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为316,748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300,960千港元增长5.2%[1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毛利为74,302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63,602千港元增长16.8%[1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除税前溢利为28,184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19,245千港元增长46.4%[1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期內溢利为22,713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16,304千港元增长39.3%[1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9,485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16,304千港元增长19.5%[1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为107,650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100,057千港元增长7.6%[1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毛利为24,424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20,551千港元增长18.8%[1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除税前溢利为6,902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4,822千港元增长43.1%[1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期內溢利为5,431千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3,912千港元增长38.8%[1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2.21港仙,较2017年同期的2.20港仙增长0.5%[18]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总收益为3.167亿港元,同比增长5.3%[4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总收益为3.167亿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3.01亿港元增长5.3%[5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益为3.167亿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3.010亿港元增长5.2%[86] - 集团毛利率从21.1%提升至23.5%,毛利增长16.8%至7430万港元[89][91] - 每股基本盈利为1950万港元(2017年:1630万港元),加权平均股数增至8.81亿股[73][7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大幅增加至1950万港元,同比增长19.5%[93] - 净利率从5.4%提升至6.1%,增长0.7个百分点[93] - 集团录得溢利约22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630万港元增长[9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员工成本为2.607亿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2.491亿港元增长4.7%[66] - 融资成本为426万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947万港元下降55.0%[63] - 员工成本增至2.607亿港元,员工总数减少至1888名[100] - 香港利得税支出223.2万港元(2017年:371.4万港元),中国税务拨备359.8万港元[70][7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物业管理部门收益为3.155亿港元,同比增长5.6%[44][52] - 放债业务贷款利息收入为108.1万港元,同比增长31.7%[44]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14.8万港元,同比下降89.0%[44] - 物业管理部门收益为2.987亿港元,占总收益的94.3%[54] - 物业投资部门收益仅为82.1万港元,放债业务收益为135万港元[54] - 物业管理部门分部溢利为2785.9万港元[52] - 物业投资部门分部溢利为84.6万港元[52] - 放债业务分部溢利为1.3万港元[52] - 公司总分部溢利为2871.8万港元[52] - 分部溢利总额为2871.8万港元,较2017年同期的1759.8万港元增长63.2%[56]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大幅下降至10万港元(2017年:140万港元)[80][82]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增长至110万港元(2017年:80万港元)[80][82] - 中国物业管理业务贡献新收益来源约1660万港元[93][96]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投资利息收入约260万港元[93] - 香港物业管理服务合约收益增长0.7%至2.761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87.2%(2017年:91.1%)[86] - 独立保安服务合约收益2280万港元,占总收益比例由8.2%降至7.2%[84][86]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为2.989亿港元,同比增长0.04%[45] - 中国大陆地区收益为1660.5万港元,从无到有实现增长[45] - 中国地区收益为1660.5万港元,2017年同期为零[61] - 中国物业管理部门贡献收益1660万港元(2017年:零),占集团总收益5.3%[84][8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主要业务为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投资及放债业务[31] - 香港物业管理合约新增10份,服务合约总数达438份(覆盖70705个住户)[100] - 客户账户托管资金增至4820万港元,涉及58个账户[104] - 银行履约保证金减少至877万港元,涉及6份证书[104] - 137份服务合约因未符合续约程序要求被发出终止通知[102] - 公司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对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进行内部监控检讨[117] - 公司自2015年9月8日起未正式设立行政总裁职位,日常运营由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监控[117] - 公司确认有足够公众持股量至少占已发行股份25%[152][156] - 公司执行董事为达振标先生、何应财先生及李展程先生[152][157][159]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黄黎明先生(主席)[152][157][15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曹肇棆先生、林继阳先生及罗志豪先生[152][157][159] - 审计委员会由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林继阳、曹肇棆、罗志豪)[146] - 审计委员会已批准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未经审核季度业绩[146] - 公司自2013年10月11日起实施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46] - 控股股东及董事均未持有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其他业务权益[146]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于2018年5月8日更名为Heng Sheng Holdings Limited[31] - 公司于2018年9月18日再次更名为Shi Shi Services Limited[31]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股份在香港联交所GEM上市[31] - 公司于2019年1月收到All Profit Alliance Limited赔偿款2600万港元[75][77] - 公司于2018年10月31日以每股0.24港元价格配售最多171,000,000股新股份[107] - 配售事项于2018年11月20日完成[107] - 公司2015年以13,000,000港元认购All Profit 10%股权[107] - All Profit担保2015年3月20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间税后净利润不低于10,000,000港元[107] - All Profit在2016年6月30日止期间实际录得净亏损约3,900,000港元[111] - All Profit在2017年6月30日止年度实际录得净亏损约7,300,000港元[111] - 公司获得All Profit配发的额外10%股权[111] - 公司于2019年1月8日收到All Profit赔偿金26,000,000港元[111] - 赔偿金按公式10,000,000港元×13×20%计算[109][110] - 赔偿金额相当于担保金额10,000,000港元的2.6倍[109][110] - 公司于2018年7月4日收到恒生银行等原告的传讯令状,涉及知识产权侵权诉讼[114] - 诉讼于2018年9月27日达成和解并签署同意命令,诉讼终止[11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林继阳于2018年7月调任为新威国际控股执行董事(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58)[114] - 独立非执行董事罗志豪因公务未能出席2018年7月31日股东周年大会[121] - 公司名称由Kong Shum Union Property Management (Holding) Limited更改为Heng Sheng Holdings Limited,并于2018年5月29日生效[124] - 公司名称由Heng Sheng Holdings Limited更改为Shi Shi Services Limited,并于2018年10月16日生效[124] - 董事黄黎明通过全资公司恒生资本有限公司持有621,535,95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60.56%[128] - 恒生资本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621,535,95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60.56%[134] - 黄黎明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621,535,95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60.56%[134] - 李梦雅作为黄黎明配偶拥有权益持有621,535,95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60.56%[134] - 恒生资本有限公司由黄黎明全资拥有,其配偶李梦雅被视为相同股份权益持有人[138][140] - 公司于2013年9月19日采纳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至2023年9月18日[13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内,购股权计划项下无任何授出、行使或失效的购股权[137] - 购股权计划授权对象包括雇员、顾问、客户及合资伙伴等关联方[137] - 公司核数师为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59] - 公司股份代码为8181[163] - 公司前称为恒生控股有限公司[163]
港深智能管理(08181) - 2019 Q3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