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 - 2020年公司收入为399,214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410,883千元人民币,2020年收入占比100.0%,较2019年有所下降[11] - 2020年公司成本为204,885千元人民币,占比51.3%,2019年成本为237,017千元人民币,占比57.7%,成本占比有所降低[11] - 2020年公司毛利为194,329千元人民币,占比48.7%,2019年毛利为173,866千元人民币,占比42.3%,毛利占比上升[11] - 2020年公司经营亏损399,841千元人民币,占比100.2%,2019年经营利润为177,032千元人民币,占比43.1%,经营情况变差[11] - 2020年公司年内亏损421,069千元人民币,占比105.5%,2019年年内利润为169,446千元人民币,占比41.2%,盈利状况恶化[11] - 2020年公司资产总额为3,744,204千元人民币,负债总额为2,376,964千元人民币,权益总额为1,367,240千元人民币[11] - 2020年体系医院总收入同比小幅下降约2%,一季度总收入同比下降约18%,上半年总收入同比下降约8%,营收同比降幅持续收窄[14] - 集团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约2.8%,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上升约10.4%[14] - 公司2020年总收入约3.992亿元,较2019年的约4.109亿元下降约2.8%[92] - 医院管理服务收入约2.269亿元,较2019年的约2.122亿元增加约6.9%[93] - 综合医院服务收入约1.713亿元,较2019年的约1.965亿元下降约12.8%[94] - 药品销售收入约110万元,较2019年的约220万元下降约52.0%[97] - 2020年公司净亏损约4.211亿元,较2019年溢利约1.694亿元减少约5.905亿元[106] - 2020年公司收入成本约2.049亿元,较2019年的约2.370亿元下降约13.6%[98] - 2020年公司行政开支约5190万元,较2019年的约6450万元下降约19.6%[99] - 截至2020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8.607亿元,较2019年的约8.366亿元增加约2410万元[109] - 2020年公司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约470万元,较2019年的约1840万元减少约1370万元[110] - 截至2020年底,公司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的金融资产约9070万元[11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浮动利率货币基金年初结余36,229千元,添置502,320千元,结算(450,365)千元,收益净额2,553千元,年末结余90,737千元[114] - 2020年公司从十家金融机构购买货币基金,各基金年末结余不等,如民生加银现金增利货币A为3,453,211元[117] - 2019年和2020年12月31日,公司应计费用、其他应付款项及拨备分别约为7920万元和8590万元,增加约670万元[120]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约为13.672亿元,流动资产约为12.659亿元,流动负债约为4.811亿元,流动比率约为2.63[121] - 2020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8350万元,包括营运资金变动前经营所得现金流入净额约1.918亿元等[124] - 2020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为1.048亿元,主要包括赎回金融资产所得款项等[125] - 2019年和2020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8.366亿元和8.607亿元[127]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约为1.317亿元,不同部分按不同利率计息[127] - 2020年年内金额为97,309千元,1至2年为34,386千元,总计131,695千元;2019年年内金额为114,744千元,1至2年为62,286千元,2至5年为37,372千元,总计214,402千元[128]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有息负债率约为3.5%[128] - 以2020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043亿元计算,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2.926元[169][17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4.043亿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人民币2.926元[181] 公司战略 - 2020年6月公司顺利完成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换届交接,新董事长兼代理行政总裁上任[13] - 新一届管理层制定并明确了新的弘和「三步走」战略[13] - 公司通过新决策体系支持体系医院业务稳定运营,提升集团资产质量[13] - 公司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业务模式,丰富现有业务组合,力争成为大型科技医疗服务集团[13] - 2020年6月集团完成管理班子交接,确立“强化管控体系、提升资产质量、开拓创新业务模式”的“三步走”战略发展规划[17] - 强化管控体系工作基本完成,包括明确管控模式、完善班子队伍建设、建立院长激励与约束机制、搭建专业培训体系、启动员工激励计划[17][19] - 提升资产质量工作重点为自建供应链体系及信息系统,支持金华医院为区域中心的医疗服务网络建设[19] - 开拓创新业务模式方面,集团未来将转型为大型医疗服务科技集团,拓展产业链上下游服务,探索创新业务模式并寻求战略合作[22] - 集团积极对接外部机构探讨资本结构优化方案,投资部研究创新业务模式潜在机会领域[22] - 公司遵循“三步走”战略,目标是从并购和运营医院为主的医疗集团转型成大型医疗服务科技集团[30] - 公司强化管控体系,优化集团管控及企业文化,搭建培训体系,完善院长激励约束机制[30] - 公司提升资产质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建立供应链体系,搭建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区域医疗服务网络[30] - 公司开拓创新业务模式,拓展产业链上下游服务,引入创新业务模式,寻求与大型互联网医疗平台战略合作[30] - 公司通过新建或并购在全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拥有一批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形成区域医院网络[33] - 公司设立药品流通和医疗器械公司搭建“集中采购中心”,提升采购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库存周转和资金使用效率[33] - 公司以自建信息化系统为基础梳理和挖掘医疗数据,提升诊疗质量、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33] - 公司探讨与大型互联网医疗平台合作建设“互联网医院”,整合医疗资源,构建线上线下共融模式[33] - 未来公司将在“三步走”战略指引下,提高体系医院资产质量和价值,提供优质医疗服务[28] - 2021年公司将深耕医疗服务市场,提高存量医院运营效率,探索医疗科技等新兴领域[39] - 2021年公司首要任务是保障疫情防控下实现医院业务持续复苏及稳健增长[131] 抗疫相关 - 2020年初疫情爆发后,集团组织各体系医院开展抗疫工作,金华医院144名员工主动请战驰援武汉[24] - 2020年金华医院获“浙江抗击新冠疫情先进单位”,上海杨思医院获“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24] - 2021年疫情反复,集团和体系内医院应对有序,展现社会担当[25] -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医疗行业,集团化规范管控的医疗机构抗风险能力强,业务下半年率先恢复[35]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2020年6月23日,单国心、赵令欢、李蓬辞任,苏志强、陈帅、石文婷获委任[47][48][49][50] - 2020年11月20日,陈帅调任执行董事,苏志强调任非执行董事并辞任授权代表,陈帅获委任授权代表[62][63][64] - 2021年1月15日,邝燕萍辞任公司秘书等职务,何咏欣获委任[84] - 2021年1月18日,董事会批准采纳股份奖励计划[86] - 单国心于2020年6月23日辞任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187] - 陈帅于2020年6月23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董事长及代理行政总裁,11月20日调任为执行董事[187] - 赵令欢于2020年6月23日辞任董事长及非执行董事[188] - 李蓬于2020年6月23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89] - 苏志强于2020年6月2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1月20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90] 融资与贷款 - 2020年5月19日,西藏达孜向金华医院授出4500万元贷款,年利率4.79%[44] - 2020年11月20日,西藏弘和志远向金华医院授出1亿元贷款,年利率4.79%[55][57][59][60] - 2020年12月17日,公司与Vanguard Glory订立修订契据变更4.68亿港元可换股债券条款,到期日延至2023年12月29日[67][69][72] - 2018年公司发行本金为4.68亿港元的Vanguard可换股债券,初始转换价每股18.00港元[163] - Vanguard可换股债券到期日由2021年3月5日延长至2023年12月29日[164] - 若公司股份不再于联交所上市或买卖,债券持有人有权要求部分或全部赎回Vanguard可换股债券[164] - Vanguard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4.67亿港元,45%(约4.05亿港元)用于收购慈溪弘爱,55%(约0.62亿港元)将用于收购其他医院或医院管理业务,预计2023年前动用完毕[16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无Vanguard可换股债券转换为公司股份[168] - 2018年5月29日,公司与Hony Fund VIII订立股份购买协议,以6.3亿元收购Oriental Ally全部股权,8月7日完成收购并发行7.73879717亿港元Hony可换股债券[171][17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无Hony可换股债券转换为公司股份[173] - 2018 - 2019年,公司与立涛订立协议发行8亿港元立涛可换股债券,持有人可按20港元每股转换为4000万股公司普通股[17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无立涛可换股债券转换为公司股份[180] - 立涛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8亿港元将用于收购其他医院或医院管理业务,预计2024年前动用完毕[180] - 若按2024年2月27日每股20.0港元的股价转换立濤可换股债券,持有人将享有同等财务优势[181] 其他事项 - 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等行为[13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投资及相关未来计划[135]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面临外币交易(主要美元及港元)产生的外汇风险,未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137]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0年度支付末期股息[139]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473人(2019年12月31日为489人),2020年度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1.104亿元(2019年约1.221亿元)[142]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包括运营管理私立医院、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及药品批发等[145]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股本总额为138,194港元,分为138,194,000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的股份[150]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0年度支付末期股息(2019年:无)[15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324.6百万元[157] - 公司2017年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65.6百万港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动用454.97百万港元,未动用10.66百万港元[161]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中50%(232.80百万港元)用于战略性收购中国医院,已全部动用[161]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中11%(51.22百万港元)用于购买医疗及其他设备,已动用51.22百万港元[161]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中7%(32.59百万港元)用于升级及改善医疗设施,已全部动用[161] - 2018年1月25日公司股份市价为每股15.00港元[165] - 2020年12月31日,Vanguard Glory持股9700万股,占比70.19%;安徽中安有限合夥持股909.88万股,占比6.58%[185] - 悉数转换可换股债券后,Vanguard Glory持股1.23亿股,占比50.64%;Hony Fund VIII持股3869.3985万股,占比15.93%;立濤持股4000万股,占比16.47%;安徽中安有限合夥持股909.88万股,占比3.75%[18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85] - 公司财务管理目标为安全性、流动性及盈利能力,未来继续投资货币基金符合公司利益[119] - 公司可能将上市及行使超额配股权所得款项净额的未动用部分存入短期活期存款及货币市场工具[119]
弘和仁爱医疗(03869)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