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燃气蓝天(06828) - 2021 - 年度财报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1,463.1百万港元,较同期减少45.3%[10] - 2020年公司业务毛利(含补贴及补助收入)为159.0百万港元[10] - 2020年公司来自联营公司项目应占收益约320.4百万港元,较同期增加约4.8%[10] - 2020年公司财务成本为195.5百万港元,较同期减少19.9%[13] - 2020年公司获商业银行约37.6亿港元融资,较同期增加67.1%[13] - 2020年公司收入为14.63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5.3%(2019年全年:26.761亿港元)[21] - 2020年毛利从2019年的2.245亿港元减少至1.552亿港元[21] - 2020年公司财务成本为1.955亿港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9.9%(2019年全年:2.442亿港元)[21] - 2020年公司整体盈利下降主要因法证调查结果引起的资产减值[21] - 2020年公司收益由26.761亿港元减少45.3%至14.631亿港元[45] - 2020年公司毛利为1.552亿港元,较2019年的2.245亿港元减少6930万港元,分部溢利由4.928亿港元减少至亏损28.965亿港元[46] - 2020年公司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亏损由4.809亿港元减少至亏损35.597亿港元[47]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2019年的1.656亿港元降至2020年的3480万港元,主要因政府补贴减少9650万港元、利息收入减少2610万港元及汇兑收益减少1120万港元[48] - 行政开支从2019年的3.393亿港元增加7.0%至2020年的3.631亿港元,主要因员工费用增加2800万港元[51] - 其他开支净额从2019年的2270万港元增至2020年的2.545亿港元,主要因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存货撇销及收回资产之收入2.184亿港元资产的综合影响[52] - 融资成本从2019年的2.442亿港元减至2020年的1.955亿港元,主要因可换股债券的利息减少1140万港元[53] - 2020年所得税抵免1.108亿港元,包括中国附属公司产生的即期税项7330万港元及因收购多个天然气项目而产生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调整产生的递延税项抵免1.841亿港元[54]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年内亏损为37.163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37.054亿港元[55] - 2020年资产及金融资产减值及撇销为38.2亿港元计入年内亏损,涉及多项资产减值及收回资产收入6500万港元,另有资产撇销1.114亿港元计入其他全面收益[5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705.4百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增加30.1%,已抵押存款47.0百万港元(2019年无)[9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借贷总额3,518.4百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2,859.3百万港元),杠杆比率64.3%(2019年:33.0%)[9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减少至3,785.7百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6,488.8百万港元),主要因多项资产减少所致[9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687.6百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2,168.5百万港元),包含多项资产[97]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4379.2百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3216.6百万港元[98]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2691.5百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048.1百万港元[98]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0.39,2019年12月31日为0.67[98]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净负债比率为341.4%,2019年12月31日为50.7%[99]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052名雇员,2019年12月31日为1008名[103] - 2020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约2383.1万港元由集团资产等抵押,2019年为3914.8万港元[105] - 2020年12月31日余下约25.81902亿港元银行贷款为无抵押,2019年为11.90241亿港元[105]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有抵押银行贷款已由集团银行结余4699.3万港元作抵押,2019年为零[105]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107]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108] 公司天然气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天然气总销售及处理量约6,659.1百万立方米,较同期减少约8.9%[10] - 2020年公司总销气及处理量比去年同期减少8.9%至约66.591亿立方米(2019年全年:73.062亿立方米)[21] - 2020年来自附属公司的销气量为4.087亿立方米,来自联营公司的销气及处理量为62.416亿立方米[21] - 2020年因3.209亿立方米的销售量净基准编制调整,致销售量及收入减少[21] - 2020年业务总量减少及受疫情影响,已变现价格减少[21] - 2020年受疫情影响,经济活动疲弱及能源消费不振致整体销气量下降[21]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天然气项目覆盖中国17个省市及自治区[22] - 截至12月总数量为6241637238立方米,其中各部分数量分别为 - 30000、36990000、97810000等[25] - 截至12月处理量小计为6236077651立方米[25] - 截至12月装车量为1556290746立方米[25] - 截至12月气化量为4679786905立方米[25] - 2020年集团城市燃气业务新增接驳管道气31623户,累计509066户,业务收入639.5百万港元,接驳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79.6%[28] - 2020年集团销售给居民用户天然气气量64.0百万立方米,2019年为72.6百万立方米[28] - 2020年集团销售给工商业用户天然气气量68.4百万立方米,2019年为94.1百万立方米[28] - 2020年集团工业客户直供业务收入361.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9%,销售天然气气量达130.9百万立方米[30] - 2020年集团液化天然气及压缩天然气贸易及配送业务总贸易量133.1百万立方米,分部销售额402.3百万港元[31] - 2020年公司拥有26个加气站(2019年为29个),销气量为1230万立方米(2019年为3560万立方米),销售收入5970万港元(2019年为1.53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1.2%[33] - 2020年中石油京唐项目LNG接卸总量达62.361亿立方米(2019年为62.758亿立方米),气化外输至管道气量为46.798亿立方米(2019年为55.03亿立方米),槽车运输气量为15.563亿立方米(2019年为7.728亿立方米)[34] - 2020年公司拓展一个燃气经营权,取得查干湖生态小镇特许经营权[35] 公司其他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8月初公司与北燃新加坡签署合约,出售总值1,144万美元(约8,866万港元)的乙二醇[13] - 2020年集团与北燃新加坡合作,出售2.6万公吨乙二醇[31]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大股东正在建设天津南港工业区LNG接收站,含码头、泊位、10座20万方罐容的LNG储罐及外输管线,未来公司将与其在LNG码头建设与贸易上有更多合作[40] - 公司自2020年起由大股东委派人员管理,管理水平及业务能力不断提升[41] - 公司希望拓宽融资管道,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财务成本,提高盈利水平[44] - 公司未来会考虑合适的并购机会或各项资本计划,截至公告日无正式计划[44] 公司审计及问题解决措施 - 为解决商誉、无形资产以及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审计问题,公司将委托外部人士处理工序并委聘外部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预计2022年2月底前完成[62] - 为解决收购附属公司支付按金的审计问题,公司将订立正式协议并确认交易影响,预计2022年2月底前完成[65] - 公司通过山西民生向无业务关系人士支付总额人民币1.34亿元,现届管理层无法找到所有抵账协议提供给核数师[66] - 买方就过往收购印刷业务欠付公司6500万港元,已结付1200万港元[67] - 公司将与原债权人于2021年12月底前订立协议,确认无应付负债[67] - 公司将与郑先生于2021年12月底前分离服务协议,2022年2月底前完成收购或解散未收购相关公司[72] - 公司将采取行动控制钱唐相关活动,于2021年12月底前完成会计处理及调整[73] - 公司预期于2021年12月底前对集团内公司间结馀差异作出会计调整[76] - 公司将在2021年11月底前建立关联方交易内部控制机制[77] - 公司将与主要股东沟通,于2022年1月底前完成对馀下重大联营公司及合资公司的审计工作[80] - 公司将在2021年12月底前取得未返回的债券持有人确认函[81] - 公司将在2021年12月底前完成关闭海外银行账户或确保香港银行确认函签字[82] - 公司将委聘外部专业估值师对收购产生的无形资产(特许经营权)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评估,预期2021年12月底完成[85] - 公司将委聘外部专业估值师重新评估联营公司(中石油京唐)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公允价值,预期2021年12月底完成[86] - 除向大型供应商采购货品的贸易交易外,公司按净额基准入账余下贸易交易,销售总额874百万港元、销售成本总额868百万港元,净收入6百万港元于2020年收益中确认,将在2021年11月底前建立贸易业务内部监控机制[88] - 公司将继续与主要股东讨论寻求协助,与银行及债券持有人磋商,于股份恢复买卖及重组计划安排前暂停买卖,预期2022年4月底完成[90] - 2020年7月3日公司附属公司出售股权,因意见分歧2021年7月同意终止合作,终止协议预计2021年10月完成签署[94] 公司人员变动 - 郑明杰自2014年5月7日起任执行董事,2020年7月6日调任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2021年1月16日被暂停职务[118] - 林汕鍇自2007年3月26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证券等行业有逾30年经验[119] - 黄彪自2007年3月26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04 - 2017年为新加坡特许会计师协会资深会员[121] - 马安馨自2014年11月3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投资等方面有逾20年经验[122] - 崔玉磊自2020年7月6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国资事务等方面有逾20年经验[122] - 徐慧敏自2020年7月6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方面有逾20年经验,曾在安永工作18年[123] - 吴海鹏2021年2月20日起任集团副总裁,2021年6月4日起任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126] - 陈凝2021年7月21日起任集团副总裁,在北京燃气集团有逾十年财务管理经历[126] - 陈双双2021年1月16日起任公司秘书,2021年7月21日起任集团副总裁[126] - 蔡剑锋52岁,2019年10月14日起任集团副总裁;车福利45岁,2016年11月1日起任集团副总裁[127]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2020年全年采纳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的常规,但存在偏离事项[131][132] - 董事会前联席主席郑明杰2018年1月19日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偏离守则条文第A.2.1条;2020年7月6日职责分离恢复合规[133] - 董事会当时联席主席郑明杰及支晓晔因疫情未出席2020年6月23日股东周年大会,偏离守则条文第E.1.2条[134] - 董事会负责公司事务处理,职责包括提供领导、建立控制框架等多项内容[135][137]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会议,例会提前14日通知,会议文件提前三天或合理时间发送[138] - 2020年董事会会议召开6次,审核委员会会议召开3次,提名委员会会议召开1次,薪酬委员会会议召开1次,执行委员会会议召开12次,股东大会召开1次[140] - 郑明杰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83.3%(5/6),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1/1),股东大会出席率为0%(0/1)[140] - 洪涛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4/4),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