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业务架构 - 集团有五个主要分部,分别为上产及建筑工程、物业发展及投资物业业务、物流服务及资讯科技发展、健康及医疗服务、建筑材料买卖[10] 各业务线收益情况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上盖及建筑分部收益为581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72.3%;2019年同期收益约1.187亿港元,占比约100%[1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流服务及资讯科技开发分部收益约264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3.3%;2019年同期收益为零[13] - 健康及医疗业务收益增加约85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10.5%(2019年同期无)[15] - 建筑材料买卖收益增加约1.12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的13.9%(2019年同期无)[1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地基工程及上盖建筑工程收益23,263千港元,建筑材料买卖收益11,171千港元,健康及医疗业务收益8,468千港元,智慧物流及资讯科技服务收益2,646千港元,总收益42,902千港元[51][52][5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地基工程及上盖建筑工程收益104,869千港元,总收益104,869千港元[51][52][5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地基工程及上盖建筑工程收益58,084千港元,建筑材料买卖收益11,171千港元,健康及医疗业务收益8,468千港元,智慧物流及资讯科技服务收益2,646千港元,总收益80,369千港元[51][52][5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地基工程及上盖建筑工程收益118,722千港元,总收益118,722千港元[51][52][59] 项目情况 - 2020年6月30日,集团在浙江衢州市的田园康养项目总地盘面积为27,9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37,356平方米,预计2021年12月完工,集团拟持有约18,99平方米用于酒店服务或出租[13] 行业规模 - 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2019年已达人民币82万亿元,初步估计2020年突破人民币10万亿元,2019 - 2023年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估计为12.55%[14] 业务策略 - 集团认为香港建筑业环境艰难,毛利及毛利率因降低投标价受压,将审慎管理香港上产及建筑业务运营[10][11] - 集团有志于拓展中国建筑业务,并探索房地产开发、商业物业租赁等多元化业务[10] - 集团最终控股股东余竹云将利用个人背景及管理经验探索未来商机[10] - 集团寻求各分部之间实现协同价值以取得更高回报及更大商机[10] 收益减少原因 - 上盖及建筑分部收益减少主要因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致建筑工程延期及/或变更的直接成本上升和香港出现意外复杂情况[11]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为804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约1.187亿港元减少32.3%[1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约为5.8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约102万港元下降约94.3%,毛利率由0.8%降至0.07%[17] - 其他收入及净收益约为230万港元(2019年同期约为150万港元)[1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176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约1090万港元增加约61.4%[21] - 所得税开支由2019年同期的约30万港元增加约100%至2020年的约210万港元[2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净亏损约为1190万港元,而2019年同期为净溢利约867万港元[23] - 2020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6610万港元(2020年3月31日约为1.145亿港元)[24] - 2020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36.5%(2020年3月31日为49.6%)[25] - 2020年4月1日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4290.2万港元,期内亏损1159.8万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1.1港仙[36] - 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7555.9万港元,流动资产为1.91763亿港元,总资产为2.67322亿港元[37] - 2020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4923亿港元,总负债为1.18092亿港元,权益及负债总额为2.67322亿港元[37][38]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14686亿港元,流动净资产为7707.7万港元,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52636亿港元[38] - 2020年6月30日资本及储备中股本为264万港元,储备为1.4659亿港元[37] - 2019年4月1日结余分别为2,640、88,276、11,010、71,573[40] - 2020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内亏损11,598[40] - 2020年6月30日结余分别为2,640、88,276、11,010、16、47,288[4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9,842,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33,006),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5,36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48,525),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6,046[41]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7,819,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365),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77),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7,377,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0,010[41] - 2020年6月30日综合资产总值为267,32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74,414千港元下降2.6%[62] - 2020年6月30日综合负债总额为118,09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113,700千港元上升3.9%[6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747千港元,较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389千港元增长92.0%[64] - 2020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所得税抵免为17千港元,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支出为95千港元[6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1,598千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1.10港仙[66] - 2020年4 - 6月集团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开支约469,000港元,较3月31日的约2,050,000港元下降77.1%[68] - 2020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6,704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7,907千港元增长31.5%[70] - 2020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包括应收关联公司款项约450,000港元,较3月31日的约855,000港元下降47.4%[71] - 法定股本方面,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2020年4月1日及2020年6月30日均为5,000,000千港元[72][73] - 2020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7,269千港元,3月31日为29,466千港元[74] - 2020年6月30日应付关联方款项约9,000港元,3月31日约63,000港元[74] - 2020年4月1日至6月30日主要管理层人员酬金约为728,000港元,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3,867,000港元[80] - 2020年6月30日集团履约保证或然负债约33,690,000港元,3月31日约41,998,000港元[81] - 2020年6月30日集团就发行履约保证向保险公司支付现金抵押约10,730,000港元,3月31日约13,330,000港元[81] 公司发售及资金用途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350万港元[3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增聘员工计划用途1.16亿港元,实际用途400.2万港元,未动用759.8万港元;收购额外机器及设备计划用途5490万港元,实际用途876万港元,未动用4614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计划用途700万港元,实际用途700万港元[31] 公司股份相关 - 2020年6月29日公司建议股份拆细,8月3日获股东批准,8月5日生效,法定股本为5亿港元,分为20亿股经拆细股份,其中1.056亿股为已发行及悉数缴足[33] - 2020年8月5日公司股份拆细生效,法定股本为50,000,0000,7元,分为20,000,000,000,800,000股[88] 公司业务协议 - 2020年7月7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安徽中之环建筑与临泉中之环置业订立建筑服务协议,服务费总额不超1.3272亿元[34] - 安徽中之環建筑将在2020年12月27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为临泉中之环置业提供建筑服务,服务费总额不超1.3272亿元[89]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0年4月1日至6月30日止期间派付中期股息[33]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间派付中期股息[6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101] 公司财政年结日变更 - 公司财政年结日自2020年财政年度起由3月31日变更为12月31日[43] 财务准则应用 - 本中期期间公司首次应用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编制报表,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45][46] 财务风险管理 - 公司活动面临利率、信贷及流动资金等多种财务风险,风险管理政策自年底以来无变动[47] - 与年末相比,财务负债之合约未贴现现金流出无重大变动[48] - 2020年6月30日及2020年3月31日公司并无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各层级之间无转移[48] 各业务线盈利情况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分部亏损5,013千港元,其他收入及净收益1,157千港元,未分配企业开支及融资成本7,754千港元[55]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分部溢利1,435千港元,其他收入及净收益1,277千港元,未分配企业开支9,955千港元,融资成本6千港元,除所得税前亏损7,249千港元[5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地基工程及上盖建筑工程亏损2,334千港元,智慧物流及资讯科技服务溢利1,753千港元,健康及医疗业务溢利456千港元,建筑材料买卖溢利183千港元,总溢利5,433千港元,其他收入及净收益2,341千港元,未分配企业开支17,611千港元,融资成本11千港元[5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部溢利1,017千港元,其他收入及净收益1,482千港元,未分配企业开支10,912千港元,除所得税前亏损8,413千港元[59] 业务分部变化 - 2020年期间公司引入额外分部健康及医疗业务和建筑材料买卖[54] 分部间销售情况 - 报告期内无分部间销售(上一期也为零)[59] 公司收购情况 - 2020年3月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订立买卖协议以零代价收购珠海中環雲全部已发行股本,4月完成收购[82] - 收购珠海中環雲时其他应收款项公平值约30,000港元,合约总额约30,000港元,负债净额(170)千港元,产生商誉为170千港元[85][86] - 收购珠海中環雲后,收购日期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珠海中環雲产生的额外业务应占亏损约45,000港元,且未对集团收益作出贡献[87] - 假设收购于2020年4月1日完成,集团期内收益约为42,02,000港元,期内亏损约11,598,000港元[87] 股权结构 - 余竹云通过Central Culture Resource Group Limited持有公司7.92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75%[91][95][97] - 2020年1月9日,Central Culture Resource Group Limited抵押给华泰金融控股的股份减至7.6032亿股[95][97] - 余竹云持有相联法团Central Culture Resource Group Limited 5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00%[96] 购股计划 - 公司采纳购股计划,截至报告日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2640万股,占全部已发行股本10%[99]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本期及报告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0] 公众持股量情况 - 本期及报告日,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充足公众持股量[101] 董事资料情况 - 自2020年年报刊发以来,须披露的董事资料无变更[102]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
中环新能源(01735) - 2020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