获委任为行政总裁[102] - 宣晶于2018年1月15日获委任为京投信安董事长[102] - 张燕友55岁,2018年12月14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自2018年4月起任公司最终控股公司京投董事长[104] - 关继发53岁,2015年10月2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17年2月28日至2018年12月14日期间任主席,现担任京投副总经理[105] - 郑毅44岁,2017年8月25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自2005年11月起在京投任职[106] - 任宇航43岁,2017年2月2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18年8月获委任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非执行董事[109] - 白金荣68岁,2011年12月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30年财经及企业管理经验[110] - 罗振邦53岁,2012年11月1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等方面拥有逾20年经验[112] - 张燕友于2001年5月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学位,2008年1月获北京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04] - 关继发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