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0年收入为11亿元,同比增长14.8%[37] - 公司2020年毛利为4.21亿元,同比增长30.4%[37] - 公司2020年研发开支为3,321.5万元,同比增长62.5%[37] - 公司2020年经调整纯利为2.76亿元,同比增长40.9%[37] - 公司2020年总收入为1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其中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8.02亿元,占总收入72.9%,同比增长9.4%[46] - 继续教育服务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63.2%,占总收入11.3%[46] - 教育资源与数字工场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16.8%,占总收入15.8%,其中教育资源收入0.93亿元,同比增长165.7%[46] - 公司2020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1亿元,同比增长14.8%[127] - 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人民币8.016亿元,同比增长9.3%[127] - 继续教育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244亿元,同比增长62.8%[127] - 教育资源收入为人民币9250万元,同比增长168.1%[127] - 数字工场收入为人民币8150万元,同比下降28.4%[127] - 公司2020年毛利为人民币4.211亿元,同比增长30.4%[130] - 公司2020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3320万元,同比增长62.7%[130] - 公司2020年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2.758亿元,同比增长40.9%[133] - 公司2020年销售开支为人民币3250万元,同比增长190.2%[130] - 公司2020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2.312亿元,同比增长111.7%[13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19年的人民币562.9百万元增加至2020年的人民币1,426.1百万元,增长约153.4%[135] - 公司银行借款总额从2019年的人民币998.8百万元增加至2020年的人民币1,153.3百万元,增长约15.5%[135] - 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从2019年的人民币616.1百万元减少至2020年的人民币139.4百万元,主要由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人民币863.2百万元[137]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19年的0.50提升至2020年的0.92[138] - 公司2020年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408.6百万元,主要用于升级和扩建校园[141] - 公司于2020年3月1日通过附属公司大连教育收购天津睿道90.91%的股本权益,对价约为人民币362.8百万元[141] - 公司2020年员工薪酬总成本(包括董事袍金)为人民币572.1百万元[147] 学生与教育规模 - 2020级新生12,753人,增长25.81%,平均报到率90%[31] - 在校学生人数39,242人,增长10.87%,平均就业率91%以上[32] - 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人数为6,849人,同比增长25.53%[35] - 公司三所大学在校学生总数达39,242人,同比增长10.87%,其中大连学院15,514人,成都学院13,114人,广东学院10,614人[60][61] - 2020/2021学年新生报到人数为12,753人,较2019/2020学年的10,137人增长25.81%[63][64] - 大连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新生报到人数为3,853人,较2019/2020学年增长10.46%[64] - 成都学院2020/2021学年专升本新生报到人数为579人,较2019/2020学年增长4,353.85%[64] - 广东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新生报到人数为2,666人,较2019/2020学年增长6.47%[6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三所大学学历继续教育业务在校生人数达6,849人,较2019年上升25.53%[94] 课程与专业建设 - 公司拥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1] - 公司拥有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5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2] - 大连学院开设35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及3个专升本专业,IT相关专业占比84.8%,2020年新增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9] - 成都学院开设29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及11个专升本专业,IT相关专业占比72.5%,2020年新增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2] - 广东学院开设21个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IT相关专业占比71.1%,2020年新增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5][57] - 公司三所大学2020年共新增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累计获批4个国家级、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9] - 公司三所大学2020年共新增1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大连学院44门,成都学院6门,广东学院4门[49][52][58] - 2020年三所大学共有22个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覆盖近40%的本科在校生[79] - 2020年三所大学共有56门课程被认定为一流本科课程,其中1门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9] 校企合作与产学合作 - 公司完成48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2] - 2020年三所大学与东软集团及IBM、阿尔派、埃森哲、百度、华为、思科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参与企业定制培养的学生近千人[84] - 2020年三所大学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8项[87] - 公司2020年2B培训业务收入约人民币2100万元,较2019年增加12个收费项目,覆盖39家机构客户和6361名学员[104] - 公司2020年教育资源输出业务收入增长165.7%,与69所院校开展专业共建和产业学院合作,覆盖学生14947人[112][115][118] - 公司2020年专业共建与产业学院收入约人民币3500万元,新增项目58个,新增学生5125人[118] 学费与校园建设 - 大连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学费调整为24,000-28,000元,较2019/2020学年增长20%[67][68] - 成都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学费调整为18,000-19,000元,较2019/2020学年增长12.5%[67][68] - 广东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学费调整为28,000-34,000元,较2019/2020学年增长16.67%[67][68] - 2020年12月31日,成都学院校园容量为12,878人,较2019年增长18.39%[70][71] - 公司2020年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408.6百万元,主要用于升级和扩建校园[141] 学生成就与就业 - 2020年三所大学在校生累计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1,900余项[82] - 2020年三所大学在校生累计取得专利3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0项[83] - 2020年大连学院、成都学院、广东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1.3%、94.6%、91.2%,高于所在省份普通高校就业率平均水平[88] - 2020年三所大学支持创新创业项目共400余项,年度孵化虚拟公司80家,成功孵化实体公司40余家[90] - 公司2020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0%,成功就业于文思海辉、宇信科技等知名企业[98] 在线教育与疫情应对 - 新冠疫情导致公司旗下三所大学和八所培训学校在2020年期间阶段性无法恢复线下授课,具体停课时间详见表格[148] - 公司向学生退还了人民币30.8百万元的住宿费,并发生防疫支出约1.2百万元[152] - 大连学院在线教学课程比例达100%,学生整体出勤率超过99%[152] - 成都学院所有课程(含实验课)100%实施在线教学,学生满意度居省内高校前列[152] - 广东学院在线开设课程比例达100%,获选15项广东省疫情阶段在线教学优秀案例[152] - 公司自主研发的东软慕课平台、东软课程实践平台、东软软件项目开发实训平台向国内高校免费开放,约300所高等教育机构及87,000位注册用户使用[154] - 2C培训业务全年使用在线教学的班级为70个,涉及2,332名学员;2B培训业务全年在线实施项目7个,培训人数612人[154] - 数字工场项目通过在线方式开展,共13,397名学生参与[154] - 公司入选人社部推荐的线上平台机构,为267家企业的上万名员工提供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服务[154] - 公司评估新冠疫情未对2020年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将持续关注疫情对营运及财务状况的影响[157] 未来发展与战略 - 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目前为54.4%,目标为60%,仍有提升空间[158] - 2023年中国民办高校在校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00万人[159] - 2025年中国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人才缺口预计达到950万人[159] - 2023年中国健康医疗人才需求预计达到4,770万人,人才缺口预计为2,540万人[161] - 中国IT类职业教育培训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的42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20亿元,CAGR为11.3%[163] - 中国IT增值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18年的6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48亿元,CAGR为17.5%[167] -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院校将在两年内大规模扩招200万人[159] - 2019年至2021年,中国计划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170] - 国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173] - 公司将持续推动东软特色TOPCARES教育方法学的迭代创新,并深化教育与区域经济、行业产业、信息技术的融合连接[177] - 公司将加大研发经费与人员投入,推进“教育+科技”研发策略,构建核心竞争优势[178] - 公司计划通过教育技术与学习科学领域的系统研究,优化与创新教育理念、方法、模式、体系及标准[179] - 公司将全面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兴前沿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科技研发与应用[182] - 公司将围绕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教学实践三个层级,构建体系化教育产品与教学资源,并建设智慧化教育数据管理平台[183] - 公司计划面向“IT+健康医疗科技”领域增设更多产业需求旺盛的新专业,进一步巩固其在该领域的领导者地位[188] - 公司将继续优化定价策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服务需求、教育培养成本及监管环境等因素,适时提高定价标准[188] - 公司计划通过升级现有学校设施及扩建校园,改善三所大学的办学条件,提升学生学习体验[188] - 公司将继续教育服务将迅速扩展到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推动线上线下的融合,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189] - 公司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质量管控,实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业务的稳健增长[189] - 公司计划推出针对泛IT专业学员技能强化和非IT专业学员快速入门IT行业的培训产品,实施“讲在线、练在线下”的培训模式,逐步实现线下培训向线上转移[191] - 公司通过“3+N”业务模式,突破东软“3”所大学在物理空间及招生学额上的现有基础,充分利用“N”所合作院校的房产、师资、设备和校园,实现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192] - 公司利用大数据技术使教育资源交付更具可监控性、可测量性及可评估性,推进线上线下共同发展、深度融合,以满足高等教育机构的多元需求[193] - 公司将进一步扩大销售网络以覆盖更多的地理区域,提升销售能力,扩大品牌知名度以及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覆盖范围[193] - 公司计划适当布局并进一步优化数字工场,吸引更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建立惠及学校、企业、学生及政府的人才供应生态系统[193]
东软教育(09616) - 2020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