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约1.677亿港元,较相关期间减少约1.2%[1] - 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为2400万港元,较相关期间增加约31.9%[1] - 本期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约为0.08港仙,相关期间约为0.10港仙[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4718.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723.9万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144.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849.5万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可呈报分部收入16774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9698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分部业绩2315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5160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企业及其他未分配收入及开支净额为 - 86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5226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 - 84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1439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2144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495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789,59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14,736千港元有所下降;总负债为182,38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2,600千港元有所下降[1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来自中国大陆的对外客户收入为167,74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69,698千港元略有下降;香港地区无对外客户收入[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4,01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8,159千港元有所上升[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基于12,922,075千股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与2023年同期相同[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为84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439千港元有所下降[1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员工成本为48,40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0,209千港元有所下降[1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即期税项(企业所得税)为2,20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419千港元有所上升;递延税项(税项亏损及暂时性差额拨回)为 - 4,59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 - 3,560千港元亏损扩大[21] - 公司本期收入约1.67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2%[44] - 公司本期毛利约4720万港元,与相关期间持平,毛利率由约27.8%增至约28.1%[45] - 公司本期溢利约2380万港元,较相关期间的约2060万港元增加[47]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本期任何中期股息,相关期间亦无[2]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本期任何中期股息[29]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本期任何中期股息,相关期间无[61]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7117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0166亿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5.1842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457亿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3698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99亿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6.0721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2136亿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42,47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62,461千港元有所下降[17] - 2024年6月30日,机械及设备账面价值为387.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3.6万港元[2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亏损拨备)为9.274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0362亿港元[25]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3.221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071亿港元[27] - 法定股本方面,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每股面值0.005港元的普通股法定股份数目均为2000万股,金额均为10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均为1292.2075万股,金额均为6.461亿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共约1.50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613亿港元减少[48]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约674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7480万港元减少[48] - 2024年6月30日,对一间联营公司的投资约244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510万港元减少[49] - 2024年6月30日存货约为150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530万港元略有下降[50]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约927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9040万港元轻微增加[50] - 2024年6月30日合约资产约598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4180万港元有所增加[51]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等约为1.16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311亿港元减少[52] - 2024年6月30日定期存款及现金等价项目约为2.58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722亿港元轻微减少[52]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合约负债约为551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5690万港元减少[53]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约为648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6560万港元[54] - 2024年6月30日租赁负债约434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4920万港元[5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3.8,2023年12月31日约为3.8[5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关股本证券投资的资本承担约16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650万港元[57]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从事住宅及商业物业的物业管理及租赁服务、环境卫生业务、综合发展业务及多样化旅游产品及服务业务[8] - 集团主要从事住宅及商业物业的物业管理及租赁服务、环境卫生、综合发展、多样化旅游产品及服务业务[30] 各业务板块收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8526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2007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环境卫生服务收入6524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0068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旅游景点相关收入392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775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租赁收入1330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848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客户A和客户B对公司总收入贡献超10%,客户A收入为19,36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2,562千港元有所下降;客户B收入为29,196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相关收入[18] - 物业管理业务收入约9860万港元,较相关期间增长约16.1%[33] - 环境卫生服务业务收入约6520万港元,相关期间约8010万港元[35] - 土门旅游本期收入约390万港元,相关期间约480万港元,收入减少因不利天气、商场空置率高、竞争加剧和缺乏独特产品[38] - 推广、活动策划及咨询服务本期无收入,因主要客户销售及营销策略变化[40] - 多样化旅游产品及服务本期及相关期间无收入,公司将重估业务环境并作安排[41] - 2024年未经审核收入1.67741亿港元,物业管理业务占比58.8%,环境卫生业务占比38.9%,旅游景点相关收入占比2.3%[43] 各业务板块毛利情况 - 物业管理业务毛利由约2890万港元减至约2560万港元,毛利率由约34.1%降至约26.0%[46] - 环境卫生业务毛利由约1410万港元增至约1810万港元,毛利率由约17.6%增至约27.7%[46] - 综合发展业务毛利由约420万港元减至约350万港元,毛利率由约88.9%增至约89.7%[46] 税务情况 - 公司就产生自中国的估计应课税溢利按5%税率计提小微企业的中国企业所得税,在中国内地经营相关的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计算;在香港录得税项亏损,未就香港利得税计提拨备;在开曼群岛及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公司毋须缴纳当地所得税[20] 物业管理业务详情 - 港誉物业集团是集团物业管理业务旗舰公司,拥有多项管理体系认证[32] - 港誉物业集团荣获多个奖项,如2024中国物业企业服务力百强企业等[32] - 2024年6月30日在管合约总建筑面积约740万平方米,2023年12月31日约1180万平方米[33] - 期间总合约建筑面积减少440万平方米[33] - 一份到期合约总建筑面积约360万平方米,产生约30万港元收入[33] - 成功获得五个新项目,位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33] - 六份服务合约到期[33] 环境卫生服务业务详情 - 一份环境卫生服务项目于2024年4月3日到期[35] - 公司犹豫是否进一步投资扩展环境卫生服务业务,持谨慎态度[36] 旅游业务详情 - 位于石家庄鹿泉区土地总面积14,637平方米,账面价值约1490万港元,处于规划阶段[38] - 已退还石家庄总面积约21,647平方米土地,代价约1.022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应收政府结余500万元人民币[38] - 土门旅游将着重降低商场空置率、确保租赁合约重续及收回未偿还项[39] 公司战略与措施 - 集团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诚”核心价值,采取“持盈保泰”策略,保持可持续盈利能力[30] - 国家政策推动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发展,要求提升服务质量及多样性[31] - 公司将实施多项措施提升经营效率、降低成本[36] - 公司将采取积极策略应对市场挑战,通过收购商业物业出租使收入多元化[42] - 公司计划通过有机增长、投标、战略收购及合作关系扩展业务,符合轻资产投资模式[43]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积极寻求物业管理、旅游业及环境服务分部收购机会[43] 联营公司情况 - 联营公司大坤直方土地于2024年6月30日在账目确认投资物业及存货账面值分别约1.183亿港元及约9140万港元[49] - 公司暂停大坤直方发展项目,需更长时间评估重启可行性,探索替代退出策略[50] - 2024年6月30日大坤直方应付公司垫款约622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6380万港元有所减少[50] 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总数约为2100名,2023年6月30日约2200名[60] - 本期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4840万港元,相关期间约5020万港元[60] 公司名称变更 - 公司英文名由「Orient Victory Smart Urban Services Holding Limited」改为「Gangyu Smart Urban Services Holding Limited」,中文名由「东胜智慧城市服务控股有限公司」改为「港誉智慧城市服务控股有限公司」,自2024年7月10日起生效[62]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在2024年1月1日至6月28日期间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第C.2.1条,其他期间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及建议最佳常规[63]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确认遵守规定标准[64] - 可能掌握内幕消息的雇员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期间未发现雇员违规情况[65] - 期间公司未赎回上市股份,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买卖该等股份[66] - 2024年5月16日董事会建议采纳新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6月28日股东大会通过,最新版本可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查阅[67] - 公司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中期业绩未经审核但经其审阅[68] 信息披露情况 - 中期业绩公告刊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网站刊载[69]
东胜智慧城市服务(00265)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