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6877[1][6] 公司管理层变动 - 金绍樑先生于2020年5月1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8][11] - Christopher Wesley Satterfield先生于2020年5月1日起获委任为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8][11] - 胡朝霞女士于2020年5月1日起获委任为公司提名委员会成员[8][11] - Stephen Gregory McCoy先生于2021年3月9日起辞任非执行董事[9][11] - 黄天宇先生于2020年12月31日起辞任公司秘书[10][11] - 石永华先生于2021年1月1日起获委任为公司秘书[10][11] 公司人员信息 - 袁峰先生37岁,于2019年6月获委任为集团副行政总裁[14][16] - 吴飞先生43岁,于2019年11月获委任为集团总经理[15] - 吴飞43岁,2019年11月获委任为集团总经理,2013年起在中信证券工作[17] - 李冏51岁,2018年5月2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现任董事会主席等职,1996年加入中信证券[19][21] - 许建强40岁,2018年5月2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现任中信证券股权衍生品业务线B角等职,2005年8月加入中信证券[20][22] - 武剑锋45岁,2019年6月加入集团,自2019年12月9日起担任美国运通公司首席工程师[25][27] - Christopher Wesley SATTERFIELD48岁,2019年6月加入集团,自2015年9月起任中邮创业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26][28] - 胡朝霞69岁,2019年6月加入集团,现任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等职,2012 - 2015年9月任赞华(中国)设备租赁有限公司财务总监[30][31] 全球股票市场情况 - 2020年3月全球股票市场大幅下跌超30%[35] - 2020年全年全球股票市场平均反弹上涨16%[35]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全年收入总额约1190万港元,较2019年的1800万港元下降约34.2%[37][39][62] - 2020年公司年度亏损约7160万港元,2019年亏损约1.8亿港元[37][39] - 2020年公司开支总额从约1.851亿港元减至约9240万港元,削减近1亿港元[41][46] - 公司杠杆式外汇及其他交易收入从2019年约1170万港元降至2020年约380万港元,降幅约67.2%[63][66] - 公司费用及佣金收入从2019年约330万港元降至2020年约10万港元[68][70]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19年约440万港元增至2020年约670万港元,增幅约51.0%[69][71] - 公司收入总额从2019年约1800万港元降至2020年约1190万港元,降幅约34.2%[65] - 公司总开支从2019年约1.851亿港元降至2020年约9240万港元,降幅约50%[72][74] - 公司转介开支及其他费用从2019年约1710万港元降至2020年约200万港元,降幅约88.0%[73][75] - 公司员工成本从2019年约2740万港元降至2020年约1860万港元,降幅约32.2%[78][83] - 公司全年亏损从2019年约1.8亿港元降至2020年约7160万港元,降幅约60%[88][9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871亿港元(2019年:3.797亿港元)[8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3.2%(2019年:约5.7%)[90]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871亿港元,2019年为3.797亿港元[93]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约为3.2%,2019年约为5.7%[94] - 回顾年度,集团录得汇兑亏损净额约960万港元,2019年约为190万港元;货币汇兑溢利约1370万港元,2019年约为亏损130万港元;全年汇兑溢利合共约410万港元,2019年约为亏损330万港元[99][100]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共聘用35名雇员,2019年为21名;回顾年度员工成本总额(包括董事酬金)约为1860万港元,2019年约为2740万港元[103][10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无银行结余用于担保银行信贷,2019年12月31日为8410万港元[108][111] - 2020年公司收入总额为11,859千港元,2019年为18,018千港元[130] - 2020年公司除税前亏损81,158千港元,2019年亏损180,457千港元[130] - 2020年公司年内亏损71,636千港元,2019年亏损179,988千港元[130] - 2020年公司年内全面开支总额为57,956千港元,2019年为181,291千港元[130] - 2020年公司资产总值为430,436千港元,2019年为504,244千港元[137] - 2020年公司负债总额为97,380千港元,2019年为113,263千港元[137] - 2020年公司流动净资产为321,925千港元,2019年为376,907千港元[137]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给股东的储备约为1.41亿港元(2019年约为2.12亿港元)[190][196] 公司业务运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第四季客户交易量增至第一季的约2倍,客户整体交易户口净值增至第一季的超1.5倍[52][57] - 2020年交易系统正常运行时间高达99.99%[44][54][57] 公司业务发展计划 - 2021年公司计划拓展业务、扩大产品线、加强营销以吸引客户[42][46][60] - 公司会尽快满足新西兰监管机构要求以恢复正常服务[43][46] - 公司考虑引入更多外汇、贵金属等产品及理财产品[43][46] - 公司招聘杠杆式产品及营销人才以发展业务[45][47] - 公司推出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升服务质量[53][57] - 公司计划建立多元化客户群、开发机构客户分部、扩大金融服务及产品范围、加强网络安全及资讯科技[121][122] - 公司将不时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如推出移动外汇交易应用[174] - 公司将开展多种营销活动重建品牌和扩大客户群[174] - 公司将升级资讯科技系统、招聘人才、推出营销活动以促进业务发展[175] 公司核数师相关情况 -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于2020年10月23日辞任,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为集团核数师[9][11] - 独立核数师对2019年年报发出无法表示审核意见,原因是被拒取得集团旧有系统相关证据及数据;公司采取多项措施将IT平台从盛汇转移至中信里昂,新协议2020年3月17日生效[110][113] - 因2019年核数师无法表示意见,公司核数师对2020年集团综合财务状况期初余额、对应数字及相关披露发表保留意见[116] - 审核委员会同意核数师保留意见,认为2022年该保留意见可能会被消除[117][118] - 公司核数师对2020年综合财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预计2022财年移除[119] 公司重大事项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102][105]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或然负债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109][112] - 2020年11月,公司三家持牌附属公司加入作为原告,就盛汇违反信息技术服务协议等向盛汇索赔,与盛汇的两项诉讼未进入审讯阶段[153][154][158] - CLSAP NZ收到新西兰金融市场管理局申索陈述书,新西兰高等法院聆讯日期为2021年7月5日,可能受处罚[155][159] 公司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0年度派發末期股息,2019年也未派息[128][133] - 公司采用股息政策,股息派付比率由董事会酌情决定[199] - 公司寻求在满足股东期望和审慎资本管理间取得平衡[200]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不利变动影响,如中美贸易战及英国脱欧可能影响经营业绩[149] 公司资讯科技投入 - 金融服务业务依赖资讯科技系统,公司不断投资以维持系统安全标准[150] 公司社会责任与管理 - 公司实施内部办公耗材循环利用计划及办公室节能措施[161][162][167] - 报告期内,公司在重大方面遵守经营所在地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持有业务必要牌照[163][168] - 公司重视员工,提供固定工资、津贴和酌情花红,定期进行评估[165][166][170] -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以维持业务和资产增长及长期盈利[173] 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信息 - 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2[185][191] - 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4及年报“综合权益变动表”[186][192] 公司组织章程规定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或开曼群岛法例无优先购买权规定[187][193] 公司合作关系 - 公司与往来银行维持良好关系,必要时可取得资金[176][177] - 公司主要服务供应商包括系统及设备供应商、外聘顾问和其他业务伙伴[178][179] 公司目标 - 公司目标之一是为股东提升公司价值[180][181]
TE HEALTHCARE(06877)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