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滇池水务(03768) - 2021 - 中期财报
滇池水务滇池水务(HK:03768)2021-08-30 16:4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法定名称为昆明滇池水務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03768[5] - 公司中国注册地址及总部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旅游度假区第七污水处理厂,香港主要营业点位于香港铜锣湾希慎道33号利园一期19楼1901室[5] - 公司网站为www.kmdcwt.com[5]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郭玉梅女士[5] - 公司于2010年12月23日在中国云南省成立[42] - 控股股东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10月13日在中国云南省成立[44][63] - 昆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010年1月27日在中国注册成立[66]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70]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1年8月24日[66] - 招股说明书日期为2017年3月24日[68][69] - 内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47][48] - H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53][54] 公司组织架构相关 - 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尹晓冰先生[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为Johnson Wan先生[9] - 提名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尹晓冰先生[10] - 战略与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委员为郭玉梅女士[10] - 监事会主席为那志强先生[14] 公司业务合作相关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及其对应支行[14] 疫情防控情况 - 公司70多个生产单元超1300名员工在疫情防控中无确诊或疑似病例[19][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人民币8924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3%[20][2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167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20][22] - 公司拟向所有股东派发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5元(含税),2020年同期为每股人民币0.054元(含税)[20][2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892,416千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794,516千元人民币增长12.3%[10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税前利润为202,942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96,887千元人民币[10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间利润为167,737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60,589千元人民币[10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8.924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7.945亿元增长12.3% [164][166][171][17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3.342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3.051亿元增长9.5% [164][166]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成本为5.58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894亿元增加14.1% [174][176]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37.5%,较去年同期的38.4%下降0.9%[180][183] - 报告期内销售费用为67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650万元增加20万元,增幅3.1%[187][192] - 报告期内行政费用为577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5910万元减少140万元[188][193] - 报告期内经营利润为2.54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087亿元减少5390万元,降幅17.5%,经营利润率为28.5%[191][196] - 报告期内税前利润为2.02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969亿元增加600万元,增幅3.0%[2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污水处理、再生水供应及自来水供应业务保持增长,再生水供应量显著提升[25][2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污水处理产能为1,982千立方米/日,2020年为1,910千立方米/日[11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再生水供应产能为233千立方米/日,2020年为63千立方米/日[11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自来水供应产能为131千立方米/日,2020年为126千立方米/日[11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污水处理产量为323,022千立方米,2020年同期为296,170千立方米[11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再生水供应产量为26,857千立方米,2020年同期为6,834千立方米[11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自来水供应产量为8,094千立方米,2020年同期为6,963千立方米[111] - 2021年污水、再生水及自来水供应、其他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6.1%、11.6%、22.3%,2020年分别为67.6%、7.7%、24.7%[11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TOO、TOT、BOT项目分别为公司总收入贡献54.5%、9.4%、16.1%[147][15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共有49间特许经营水厂,44间已运营,5间在建;运营水厂中14间为TOO项目,22间为TOT项目,6间为BOT项目,2间为BOO项目[148][15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有37间污水处理厂运营,日总污水处理能力达198万立方米;4间在建;管理服务设施设计日总污水处理能力为50万立方米;设计污水处理能力的95.5%达国家一级A类排放标准[149][15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有11间污水处理厂生产再生水,日总设计产能达23.3万立方米[154][157] - 公司再生水业务主要在云南省,回用范围拓展至昆明主城区,主要用户有14类,再生水利用量逐年增加[155][15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有7间自来水厂已投入营运(云南6间,湖南1间),1间在建[162][165] - 报告期内,污水处理服务、再生水供应及自来水供应服务、其他服务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66.1%、11.6%和22.3% [164][166] - 污水处理业务收入从2020年的5.373亿元增至2021年的5.896亿元,增幅5230万元或9.7% [171][175] - 水供给分部收入从2020年的6100万元增至2021年的1.037亿元,增幅4270万元或70.0% [172][175] - 其他分部收入从2020年的1.962亿元增至2021年的1.992亿元,增幅300万元或1.5% [173][175] - 污水处理分部销售成本从2020年的2.876亿元增至2021年的3.215亿元,增幅3390万元或11.8% [174][176] - 供水业务销售成本从2020年上半年的3770万元增至2021年上半年的7110万元,增加3340万元,增幅88.6%[178][182] - 其他业务销售成本从2020年上半年的1.641亿元增至2021年上半年的1.656亿元,增加150万元,增幅0.9%[179][182] - 污水处理业务毛利率从2020年上半年的46.5%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45.5%[180][183] - 供水业务毛利率从2020年上半年的38.1%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31.5%[181][183] - 其他业务毛利率从2020年上半年的16.4%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16.8%[181][183] 业务成果与贡献 - 昆明主城区及环湖水质净化厂主要出水指标优于国家一级A标,报告期内吨水能耗低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25][27]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参编的《变速氧化沟工艺技术规程》正式发布[25][27] - 公司研究提出解决方案,用达标再生水为昆明7条河补水,改善当地城市水环境[160] - 公司对昆明部分入滇池河道开展补水工程,对7条河道进行补水[161] 行业政策与发展趋势 - 2021年环保行业迎来新发展机遇,公司将积极支持国家环保战略[26][28] - 2021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水污染防治资金217亿元,增长10.2%,主要用于长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117][119] - 云南省财政预算安排42亿元用于支持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统筹35.5亿元支持长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和六大水系保护[117][119] - 到2025年,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70%以上,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127] - 到2025年,缺水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35%以上,黄河流域中下游缺水城市力争达30%[127] - 到2035年,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基本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全覆盖,污泥无害化处置全面实现[127] - 到2025年,滇池草海及近岸水域水质稳定达IV类及以上,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达IV类及以上[128] - 到2025年,滇池水面无大规模蓝藻水华,自然湖岸线指数显著提高,土著鱼种重现[128] - 到2025年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70%以上,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35%以上,黄河流域中下游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力争达30%[129] - 到2035年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基本全覆盖,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全覆盖,全面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置,提升污水污泥资源化利用水平[129] -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用水量下降16%左右,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超25%[132][134] - 《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提出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少于15百万立方米/日,到2035年形成污水资源化利用格局[133][135] - 到2025年底云南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形成农村供水运营管理格局[138][139] - 未来污水处理行业增量主要在标准升级,水资源短缺和水处理标准提高将促进行业升级[141]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下半年公司将加速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和管理提质增效,控制财务风险[31] - 公司将坚持审慎投资策略,逐步形成“一主多元”业务布局,迈向战略目标[31] - 公司未来将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发展”,拓展业务服务市场,延伸产业链[142] - 公司将以人才团队建设为抓手,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创新成果实施[142] - 公司将积极布局和推进智能水服务建设,对产业链和生产单元进行综合升级[142] - 公司将充分挖掘现有设施设备潜力,提升自身服务、管理和研发水平,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