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在百慕达注册成立的获豁免有限公司,普通股于港交所GEM上市[18] - 公司主要从事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租赁和投资控股业务[18]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销售机器及提供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安排,就所有销售机器提供安装服务[22] - 报告期截至2018年3月31日,于2019年2月1日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及授权刊发[18] - 报告以港元呈列,所有价值均调整至最接近千位数[18] - 这是2018/19第三季度业绩报告[21] - 公司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12号上海商业银行大厦18楼[161] - 公司电话为(852) 2918 3788,传真为(852) 2169 0209[161] - 公司网址为www.nasholdings.com[16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按期间对比2017年同期)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收入为1947831千港元,2017年同期为1101459千港元[1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销售成本为1632407千港元,2017年同期为860768千港元[1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毛利为315424千港元,2017年同期为240691千港元[1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经营溢利为105974千港元,2017年同期为79252千港元[1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07340千港元,2017年同期为80850千港元[1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89193千港元,2017年同期为68769千港元[1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3.27港仙,2017年同期为2.84港仙[1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为524808千港元,2017年同期为347842千港元[1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19568千港元,2017年同期为16850千港元[1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72港仙,2017年同期为0.62港仙[13] - 2018年1 - 9月,销售货品收入为1845685千港元,2017年同期为962536千港元;佣金及其他服务收入为53861千港元,2017年同期为116856千港元;租赁安排收入为48285千港元,2017年同期为22067千港元[29] - 2018年1 - 9月,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1369千港元,2017年同期为1492千港元;持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为0千港元,2017年同期为1103千港元[3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香港利得税本期为13,455千港元,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本期为4,692千港元,往期超额拨备为1,735千港元,所得税支出总计18,147千港元[39][4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香港利得税本期为2,421千港元,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本期为1,312千港元,往期超额拨备为699千港元,所得税支出总计3,733千港元[39][40] - 2018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时,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89,193千港元,可换股债券利息为0千港元;2017年分别为68,769千港元和374千港元[49] - 2018年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时,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89,193千港元;2017年为69,143千港元[49] - 2018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时,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725,808,054股;2017年为2,422,122,466股[49] - 2017年可换股债券摊薄效应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03,685,502股[49] - 2018年假设全部尚未行使购股权行使时被视为以无偿代价发行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298,642股;2017年为2,692,947股[49] - 2018年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时,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727,106,696股;2017年为2,728,500,915股[49] - 2018年1 - 9月,公司未经审核综合收入约为1,947,83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6.8%[97] - 2018年1 - 9月,公司未经审核综合净利润约为89,19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7%[98] - 集团总运营成本约为210,75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8%,运营成本与收入比率从去年同期的14.9%降至10.8%[99] - 2018年1 - 9月未经审核基本每股收益约为3.27港仙,较去年同期增长15.1%[10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每股未经审核综合资产净值约为0.35港元,较3月31日增加0.01港元[10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未经审核综合收入约19.4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1.01亿港元增加76.8%[101] - 九个月期间,集团未经审核综合纯利约8919.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6876.9万港元增加29.7%[101] - 集团经营成本总额由去年同期约1.64亿港元增加28.8%至约2.11亿港元,经营成本总额与收入之比率由去年同期14.9%减至10.8%[102] - 九个月期间录得未经审核每股基本盈利约3.27港仙,较去年同期约2.84港仙增加15.1%[102]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未经审核每股普通股综合资产净值约0.35港元,较2018年3月31日约0.34港元增加0.01港元[10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按新旧准则对比)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收入为1947831千港元,较过往准则下的1721235千港元增加226596千港元[2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销售成本为1632407千港元,较过往准则下的1427774千港元增加204633千港元[2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毛利为315424千港元,较过往准则下的293461千港元增加21963千港元[2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经营溢利为105974千港元,较过往准则下的89649千港元增加16325千港元[2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07340千港元,较过往准则下的91015千港元增加16325千港元[2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期内溢利为89193千港元,较过往准则下的75557千港元增加13636千港元[2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基本每股盈利为3.27港仙,较过往准则下的2.77港仙增加0.50港仙[26] 会计政策相关 - 编制本未审核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时,除部分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及诠释外,会计政策与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一致[2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及其修订本取代相关准则及诠释,适用于客户合约产生的所有收入[2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确立新五步模型核算收入,要求实体作出判断并广泛披露[20] - 集团采用修改后追溯调整法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初始应用日期为2018年4月1日[20] - 集团选择将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应用于2018年4月1日的所有合约[20] - 初始应用HKFRS 15的累计影响于初始应用日期确认为累计亏损期初账面的调整,比较信息未重列[22] - 公司评估与销售机器一并提供的安装服务不独特,被视为单一履约责任,销售机器及安装服务收入在安装服务完成时确认[24] - 因会计政策变动,公司对2018年4月1日的期初结余作出调整,累计亏损增加1510万港元[24] - 合约负债指公司将货品或服务转至客户的责任,于付款或付款到期时确认,履行合约时确认为收入[24] - 采纳HKFRS 15对其他全面收益或公司的经营、投资及融资现金流量无重大影响[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九个月期间,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未经审核收入约18.9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0.79亿港元增加约76.0%[104] - 九个月期间,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直接机器销售约17.7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9.04亿港元增加96.8%[104] - 九个月期间,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佣金及其他服务收入约5386.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17亿港元减少53.9%[104] - 九个月期间,租赁分部产生来自租赁业务收入约4828.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206.7万港元增加118.8%[113] - 九个月期间,租赁分部录得纯利约200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363.6万港元增加47.1%[113]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第三季度未经审核收入约为5.0651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40806亿港元增加48.6%,未经审核纯利约1941.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843.4万港元增加5.3%[114] - 租赁分部第三季度未经审核收入约为1829.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03.6万港元增加160.0%,未经审核纯利约592.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88.4万港元增加52.6%[115][11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融资租赁贷款本金总额约为2.75585亿港元,较2018年3月31日约3.16697亿港元减少13%[116][118] - 美亚科技九个月期间未经审核纯利约8736.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565.4万港元增加15.5%[114] 市场趋势相关 - SMT市场自2017年起将以复合年增长率8.9%增长,到2022年将达到54.2亿美元[121] - 全球智能手机付运量将从2017年的14.7亿部下降3%至2018年的14.2亿部,2019年回升至2.6%的增长率,2022年达到15.7亿部[121] - 中国市场2018年智能手机付运量预计缩减8.8%,2019年表现平稳,2022年底重回正面增长轨道[121] - 美国市场2018年下跌后,2019年将按年增加2.1%[121] - 世界银行将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3.0%下调至2.9%[123] - 世界银行将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由3.0%降至2.9%[125] 股权及股息相关 - 2017年6月8日,董事会宣派特别股息每股普通股0.06港元,合共约114,898,000港元,于7月10日派付[52][5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计965,518千港元,其中股本27,258千港元,其他储备1,081,384千港元,购股权储备4,684千港元,累计亏损147,808千港元[56] - 2017年7月13日,公司发行及配发810,810,810股普通股,使股本及股份溢价分别增加约8,108,000港元及51,892,000港元[85][86] - 2017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授出73,232,000份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115港元[92] -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授出的购股权公允价值约为4,684,000港元,集团确认购股开支4,684,000港元[9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已发行2,725,808,054股普通股[130][131][137][138] - 董事张一帆持有27,256,000股相关股份,占比0.99%[130] - 董事徐广明、梁显治、陈立基、干晓劲分别持有2,000,000股相关股份,占比均为0.07%[130] - 股东陆颖持有1,827,687,238股普通股,2,720,000股相关股份,占比67.15%[137] - 2014年9月4日,公司股东批准采纳购股计划,有效期10年[142][143] - 截至2018年4月1日,公司根据2014年计划的购股权未行使总数为73,232,000份,截至2018年12月31日仍为73,232,000份[146] - 执行、独立非执行、主要股东及集团员工等相关人员购股权行使价均为0.115港元[14
北亚策略(08080) - 2019 Q3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