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大高科(688367) - 2024 Q2 - 季度财报
工大高科工大高科(SH:688367)2024-08-27 15:58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01亿元,同比增长10.23%[2]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234.56万元,同比增长5.67%[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65%至1.23亿元人民币[16][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7.82%至1138.68万元人民币[16][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1.63%至934.14万元人民币[16][18]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44.44%至0.13元[17][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57.14%至0.11元[17][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增加0.52个百分点至1.97%[17][19]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7558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0.65%[6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3868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7.82%[68] - 营业收入122,755,793.37元同比增长40.65%[81][8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1,386,800元同比增长37.82%[8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22,755,793.37元,同比增长40.6%[157]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8.3%至1165万元[15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7.8%至1138.68万元[158]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44.4%至0.13元/股[159]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1%至1.22亿元[160] 成本和费用表现 - 公司毛利率为45.6%,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2] - 公司销售费用为人民币1,200万元,同比增长9.09%[2] - 公司管理费用为人民币800万元,同比下降11.11%[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减少3.96个百分点至8.52%[17][19] - 营业成本88,705,319.20元同比增长56.14%[82] - 研发费用12,142,444.27元同比增长31.94%[82]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营业成本为88,705,319.20元,同比增长56.1%[15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9%至1214.24万元[158][160] 现金流量表现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500万元,同比改善67.74%[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229.96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1541.47万元)[16][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996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7143百万元[6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99,560.7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714,300元[81][8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67.8%至1.47亿元[16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65%至2.74亿元[162] - 支付各项税费同比下降71.4%至881.41万元[16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229.96万元(去年同期为-1541.47万元)[163]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6.4万元(去年同期为-1454.63万元)[164] 研发投入与创新 - 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人民币1,500万元,同比增长15.38%,占营业收入比例14.85%[2] - 公司报告期内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045.81万元,同比增长27.93%[52] - 研发投入总额为1045.81万元,同比下降4.01%[5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52%,同比下降3.96个百分点[52]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0%,同比下降24.97个百分点[52] - 资本化研发投入金额为272.01万元[52] - 公司在研项目4个,预计总投资规模合计5,629.08万元,本期投入金额1,045.81万元,累计投入金额3,762.65万元[54][55] - 研发人员数量85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40.09%,研发人员薪酬合计843.04万元,平均薪酬9.92万元[56]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博士研究生3人(3.53%),硕士研究生29人(34.12%),本科49人(57.65%),专科4人(4.70%)[57]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24人(28.23%),30-40岁38人(44.71%),40-50岁14人(16.47%),50-60岁8人(9.41%),60岁及以上1人(1.18%)[57] - 基于AI与IIoT的铁路站场智能无人化作业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本期投入338.94万元,累计投入1,758.13万元[54] - 基于5G的矿井机车无人驾驶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280万元,本期投入601.10万元,累计投入1,719.17万元[54] - 工业铁路智能运维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304.08万元,本期投入89.34万元,累计投入258.98万元[54][55] - 精确定位手环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45万元,本期投入16.43万元,累计投入26.37万元[55] - 研发人员85人占员工总数40.09%[71]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期末总资产为人民币10.5亿元,较期初增长8.24%[2] - 公司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8.2亿元,较期初增长3.8%[2] - 公司应收账款为人民币2.8亿元,较期初增长12%[2] - 货币资金增加29.67%至1.491亿元,占总资产19.06%[8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46.27%至3520万元,因理财产品赎回[84][87] - 应收账款减少4.89%至2.165亿元,回款增加所致[84] - 预付款项激增1437.26%至1092万元,因项目采购预付款增加[84] - 存货增长44.84%至1.036亿元,部分项目未完成验收[84] - 在建工程大幅增长872.37%至1194万元,因产业园工程投入[84]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66.62%至252万元,支付上年度奖金所致[84] - 应交税费下降89.30%至47万元,因进项税额较大及缴纳税款[84] - 其他应付款激增966.31%至2156万元,含未发放股利[84] - 长期借款新增1001万元,占总资产1.28%[85] - 货币资金增加至149,148,333.91元,较期初115,023,461.81元增长29.7%[15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至35,201,843.25元,较期初65,511,195.14元下降46.3%[151] - 应收账款减少至216,514,867.58元,较期初227,646,594.12元下降4.9%[151] - 存货增加至103,633,427.82元,较期初71,549,487.62元增长44.8%[151] - 在建工程大幅增加至11,940,597.59元,较期初1,227,993.65元增长872.4%[151][152] - 应付账款减少至157,766,995.28元,较期初169,475,182.78元下降6.9%[152] - 合同负债增加至5,869,233.90元,较期初3,480,928.77元增长68.6%[152]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至2,521,529.52元,较期初7,554,487.11元下降66.6%[152] - 应交税费减少至474,122.89元,较期初4,430,674.30元下降89.3%[152]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3年末112,121,465.36元增至2024年6月145,710,820.29元,增长30.0%[154]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3年末65,511,195.14元降至2024年6月35,201,843.25元,下降46.3%[154] - 公司存货从2023年末70,982,796.84元增至2024年6月103,008,834.97元,增长45.1%[154] - 公司应付账款从2023年末169,087,897.78元降至2024年6月157,419,300.28元,下降6.9%[155] - 公司短期借款2024年6月为0元,较2023年末8,188,302.31元减少100%[155] - 公司长期借款2024年6月为10,007,500.00元,2023年末为0元[155]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3年末201,213,825.86元增至2024年6月203,864,264.09元,增长1.3%[153] - 公司资产总计从2023年末776,641,798.51元增至2024年6月782,555,768.55元,增长0.8%[153] 技术和知识产权 - 公司主持制订国家标准1项并参与制订国家标准5项[27] - 公司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认定7项[27] - 公司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及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4项[27] - 公司核心技术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7][30] - 公司核心技术成果获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32] - 公司核心技术成果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2] - 公司核心技术成果获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32] - 公司是国标《煤矿井下机车车辆运输信号设计规范》(GB50388-2016)主持制订单位[27] - 公司矿井井下窄轨信号控制产品获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认定[32] - 公司核心产品应用领域为专有细分市场,行业门槛高,保持技术先进性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对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41] - 公司核心技术体系包括2项平台技术和18项产品技术,均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41] - 公司采用铁路信号安全完整性技术,使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获得国际最高安全等级SIL4认证[44] - 公司采用防失爆设计技术,相关产品已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31项[44] - 公司工业智能感知与分布式实时控制技术具备多类工业智能感知设备的设计开发能力[41] - 公司工业嵌入式系统与控制软件开发技术具备较强的工业嵌入式系统开发能力[43] - 工业环境下精确定位技术采用UWB无线通信实现限定区域内实时巡检[45] - 车地通信技术采用多射频复合传输方式构造冗余信道降低传输延迟和切换时间[45] - 工业铁路物流自动化软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最优调度计划减少调动车列次数和距离[45] - 铁路调车作业与铁水运输无人化技术通过障碍物识别算法和防碰撞算法自主控制机车运行[45] - 智能化列车自动监控技术采用二取二运算服务器互为热备提高ATS系统安全性与可用性[46] - 全电子高安全等级轨道运输检测技术采用二取二结构运算通道提高检测可靠性[46] - 轨道计轴传感器通过非接触测量实现车辆轮轴数量检测[46] - 工业铁路GIS地图生成技术通过DGPS坐标采集器自动生成地图减少测绘成本和难度[46] - 矿井运输监控系统调度技术通过地面服务器发送配矿调度指令提高装矿效率和合格率[46] - 矿井机车无人驾驶技术通过无线通讯实现车载设备自主控制机车运行[46] - 公司累计取得授权专利117项,其中发明专利80项[50]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2项,新增专利申请总数6项[50][51] - 公司累计登记软件著作权46项[50] - 公司于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9] - 公司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为CRI2002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综合信息平台[49] - 公司已取得授权发明专利80项、实用新型专利37项、软件著作权46项[58][59] - 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及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58] - 地面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系列产品获得SIL4认证产品2项、SIL2认证产品1项[63] -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32项、防爆合格证28项、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23项[63] - 产品在矿山、冶金、石化、港口、电力等领域的数百个铁路站场广泛应用[62][64] - 公司入选工信部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典型产品、应用和服务案例名单[69] - 单轨吊机车无人驾驶系统入选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69] - GKI-33e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获国内工业铁路领域系统级最高安全等级SIL4认证[63] - GKM-38i工业铁路智能运维平台在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应用[70] 子公司和关联公司表现 - 控股子公司海南华臻总资产580.03万元,净资产579.95万元,营业收入4.53万元,净利润亏损5.11万元[91] - 参股公司合肥湛达总资产5220.92万元,净资产2237.92万元,营业收入727.15万元,净利润26.47万元[91] - 控股子公司合肥正达总资产1144.83万元,净资产1103.28万元,营业收入28.51万元,净利润0.66万元[91] - 参股公司上海玖现总资产806.31万元,净资产727.81万元,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0[91] - 子公司工大云智注册资本2000万元,持股比例70%,但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为0,公司尚未实缴出资[91] 政策和市场环境 - 国家能源局2024年3月发布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2]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覆盖2023至2025年[23]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覆盖2024至2026年[23] - 国家层面政策推动铁路货运占比大幅度提高[23] - 5G网络部署为工业互联网提供高带宽低时延通信基础[26] - 工业铁路技术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演进[26] - 公司产品覆盖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28] 业务和客户 - 公司信息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主要客户为教育、医疗、政务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40] - 公司通过招投标、商务谈判等方式获取信息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业务[40] - 公司属于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21] - 公司主营业务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21] - 签订景区改造升级EPC项目总预算金额超2亿元[72] - 公司签订茶卡盐湖景区改造升级项目EPC合同,交易价格为1.54亿元人民币[135] 风险因素 - 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存在回收风险[77] - 部分集成电路芯片依赖进口存在供应风险[76] - 经营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风险主要收入集中在第四季度[7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魏臻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99] - 控股股东魏臻控制的华臻投资同样承诺36个月股份限售期[99] - 持股5%以上股东合肥工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张利承诺长期限售[99] - 时任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股份限售期至2024年3月25日[99] - 有限售条件股份全部解除限售,数量为21,588,710股[143]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至87,363,120股,占总股本100%[143] - 境内自然人持股解除限售13,294,710股[143] -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解除限售8,294,000股[143] - 股份总数87,363,120股,占总股本100%[144] - 报告期内解除限售股21,588,710股,占原限售股总数100%[145] - 股东魏臻持股13,294,710股,占总股本15.22%[148] - 合肥华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294,000股,占总股本9.49%[148] - 合肥工业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5,720,000股,占总股本6.55%[148] - 股东张利持股3,816,530股,占总股本4.37%[148] - 股东诸葛战斌持股2,982,650股,占总股本3.41%[148] - 股东陆阳持股2,791,330股,占总股本3.2%[148] - 股东程运安持股2,531,510股,占总股本2.9%[14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733户[146] - 国元证券持有公司股权0.46%[126] - 国元投资持有公司股权3.96%[126] - 镇江银河创投持有公司股权2.69%[126] - 中国银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镇江银河创投33.33%股权[126]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2.500857亿元人民币,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1.865035亿元人民币[136]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2.5813亿元人民币[136]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5822.74万元人民币[136] - 截至报告期末募集资金累计投入进度为31.22%[136]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2155.5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