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入2.1881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06779亿港元增长104.92%[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618.9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79.6万港元增长244.6%[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31.3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552.5万港元大幅收窄94.34%[2] - 2024年上半年期间亏损31.3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587.4万港元大幅收窄94.67%[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4013.2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6万港元大幅增长3085.08%[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3.6804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18631亿港元增长15.51%[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2.4382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3428亿港元增长59%[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1.2423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5203亿港元下降24.8%[5] - 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1.6435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5329亿港元下降0.59%[5] - 2024年6月30日利息收入53.3万港元,2023年为9.7万港元;利息开支120.6万港元,2023年为140.9万港元[11] - 2024年来自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收入1.61229亿港元,2023年为7983.8万港元;亚洲(不包括中国)收入5758.1万港元,2023年为2484.6万港元;其他地区2024年无收入,2023年为209.5万港元[13] - 2024年销售货品收入2.1881亿港元,2023年为1.06799亿港元[15] - 2024年销售货品已确认收入1992.1万港元,2023年为1150.9万港元[17]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14.2万港元,2023年为65.2万港元[19]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20.6万港元,2023年为140.9万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212,62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4,983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即期中国部分为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49千港元,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每股亏损金额按亏损313,000港元及加权平均股数275,437,000股计算,2023年同期亏损为5,874,000港元[24] - 2024年上半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耗资约6,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62,000港元[2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62,80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3,102千港元[26]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后为127,77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297千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67,59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823千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董事不建议或宣派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23] - 2024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不包括董事酬金)为2,82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47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收入较2023年上半年的1.068亿港元增加104.9%至2.188亿港元[40]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较2023年上半年的1.05亿港元增加102.5%至2.126亿港元[4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较2023年上半年的180万港元增加244.4%至620万港元,毛利率从1.7%增至2.8%[42]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较2023年上半年的630万港元减少17.5%至520万港元[45] - 2024年上半年亏损从2023年上半年的590万港元减少至30万港元[49] - 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514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060万港元增加1080万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62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310万港元增加6970万港元[51] - 2024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约为280万港元[6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为分销品牌分析及实验室仪器以及生命科学设备和多元工业及消费产品贸易的供应链业务[6] - 2024年6月30日分销业务收入309.4万港元,2023年为1636.7万港元;供应链业务收入2.15716亿港元,2023年为9041.2万港元;总计2.1881亿港元,2023年为1.06779亿港元[11] - 2024年6月30日分销业务业绩亏损7万港元,2023年盈利15.1万港元;供应链业务业绩盈利320.4万港元,2023年亏损270.5万港元;总计盈利313.4万港元,2023年亏损255.4万港元[11] - 2024年供应链业务分部客户A收入9301.9万港元;客户B收入3248.6万港元,2023年为2339.7万港元;客户C收入2877.3万港元,2023年为2084.3万港元;客户D 2023年收入2420.6万港元;客户E 2023年收入1517.3万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分销业务已签订销售合同总金额约377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营收约310万港元[35] - 2024年上半年分销业务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1640万港元减少1330万港元或81.1%至310万港元[35] - 2024年上半年供应链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57亿港元,毛利61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约2.8%[37] - 2024年上半年国际贸易实现营业收入5760万港元,毛利150万港元,毛利率约2.6%,2023年上半年营收2690万港元,毛利10万港元,毛利率0.4%[37] - 2024年上半年国内贸易实现营业收入约1.581亿港元,毛利460万港元,毛利率约2.9%,2023年上半年营收6350万港元,毛利130万港元,毛利率约2.0%[37] - 2024年上半年供应链业务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9040万港元增加1.253亿港元或138.6%至2.157亿港元[38] - 2024年上半年售出约1398.6吨不锈钢原料和6套不锈钢生产设备,售出约606.4吨三七[38] - 2024年上半年不锈钢及设备出口越南业务销售额约3250万港元,毛利60万港元,毛利率1.8%[37] - 2024年上半年出口老挝的铁塔、导线业务销售额约930万港元,毛利80万港元,毛利率8.6%[37] - 分销业务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1640万港元减少81.1%至2024年上半年的310万港元[39] - 供应链业务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9040万港元增加138.6%至2024年上半年的2.157亿港元[39] 公司投资与运营相关情况 - 2024年1月19日公司签订协议收购大姚绿色能源6.67%股权,3月26日完成收购,投资4000万港元,占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的9.8%[54] - 公司持有大姚绿色能源6.67%的股权,2024年上半年未收取股息[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大姚绿色能源六个太阳能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约为52.3万千瓦,2024年第三季开始商业运营[65] - 2024年大姚绿色能源取得借款18.821亿港元[65] - 2024年下半年公司计划加大对云南省内绿色能源专案投资机遇的拓展[6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员工31名,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名增加[60] - 供应链业务由11人管理团队打理,团队成员国际供应链行业平均工作经验7年[63] 公司合规与股权相关情况 - 2024年6月30日,无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6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或附属公司无通过收购股份或债权证使董事获利的安排[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包迪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直接持有201,196,995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3.05%[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香港雲能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视作拥有201,196,995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3.05%[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雲南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视作拥有201,196,995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3.05%[6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在联交所或新交所买卖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0]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对会计原则等无异议[7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一直遵守香港守则之适用守则条文[72] - 自报告期结束至公告日期,集团无其他重大事件[73] - 2024年上半年,董事会全体成员遵守董事买卖公司证券的标准守则[7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未获悉高级管理等雇员违反证券交易标准守则的事件[74] 公司业务展望与报告相关情况 - 2024年下半年分销业务力争促进多个新销售合同签订,参与西南三省区域内优质大型三甲医院医疗设备公开招标项目[61] - 2024年下半年供应链业务力争在煤炭、矿产品方面与相关企业签署长期供货协定,实现进出口贸易双轮驱动[63] - 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及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相关网站刊载[75] 贸易应付款项特殊情况 - 贸易应付款项包括衍生负债186.3万美元(相当于1456.8万港元)[32]
云能国际(01298)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