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布局与规模 - 公司在国内外举办22所院校,包括9所本科、11所高职和2所技师学院[5] - 公司在国内十省市举办20所本专科院校,在校生规模达23.2万人[8] - 截至2021年11月1日,集团运营及投资19所高等教育学校和2所技师学院,在校学生总数达232,059名[34] 院校专业与课程建设 - 2021财年,7所院校新设6个国控专业、15个省控专业;3所院校7个专业列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 - 5所院校34门课程列为国家级课程,9个课程列为省级一流课程和示范课程[7] - 报告期内,7所院校新设6个国控专业、15个省控专业[38] - 报告期内,3所院校7个专业列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 - 报告期内,5所院校34门课程列为国家级课程,9个课程列为省级一流课程和示范课程[38] 院校荣誉与成果 - 16所院校共获516个奖项或荣誉称号,含28项国家级大赛一等奖、304项省级大赛一等奖[7] 院校转设与并购 - 2021年4月,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完成转设[7] - 2020年9月并购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2021年11月并购泰国西那瓦国际大学[7] - 2021年8月31日,集团以5.27亿元人民币出售四川特驱五月花教育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该公司持有鼎利5000万股股份,约占鼎利8.93%股权[70] - 2021年11月18日,泰国西那瓦国际大学收购协议先决条件达成,成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70] 政策环境 - 2021年4月国家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10月发布《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8] - 2021年4月中央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要求深化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等[65] - 2021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明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职业教育[65] - 202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通过审议,明确职业教育地位[65] - 2021年10月相关意见印发,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6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收入23.2427亿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8.7208亿增长166.5%[12]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毛利11.7597亿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3.7761亿增长211.4%[12]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经调整毛利12.3712亿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4.0653亿增长204.3%[12]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经调整毛利率53.2%,较2020年同期46.6%提升6.6%[12]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纯利6.0512亿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1.1935亿增长407.0%[12]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经调整纯利8.6636亿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2.0126亿增长330.5%[12]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2324.27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6.15百万元,增幅48.2%[22][23]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销售成本1148.3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57.56百万元,增幅45.2%[22][24]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1175.97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398.59百万元,增幅51.3%[20][22][23]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调整毛利1237.12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414.76百万元,增幅50.4%[20][23]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年内溢利605.12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148.67百万元,增幅32.6%[21][22][23]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调整纯利866.36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290.58百万元,增幅50.5%[21][23]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666.53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426.16百万元,增幅177.3%[22]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销售开支147.21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85.88百万元,增幅140.0%[22]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行政开支332.75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137.30百万元,增幅70.2%[22]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融资成本298.42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89.80百万元,增幅43.0%[22]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调整毛利为12.37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1476亿元,增幅50.4%;经调整毛利率为53.2%,较去年同期增加0.8%[25]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为6.66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2616亿元,增幅117.3%[25]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销售开支为1.47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8588亿元,增幅140%,新招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49.3%[25][26]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行政开支为3.32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73亿元,增幅70.2%[26]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其他开支为1.02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5017亿元,增幅96.7%[26]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融资成本为2.98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898亿元,增幅43%[27] - 截至2021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调整纯利为8.66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058亿元,增幅50.5%;经调整纯利率为37.3%,较上年同期增加0.6%[27] - 截至2021年8月31日,公司资本承担已订约但未拨备总计16.62663亿元,2020年为21.72091亿元[28] - 截至2021年8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48.144亿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5729亿元,已抵押及受限制存款为4.5711亿元[29] - 截至2021年8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0.83,2020年8月31日为1.18[31] - 2021年8月31日,集团净负债/股权比率为-21.83%,较2020年8月31日的-5.27%降低16.56%[32] - 2021年8月31日,集团负债权益比率为39.84%,2020年8月31日为54.75%[33] 招生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2021学年新招生人数72830人,较2019/2020学年48789人增长49.3%[12] - 2020/2021学年入读学生总数196747人,较2019/2020学年140125人增长40.4%[12] - 2020/2021学年本科人数98788人,较2019/2020学年71259人增长38.6%[12] - 2020/2021学年技师人数17734人,较2019/2020学年8235人增长115.4%[12] 院校运营情况 - 截至2021年11月1日,校舍整体使用率为90.5%,2020年10月15日为86.9%[35] - 报告期内,集团对多所新收购院校升级,新增实训面积22,081平方米,新增实训投入9342万元[36] - 白银希望职业技术学院、邢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于2021年9月开学[37] - 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樟树中医药职业学院进入省、市“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37] 各院校专业设置与特色 -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创办,2019年加入集团,开设34个专业[41] - 四川希望汽车技师学院2016年创办并加入集团,开设15个专业[41] - 贵州应用技术技师学院2019年创办并加入集团,开设近20个专业[41] -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2009年创办,开设本、专科专业46个,4个专业获批四川省一流专业[43] -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2002年创办,开设13个专业[44] - 贵州黔南经济学院2001年成立,2021年5月转设,开设29个本科专业,招生报到率全省第一[45] - 银川能源学院1999年创建,2012年升格本科,开设37个本科专业,有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11个[47] -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1985年始建,开设21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近五年获省级以上科学竞赛奖项574项[48] -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2008年设立,开设28个本科专业,5个专业获批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9] -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创办,2021年加入集团,拥有专业30余个[42] - 四川天一学院截至2021年8月31日获批国家第二批1+X试点证书(网站运营推广),开设9个大类43个专业,建成省级特色专业3个、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特色骨干专业1个,项目和课题立项127项,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19个[51] -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目前开设专业43个,着力构建五大特色专业群,重点打造七个核心专业[53] - 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设有7个系部,涵盖20多个专业,建成5个实训中心、71个实验实训模块,与100余家企业、40多家医院合作,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达100%,连续两年毕业生就业率超85% [54] -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建有多个实训基地和120多个专业实验实训室,本年度在校生规模创新高[55] - 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开设46个专业,2021年以来新增厅以上立项课题7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省级以上教科研成果15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核心期刊6篇),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97% [56] -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有34个专业,2019年与企业采用工学交替模式开设5个定制班,完成超2473名学生实习工作,实习项目27个,首次合作单位5个,连续六年获“政校企”合作优秀院校,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获“A等级” [57] - 南昌影视传播职业学院以影视传媒类专业为主,初步形成3大专业群,开设25个专业[58] - 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创建于2013年,是资阳第一所普通高校,构建了以汽车类专业为龙头的专业体系,获多项荣誉[52] - 英迪国际大学创立于1986年,办学层次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专业涉及多领域,与多国大学合作开设多种课程[50] - 四川天一学院创办于1994年,是全国首批、西南地区第一所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序列的全日制民办高等专科学校,形成“233+X”人才培养模式,建立2个订单班,共同开发教材1部[51] -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拥有30余个专业,有国家级建筑工程技术骨干专业1个、省级建筑工程技术重点专业群1个等[59] - 白银希望职业技术学院设有5个专业,有实验实训室36间,与3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60] - 邢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首批开设5个专业[61] 校企合作情况 - 贵州应用技术技师学院与86家大型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63] 海外院校招生影响 - 2021年海外疫情对公司在马来西亚的英迪国际大学招生有影响[64]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计划执行积极创办特色院校、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能力、推动境内境外院校协同发展等策略[67][68][69] 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73] - 徐昌俊64岁,2018年2月2日任董事长,2017年3月13日任执行董事[74][76] - 汪辉武48岁,2018年2月2日任首席执行官兼总裁[74][75] - 李涛51岁,2017年3月13日任执行董事,负责业务发展及并购[74] - 袁俊民40岁,2021年1月1日任财务总监,负责集团财务管理[75] - 汪辉武48岁,2017年3月13日任执行董事,2018年2月2日任CEO兼总裁[77] - 李涛51岁,2017年3月13日任执行董事,2021年3月至今任珠海世纪鼎利科技董事长[77] - 唐健源53岁,2017年3月13日任非执行董事,2016年12月当选四川省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79] - 吕志超50岁,2017年3月13日任非执行董事,2021年8月起任中国光大控股消费基金董事总经理[79] - 贺胜利49岁,2021年6月24日任非执行董事,2015年1月至今任四川特驱投资副总裁兼财务总监[79] - 张进63岁,2018年7月14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
希望教育(01765)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