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为3720万港元,较去年6270万港元下降40.7%[8][11] - 公司年度亏损为2010万港元,较去年亏损3520万港元减少[8][11]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85港仙,去年为6.86港仙[8] - 公司收益总额减少40.7%至37.2百万港元(2020年:62.7百万港元)[31] - 净亏损收窄至20.1百万港元(2020年:35.2百万港元),净亏损率为54.0%[41][4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减少34.4%至54.0百万港元,其中员工成本降至22.1百万港元(2020年:30.3百万港元)[36] - 其他收入下降14.3%至2.4百万港元,主因政府补贴减少0.556百万港元[35] - 雇员福利成本(含董事酬金)由30,300,000港元降至22,100,000港元,降幅27.1%[6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企业融资顾问业务占公司收益总额约47.3%[22] - 配售及包销服务占公司收益总额约28.6%[22] - 业务咨询服务占公司收益总额约20.6%[22] - 证券经纪及保证金融资占公司收益总额约3.3%[22] - 资产管理服务占公司收益总额约0.2%[22] - 企业融资顾问服务收益下降19.6%至17.6百万港元(占比47.3%)[31] - 配售及包销服务收益暴跌69.5%至10.6百万港元,对应交易规模从523.0百万港元降至267.4百万港元[32] - 业务咨询服务收益增长42.6%至7.7百万港元,主要因香港上市公司附属公司项目贡献1.8百万港元[32] - 公司收益总额的79.6%来自企业融资顾问业务和证券经纪及保证金融资业务[1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收益下降主要由于配售及包销服务贡献减少[8][11] - 亏损减少由于企业融资顾问服务贡献减少、行政开支减少及商誉减值拨备减少[8][11] - 收购雅博集团国际预期带来协同效应并多元化收益来源[12] - 出售富汇证券股权旨在精简营运并降低营运成本[12] - 富汇证券收购后首年除税后纯利保证不低于2,000,000港元且已达成[64] - 雅博集团国际收购约定两个年度除税后纯利保证均不低于5,000,000港元[65] 公司收购和出售活动 - 公司完成收购雅博集团国际100%股权,代价为4000万港元[8][10] - 公司出售富汇证券85%股权,代价为1400万港元[10] - 公司以4000万港元收购雅博集团国际全部已发行股份[23] - 公司发行5000万股新股(每股0.20港元)清偿1000万港元收购代价[23] - 公司发行3000万港元可换股票据(转股价每股0.20港元)清偿剩余3000万港元代价[23] - 公司以1400万港元出售富汇证券85%股权[27] - 公司以每股0.62港元认购基石科技800万股新股[30] 公司融资活动 - 公司以每股0.15港元价格向Great Win Global Limited发行33,000,000股新股,总认购金额4,950,000港元,净额约4,936,000港元[59]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于2021年9月30日前已全部动用[60] - 公司发行33,000,000股新普通股,每股认购价为0.15港元[191]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8]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1年9月30日年度的末期股息[74]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包括年度溢利、保留盈利、营运资金需求、流动资金状况等[129][130] 财务比率和流动性 - 流动比率提升至1.9倍(2020年:1.6倍)[48] - 资产负债比率降至17.5%(2020年:20.6%)[50] - 现金及等价物中持有5.2百万加元和0.527百万人民币用于海外运营[43] - 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之储备为31,600,000港元,较去年44,300,000港元下降28.7%[190] 客户集中度 - 最大客户收益占比从23.7%升至32.7%,五大客户收益占比从62.1%降至51.6%[71] - 公司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详情载于年报第7至17页[183] 人力资源和雇员变动 - 集团雇员总数由48名减少至32名,降幅33.3%[68] - 公司全职雇员总数从2020年25名减少至2021年18名,降幅为28%[158] - 男性雇员比例从2020年44%上升至2021年56%,女性雇员比例从56%下降至44%[159] - 30岁或以下雇员占比从2020年36%增至2021年39%,51岁或以上雇员占比从16%降至11%[159] - 男性雇员平均培训时数从2020年9.09小时/人降至2021年3.46小时/人,受训比例从91%降至35%[165] - 女性雇员平均培训时数从2020年5.71小时/人降至2021年3.46小时/人,受训比例从57%降至35%[165] - 一般级别雇员受训比例从2020年53%微增至2021年57%,平均培训时数从5.33小时增至5.77小时[165] - 女性雇员流失率从2020年29%大幅上升至2021年50%,男性雇员流失率从27%升至35%[167] - 30岁或以下雇员流失率从2020年44%显著改善至2021年19%[16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共有3名负责人员和10名持牌代表受证监会监管[164] 董事会和公司治理 - 执行董事尹可欣女士40岁,2014年10月起担任集团董事,2016年6月28日调任执行董事兼主席[76] - 执行董事许永权先生40岁,2013年9月起担任集团董事,2016年6月28日调任执行董事[77] - 执行董事杨振宇先生40岁,2021年7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逾18年会计及税务咨询经验[80] - 杨振宇现任联交所上市公司艾硕控股(8341)、三和精化集团(0301)及Nexion Technologies(8420)独立非执行董事[81] - 非执行董事尹铨辉先生71岁,2016年6月28日获委任,持有美国侯士顿大学电机工程学士学位[84] - 独立非执行董事甘卓辉先生67岁,2017年5月4日获委任,拥有逾30年香港及中国管理及银行业务经验[85] - 独立非执行董事William Robert Majcher先生59岁,2017年5月4日获委任,曾任加拿大皇家骑警卧底调查洗钱案件[85] - 尹可欣女士曾于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担任联交所上市公司中国投资基金(0612)执行董事[76] - 尹可欣女士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担任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Jayden Resources非执行董事[77] - 许永权先生2009年5月至2016年6月曾任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Jayden Resources非执行董事[78] - 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何力钧43岁于2017年12月1日获委任[90] - 独立非执行董事William Robert Majcher在Evolving Gold Corporation任职自2007年9月至今[89] - 公司秘书卢子杰57岁持有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工程学学士学位和悉尼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92] - 合规主任由执行董事许永权担任[93] - 主席尹可欣与总经理许永权角色相互分离[97] - 尹可欣与尹铨辉为叔侄关系[101] - 何力钧在平安证券有限公司任职董事14个月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90] - 何力钧在宝新证券有限公司任职负责人员33个月自2016年9月至2019年5月[90]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保险[102] - 公司已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一名拥有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相关财务专业知识[106] - 独立非执行董事何力钧持有GEM上市规则第5.05(2)条规定的专业资格[105]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讨论董事退任事宜[118] - 薪酬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含一名执行董事),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讨论董事薪酬调整[119][120] - 审核委员会由全部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四次会议审议财务报告[121] - 审核委员会审议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年度业绩及多个季度业绩报告[121]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已提供书面独立性确认[106] - 董事任期自2020年5月27日起为期三年,须每三年轮值退任[105] - 董事会已采纳可量化目标的多元化政策,本年度已达成目标[117] - 薪酬委员会主席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甘卓辉担任[119] - 董事许永权先生出席全部7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大会,以及1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24] - 独立非执行董事甘卓辉先生、William Robert Majcher先生和何力钧先生均出席全部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和1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24] - 董事杨振宇先生于2021年7月5日获委任,出席2次董事会会议和0次股东大会[124][125] - 公司秘书卢子杰先生已遵守GEM上市规则的相关培训规定[133] - 任何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35] 审计和内部控制 - 核数师薪酬总额为1750千港元,其中审核服务费用为750千港元,非审核服务费用为1000千港元[127] - 公司委聘外部独立专业顾问执行内部审核职能,以改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134] - 公司无内部审核职能,由外部顾问进行年度审核[134] 诉讼和监管事项 - 公司与创陞融资达成诉讼和解,支付300,000港元(含利息)[73] 公司名称变更 - 公司名称由“VBG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更改为“Hatcher Group Limited”,中文名称由“建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亦辰集团有限公司”[138]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公司产生无害废弃物313千克,密度为每平方呎0.05千克[146]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4,334.68千克,密度为每平方呎7.11千克[147] - 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2,320.78千克二氧化碳当量[147] - 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为32,013.9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147] - 空气污染物排放包括氮氧化物0.98千克、硫氧化物0.07千克和可吸入悬浮粒子0.07千克[149] - 能源消耗总量为85,780千瓦时,密度为每平方呎14.08千瓦时[154] - 电力消耗为45,090千瓦时,汽油消耗为40,690千瓦时[154] - 公司消耗纸张1,287千克[155] - 共有17名持份者参与可持续发展问卷调查[144] - 公司2021年捐款总额为11,000港元,较2020年1,000港元增长1000%[174] - 公司捐款11,000港元,较去年1,000港元增长1000%[197] 其他公司活动 - 公司无发行任何债券[188] - 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91] - 公司无授出购股权[195] - 公司无订立股票挂钩协议[196] - 公司购股权计划有59,620,000股可供发行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0%[195] - 公司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4[186]
亦辰集团(08365)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