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营业收入401.24亿元,较2019年减少3.65%[24] - 2020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8.19亿元,较2019年增长0.08%[24] - 2020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79亿元,较2019年增长2.21%[24] - 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07亿元,较2019年减少10.80%[24] - 2020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25.63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3.51%[24] - 2020年末总资产1053.28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8.01%[24] - 2020年基本每股收益0.34元/股,较2019年的0.38元/股减少10.53%[25] - 2020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09%,较2019年的12.77%减少3.68个百分点[25] - 2020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32%,较2019年的3.85%增加0.47个百分点[25] - 2020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62.001024263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6690110906亿元[27] - 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4025140824亿元,2019年为3.1459259706亿元[28]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中,2020年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14.7864784454亿元,期末余额22.3012445761亿元,变动7.5147661307亿元[29]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14.34亿元,上年度15.83亿元,变化幅度 - 9.42%[73] - 本年度资本化研发投入2.99亿元,上年度0.19亿元,变化幅度1458.41%[73] - 本年度研发投入合计17.34亿元,上年度16.03亿元,变化幅度8.21%[73] - 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32%,上年度3.85%,增加0.47个百分点[73] - 本年度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17.30%,上年度1.20%,增加16.10个百分点[73] - 2020年度累计新签合同总额714.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112] -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1.24亿元,较上年下降3.65%,实现净利润42.39亿元,较上年增长1.49%,剔除上年剥离房地产业务的影响后,同比增长8.04%[125] - 营业成本312.69亿元,较上年下降2.63%;销售费用7.83亿元,较上年下降10.90%;管理费用20.60亿元,较上年下降18.60%;研发费用14.34亿元,较上年下降9.42%[1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07亿元,较上年下降10.80%;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4.67亿元,较上年下降129.91%[126] -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板块营业收入286.98亿元,毛利率26.68%,较上年减少0.23个百分点[129] - 设备制造板块营业收入58.81亿元,毛利率39.36%,较上年减少2.54个百分点[129] - 设计集成板块营业收入92.91亿元,毛利率38.88%,较上年增加2.82个百分点[129] - 系统交付服务板块营业收入135.27亿元,毛利率12.78%,较上年减少0.36个百分点[129] - 工程总承包板块营业收入113.67亿元,毛利率10.35%,较上年减少1.50个百分点[129] - 智能终端市场营业收入193.09亿元,毛利率27.73%,较上年减少0.56个百分点[130] - 海外业务营业收入9.15亿元,毛利率22.86%,较上年减少3.05个百分点[130] - 设备制造、设计集成及系统交付服务业务收入较上年分别减少8.44%、8.82%、1.73%[132] - 海外业务收入较上年大幅增加67.20%[133] - 轨道电路设备生产量12,329套,较上年减少24.49%;销售量13,177套,较上年减少27.88%;库存量3,911套,较上年减少23.48%[134] - 2020年营业成本为312.69亿元,上年同期为321.12亿元,较上年减少2.63%[137] - 公司综合毛利为88.55亿元,上年同期为95.34亿元,较上年减少7.12%[13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63.3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0.71%[14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5.3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8.09%[143][144] - 设备制造板块成本为35.6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43%[137] - 设计集成板块成本为56.7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85%[137] - 系统交付服务板块成本为117.9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3%[137] - 销售费用本年7.83亿元,较上年减少10.90%[146] - 管理费用本年20.6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60%[146] - 本年财务收益为2.50亿元,主要是利息收入增加所致[146] - 研发费用本年为14.34亿元,较上年减少9.42%[146]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净流入30.07亿元,较上年减少3.64亿元[147]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净流出1.37亿元,上年为净流出45.97亿元[147]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净流出24.67亿元,上年为净流入82.47亿元[147]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长期股权投资为11.09亿元,比年初增加1.27亿元,增幅为12.99%[153] - H股募集资金约91.04亿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使用79.07亿元,剩余11.97亿元[156] - 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为22.30亿元,较上期期末增加50.82%[150] - 2020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总额占年度收入总额约40.71%,最大客户销售总额占比约27.61%[178] - 2020年公司前五大供货商购买总额占年度销售成本约8.09%,最大供货商购买总额占比约3.16%[178] - 2020年公司对外捐款总额为人民币120万元[18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铁路领域新签合同额262.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72%[112] - 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新签合同额130.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45%[112] - 2020年海外领域新签合同额14.8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8.12%[112] - 2020年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新签合同额306.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09%[112] 业务中标情况 - 公司在铁路领域保持市场领先,中标鲁南高铁二期、赣深高铁广东段、中兰铁路等重点项目[8] - 公司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领域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中标深圳地铁20号线、武汉地铁16号线、郑许市域线等重点项目[8] - 公司拓展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中标天水市有轨电车示范线(二期)PPP项目、凤凰磁浮文化旅游项目(一期工程)机电设备采购及安装总承包项目[8] - 公司推进国际化经营,保障雅万铁路、匈塞铁路、中泰铁路等境外项目正常推进并如期履约[8] - 2020年中国通号在已开标29个地铁信号控制系统项目中,中标15个,占比51.7%[105] 技术研发成果 - 公司创立铁路行业首个列车自主运行智能控制工程研究中心[9] - 公司完成全套自主化列控系统装备研制,并在合安九线成功开通应用[9] - 公司完成铁路货物综合调度指挥管理系统研制,并在神华铁路实现现场应用[9] - 公司基于车车通信的启骥(“TACS”)列车自主运行系统取得轨道交通关键核心领域重大突破,实现业内商用首发[9] - 公司自主化列控系统产品全部通过欧盟互联互通技术规范认证[9] - 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攻克多项重大技术难题[51] - 列车自动无人驾驶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提高了列车运行多项指标[51] - 货运铁路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全路多个编组站和路局调度中心广泛运用,提升了铁路货运效率和智能化水平[54] - 行车指挥自动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部份普速铁路等领域,形成行车调度指挥闭环系统[54] - 轨道交通智能检测运维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降低了设备故障率[57] - 列控系统集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提高软件集成质量,建立标准化集成流程[57] - 基于空间多物理场耦合的高精度仿真技术建立误差在0.5%以内的高精度仿真分析平台,完成覆盖我国铁路约万种典型配置轨道电路传输特性的精准分析[64] - 《面向重大工业装备核心控制软件的安全可信保障技术及应用》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70] - 工业企业网络安全综合防护平台已完成高铁列控网络安全综合防护平台架构设计等工作[80] - 基于基线3的ETCS列控系统中ATP获得B3R2版本TSI证书等[80] - 互联互通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完成现场试验及互联互通室内共录测试,通过专家技术评审[80] - 有轨电车综合控制系统优化研究完成系统优化研究,实现工程应用[82] 研发项目情况 - 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连轮与服务系统预计总投资规模7951万元,本期投入3499.44万元,累计投入6096.74万元[75] - 基于动态间隔的列控装备研制与应用预计总投资规模6605.63万元,本期投入1809.34万元,累计投入6084.11万元[77] - 轨道交通电磁环境效应研究与测试平台建设预计总投资规模3319万元,本期投入306.89万元,累计投入306.89万元[77] - 工业企业网络安全综合防护平台预计总投资规模4576.00,本期投入1339.34,累计投入2538.76[80] - 基于基线3的ETCS列控系统预计总投资规模4454.90,本期投入811.63,累计投入3713.13[80] - 互联互通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11878.70,本期投入2548.13,累计投入11481.13[80] - 有轨电车综合控制系统优化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8745.80,本期投入1163.95,累计投入7144.13[82] - 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11500.00,本期投入2039.93,累计投入6679.88[82] - 青藏线ITCS列控系统深化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9973.00,本期投入588.03,累计投入7981.12[82] - 垂载货运列车自组网高密度自动运行控制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21337.00,本期投入849.60,累计投入849.60[84] - 新型列控系统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6276.00,本期投入1774.69,累计投入1774.69[84] - 列车自主控制系统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6054.00,本期投入668.32,累计投入668.32[84] - 基于LTE的轨道交通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2404.00,本期投入166.15,累计投入2179.05[84] - 新型继电器研制预计总投资规模1440.00,本期投入404.90,累计投入1279.60[86] - 智能制造产线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7387.80,本期投入1235.51,累计投入1235.51[86] - 电务基础装备智能化检修测试平台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1197.00,本期投入1145.95,累计投入1145.95[86] - 基础性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6,084.00万元,本期投入1,620.37万元,累计投入4,010.37万元[88] - 铁路货运综合指挥管理系统研究累计投入607.62万元[88] - 音速铁路列控系统预计总投资规模7,420.54万元,本期投入7,420.54万元,累计投入3,070.20万元[88] - 道岔心轨断裂检测系统研究本期投入337.42万元,累计投入537.00万元[90] - 公司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130,864.97万元,本期投入24,408.86万元,累计投入69,383.80万元[90] 研发人员情况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4,31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20.89%,研发人员薪酬合计89,442.49万元,平均薪酬20.75万元[91]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5岁及以下2,672人,占比62.00%;36 - 40岁795人,占比18.45%;41 - 45岁395人,占比9.16%;46 - 50岁201人,占比4.66%;51 - 54岁128人,占比2.97%;55 - 59岁119人,占比2.76%[95][96][97][98][99][100]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中,博士研究生60人,占比1.39%;硕士研究生1,575人,占比36.54%;大学本科2,470人,占比57.31%;大学专科205人,占比4.76%[102] - 公司超4300名员工从事科技研发工作,接近员工总人数的21%,超三分之一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
中国通号(03969)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