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叶制药(02186) - 2019 - 年度财报
绿叶制药绿叶制药(HK:02186)2020-04-27 16:43

公司业务覆盖与销售网络 - 公司产品组合超30种,业务覆盖全球80个以上国家及地区,国内产品销往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通过约1000名销售和营销人员及约1650家经销商组成的网络将产品销往14000多家医院[3] - 公司业务覆盖80个国家,在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商业办公室,全球有超50个销售伙伴[45] - 公司产品组合超过30种,覆盖全球80个以上国家及地区[20] - 2019年公司产品销往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通过约1000名销售和营销人员及约1650家经销商组成的网络,将产品销至14000多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约1500家(占总数约78.0%)、二级医院约4100家(占总数约58.0%)、一级医院约8500家(占总数约48.0%)[44] 研发团队与专利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团队由748名雇员组成,收购山东博安后新增135名研发专业人员[4]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获超220项专利、超79项专利申请中,海外获超665项专利、超118项专利申请中[4]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团队由748名雇员组成,包括80名博士和338名硕士,2020年2月收购山东博安后新增135名研发专业人员[32]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获超220项专利、超79项专利申请中,在海外获超665项专利、超118项专利申请中[32] 在研产品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有42种在研产品,包括16种肿瘤科、8种心血管与代谢、16种中枢神经系统产品;在美、欧、日有15种在研产品[4][5] - 公司拥有42种国内在研产品及15种美国、欧洲及日本在研产品[20]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有42种在研产品,包括16种肿瘤科、8种心血管与代谢、16种中枢神经系统产品;在美欧日有15种在研产品[3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 - 2019年公司收益63.576亿元,毛利48.789亿元,EBITDA24.883亿元,溢利净值14.918亿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4.686亿元[10] - 2019年公司资产总值193.139亿元,负债总额99.421亿元,权益93.718亿元[10] - 2019年公司收入较2018年增加11.842亿元或22.9%,EBITDA增加5.27亿元或26.9%,毛利增加8.295亿元或20.5%,毛利率达76.7%[14] - 2019年公司溢利净值较2018年增加1.858亿元或14.2%,股东应占溢利增加1.652亿元或12.7%[14] - 2019年每股盈利45.84分,董事会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054元(相当于0.060港元),约1.75487亿元[14] - 2019年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9%达63.58亿元,EBITDA同比增长26.9%达24.88亿元,归属股东正常化净利润同比增长19.4%达15.92亿元[1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约人民币6357.6百万元,较2018年增加约人民币1184.2百万元或22.9%[62] - 2019年销售成本为14.787亿元,占同年总收入约23.3%,较2018年的11.24亿元增加[64] - 2019年毛利为48.789亿元,较2018年的40.494亿元增加8.295亿元(20.5%),毛利率为76.7%,较2018年的78.3%略微下降[65] - 2019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3.157亿元,较2018年的2.207亿元增加9500万元(43.0%)[67] - 2019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20.348亿元,较2018年的16.859亿元增加3.489亿元(20.7%),占收入百分比与2018年持平[68] - 2019年行政开支约为5.259亿元,较2018年的4.414亿元增加8450万元(19.1%)[69] - 2019年其他开支约为5.888亿元,较2018年的4.996亿元增加8920万元(17.9%)[70] - 2019年财务成本为2.746亿元,较2018年的1.706亿元增加1.04亿元(61.0%)[71] - 2019年所得税开支为2.798亿元,较2018年的1.675亿元增加1.123亿元(67.0%),实际税率为15.8%,2018年为11.4%[72] - 2019年溢利净值约为14.918亿元,较2018年的13.06亿元增加1.858亿元(14.2%)[73]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和集团可供分派储备分别约为人民币 - 421.5百万元(2018年12月31日:人民币77.8百万元)及人民币50亿元(2018年12月31日:人民币41亿元)[137] 各业务线销售收入数据 - 2019年肿瘤科、消化与代谢、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销售收入分别增至28.115亿元、10.046亿元、10.432亿元、13.39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7.6%、8.0%、32.5%、45.3%,其他产品增至1.591亿元,增长11.6%[2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肿瘤产品销售收入增至人民币2811.5百万元,较2018年增加约人民币420.2百万元或17.6%[6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心血管系统产品销售收入增至人民币1043.2百万元,较2018年增加约人民币256.1百万元或32.5%[62] - 2019年消化与代谢、中枢神经系统、其他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0.046亿元、13.391亿元、1.591亿元,较2018年分别增加7410万元(8.0%)、4.172亿元(45.3%)、1650万元(11.6%)[63] 创新药物进展 - 创新制剂LY03004已在中美双双进入新药上市申请(NDA)阶段,并在中国获得优先审评资格[16] - 创新小分子药物LY03005的NDA申报在美国获受理[16] - 2项新药项目在欧美开展III期临床,5项在中国开展III期临床,3项在中国申报NDA[16] - 2019年3月,公司向美国FDA提交LY03004的NDA,为中国制药公司首次提交创新药物制剂NDA[33] - 2019年11月,公司烟台生产基地(生产LY03004)通过PAI;2020年1月,美国FDA就LY03004的NDA发出CRL[34] - 2019年12月,公司向美国FDA提交(LY03005)的NDA,美国FDA于2020年3月正式受理[37] - 2020年3月,公司1类化学新药LPM3480392注射液(LY03014)的临床申请获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42] - LY03004已成功向美国FDA提交NDA,并在无出具FDA - 483现场观察报告的情况下通过PAI[58] 公司产品市场地位 - 力扑素是2019年中国最普遍采用的国内抗癌药品和紫杉醇类产品,2019年中国肿瘤科药品市场总值为1024亿元[25] - 希美纳是中国唯一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癌症放射治疗的敏化剂,2019年为唯一上市的放射敏化剂[26] - 2019年中国高脂血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药品的市场总值约为161亿元,血脂康是中国最普遍采用的高脂血症治疗天然药品[27] - 2019年中国血管保护类药品的市场总值约为34亿元,麦通纳是中国最畅销的七叶皂苷钠产品和国产血管保护类药品[28] - 2019年中国阿卡波糖产品的市场总值约为49亿元,贝希是中国第三大最普遍采用的阿卡波糖产品[29] 公司战略合作与授权 - 公司与阿斯利康深化战略合作,推动血脂康胶囊国内国际化进程,从PharmaMar引进肿瘤创新药Zepsyre,获中国开发及商业化独家权利[18] - 2019年1月公司授予阿斯利康在中国推广血脂康胶囊的权利,双方同意该产品在中国未来十年销售保持两位数年复合增长率[46] - 2019年4月公司与PharmaMar就肿瘤创新药Lurbinectedin达成授权研发合作协议,获在中国开发及商业化的独家权利[49] - 2020年2月公司附属公司与Cipla附属公司签署思瑞康和思瑞康缓释片在南非等三国的独家分销和推广协议[51] 药品集中采购情况 - 2018年11月中国政府启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2019年1月出台实施细则[52] - 首轮“4 + 7”带量采购25个药品中选,中选价平均降幅达51%;第二轮“联盟地区”带量采购25个药品中选,中选价比“4 + 7”轮平均降幅达24%;2020年第三轮全国带量采购32个药品中选,中选价平均降幅达55%[52] - 集团主要产品贝希纳入2020年第三轮全国带量采购,降价幅度约60%[54] 公司团队建设 - 集团已建立拥有超100名代表的中枢神经系统销售团队[59] - 血脂康与阿斯利康合作可利用其心血管团队3000名代表[59] 公司合规检查 - 2019年政府部门及客户共对集团进行9次检查及审核,强调集团符合德国的GMP标准[60] 公司债券发行与使用 - 2019年7月9日公司发行本金总额3亿美元的1.50%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2.9643亿美元[80] - 债券初始换股价为每股8.15港元,2019年9月14日起调整为每股8.05港元,悉数换股后2019年12月31日发行股份总数将为2.91231055亿股[80][82] - 债券持有人提早赎回时可按3.75%的总收益赎回,未转换债券2024年7月9日以本金额的112.25%加应计未付利息赎回[8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债券所得款项净额中约1.948105亿美元已用于偿债及一般公司用途,预计2020年底前将结余约1.016195亿美元用于偿债及一般公司用途[81] 公司员工与股份奖励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4716名雇员,2018年为4417名;2019年度员工成本约7.399亿元,2018年为5.961亿元[83] - 2019年12月31日董事会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出2520.6万股公司股份,2018年为2009.8万股[85] - 公司于2017年1月10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目的是表彰雇员贡献、挽留和吸纳人才[152][153] - 股份奖励计划自2017年1月10日起计10年期有效,报告日期剩余有效期约为6年零8个月[155] - 2017年公司合共17,724,000股股份按每股4港元授出,最早归属日期为2020年5月15日[168] - 2018年公司合共20,098,000股股份按每股4港元授出,最早归属日期为2021年5月15日[168] - 2019年公司合共25,206,000股股份按每股4港元授出,最早归属日期为2022年5月15日[169] - 年内授出股份公允价值为99,060,000港元,每股3.93港元[169] - 集团2019年确认奖励股份开支人民币64,677,000元,2018年为人民币31,339,000元[169] - 2019年奖励股份开支中人民币1,108,000元计入董事薪酬,2018年为人民币1,366,000元[169]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执行主席刘殿波负责集团全面管理等工作,在多家公司担任董事职务[92] - 杨荣兵54岁,2007年3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5年3月30日起任执行副主席,1988年7月获北京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93] - 袁会先61岁,2003年7月获委任为董事,负责公司政府关系业务,2003年2月获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研究生证书[94] - 祝媛媛39岁,自2014年3月以来为执行董事,2009年8月加入公司,拥有10年企业融资经验,2004年12月获诺丁汉大学企业策略与管治专业硕士学位[96] - 宋瑞霖58岁,自2017年3月以来任非执行董事,为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会长等,1985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8年获中国药科大学社会与管理药学博士学位[97] - 张化桥56岁,自2014年6月以来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94年投身投资银行业,累积16年工作经验,1986年获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1月获澳洲国立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99] - 张化桥自2013年11月至今任龙光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1] - 张化桥自2013年10月至今任中国汇融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1] - 张化桥自2013年1月至今任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