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正业国际(03363) - 2021 - 中期财报
正业国际正业国际(HK:03363)2021-09-20 16: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与利润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营业额达约人民币1,609,364,000元,同比上升63.8%[23][24]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约为人民币51,633,000元,较去年同期上升人民币42,890,000元[23][24]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10分[23][24] - 2021年上半年收入为1609364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982522千元人民币[29] - 2021年上半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166708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85335千元人民币[29]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回报率为5.08%,2020年为0.94%[29]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78880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0578千元人民币[41] - 2021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1257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3058千元人民币[41] - 2021年上半年期间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67623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7520千元人民币[41] - 2021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10元人民币,2020年为0.02元人民币[41] - 2021年上半年集团收入为1609364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982522千元人民币[109][114] - 2021年上半年集团税前溢利为78880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0578千元人民币[109][114] - 2021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2520千元人民币,2020年租赁按金利息收入为56千元人民币[119] - 2021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为5253千元人民币,杂项收入为2927千元人民币[119] - 2021年上半年外汇亏损净额为1862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215千元人民币[122] - 2021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工厂及设备亏损为151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275千元人民币[122] - 2021年上半年租赁负债估算利息为1508千元人民币,应付代价款项估算利息为505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545千元人民币[125] - 2021年上半年物业、工厂及设备折旧47,861千元,2020年同期为44,042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021年上半年为9,350千元,2020年同期为10,408千元[128] - 2021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1,257千元,递延税项为11,258千元,2020年递延税项为 - 1千元[133]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51,633千元,2020年同期为8,743千元;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股数均为500,000,000股[14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324369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1279888千元人民币[44]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728367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1402887千元人民币[44]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561786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1321519千元人民币[4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257,197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1,189,574千元人民币[48] - 物业、厂房及设备2020年1月1日为892,291千元,2020年6月30日为1,031,899千元;2021年1月1日为1,040,423千元,2021年6月30日为1,080,239千元[146][147][148][149] - 其他无形资产2021年1月1日为4,120千元,期间新增1,898千元,2021年6月30日为6,018千元[152] - 贸易应收款项2021年6月30日为559,806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513,348千元;以银行票据为后盾的贸易应收款项2021年6月30日为327,884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372,851千元[157][158]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2021年6月30日为961,836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922,741千元[160] - 2021年6月30日和2020年12月31日,与客户合约应收贸易账款总额分别为人民币887,690,000元和人民币886,199,000元[163][166]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用于未来结算贸易应收款项的账单总额为人民币327,884,000元,2020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72,851,000元[165][16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不受银行票据支持的贸易应收账款中91 - 180天为人民币100,459,000元,180天以上为人民币4,773,000元[17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以银行票据支持的贸易应收账款为人民币328,040,000元,2020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72,379,000元[174] - 2021年6月30日已抵押银行存款为人民币191,244,000元,2020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06,401,000元[179] - 2021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64,414,000元,2020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39,194,000元[180] - 2021年6月30日应付票据为人民币130,397,000元,2020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5,829,000元[180][186] - 2021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0 - 60天为人民币133,537,000元,91 - 180天为人民币11,552,000元,180天以上为人民币5,455,000元[183] - 2021年6月30日应付票据0 - 60天为人民币80,210,000元,61 - 90天为人民币27,692,000元,91 - 180天为人民币22,495,000元[186] - 银行有抵押借款为882,594,无抵押借款为127,099,银行借款小计1,009,693[192][193] - 其他有抵押借款为269,358,无抵押借款为10,140,其他借款小计279,498[194][195] - 借款总计1,289,191,较之前的1,111,343有所增长[196] - 一年内偿还的借款账面价值为1,134,005,较之前的1,025,339有所增长[197] - 一年以上但不超过两年偿还的借款账面价值为122,200,较之前的68,291有所增长[198] - 两年以上但不超过五年偿还的借款账面价值为32,986,较之前的17,713有所增长[19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 - 2021年营运资本变动前经营现金流量为162,098千元人民币,2020年经重列数据未给出[58] - 2021年存货减少(增加)为 - 45,520千元人民币,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增加)为 - 243,731千元人民币[58] - 2021年经营业务(所用)所得现金净额为 - 161,050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 - 108,353千元人民币[58] - 2021年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 - 189,721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 - 110,452千元人民币[60] - 2021年购买物业、工厂及设备支出为58,282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72,103千元人民币[60] - 2021年已付利息为28,857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20,307千元人民币[62] - 2021年偿还租赁负债为8,461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2,316千元人民币[62] - 2021年新取得银行及其他借款为924,850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432,271千元人民币[62] - 2021年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为383,384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267,398千元人民币[62] - 2021年融资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504,148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32,250千元人民币[62]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53,378千元人民币,2020年减少净额为86,555千元人民币[62] - 2021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5,367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231,089千元人民币[62] - 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8,745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44,534千元人民币[6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会计政策 - 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2021年上半年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与2020年年报一致[71] - 本期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88] - 自2020年1月1日起,集团可选择逐项交易基础应用可选集中度测试[98] - 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3(修订本)对集团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并无影响[100] - 营运分类会计政策与集团会计政策相同[119] - 香港利得税估计应课税溢利首200万港元按8.25%计算,超过200万港元部分按16.5%计算,公司两个年度均无香港应课税溢利未作拨备[133][134] - 中国附属公司一般税率为25%,部分高新企业优惠税率15%,四家“小型微利企业”首100万元应纳税所得利润按5%,超过部分按10% [136][137] - 董事会决定不派付2021年及2020年上半年股息[138][13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造纸业务 - 2021年上半年公司造纸产量提升超50%[22][24] 公司经营策略与展望 - 2021年下半年国内外疫情不确定性使世界经济稳定复苏放缓,国内经济增长更具挑战[25] - 公司将巩固内部管理,加强产业链延伸与整合,控制质量和成本[25] - 公司将加强环保、安全和高管培训体系,确保效率稳定增长[25] - 公司将积极寻求新业务增长机会[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