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荣智控股(06080) - 2020 - 年度财报
荣智控股荣智控股(HK:06080)2020-07-21 17:21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3265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39250万港元减少约16.8%[7]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由上一年度的约3450万港元减少至约1370万港元[7]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约0.073亿港元,毛利率约为2.2%,上一年度为毛损约0.124亿港元,毛损率约3.2%[18]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其他收入约0.007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0.006亿港元或46.2%[19]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行政开支约0.211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0.0001亿港元或0.5%[20]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成本约0.002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0.0001亿港元或33.3%[21]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所得税约0.004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0.0015亿港元或78.9%[22]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1.996亿港元,总负债约0.404亿港元,资产负债率约2.6%,较2019年的约3.4%下降[26][27]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总员工成本约7210万港元,2019年同期约7790万港元[47] 土地及房屋供应计划 - 2020/21年度土地销售计划,香港特区政府拟出售15块住宅用地及6块商业用地,可分别发展约7530个住宅单位及总建筑面积83700平方米[8] - 运输及房屋局提议2020–21年度至2029–2030年度十年期间内长期房屋目标估计供应430000个单位[8] 公司项目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获授32份新合约,原总合约金额约4.017亿港元,完成原总合约金额约1.966亿港元的15个项目[14]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手头有28个项目,分配至履约责任的尚未结付交易价格总额约为3.056亿港元,较2019年的约1.492亿港元增长[14]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地基及地盘平整工程收入约3.139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0.677亿港元或17.7%[15]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机械租赁收入约0.126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0.016亿港元或14.5%[17] 公司投资及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投资约1530万港元用于购买机械及设备、汽车及电脑设备[41] - 公司2017年上市及行使超额配股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0390万港元[50] - 截至2020年3月31日,购买新机械及设备计划使用4060万港元,实际使用4060万港元[50] - 截至2020年3月31日,保留资本满足潜在银行保证金要求计划使用3130万港元,实际使用2570万港元,未动用560万港元[50]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加强人力计划使用2310万港元,实际使用2310万港元[50] - 截至2020年3月31日,一般营运资金计划使用890万港元,实际使用890万港元[50]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计划使用10390万港元,实际使用9830万港元,未动用560万港元[50]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54] - 报告期内无宣派及支付中期股息(2019年:无)[192]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19年:无)[193] - 股东无放弃或同意放弃任何股息的安排[194] 公司业务风险与合规情况 - 公司仅在香港经营业务,经营所得收入及交易几乎全部以港元结算,外汇风险甚微,2020年未订立衍生工具合约对冲外汇风险[30]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非经常性的地基及地盘平整工程,获授建筑项目数量减少或实际时间及成本超出估计,会影响营运及财务业绩[32] - 建筑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面临现有法例、规例及政府政策变动,可能产生重大额外收益开支[33] - 公司所有收入源自香港,香港不利经济状况或地方政府对建筑行业施加限制,会对整体业务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33] - 公司已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守对业务及营运构成重大影响的适用法律法规[34]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事项[44]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所持重大投资[45] - 香港地基及地盘平整工程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降低投标价格维持市场地位[55] 公司人员构成及经验情况 - 公司创始人李灼金53岁,在香港建筑行业有逾35年经验[57] - 非执行董事潘伟刚48岁,在会计及金融行业有逾28年经验[58] - 李国麟36岁,2017年9月2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10年审计及会计经验[64][65] - 廖鸿41岁,2017年5月25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2019年8月15日退任,于建筑行业拥有逾17年经验[66] - 刘大洪56岁,2014年5月加入集团任工料测量师,2016年3月晋升为工料测量师经理,于建筑行业拥有逾25年经验[68][69] - 李美慧33岁,2017年1月加入集团,任财务总监兼公司秘书[69] 公司治理结构与运作情况 - 公司于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惟守則條文A.2.1除外[72] - 公司主席李灼金身兼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符合公司最佳利益[72]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报告期内全面遵守[73] - 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执行董事为李灼金、李伟芳,廖鸿于2017年5月25日至2019年8月15日担任[78] - 非执行董事为潘伟刚,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黄植刚、陈仲戟、李国麟[78] - 公司与独立非执行董事签立为期三年的委任函,生效日期为2017年9月21日[79] - 三分之一的董事须于各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且每三年至少轮值退任一次[82] - 报告期间举行五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83] - 全体董事确认于报告期间参与持续专业发展[87] - 董事会设立审核、提名及薪酬三个委员会[90]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陈仲戟先生为主席[90]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及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91] - 审核委员会在报告期间举行两次会议,之后举行一次会议[93] - 提名委员会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李灼金先生为主席[94]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审议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等[94] - 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各成员出席率均为100%[97][98] - 公司秘书李美慧女士于2016年3月获认可为香港会计师公会执业会员,报告期内完成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99]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及审核情况 - 集团编制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时采用持续经营法[102] - 报告期内公司委聘外部独立顾问公司进行内部审核职能及审阅风险管理与内控系统效用效率,相关建议分阶段实施[103] - 报告期内已付或应付核数师审核服务费用850千港元,审阅中期报告费用200千港元,其他服务费用27千港元,总计1077千港元[107] 公司保险及章程情况 - 涵盖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的保险已生效[108]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表决权的股东有权要求召集特别股东大会,大会应在呈递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12]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组织章程无更改[115] 公司业务范围情况 - 报告期内,集团及其附属公司从事地基及地盘平整工程,还向建筑公司出租若干机械[117]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地基及地盘平整工程和机械租赁,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主要业务无重大变动[190] 公司沟通情况 - 集团与投资者通过公司网站、年度及中期财务报告等沟通[122] - 集团与雇员通过直接沟通、独立专责小组及面谈等沟通[122] - 集团与客户通过定期与承建商及客户会面、客户评估等沟通[122] - 集团与供应商/承建商通过供应商评估、日常工作检讨等沟通[122] - 集团与社区通过慈善捐献、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沟通[122] - 集团与政府通过书面通讯、法定报告及一般披露沟通[122] 公司环境管理情况 - 集团根据ISO 14001:2015设立环境管理系统及制定环境管理手册[125] - 2019/20年气体燃料消耗排放数据中,氮氧化物为1087.08千克,较2018/19年的912.37千克增加;硫氧化物为1.66千克,较2018/19年的1.00千克增加;悬浮颗粒为80.76千克,较2018/19年的68.62千克增加[129] - 2019/20年范围1中,流动燃烧源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碳为269.34吨,较2018/19年的161.62吨增加;甲烷为291.75千克,较2018/19年的171.45千克增加;氧化亚氮为5.26吨,较2018/19年的4.92吨增加[129] - 2019/20年范围2中,向电力公司购买电力排放二氧化碳为9.56吨,较2018/19年的7.96吨增加[129] - 2019/20年范围3中,弃置到堆填区的废纸排放二氧化碳为1.80吨,较2018/19年的2.03吨减少[129] - 2019/20年电力消耗为15172.23千瓦 时,较2018/19年的12634.06千瓦 时增加;人均电力消耗为83.82千瓦 时/雇员,较2018/19年的49.94千瓦 时/雇员增加[132] - 公司从事建筑项目增加,收购额外汽车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127][129] - 公司2019年7月重置办公室,新办公室是旧办公室两倍大,致电力消耗增加[132] - 公司在办公室和建筑地盘实施多项节约能源及减少污染措施[131][133] - 公司2019年下半年将印刷纸张厚度由每平方米80克改为每平方米70克以减少用纸[135] - 报告期内公司遵守香港有关环境法律及规例,未发生重大违法案件[136] - 2019/20年氮氧化物排放1087.08千克,2018/19年为912.37千克;硫氧化物排放1.66千克,2018/19年为1.00千克;悬浮颗粒排放80.76千克,2018/19年为68.62千克[170] - 2019/20年流动燃烧源二氧化碳排放269.34吨,2018/19年为161.62吨;甲烷排放291.75千克,2018/19年为171.45千克;氧化亚氮排放5.26吨,2018/19年为4.92吨[170] - 2019/20年向电力公司购买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9.56吨,2018/19年为7.96吨;弃置到堆填区的废纸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1.80吨,2018/19年为2.03吨[170] - 2019/20年电力消耗15172.23千瓦 时,2018/19年为12634.06千瓦 时;按每名雇员计算,2019/20年为83.82千瓦 时,2018/19年为49.94千瓦 时[170] 公司员工情况 - 2020年3月31日公司共雇佣166名员工,全部位于香港[141] - 按年龄划分,60岁以上24人、18 - 30岁11人、31 - 40岁40人、41 - 50岁37人、51 - 60岁54人[146] - 2019/20年工作相关死亡0宗,死亡率0%;2019/18年工作相关死亡0宗,死亡率0% [151] - 2019/20年呈報事故數量(病假多於3天)3宗,2019/18年为11宗[151] - 2019/20年因工傷損失工作日數2049天,2019/18年为1147天[151] - 报告期内附属公司力盛工程获香港房屋委员会颁发优质公共房屋建造及保养大奖[139] - 报告期内力盛工程获一名主承包商授予「最佳安全分包商」奖[151] - 公司为员工提供口罩、消毒产品,放置科普材料,要求遵守办公室卫生要求应对疫情[153] - 公司不知悉存在违反劳工权益相关法律及法规的重大违规情况[147] - 公司不知悉存在违反安全工作环境及职业危害相关法律及法规的重大违规情况,除几个仍在进行的诉讼案件外[152] - 报告期内36%的男性雇员和65%的女性雇员参与培训,平均时长分别约为0.91小时和7.79小时[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