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汇聚科技(01729) - 2019 - 年度财报
汇聚科技汇聚科技(HK:01729)2019-07-22 12:03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增长6.1%至13.144亿港元,主要受电信和医疗设备销售推动[17] - 公司收益从1,238.4百万港元增长6.1%至1,314.4百万港元[19] - 集团2019财年收益同比增长6.1%至13.144亿港元(2018年:12.384亿港元)[34][36] - 年度溢利总额下降7.0%至1.229亿港元[15] - 年度溢利同比下降7.0%至1.229亿港元(2018年:1.321亿港元),净利润率从10.7%降至9.4%[33] - 年度溢利总额为122.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0%,净利润率从10.7%降至9.4%[48][54] - 经营溢利为147.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2.0%[46] - 经营溢利从1.893亿港元降至1.476亿港元[66]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23.0%至6.7港仙[15] - 每股基本盈利为6.68港仙,同比下降23.0%(从8.68港仙)[49][54] 成本和费用 - 毛利增长2.3%至2.793亿港元[17] - 毛利从273.0百万港元增长2.3%至279.3百万港元[19] - 毛利微增2.3%至2.793亿港元[33][39] - 毛利率下降0.8个百分点至21.2%[15][17] - 毛利率从22.0%下降至21.2%[19] - 毛利率由22.0%下降至21.2%[33][39] - 经营开支总额同比增加32.8%至1.268亿港元,占收益比例从7.7%升至9.6%[33][43] - 经营开支总额为126.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2.8%,占收益百分比从7.7%增至9.6%[4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7%至0.457亿港元,占收益比例从3.3%升至3.5%[45] - 研发开支为45.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7%,占收益百分比从3.3%略升至3.5%[46] - 行政费用同比大幅增长至0.579亿港元(2018年:0.344亿港元),占收益比例从2.8%升至4.4%[44] - 融资成本从2.3百万港元减少30.4%至1.6百万港元[47][53] - 实际税率从22.7%降至15.8%,主要因研发开支额外税项扣减5.6百万港元[48][54]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从收益11.8百万港元转为亏损4.9百万港元,主要因汇兑亏损9.8百万港元[46] 现金流和资本开支 - 经营产生现金下降11.3%至1.715亿港元[15] - 经营产生现金从1.933亿港元降至1.715亿港元,减少11.3%[66][67] - 资本开支激增1,515.9%至1.826亿港元[15] - 公司2019财年资本支出为182.6百万港元用于购置有形资产[76][80]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下降20.0%至2.238亿港元[15]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796亿港元降至2.238亿港元,减少20.0%[65] - 银行贷款从4150万港元增至4920万港元,上升18.6%[65] - 负债比率从上一财年的9.1%微降至9.0%[78][82] - 集团资本承担为359.5万港元[94] - 公司持有港元现金余额以减少不必要的外汇兑换损失[100][102] - 集团大部分收付款以美元、港元、人民币及欧元计值[98] 业务分部表现 - 通讯及医疗设备分部的高销售额推动收益增长[19] - 医疗设备分部对收益贡献显著增加[22][30] - 电讯分部收益同比增长21.9%至6.509亿港元(2018年:5.341亿港元),占比提升至49.5%[36][37] - 数据中心分部收益同比下降19.0%至4.629亿港元(2018年:5.716亿港元)[36][37] - 医疗设备分部收益同比激增122.2%至1.38亿港元(2018年:0.621亿港元)[36][38] - 工业设备分部收益同比下降11.3%至0.626亿港元(2018年:0.706亿港元)[36][38] 资产和运营效率 - 股东资金增长19.7%至5.491亿港元[15] - 股东资金从4.587亿港元增至5.491亿港元,同比增长19.7%[62][64] - 存货从1.953亿港元降至1.866亿港元,周转日数从60天增至67天[68][69] - 应收账款从2.377亿港元大幅降至1.642亿港元,周转日数从65天改善至56天[69] - 公司应收账项从2018年3月31日的237.7百万港元减少至2019年3月31日的164.2百万港元,降幅约30.9%[70]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65天改善至56天[70][72] - 逾期超过30天的贸易应收账款占总额比例为1.2%[71] - 其他应收款项从2018年3月31日的39.6百万港元减少至2019年3月31日的33.6百万港元[72][73] - 应付账项从2018年3月31日的328.3百万港元减少至2019年3月31日的256.0百万港元[73][74] -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99天变为103天[73][74] - 其他应付款项从2018年3月31日的36.4百万港元减少至2019年3月31日的30.1百万港元[74][75] - EBITDA(扣除推算财务担保收入)从1.762亿港元降至1.677亿港元[66] 股息和股东回报 - 末期股息每股2港仙(2018年:1港仙),总额约36.8百万港元[19] - 末期股息每股2港仙,总额约36.8百万港元[50][55] - 公司建议派发每股2港仙的末期股息,总额约为3680万港元[148] - 末期股息总额较2018年的1840万港元增加100%[148] - 末期股息每股2港仙,总金额约36.8百万港元,较2018年18.4百万港元增长100%[149] - 可供分派储备金额约272百万港元[155][159] - 公司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包括财务表现、股东权益及债务股权比率等[143][145] - 股息政策规定除中期股息外,任何股息须经股东普通决议批准[145] - 股息可分派形式包括现金或股份,须按公司章程规定程序进行[144] - 公司持续审阅股息政策并保留更新、修订权利[145] 战略投资和产能扩张 - 公司以1.668亿港元收购目标物业以提升通讯、数据中心和医疗设备分部产能超过120%[60] - 公司已动用250万港元净收益购置新测试设备并聘用17名研发人员[86] - 集团已支出620万港元用于生产机器,占上市净收益的5.9%[88][92] - 集团已支出320万港元用于自动化流程,占上市净收益的12.6%[88][92] - 集团以1.668亿港元收购工业用地及建筑物,其中8860万港元来自上市净收益[88][92] - 新工厂将增加超过120%的生产产能[88] - 集团计划支出190万港元设立区域代表办事处,占上市净收益的1.5%[89][92] - 集团已支出20万港元在上海设立区域代表办事处[89] - 公司上市净收益总额为1.266亿港元[91][92] - 研发设备已使用250万港元,占上市净收益的6.8%[92] 客户和供应商关系 - 公司最大客户贡献营业额约5.46亿港元占总额41.5%[172] - 前五大客户合计贡献营业额约11.2亿港元占总额85.2%[172] - 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约1.32亿港元占直接总成本12.8%[172] - 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约3.8亿港元占直接总成本36.7%[172]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中国领先电信设备供应商、全球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跨国医疗设备制造商[105][108] - 公司与Linkz集团保持近十年材料供应合作关系[168] - 与Linkz Industries的框架协议期限至2020年3月31日,涉及电缆组件产品销售和铜制电缆产品采购[164][167] - 所有持续关连交易均被认定为公平合理且符合公司利益[169] - 审计师对持续关连交易出具无保留意见函件[170] - 董事及控股股东未在五大客户或供应商中持有权益[173] 管理层和董事会 - 公司首席执行官柯天然先生57岁,自2017年7月10日起担任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115] - 公司首席财务官黄志权先生54岁,自2017年7月10日起担任首席财务官兼执行董事[117] - 黄志权先生拥有超过21年管理会计及营运管理经验[120] - 公司非执行主席罗仲炜先生70岁,自2017年7月10日起担任主席兼非执行董事[121] - 罗仲炜先生拥有超过41年电子行业经验[122] - 独立非执行董事何显信先生54岁,自2018年1月24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24] - 何显信先生拥有超过21年电子元件销售及市场营销经验[12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陆伟成先生50岁,自2018年1月24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2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忠信先生53岁,自2018年1月24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26] - 陈忠信先生自1996年2月起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执业会计师[126] - 何显信拥有逾21年电子元件销售及营销经验[127] - 陆伟成在南洋商业银行任职25年(1992年至2017年)[128] - 朱一夫拥有逾17年电缆行业工作经验[129] - 陈庭禧拥有逾29年电缆行业工作经验[130] - 陈庭禧于1999年取得南澳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30] - 占阳旺拥有逾23年会计及财务领域工作经验[133] - 周银发拥有逾30年电缆行业工作经验[133] - 周银发于1988年取得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学士学位[134] - 李岳忠拥有逾26年电缆行业工作经验[134] - 谭德华拥有逾26年制造业工作经验[136] 员工和薪酬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2,033人,较上一财年2,168人减少6.2%[101][103]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福利开支总额为2.016亿港元,较2018财年1.567亿港元增长28.7%[101][103] - 公司采用购股权计划作为员工激励措施[104][107] - 公司根据市场标准和个人能力制定薪酬结构[109] - 高级管理层薪酬在0港元至100万港元区间有4人[198] - 高级管理层薪酬在100万港元至150万港元区间有1人[198] - 高级管理层薪酬在150万港元至200万港元区间有1人[198] - 高级管理层薪酬在200万港元至250万港元区间有1人[198] - 薪酬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审议薪酬政策[198] - 公司设有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198] - 退休福利计划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9[198] - 集团高级管理人员2019年度酬金处于披露区间但未披露具体金额[197]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罗仲炜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175,070,000股,占总股本63.86%[199] - 控股股东Linkz Industries持有1,175,070,000股股份,占集团经扩大总股本63.86%[162] - 罗仲炜先生通过Nickson Holdings间接控制集团经扩大总股本38.2%[162] - 董事服务合约无超过1年不可终止的赔偿条款[185] - 董事在2019年度集团重大合约中无直接或间接权益[185] - 控股股东除已披露交易外未与集团订立其他重大服务合约[186] - 董事及其关联方未获授任何股份认购权(除已披露购股权计划)[187] - 公司董事及控股股东在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内无任何与集团业务竞争或利益冲突需披露事项[188][191] - 控股股东等8方契诺人于2018年1月24日签署不竞争契约避免未来竞争[189][192] - 集团对竞争性商业机会拥有6个月优先认购权决定期[190][192] - 优先认购权需经全体无利益关联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股东批准[193] - 2019年度未收到控股股东任何竞争性商业机会书面通知[194][195] - 公司已投购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提供履职保障[180]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年度所有披露符合上市规则第14A章要求[171]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未签订任何重大管理合约[198] - 董事及行政人员权益披露依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V部规定[200] 奖项和认可 - 公司获得华为"优秀交付绩效奖"和"数字化协同标杆奖"[30] - 公司获得GE Healthcare"卓越合作奖"[30] - 公司获得环保伙伴认证和5年+环保先驱奖章等多项环保奖项[110][112] - 公司被评为积金好雇主和优秀家庭友善雇主金奖[110][112] 业务战略和市场举措 - 公司更改美国市场产品组件供应来源以规避关税[23] - 推出更多5G下一代产品形成多元化产品组合[29] - 公司通过更改供应源和获得原产地裁定规避美国额外关税影响[61][63] - 集团核心业务为制造及销售电线组件产品,年内主营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143]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电线组件产品的制造及销售[143] 企业社会责任和环保 - 公司通过LED照明改造和热回收系统等举措降低能耗[110][112] - 慈善捐款57,500港元,较2018年2,000港元大幅增长2,775%[161][165] - 公司未发现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