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通号(03969) - 2021 - 中期财报
中国通号中国通号(HK:03969)2021-09-16 16:25

报告合规与治理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相关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2021年8月25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6]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6] - 公司负责人等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6]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6]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2021年3月5日召开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选举郭永宏为第三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的议案[175] - 2021年6月11日召开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包括2020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等多项议案[175] - 2021年1月29日,王嘉傑因年齡原因辭去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獨立非執行董事職務,同日提名郭永宏為第三屆董事會非執行董事候選人[178] - 2021年3月5日,公司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選舉郭永宏為非執行董事的議案[17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董事、監事及主要行政人員無須知會公司及香港聯交所的權益及淡倉[18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體董事及監事已遵守證券交易行為守則[183] - 2021年中期無利潤分配或資本公積金轉增預案[184] - 公司無相關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或其他員工激勵措施[18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中国通号,代码688009;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简称中国通号,代码03969[19]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7年11月变更为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南路1号院中国通号大厦A座20层[14]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17,864,747,289.30元,上年同期14,620,778,851.32元,同比增长22.19%[22]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40,504,747.38元,上年同期1,774,925,442.85元,同比增长3.69%[22]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 -425,939,991.41元,上年同期 -972,052,222.39元[22]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42,168,526,134.79元,上年度末42,563,468,050.40元,同比减少0.93%[22]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07,792,905,498.91元,上年度末105,328,082,320.59元,同比增长2.34%[22]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24%,上年同期4.23%,增加0.01个百分点[22]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24%,上年同期4.09%,增加0.15个百分点[22]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68,922,497.99元[24]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为643409638.89元,上期为510171461.49元,变化幅度26.12%[58] - 资本化研发投入本期为113565159.12元,上期为87832056.70元,变化幅度29.30%[58] - 研发投入合计本期为756974798.01元,上期为598003518.19元,变化幅度26.58%[58]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4.24%,上期为4.09%,增加0.15个百分点[58]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本期为15.00%,上期为14.69%,增加0.31个百分点[58] - 公司营业收入为178.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19%;营业成本为137.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35%[141] - 销售费用为3.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92%;管理费用为9.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19%;研发费用为6.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12%[14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1.21%[141] - 销售费用本期3.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92%[151] - 管理费用本期9.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19%[151] - 财务收益本期为2.0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3.11%[151] - 研发费用本期为6.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12%[15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净流出4.26亿元,净流出量较上年同期减少5.46亿元[152]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净流入5.69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2.98亿元[152]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净流出5.92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3.49亿元[152]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215.60亿元,占总资产20.00%,较上年期末减少5.19%[156]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189.80亿元,占总资产17.61%,较上年期末增加3.77%[156] - 长期股权投资截至报告期末为13.11亿元,比年初增加2.02亿元,增幅为18.18%[160]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金额为10.1986748813亿元,本期增减变动为0.2305855907亿元,期末金额为10.429260472亿元;应收款项融资期初金额为22.3012445761亿元,本期增减变动为 -8.5475675919亿元,期末金额为13.7536769842亿元[162] - H股募集资金约91.04亿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使用83.72亿元,剩余7.32亿元未使用,未使用资金预计未来三年用完,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4亿元,PPP项目投资5.68亿元,补充营运资金0.1亿元[165]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核心业务为设计集成、设备制造、系统交付[27] - 公司主要通过公开招标获订单,集中采购获取原材料[28] -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高速铁路控制系统核心产品及服务覆盖总中标里程居世界第一,核心设备领域诸多产品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34]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核心产品和服务覆盖超120条已运营及已完成控制系统招标的线路[34] - 国内铁路基建市场投资上半年波动,公司在高速铁路控制系统综合市占率保持60%以上[34] - 2021年上半年高速鐵路控制系統核心產品及服務覆蓋中標里程居首,各核心子系統在國內保持領先市場份額[11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在已開標的15個地鐵信號控制系統項目中,中標8個,佔比53.33%[118] - 公司上半年新签外部合同额325.07亿元,同比增长0.92%[127] - 铁路领域新签合同额73.44亿元,同比下降54.86%[127] -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新签合同额65.40亿元,同比增长8.81%[127] - 海外领域新签合同额7.02亿元,同比增长31.27%[127] - 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新签合同额179.21亿元,同比增长90.70%[127] - 至2021年6月底,公司在手订单合同额1374.31亿元[127] - 2021年上半年,全国高速铁路站后“四电”工程开标里程同比下降一半以上[128] -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上半年承揽项目在全国十余家企业竞争下抢占一半以上市场份额[128] - 预计下半年铁路四电市场承揽比上半年大幅增长,全年不低于2020年水平[130] -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板块营业收入为128.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16%,毛利率为28.10%,较上年同期减少0.96个百分点[145] - 设备制造板块营业收入为28.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47%,毛利率为38.81%,较上年同期减少5.76个百分点[145] - 设计集成板块营业收入为49.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1.13%,毛利率为38.82%,较上年同期增加0.45个百分点[145] - 铁路业务营业收入为88.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53%;城市轨道业务营业收入为35.9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47%[146] - 海外业务营业收入为4.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9.04%,毛利率为36.97%,较上年同期增加1.34个百分点[146] - 中国地区营业收入为174.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0.37%,毛利率为22.75%,较上年同期减少1.57个百分点[146] - 其他板块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0.51%[149] 研发相关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在中国拥有2955项注册专利保护核心技术[39] - 公司自主研发的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和服务系统基本完成,正开展示范应用[35] - 公司拥有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和列车自动无人驾驶技术等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40] - 货运铁路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全路多个编组站和路局调度中心广泛运用,提升铁路货运效率和智能化水平[43] - 行车指挥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领域,提高行车指挥自动化和应急处置水平[43] - 轨道交通智能检测运维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等领域,降低设备故障率[43] - 列控系统集成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等领域,提高软件集成质量[46] - 安全计算机平台技术应用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各类安全控制产品,通过国际最高等级功能安全认证[46] - 移频键控信号安全调制解调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等铁路,实现轨道区段多项安全核心功能[46] - 道岔转换技术应用于我国高速等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创建国际领先高速道岔转换系统技术体系[48] - 轨道交通仿真测试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等领域,提高被测系统缺陷纠正率和质量可信度[48] - 基于空间多物理场耦合的高精度仿真技术建立误差在0.5%以内的高精度仿真分析平台[48] - 基于空间多物理场耦合的高精度仿真技术完成覆盖我国铁路约万种典型配置轨道电路传输特性的精准分析[48]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394件,累计有效授权专利总数2955项[53] - 报告期内新增知识产权申请654个,获得497个,2017年以来累计申请6467个,获得4458个[54] - 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与服务系统规模7951.00万元,本期投入845.12万元,累计投入6941.86万元[59] - 基于动态间隔的列控装备研制与应用示范验证总投资6605.63万元,本期投入986.41万元,累计投入7070.52万元[61] - 公司完成铁路综合调度信息系统在神华铁路包神线、神朔线的示范应用等多项研发成果[53] - 工业企业网络安全综合防护平台项目总投资4576.00,本期投入1416.20,已完成研发展开试验点试验[63] - 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项目总投资11500.00,本期投入1169.47,已完成研发并实现工程应用[66] - 重载货运列车自组网高密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项目总投资21337.00,本期投入511.86,完成主要控制设备详细设计等工作[66] - 全电子联锁的CBTC系统项目总投资2430.93,本期投入219.18,完成室内测试并开展现场试验[67] - 智能制造产线项目总投资7387.80,本期投入978.81,完成机床配线自动测试等装备投产[104][105] - 高速铁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发项目总投资7420.54,本期投入961.34,开展车载设备安全认证等工作[107] - 基础性技术研究项目总投资6084.00,本期投入180.00,完成高速大电流弓网放电试验方案论证等[109] - 铁路货运综合调度指挥管理系统项目总投资1239.60,在大秦线、神朔线示范应用[110] - 检测感知技术研究项目完成环境因素影响分析等工作,可用于轨道交通领域故障预警和防护[111] - 列控联锁一体化开发和应用总投资规模9770.80万元,本期投入2705.58万元,累计投入6199.25万元[113] - 信号基础器材研制总投资规模2390.00万元,本期投入400.22万元,累计投入539.00万元[11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422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21.00%,研发人员薪酬合计36796.76万元,平均薪酬8.71万元[113] - 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55人,占比1.30%;硕士研究生1545人,占比36.56%;大学本科2424人,占比57.36%;大学专科202人,占比4.78%[113] - 研发人员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2607人,占比61.69%;36 - 40岁的有786人,占比18.60%;41 - 45岁的有387人,占比9.16%;46 - 50岁的有216人,占比5.11%;51 - 54岁的有111人,占比2.63%;55 - 59岁的有119人,占比2.81%[117] - 公司拥有超过2900项注册专利,实现列車運行控制核心技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产品100%国产化[119] - 公司拥有超23000公里高速鐵路控制系統建设和运营经验,专有铁路控制系统数据库拥有超4.5万个测试案例[119] - 公司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产品均满足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