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叶制药(02186) - 2020 - 年度财报
绿叶制药绿叶制药(HK:02186)2021-04-29 16:43

公司业务覆盖情况 - 公司产品组合超30种,覆盖全球超80个国家及地区,国内产品销售至30个省市区、16700多家医院,国际业务覆盖80个国家及地区,全球有超50个销售伙伴[4] - 公司业务覆盖80个国家或地区,全球有超50个销售伙伴[47] - 2020年公司产品销往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通过约1000名销售和营销人员及约1800家经销商组成的网络,将产品销往16700多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约2100家(占比85.0%)、二级医院约5100家(占比62.0%)、一级及其他医院和医疗机构约9500家(占比55.0%)[50] 公司研发能力与团队情况 - 2020年2月收购博安生物后,研发能力扩展至生物领域;2020年12月31日,研发团队944人,含101名博士及468名硕士[5]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团队由944名雇员组成,包括101名博士及468名硕士[32] - 截至目前,公司全球研发管线中有2个产品获批上市,4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阶段,12个项目处于三期或关键性试验阶段,15个项目处于临床一期或二期,另储备10余个临床前创新项目[14] - 公司在生物抗体平台构建了10多个具有国际知识产权的创新抗体和8个生物类似药的产品组合[15] - 目前已有10多个创新药和创新制剂在美国、欧洲、日本处于不同临床阶段[15] - 公司拥有32种国内在研产品及12种美国、欧洲及日本在研产品[19]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有32种在研产品,含12种肿瘤科、13种中枢神经系统及7种其他产品;在美、欧和日本有12种在研产品[5][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32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在研产品,包括12种肿瘤产品、13种中枢神经系统产品及7种其他产品[33] - 公司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拥有12种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在研产品[34] 公司专利情况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获超239项专利、超76项专利申请中,海外获超665项专利、超130项专利申请中[5]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获超239项专利,超76项专利处于申请阶段,在海外获超665项专利,超130项专利处于申请阶段[32]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收益5539.6百万元,较2019年减少818.3百万元或12.9%[11][13] - 2020年公司EBITDA为1877.1百万元,较2019年减少508.0百万元或21.3%[11][13] - 2020年公司毛利3990.6百万元,较2019年减少888.6百万元或18.2%,毛利率72.0%[13] - 2020年公司溢利净值703.3百万元,较2019年减少650.8百万元或48.1%[11][13] - 2020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706.6百万元,较2019年减少689.6百万元或49.4%[11][13] - 2020年公司研发开支789.9百万元,较2019年增加78.8百万元或11.1%;研发开支总额1258.1百万元(2019年:1038.8百万元),其中468.3百万元(2019年:327.7百万元)被资本化[13] - 2020年公司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2.9%,整体业绩维持行业平均水平[14][19] - 2020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增至403.3百万元,较2019年的333.6百万元增加约69.7百万元或20.9%[74] - 2020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663.9百万元,较2019年的2034.8百万元下降370.9百万元或18.2%,占收入百分比从32.0%降至30.0%[75] - 2020年其他开支约为844.1百万元,较2019年的720.5百万元增加约123.6百万元或17.2%[77] - 2020年财务成本为424.0百万元,较2019年的295.5百万元增加约128.5百万元或43.5%[78] - 2020年末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736.3百万元,2019年末约为3819.5百万元,流动比率从1.7降至1.4[82] - 2020年末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由2019年末的75.3%增至100.9%[85] - 2020年12月31日,董事会未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向雇员授出任何股份,2019年为2520.6万股[92]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4963名雇员,2019年为4851名;2020年度员工成本约7.432亿元,2019年为7.552亿元[9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宣派任何股息,2019年为每股人民币0.054元(相当于0.060港元)[103]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也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96][97] - 2020年公司收入约5539.6百万元,较2019年的6357.9百万元下降约818.3百万元或12.9%[69] - 2020年毛利降至3990.6百万元,较2019年的4879.2百万元下降约888.6百万元或18.2%,毛利率从76.7%降至72.0%[72] - 2020年溢利净值约为703.3百万元,较2019年的1354.1百万元减少约650.8百万元或48.1%[80]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 -7.249亿元(2019年12月31日: -4.215亿元),集团为52亿元(2019年12月31日:48亿元)[15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未根据绿叶制药股份奖励计划向雇员授出任何股份(2019年:2520.6万股)[17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来自肿瘤科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少20.5%至22.352亿元[21] - 2020年公司来自中枢神经系统产品的销售收入增加4.7%至14.015亿元[21] - 2020年公司来自心血管系统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少3.7%至10.045亿元[21] - 2020年公司来自消化与代谢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少27.0%至7.334亿元[21] - 2020年肿瘤产品销售收入降至2235.2百万元,较2019年的2811.5百万元下降约576.3百万元或20.5%[69] 公司产品临床试验与审批进展 - 2020年1月公司收到美国FDA就LY03004的NDA发出的完整回复函[36] - 2020年3月美国FDA受理公司重度抑郁症新药LY03005的新药申请[36] - 2020年5月博安生物就LY06006/LY01011向美国FDA提交IND申请,6月获启动临床试验的批准[36] - 2020年5月,集团创新药物利斯的明透皮贴片多天剂型MAA获欧盟主管部门受理[37] - 2020年10月,博安生物重组抗RANKL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获批启动临床试验申请[37] - 2020年12月,新药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混悬注射液关键临床试验方案被FDA接受,在美国开始关键性临床试验[37] - 2021年1月,每月给药一次的LY03009微球注射剂开始澳洲临床一期试验[37] - 2021年1月,注射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一期临床试验在日本完成,在中国、美国分别进入三期临床阶段[38] - 2021年1月,注射用利培酮微球(II)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45] - 2021年1月,博安生物创新抗体产品LY - Cov Mab在中国完成一期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45] - 2021年1月,博安生物重组抗RANKL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在中国完成三期临床所有受试者末次给药[46] - 2021年2月,博安生物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 抗体融合蛋白眼用注射液在中国完成三期临床首例患者给药[46] - 2021年3月,集团2类化学新药盐酸罗哌卡因脂质体混悬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药审中心正式受理[46] - 2021年1月,集团注射用利培酮微球(II)(LY03004,瑞欣妥®)获批上市[65] 公司收购与合作情况 - 2020年2月公司完成收购博安生物98.0%股权权益,6月完成收购其100.0%股权,2021年2月第三方投资完成后,公司持有博安生物约74.5%的股权,博安生物获约8.77亿元资金[53][55] - 2020年10月,博安生物与欧康维视(浙江)订立合作及独家推广协议,共同开发LY09004[56] - 2021年2月,公司授予东和药品在日本开发和销售利斯的明多天贴剂的独家权利[57] 药品集中采购与医保情况 - “4 + 7”药品集中采购中,25个药品中选,中选价平均降幅达51.0%;“联盟地区”首轮全国药品集中采购,25个药品中选价平均降幅达24.0%;2020年1月第二轮全国31个省市药品集中采购,32个药品中选,中选价平均降幅达55.0%[58] - 公司主要产品贝希纳入第二轮全国药品集中采购,降价幅度约60.0%[58] - 2020年8月第三轮全国药品集中采购,采购名单有56款产品,公司产品思瑞康未中标,三个仿制药品种以约60.0%的降幅中标[58] - 2020年12月,公司具有创新的脂质体给药系统的紫杉醇制剂力扑素®被列入新国家医保目录B类,2021年3月执行[51] - 2021年2月第四轮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名单有45款产品,集团思瑞康缓释片未中标,三个仿制药品种以约60.0%的降幅中标[60] - 2019年通过协商成功列入国家医保目录的独家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7%,2020年为50.6%[61] - 2020年12月,集团力扑素®被列入新国家医保目录B类[63] 公司市场情况 - 2020年中国肿瘤科药品市场总值为1056亿元,力扑素是中国第二大的国内抗癌药品[20][24] - 2020年中国高脂血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药品的市场总值约为92亿元[26] - 2020年中国血管保护类药品的市场总值约为34亿元[27] - 2020年中国阿卡波糖产品的市场总值约为21亿元[28] 公司债券与股份情况 - 2019年7月9日公司发行本金总额3亿美元的1.50%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2.9643亿美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用于债务再融资及一般公司用途[89][90] - 债券初始转换价为每股8.15港元,2020年7月3日起调整为每股7.90港元,假设悉数据转换,2020年12月31日发行股份总数为2.96760759亿股[91] - 2021年1月29日,公司与Hillhouse NEV订立认购协议,Hillhouse NEV同意认购2.92406881亿股新股份,相当于2021年1月31日公告已发行股本的9.00%及扩大后股本的约8.26%[98] - 2021年1月29日,绿叶投资与Hillhouse NEV订立买卖协议,出售2.59917227亿股股份,相当于公告当天已发行股本的8.00%[98] - 完成交易后,Hillhouse NEV成为5.52324108亿股股份持有人,相当于扩大后股本的约15.60%[100] 公司管理层情况 - 刘殿波55岁,2003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负责集团全面管理等[105] - 杨荣兵55岁,2007年3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5年3月30日起任执行副主席[106] - 袁会先62岁,2003年7月获委任为董事,负责集团政府关系业务[107] - 祝媛媛40岁,自2014年3月起为执行董事,拥有11年企业融资经验[109] - 宋瑞霖59岁,自2017年3月起任非执行董事,在医疗保健等研究方面经验丰富[110] - 宋瑞霖目前担任4家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3家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曾于2017年3月至2021年2月任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11] - 孙欣40岁,自2017年起为医疗私募股权投资团队成员,在金融服务及医疗行业有逾10年经验[112] - 张化桥57岁,自2014年6月起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投资银行业累积16年工作经验[114] - 张先生自2020年10月至今担任金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5] - 卢毓琳教授72岁,自2014年6月以来一直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19年获“伯裡克利国际奖”,2020年被香港特区政府授予铜紫荆星章[117] - 梁民傑先生67岁,自2014年6月以来一直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41年项目融资及企业融资经验,1977年10月自香港大学获得社会科学学士学位[120][122] - 蔡思聰博士62岁,自2014年6月以来一直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04年10月自威尔斯新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