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亚策略(08080)
icon
搜索文档
北亚策略(08080)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4 17:47
North Asia Strategic Holdings Limited 北亞策略控股有限公司 * (Incorporated in Bermuda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 : 8080) 2024/25 Annual Report 年報 * For identification purpose only 僅供識別 www.nasholdings.com 香港中環康樂廣場 1 號怡和大廈 16 樓 1618 室 電話 : (852) 2918 3788 傳真 : (852) 2169 0209 主要營業地點 Suite 1618, 16th Floor, Jardine House, 1 Connaught Place, Central, Hong Kong Tel : (852) 2918 3788 Fax : (852) 2169 0209 Principal Place of Business C004888 Annual Report 2024/25 North Asia Strategic Holdings ...
北亚策略(08080)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6 19:54
由於GEM上市公司普遍為中小型公司,在GEM買賣的證券可能會較於聯交所主板買賣之證 券承受較大的市場波動風險,同時無法保證在GEM買賣的證券會有高流通量的市場。 NORTH ASIA STRATEGIC HOLDINGS LIMITED 北亞策略控股有限公司 *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8080) 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全年業績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的特色 GEM的定位,乃為中小型公司提供一個上市的市場,此等公司相比起其他在聯交所上市的 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有意投資的人士應了解投資於該等公司的潛在風險,並應經過審慎 周詳的考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聯交所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 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 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公告的資料乃遵照聯交所《GEM證券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而刊載,旨在提供有關 北亞策略控股有限公司的資料;北亞策略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董事」或「董事會」)願就本 公告的資料共同及個別地承擔全部責任。各董事在作出 ...
北亚策略(0808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1-21 16:4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北亚策略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080[1] - 报告为2024/25中期业绩报告[10] - 董事会提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含2023年同期未经审核比较数字[11][13] - 报告资料遵照联交所《GEM证券上市规则》刊载,董事愿就报告资料共同及个别承担全部责任[7][9] - 公司主要从事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租赁、电子支付解决方案、物业及投资控股业务[34] - 公司分为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租赁及电子支付解决方案三个主要可申报业务分类[4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750,42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17,740千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42,23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4,493千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1,115千港元,2023年同期经营亏损为58,753千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214千港元,2023年同期期内亏损为44,573千港元[15][18] - 2024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均为0.3港仙,2023年同期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9.8港仙[1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2,029,49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957,058千港元有所增加[2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378,17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373,738千港元有所增加[2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651,31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83,320千港元有所增加[23]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为3,225千港元,2023年同期其他全面亏损为19,526千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4,439千港元,2023年同期全面亏损总额为64,099千港元[18]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使用现金流量净额为39,809千港元,2023年为产生75,114千港元[29]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使用现金流量净额为54,002千港元,2023年为11,524千港元[29]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使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786千港元,2023年为12,169千港元[32] - 2024年4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5,494千港元,9月30日为254,367千港元[32] - 2023年4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25,154千港元,9月30日为463,292千港元[32] - 2024年1 - 9月来自与客户合约收入中销售货品为695,70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77,289千港元[39] - 2024年1 - 9月销售支援服务收入为2,63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869千港元[39] - 2024年1 - 9月电子支付服务收入为1,33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815千港元[39] - 2024年1 - 9月其他服务收入为15,47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306千港元[39] - 2024年1 - 9月来自融资租赁安排收入为4,19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950千港元[39] - 2024年1 - 9月来自经营租赁安排收入为31,08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511千港元[39] - 2024年1 - 9月总收入为750,42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17,740千港元[3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期间,对外客户销售总收入为750,422千港元[4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期间,分类业绩总计30,988千港元[4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期间,期内溢利为1,214千港元[4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期间,资本开支总计87,530千港元,折旧及摊销总计32,990千港元[4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对外客户销售总收入为517,740千港元[4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分类业绩总计 -25,532千港元[4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为44,573千港元[4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开支总计78,621千港元,折旧及摊销总计31,613千港元[4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包括香港)收入为718,13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94,835千港元;亚洲其他地区收入为32,28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2,905千港元,集团总收入为750,42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17,740千港元[62][6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5,23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040千港元;其他借贷利息为15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1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1,20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57千港元[7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当期香港利得税及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为57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516千港元;递延所得税为 - 24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10,344千港元[82] - 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21.4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4457.3万港元[90]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派息[91] - 2024年4月1日资本开支总额为7.7041亿港元,9月30日为7.88913亿港元;2023年4月1日为7.70593亿港元,9月30日为7.90221亿港元[95]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23169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99215亿港元有所增加[99]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为4.28477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3.07108亿港元[99] - 2024年9月30日融资租赁应收款项净额为1.02432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7998.6万港元[99]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流动部分为6.4405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5.03637亿港元[99]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非流动部分为2522.9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722.2万港元[99]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按发票日期及扣除亏损拨备后,3个月或以下的为3.12196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62599亿港元增加[10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融资租赁总投资为110,40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86,482千港元有所增长[10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应收最低租金之现值为102,432千港元,3月31日为79,986千港元[10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322,896千港元,3月31日为267,154千港元[11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经营费用之应计开支为78,822千港元,3月31日为71,842千港元[11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合约负债为153,858千港元,3月31日为146,268千港元[11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收按金为12,280千港元,3月31日为9,806千港元[11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中3个月或以下账龄的为283,477千港元,3月31日为229,369千港元[116] - 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2024年4月1日及2024年9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每股面值0.1港元,分别为4,000,000、400,000、3,000,000、300,000、700,000千股[121] - 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2024年4月1日及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分别为454,509、45,450、0、0、45,450千股[122] - 2024年4月1日储备总额为1328288000港元,9月30日为1332727000港元;2023年4月1日储备总额为1389886000港元,9月30日为1326652000港元[155] - 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酬金8217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7165000港元[15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应付公司董事配偶酬金2277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209000港元[15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未经审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102631000港元[16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101,083千港元[17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未经审核综合收入约750,42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517,740,000港元增加44.9%[191] - 中期期间,公司经营费用总额约为145,05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62,220,000港元减少10.6%[191] - 经营费用减少主要由于去年销售及服务团队人员优化导致员工成本减少,以及汇兑亏损净额由去年同期约8,944,000港元减少至中期期间约5,383,000港元[191] - 中期未经审核综合净利润约121.4万港元,去年同期未经审核综合净亏损约4457.3万港元[193][196] - 中期未经审核基本每股盈利约0.3港仙,去年同期每股亏损约9.8港仙[193][19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期间,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业务对外客户销售总收入为678,433千港元,分类业绩为24,885千港元,分类资产为1,082,159千港元[44][4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业务对外客户销售总收入为445,839千港元,分类业绩为 -28,365千港元,分类资产为948,266千港元[46][5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期间,租赁业务对外客户销售总收入为70,652千港元,分类业绩为8,453千港元,分类资产为331,097千港元[44][4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业务对外客户销售总收入为68,086千港元,分类业绩为2,914千港元,分类资产为299,083千港元[46][5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期间,电子支付解决方案业务对外客户销售总收入为1,337千港元,分类业绩为 -2,350千港元,分类资产为20,377千港元[44][4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电子支付解决方案业务对外客户销售总收入为3,815千港元,分类业绩为 -81千港元,分类资产为20,567千港元[46][53] - 中期期间,公司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52.2%,租赁分部收入增加3.8%,电子支付解决方案分部收入减少28.8%[191]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团队由逾250名工程师及客户服务员工组成,分布于逾25个城市[195][198]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中期未经审核收入约6.7843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45839亿港元增长52.2%[200]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应与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一并阅览[37] - 2024年4月1日起采用修订后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司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37] 每股盈利计算相关 - 每股基本盈利/(亏损)通过公司股东应占集团溢利/(亏损)除以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84][85] - 截至2024年
北亚策略(0808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14 19:3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750,42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17,740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42,23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4,493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1,115千港元,2023年同期经营亏损为58,753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214千港元,2023年同期期内亏损为44,573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3港仙,2023年同期为亏损9.8港仙[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2,029,490千港元,2023年为1,957,058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378,177千港元,2023年为1,373,738千港元[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613,182千港元,2023年为536,954千港元[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38,131千港元,2023年为46,366千港元[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651,313千港元,2023年为583,320千港元[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39,80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5,114千港元[1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54,00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11,524千港元[1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78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12,169千港元[1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4,36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63,292千港元[1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7.50422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1774亿港元增长44.94%[20][21][2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121.4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亏损4457.3万港元[20][21] - 2024年9月30日,公司分类资产总值14.33633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2.67916亿港元增长13.07%[2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包括香港)收入7.1813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94835亿港元增长45.12%[2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收入523.2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04万港元下降13.38%[20][21][2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费用136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68.8万港元下降19.43%[20][21][2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开支8753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158.9万港元增长7.28%[20][2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折旧及摊销3719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161.3万港元增长17.64%[20][21] - 2024年当期香港利得税为577千港元,内地企业所得税为3439千港元,递延税项为 - 243千港元,所得税支出为3773千港元;2023年当期内地企业所得税为516千港元,递延税项为 - 10344千港元,所得税抵免为 - 9828千港元[27]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214千港元,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 - 44573千港元,计算所用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454509311股[28] - 2024年4月1日资本开支总计770410千港元,9月30日为788913千港元;2023年4月1日资本开支总计770593千港元,9月30日为790221千港元[30]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23169千港元,减值后净额为415859千港元;3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299215千港元,减值后净额为292148千港元[32] - 2024年9月30日应收票据为12812千港元,减值后净额为12618千港元;3月31日应收票据为15159千港元,减值后净额为14960千港元[32]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为428477千港元,3月31日为307108千港元[32] - 2024年9月30日融资租赁应收款项为103447千港元,减值后净额为102432千港元,流动部分为81126千港元;3月31日融资租赁应收款项为80790千港元,减值后净额为79986千港元,流动部分为67982千港元[32] - 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流动部分为644050千港元,非流动部分为25229千港元;3月31日流动部分为503637千港元,非流动部分为17222千港元[3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融资租赁一年内总金额为87,592千港元,现值为81,126千港元;一年后但不超两年总金额为22,809千港元,现值为21,306千港元[3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322,896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67,154千港元有所增加[3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法定普通股股份数目为4,000,000千股,法定普通股股本为400,000千港元;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数目为454,509千股,已发行普通股股本为45,450千港元[3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为0,较2023年9月30日的32,056,388份全部失效[3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储备总额为1,332,727千港元,较4月1日的1,328,288千港元有所增加[42] - 2024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4,439千港元[42]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64,099千港元[4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要管理人员酬金为821.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716.5万港元[4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应付公司董事配偶酬金为227.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20.9万港元[43] - 2024年9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1.02631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01083亿港元[4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综合收入约7.5042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4.9%[5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经营费用总额约1450.5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6%[5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综合溢利净额约121.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457.3万港元[5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3港仙,去年同期每股亏损约9.8港仙[51]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2.1%,3月31日为29.8%[65] - 2024年9月30日抵押按金为233.2万港元,3月31日为210万港元;为供应商履约保证金提供担保454.9万港元,与3月31日持平[66] - 2024年9月30日公司雇员331名,2023年9月30日为395名;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总员工成本约7184.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7943.2万港元[68]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69]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货品收入为695,706千港元,2023年为477,289千港元[16] - 2024年电子支付服务收入为1,337千港元,2023年为3,815千港元[16] - 2024年来自融资租赁安排之收入为4,191千港元,2023年为3,950千港元[16] - 2024年来自经营租赁安排之收入为31,086千港元,2023年为9,511千港元[16] - 2024年来自与客户合约之总收入为715,145千港元,2023年为504,279千港元[16][17] - 2024年中国(包括香港)市场收入为682,858千港元,2023年为481,374千港元[1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业务一名客户的收入9585.1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超10%[25]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中期未经审核收入约6.78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458亿港元增加52.2%[53]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中期直接机器销售约6.18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829亿港元上升61.5%[53] - 租赁分部中期未经审核收入约7065.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6808.6万港元增加3.8%[55] - 租赁分部经营租赁安排收入约3108.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951.1万港元增加226.8%[56] - 电子支付解决方案分部中期未经审核收入约133.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87.9万港元减少28.8%[58] 各业务线盈利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中期录得未经审核溢利净额约2428.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未经审核亏损净额约2062.4万港元[54] - 租赁分部中期录得未经审核溢利净额约562.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92.7万港元增加92.0%[57] - 电子支付解决方案分部中期录得未经审核亏损净额约213.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1万港元增加2908.5%[58] 市场环境相关数据 - IDC将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预测按年增长由4%上升至5.8%,至12.3亿部[59] - 2024年第一至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按年上升5.3%、4.7%及4.6%,9月制造业增值输出按年增长5.4%,低于4月的7.5%,电脑等电子设备制造前三季度按年增长12.8%[61] - 预计2024年首九个月香港零售销售总值跌幅为7.6%,3月起已连续七个月下跌,同月网上销售占零售销售总值10.4%,约31亿港元,较去年下跌11.8%[64] 业务展望相关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预计中期后客户订单按年增长,2025年主要SMT产品NXT III将被NXTR取代,未来换机需求有望急增[62] - 租赁分部自2024年面临竞争和价格压力,9月新能源领域出现短暂租赁高峰,将维持规模并加强风险管理[63] - 电子支付解决方案分部与本地供应商合作推出推广计划,目标吸引更多中小企及特定类型商户采用支付方案[64] 股权结构相关 - 2024年9月30日董事张一帆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普通股257003901股,占已发行普通股454509311股的56.55%[7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发行普通股454,509,311股,陆颖持股51,752,205股,占比11.39%[7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Sincere Ardent Limited持股51,752,205股,占比11.39%[7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Sky Virtue Holdings Limited持股257,003,901股,占比56.55%[7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孙慈颖持股39,861,357股,占比8.77%[73] 购股计划相关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授出9,860,000份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34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为32,056,388份[3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授出的购股权公允值约865,000港元,集团确认购股开支865,000港元[4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使用二项式模式计算购股权利润,预期股息收益率为0.000%,预期波幅为76.965%,无风险利率为3.937%,行使倍数为1.03倍[40] - 2023年9月
北亚策略(0808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7 18:4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综合财务状况表内资产总计1,957,058千港元,负债总计583,320千港元[1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对外客户销售2,266,642千港元,分类业绩62,541千港元,年内溢利1,088千港元[15]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3.0542亿港元,较2023年的22.66642亿港元下降42.40%[81][97] - 2024年公司毛利为2.05567亿港元,较2023年的3.33992亿港元下降38.44%[81]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5521.6万港元,而2023年经营溢利288.9万港元[81]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4873.5万港元,而2023年年内溢利108.8万港元[81][82] - 2024年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10.7港仙,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0.3港仙[81] - 2024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6246.3万港元,较2023年的2261.6万港元增加176.10%[84]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为19.57058亿港元,较2023年的20.79936亿港元下降5.91%[86][89] - 2024年公司权益总额为13.73738亿港元,较2023年的14.35336亿港元下降4.28%[86] - 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为5.8332亿港元,较2023年的6.446亿港元下降9.51%[89]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6.3117亿港元,较2023年的6.99689亿港元下降9.79%[89] - 2022年4月1日已发行股本为42,512千港元,本公司股东应占储备为1,404,930千港元,总计1,447,442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已发行股本为45,450千港元,本公司股东应占储备为1,328,288千港元,总计1,373,738千港元[108] - 2024年来自中国(包括香港)收入为1,251,488千港元,亚洲其他地区为53,932千港元,总计1,305,420千港元;2023年来自中国(包括香港)收入为2,216,123千港元,亚洲其他地区为50,519千港元,总计2,266,642千港元[124]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1,074,227千港元,2023年为1,864,486千港元[128] - 2024年外汇亏损净额为4,694千港元,2023年为26,306千港元[128]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0,135千港元,2023年为37,401千港元[128]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为2,798千港元,2023年为200千港元[128]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值净额为383千港元,2023年减值拨回5,798千港元[128] - 2024年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公允价值收益为 - 4,269千港元,2023年为 - 2,167千港元[128] - 2024年和2023年三个月或以下应收款项分别为162,599千港元和300,320千港元[133] - 2024年和2023年来自与客户合约之总收入分别为1,267,460千港元和2,224,170千港元[142]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44,790千港元,年内亏损48,735千港元[148] - 2024年和2023年银行存款之利息收入分别为13,530千港元和5,950千港元[153] - 2024年和2023年财务费用分别为3,104千港元和4,288千港元[153] - 2024年和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亏损)╱盈利之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454,509,311股和428,057,716股[155] - 2024年和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三个月或以下分别为229,369千港元和250,613千港元[157] - 公司本年度毛利率从去年的14.7%增至15.7%,但综合亏损净额约4873.5万港元,去年综合溢利净额约108.8万港元[165] - 本年度集团综合亏损净额约48,735,000港元,去年综合溢利净额约1,088,000港元[191] - 本年度集团综合收入约1,305,420,000港元,较去年约2,266,642,000港元减少42.4%[196] - 本年度每股基本亏损约为10.7港仙,去年每股基本盈利约0.3港仙[197] - 2024年3月31日,公司每股普通股综合资产净值约为3.02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约3.16港元减少0.14港元[19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来自与客户合约的总收入为1,267,460千港元,其中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业务1,147,992千港元,租赁业务116,386千港元,电子支付解决方案3,082千港元[8] - 2024年3月31日,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业务资产948,266千港元,租赁业务资产299,083千港元,电子支付解决方案资产20,567千港元[16] - 2024年3月31日,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业务负债509,060千港元,租赁业务负债60,016千港元,电子支付解决方案负债1,446千港元[16] - 直接机器销售收入约为10.26289亿港元,较去年约19.68076亿港元减少9.41787亿港元或47.9%;零部件及软件销售约为0.68324亿港元,较去年约0.82218亿港元减少0.13894亿港元或16.9%;销售支援服务等收入约为0.53379亿港元,较去年约0.80011亿港元减少0.26632亿港元或33.3%[33] - 支付解决方案业务本年度收入约308.2万港元,亏损净额约372.5万港元,含无形资产摊销费用约259.8万港元[37]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业务本年度收入约1.54346亿港元,较上年度约1.36337亿港元增加13.2%,机器销售收入约1.16386亿港元,较上年度约0.93865亿港元增加24%,经营租赁安排收入由去年约0.35049亿港元减少16.6%至约0.29216亿港元[60] - 2024年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租赁、电子支付解决方案业务对外客户销售收入分别为1,147,992千港元、154,346千港元、3,082千港元,总计1,305,420千港元[148]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本年度亏损净额约326万港元,去年溢利净额约6059.4万港元[167] - 租赁分部本年度溢利净额约500.2万港元,去年亏损净额约189.3万港元[169] - 本年度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收入约为1,147,992,000港元,较去年约2,130,305,000港元减少982,313,000港元或46.1%[198] - 2024年3月31日,租赁分部融资租赁业务应收款项本金由2023年3月31日约78,350,000港元增加2.1%至约79,986,000港元[200] - 本年度,租赁分部融资租赁收入较去年约7,423,000港元增加约17.8%至约8,744,000港元[200] 股权及股息相关 - 假设2023年全部尚未行使购股权行使时被视为已以无偿代价发行678,290股[22]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股息(2023年:无)[23] - 2024年3月31日股份溢价227465千港元、实缴盈余956292千港元、购股权储备15609千港元、累计换算调整 -15560千港元、保留溢利144482千港元,总额1328288千港元[25] - 法定普通股4000000千股、股本400000千港元,优先股3000000千股、股本300000千港元,总计700000千港元;已发行普通股2024年为454509千股、股本45450千港元[50] 应收应付款项及其他款项变化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292148千港元、应收票据净额14960千港元,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307108千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342018千港元、19300千港元、361318千港元[48] - 2024年融资租賃应收款项净额流动部分67982千港元,2023年为68609千港元[48] - 2024年预付款项等应收款项净额流动部分128547千港元,2023年为132296千港元[48]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267154千港元,2023年为292885千港元;2024年应计开支等239604千港元,2023年为260749千港元[49] - 2024年3月31日,抵押按金210万港元(2023年:449万港元),集团提供担保1.13693亿港元(2023年:0.61303亿港元)[62] 融资及借贷相关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无有抵押其他借贷(2023年:180万港元),银行融资约7.11845亿港元(2023年:约8.70268亿港元),已动用银行融资约1.4509亿港元(2023年:约1.4735亿港元),公司提供担保约9.73288亿港元(2023年:约11.3027亿港元)[72] 员工相关 - 2024年3月31日,集团雇员338名(2023年:388名),本年度总员工成本约1.4787亿港元(2023年:1.94215亿港元)[63] 业务拓展及市场趋势 - 美亚科技营业超30年,由逾240名专业工程师及客户服务员工组成,分布于中国、越南、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逾25个城市[58] - 集团于本年度在泰国及越南开展业务[56] - 租赁分部加快以新一代SMT机器取代旧SMT机器的经营租赁[52] - “先买后付”(BNPL)电子商务支付额预计将从2022年的2.58亿美元增至2026年的6.59亿美元,增长1.56倍[61] - 本年度上半年集团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业务市场下跌,下半年因部分中国手机制造商订单回升抵消下跌[160] - 2024年开始设备租赁市场有转机,不少客户要求租赁设备应付短期订单需求[176] - 公司主要SMT产品NXT III将于2025年被NXTR取代,预计未来几年出现换机油需求[175] 税务相关 - 中国内地附属公司按25%标准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45] - 香港利得税按16.5%计算,符合条件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缴税,余下按16.5%缴税[15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当期税项2024年为394.5万港元,2023年为346.3万港元[185] 公司运营及管理 - 公司经营费用总额由去年约3.44277亿港元减少约0.69763亿港元或20.3%至本年度2.74514亿港元,经营费用(不包括汇兑亏损)占收入比例从去年约14.0%升至20.7%[31] - 公司对Jarvix进行品牌重塑及增强系统功能支出约35万港元,启动新支付解决方案产品项目产生一次性法律费用约33.3万港元[170] - 公司实施员工优化计划精简人手以管控成本[161] - 公司东南亚办事处将扩大销售及工程团队,为中国以外客户服务[16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已批准法定审核性质及范围,审阅集团财务报表[183][184] 主要客户收入 - 2024年主要客户中,客户2收入139,128千港元;2023年客户1收入764,500千港元[18] 合约负债相关 - 2024年报告期初计入合约负债之已确认销售收入为154,128千港元,2023年为939,826千港元[117] 业务资产负债历史数据 - 2023年3月31日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业务资产为1,008,188千港元,租赁业务资产为267,390千港元,资产总计2,079,936千港元;分类负债为625,709千港元,负债总计644,600千港元[124] 每股计算相关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盈利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54,509,311股,去年为427,379,426股[186]
北亚策略(0808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1-14 16:40
财务表现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517,74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4.5%[9]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94,49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8.5%[9]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为-44,57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5%[9]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资产为2,116,325千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增长1.7%[11] 业务表现 - 2023年截至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来自与客户合约的总收入为5.1774亿港元,其中高科技产品分销和服务业务占445.839亿港元,租赁业务占68.086亿港元,电子支付解决方案业务占3.815亿港元[25] - 高科技产品分销和服务业务在该期间出现亏损,金额为2.8365亿港元,而电子支付解决方案业务出现微小亏损81万港元[31] - 公司在该期间的总亏损为4.4573亿港元,其中包括财务收入6.04亿港元,财务费用1.688亿港元,企业及其他未分配费用3.5872亿港元[3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业务对外客户销售收入为791,116千港元,占总收入的93.2%[32] - 2023年9月30日未经审计,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业务、租赁业务及电子支付解决方案的分部资产总额为1,288,887千港元[33] - 2023年3月31日经审计,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业务、租赁业务的分部资产总额为1,275,578千港元[34] - 香港、中国内地和亚洲其他地区是公司主要业务地区,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收入分别为494,835千港元和22,905千港元[36] 财务状况 - 2023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内,每股基本虧損为44,57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9,242千港元有所增加[43] - 2023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内,财务租赁应收款项净额为65,33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8,350千港元有所下降[45] - 2023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为280,88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61,318千港元有显著下降[45] - 2023年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内,资本支出总额为770,59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75,176千港元略有下降[44] 风险与挑战 - 未来几个季度,该集团仍面临市场复苏的挑战和不确定性[102] - 融资租赁业务面临吸引回头客和开发新客户的巨大困难[112] -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十个季度下降,主要原因是青年失业率攀升、房地产危机持续和通货紧缩[104] 股权激励 - 公司通过2014年股票期权计划奖励对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尚未行使的股票期权数量为32,056,388,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65港元[52]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尚未行使的购股权行使价为1.14港元至0.33港元,共计32,056,388个[53]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授出的购股权公允值约为865,000港元[54]
北亚策略(0808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09 19:31
财务表现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517,74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91,116千港元下降34.6%[7]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94,49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1,992千港元下降28.5%[7]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亏损为58,75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0,041千港元增加46.6%[7]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亏损为44,57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9,242千港元增加13.6%[8]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全面虧損總額为64,09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3,991千港元减少13.3%[11] - 未经审核簡明綜合现金流量表显示,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11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6.2%[12] - 二零二三年计划下,公司未授出购股权,可供授出购股权数目为45,450,931份[99] 业务分类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是公司主要业务之一,包括SMT组装机器及零部件贸易,电子支付解决方案等[13] - 公司分为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租赁及电子支付解决方案三个主要经营分类,管理层根据这些分类评估业绩[20] - Jarvix (Hong Kong) Limited为本集团提供支付解决方案业务,专注于健身、美容及体育等行业[72] 地区收入 - 收入分析显示,来自与客户合约的总收入为504,279千港元,其中中国市场贡献最大[19] - 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香港及中国地区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分别为494,835千港元和22,905千港元[27] 资产负债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资产总值为2,116,325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080,621千港元增加1.7%[9]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负债总额为744,22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45,285千港元增加15.3%[10] - 2023年9月30日,公司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总投资为790,221千港元,较2022年9月30日的805,923千港元略有下降[35] 股权结构 - 张一帆实益擁有人持有3,268,000股普通股,占24.82%股份[90] - 陸穎实益擁有人持有179,014,812股普通股,占39.54%股份[94] 其他信息 - 公司已向银行提供105,584,000港元的担保[84] - 公司将继续密切监察人民币、美元及日元汇率,适时作出对冲安排[85]
北亚策略(08080)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3-08-14 17:13
公司业务概况 - 本公司主要从事高科技产品分销和服务、租赁、电子支付解决方案以及物业和投资控股等业务[11] 财务表现 - 本公司的未经审计的截至2023年6月30日三个月的综合收益表显示,收入为219,841千港元,毛利为46,133千港元,期内亏损为26,103千港元[9] - 本公司的海外业务的货币兑换差额为24,148千港元,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50,251千港元[10] - 2023年6月份,与客户合约收入为214,22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10,817千港元下降了47.9%[20] - 中国市场收入为155,613千港元,亚洲其他地区为58,616千港元[21]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2,767千港元,银行和其他借款利息为32千港元[21] - 2023年6月份,所得税抵免包括香港利得税和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其中遞延所得税为-6,028千港元[24] - 每股基本虧損为26,103,000港元,期内已发行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为454,509,311股[25] - 2023年6月份,董事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27] - 2023年6月底,公司股本为45,450千港元,其他储备为1,172,521千港元,保留盈利为167,114千港元[28] 业务部门表现 - 公司營運費用總額約為82,188,000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5.5%[38] - 高科技分销及服务分部在本季度的未经审计收入约为189,52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0.1%[47] - 直接机器销售收入约为154,348,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4.6%;零部件及软件销售增长8.3%至22,056,000港元[50] - 租赁分部在本季度的未经审计收入约为28,41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9.8%[55] - 电子支付解决方案分部本季度未经审计收入约为1,897,000港元,未经审计净利约为32,000港元[65] 市场前景及展望 - 香港政府宣布与中国大陆和其他国家恢复全面通关政策,香港健身、美容及体育市场逐渐回复生机[63] - Jarvix通过提供最快捷和最贴心的服务,采用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保持其优秀的竞争优势,客户群增加,本地商户客户的销售额保持稳定,市场仍具有重大的未来发展潜力[64] - 随着中国提前重新开放,2023年第一季度出现反弹,但工商业活动未如预期大幅反弹,消费电子产品销售持续萎缩,俄乌军事冲突和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债务违约对金融机构造成压力,市场仍面临挑战和不确定性[66] - 为服务客户,管理层已将业务分散和扩展至泰国和越南[67] - 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从2022年的3.1%放缓至2023年的2.1%,中国经济增长预计反弹至5.6%,但工业复苏弱于预期,中国上半年GDP按年增长5.5%,工业企业总增加值仅按年增长3.8%,集团仍面临市场复苏挑战和不确定性[68] - 中国政府发布31项优惠政策,加大对民营经济振兴的支持,预计租赁市场将在2023年下半年起回暖[69] - 大湾区规划概述了香港未来增长和发展,集团将继续强调在香港和大湾区的业务,并提高各业务部门的运营效率,以改善盈利能力和增加股东价值[70] - IDC预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在2023年下降1.1%,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23年第二季度下降6.7%,预计智能手机市场将在2023年底恢复增长[71] 股票期权计划 - 公司于2014年9月4日获得股东批准采纳了一项股票期权计划(2014计划),旨在奖励对公司做出贡献的参与者[92] - 2014计划有效期为十年,自采纳日期起计算[93] - 公司2014计划下的股票期权在年内的变动情况表明,截至2023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股票期权总数为13,888,685份[9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主要股东陆颖持有275,016份股票期权,其他员工持有22,196,388份股票期权[95] - 股票期权的行使价格可能会因公司股本变动而调整[96] - 公开发售完成后,于2021年5月13日尚未行使的股票期权数量和行使价格已经调整[97] - 2017年8月16日授出的股票期权在2021年5月13日进行了调整,尚未行使的股票期权总数从7,323,200份调整为7,404,388份,行使价格由1.15港元调整为1.137港元[98] - 2023年7月6日,公司向四名董事和员工授予了总共9,860,000股期权,行使价格为每股0.339港元[99] 公司治理 - 公司设立了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梁顯治先生,委员会负责确保集团的会计和财务控制充分有效[105]
北亚策略(08080)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3-08-09 18:16
2023年第二季度财务数据 - 2023年第二季度(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收入为2198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0274千港元[7] - 2023年第二季度毛利为4613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0473千港元[7] - 2023年第二季度经营亏损为3407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795千港元[7] - 2023年第二季度期内亏损为2610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591千港元[7] - 2023年第二季度本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5.7港仙2022年同期为5.8港仙[7] - 2023年第二季度本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每股摊薄亏损为5.7港仙2022年同期为5.8港仙[7] - 2023年第二季度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5025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188千港元[8] - 2023年第二季度来自与客户合约之收入为21422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0817千港元[15] - 2023年第二季度来自融资租赁安排之收入为19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06千港元[15] - 2023年第二季度来自经营租赁安排之收入为368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651千港元[15] - 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包括香港地区收入为155613千港元2022年为401476千港元[16] - 2023年第二季度亚洲其他地区收入为58616千港元2022年为9341千港元[16] - 2023年第二季度来自与客户合约之总收入为214229千港元2022年为410817千港元[16] - 2023年第二季度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2767千港元2022年为642千港元[16] - 2023年第二季度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为32千港元2022年为157千港元[16] - 2023年第二季度租赁负债利息为755千港元2022年为1125千港元[16]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录得未经审核综合收入约21984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20274000港元下跌47.7%[24] - 2023年第二季度经营费用总额约为82188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97298000港元减少15.5%[25] - 2023年第二季度未经审核综合亏损净额由去年同期约24591000港元增加至约26103000港元[26] - 2023年第二季度未经审核每股基本亏损约为5.7港仙较去年同期约5.8港仙减少0.1港仙[26] 各业务分部业绩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本季度未经审核收入约为1.8952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79798亿港元减少50.1%主要因全球手机市场需求低迷[29] - 该分部本季度直接机器销售约1.5434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39717亿港元减少54.6%[30] - 该分部本季度零部件及软件销售约2205.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037.4万港元上升8.3%[30] - 该分部本季度录得未经审核亏损净额约1503.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65万港元增加73.8%[31] - 租赁分部本季度未经审核收入约2841.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4047.6万港元减少29.8%[34] - 该分部本季度来自经营租赁安排的收入由去年同期约765.1万港元减少51.8%至约368.6万港元[34] - 该分部本季度融资租赁收入较去年同期约180.6万港元增加约6.6%至约192.6万港元[34] - 电子支付解决方案分部本季度录得未经审核收入约189.7万港元及未经审核纯利约3.2万港元[41] 宏观经济与行业趋势 - 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经济增长率将由2022年的3.1%大幅放缓至2023年的2.1%中国经济预计反弹至5.6%[43] - 中国政府2023年7月下旬公布31条优惠政策若没有重大不利因素租赁市场应会有一定程度复苏[44] - IDC预测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从2022年的12.1亿部下降1.1%至11.9亿部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6.7%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2.1%预计2023年底恢复增长[46] - 高科技产品分销及服务分部收到订单数量大幅减少未来几个季度确认收入可能大幅下降[47] - 集团预计电动汽车将继续取代燃油汽车为集团创造新机遇[48] - 人工智能相关发展推动对GPU平台人工智能云端服务器需求增长集团将在云端基础设施投资部分客户或受益[49] - 租赁行业面临挑战单价大幅下跌[51] - 香港2023年第一季度信用卡交易总额较上一季度增加7.4%与去年同期比较增加34.7%市面流通信用卡总数按季上升1.1%按年上升2.8%[53] - 香港计划发行数码港元为电子支付解决方案分部提供商机[54] 公司治理与权益披露 - 披露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于2023年6月30日在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中的权益[56] - 披露其他人士于2023年6月30日在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中的权益[59] - 二零一四年九月四日公司股东批准采纳二零一四年计划[63] - 列出年內根据二零一四年计划公司购股权变动情况[64] - 二零二三年七月六日向四名董事及集团雇员授出共986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339港元[68]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董事等无从事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业务或利益冲突[69]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入售出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0] - 公司致力于保持高水平企业管治遵守相关守则原则[71] - 公司董事会决策在主席领导下及相关人员参与支持下执行[72]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并书面订明职权范围[7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4]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资料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75]
北亚策略(0808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6-29 18:28
GEM市场定位及风险 - GEM被定位为一个市场,专门为中小型公司提供上市机会,相比其他在联交所上市的公司,这些公司可能具有更高的投资风险[2] - GEM上市公司普遍为中小型公司,因此其证券可能比在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证券更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同时无法保证在GEM上交易的证券会有高流通量的市场[3] 公司财务表现 - 本年度集团录得约1,088,000港元的综合净利润,较去年减少98.6%[14] - 本年度集团收入约为2,266,642,000港元,较去年减少7.3%主要由于高科技产品分销和服务部门的直接机器销售收入减少6.8%[33] - 本年度集团净利约为1,088,000港元,较去年减少98.6%,主要由于供应链成本和行政开支增加[34] - 本年度集团总经营成本增加约45,834,000港元或15.4%,主要由于日元和人民币对港元贬值导致净汇兑损失约26,306,000港元[35] - 本年度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3港仙,较去年减少98.6%,每股普通股综合资产净值约为3.16港元,较去年减少0.24港元[37] 业务发展及战略 - 高科技产品分销和服务业务受全球手机市场需求低迷影响,但电动汽车取代燃油汽车呈上升趋势,受益于来自中国领先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订单增加[16] - 集团继续升级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支持未来业务增长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数字转型和为销售和服务工程团队提供更多培训来为未来业务扩张做准备[20] - 集团将继续采取审慎和低杠杆政策,利用上市地位筹集资金以满足未来发展和投资的融资需求[21] - 为了长期发展,集团同意收购在香港经营的一家小型在线支付企业“Jarvix”,以适应香港政府在电子支付平台上推出消费券的举措[22] - 集团将积极寻找机会,通过内部增长和外部收购,配合“十四五”规划和大湾区倡议,增加投资[26] - 集团已在东南亚国家设立办事处,将继续扩大东南亚国家的销售和工程团队,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27] 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 - 公司致力于保持高水平的企业治理,符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五的企业治理守则[93] - 公司宗旨是成为客户、商户、电子产品制造商和设备供应商的领先一站式服务提供商[95] - 公司愿景是成为未来智慧制造行业和社区的专业服务提供商[96] - 公司策略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保持对股东和持份者的责任承诺[97] - 公司在2023年3月31日结束的年度内遵守了所有守则规定,除下述例外情况外[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