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能国际(01298)

搜索文档
云能国际(01298.HK)7月16日收盘上涨75.71%,成交63.95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16 16:33
市场表现 - 7月16日恒生指数下跌0.29%至24517.76点,云能国际股价上涨75.71%至1.23港元/股,成交量55.9万股,成交额63.95万港元,振幅108.57% [1] - 公司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0%,年内累计跌幅29.29%,同期恒生指数上涨22.58%,表现显著落后大盘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财报显示:营业总收入5.34亿元(同比+68.67%),归母净利润45.47万元(同比+109.88%),毛利率5.18%,资产负债率60.43% [1] 行业估值 - 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3.39倍,中值1.17倍;云能国际市盈率392.68倍,显著高于行业可比公司(巨星医疗控股0.26倍/京玖康疗0.38倍/医汇集团1.96倍/环球医疗5.24倍/瑞慈医疗5.35倍) [2] 公司背景 - 注册于百慕达,2004年新加坡主板上市,2011年转香港主板上市;主营业务包括科学仪器分销(色谱仪/光谱仪/电子显微镜等)及建筑/医疗器械供应链业务,客户涵盖科研机构/工业企业/政府部门 [2]
年薪高至32万,安捷伦 原位麦斯 力辰等高薪仪器岗位
仪器信息网· 2025-06-27 17:17
销售职位 -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招聘耗材渠道销售经理,薪资18k-28k·13薪,要求3~5年渠道管理经验,仪器耗材或相关领域背景优先 [2] - 欧世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大客户销售经理,薪资20k-30k·20薪,要求To B端大项目销售经验及大客户关系能力 [3] - 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招聘自动化项目销售经理,薪资13k-22k·12薪,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及相关行业3年以上经验 [4] - 质谱产品销售经理职位薪资15k-25k·12薪,要求5年以上仪器行业经验及无机产品相关销售经验 [5][6] - 辽宁加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招聘仪器类销售工程师,要求色谱和光谱销售经验2年以上 [7] - 大昌华嘉科学仪器部招聘区域销售经理,要求材料科学或化学分析背景及3年以上销售经验 [8] - 欧波同招聘材料表征分析仪器销售经理,薪资15k-20k·12薪,要求理工科背景及区域市场经验 [8] -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招聘区域销售经理,薪资8k-15k·12薪,要求化学背景及色谱/光谱/质谱设备了解 [9][10][11] - 瑞士步琦招聘NIR BDM,要求研究生学历及近红外技术经验 [12] - 国仪量子招聘客户经理,薪资7k-15k·12薪,要求科学仪器销售经验及高校资源 [13] 售后职位 - 莱伯泰科招聘质谱维修工程师,薪资10k-12k·12薪,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及ICPMS使用经验1年以上 [14][15] - 上海林理仪器有限公司招聘无机分析售后工程师,薪资10k-30k·13薪,要求2年以上相关经验及仪器故障判断能力 [16] - 北京精微高博仪器有限公司招聘技术支持工程师,薪资8k-20k·13薪,要求化学或材料类专业及实验室仪器经验 [17][18] - 天美招聘色谱维修工程师,薪资8k-10k·13薪,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及GC/GCMS/LC维修经验 [19] - 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招聘售后服务工程师,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及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20] - 福建九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售后工程师,薪资8k-13k·14薪,要求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及管理经验 [21][22][23] - 上海美谱达仪器有限公司招聘售后工程师,要求专科及以上学历及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 [24] - 昆山书豪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招聘海外售后工程师,要求光谱仪器维修经验及3年以上海外工作经验 [25] - 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招聘售后工程师,要求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及2年以上安装调试经验 [26] - 北京宝德仪器有限公司招聘售后工程师,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及仪器分析等相关专业 [27]
云能国际:2024年盈利49.1万港元 同比扭亏
搜狐财经· 2025-05-05 13:58
中证智能财讯 云能国际(01298)4月29日披露2024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71亿港元,同比增长65.64%;归母净利润49.1万港元,同比 扭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76.7万港元,上年同期为1400.2万港元;据报告显示,云能国际基本每股收益为0.0018港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率为0.3%。 以4月29日收盘价计算,云能国际目前市盈率(TTM)约392.68倍,市净率(TTM)约1.17倍,市销率(TTM)约0.33倍。 市盈率(TTM)历史分位(%) 001 900 80 77623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19-12-37 1 1-12-37 2n- 制图数据来自恒生聚源数据库 市净率(LF)历史分位(%) 云能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供应链业务的投资控股公司。该公司通过两个分部运营业务。供应链分部从事从事多元工业及消费产品的贸易,主要 包括建筑材料、农业商品及医疗器械。分销业务分部从事分销色谱仪、分光光谱仪、电子显微镜等生命科学及一般实验室仪器,该分部还提供定制硬件及软 件和相关售后服务。 历年总营收、净利同比增长情况(%) ...
云能国际(0129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06:30
Yunnan Energy International Co. Limited 雲 能 國 際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年 報 2024 * 僅 供 識 別 本年報採用環保紙印製 Yunnan Energy International Co. Limited 雲 能 國 際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Incorporated in Bermuda with limited liability) (Hong Kong Stock Code: 1298) (Singapore Stock Code: T43) * Annual Report 2024 This Annual Report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Yunn a 能 國 n E n erg y Int ern ation al Co. Li mite d 雲 際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Annual Report 2024 年 報 管治報告 目錄 企業 雲能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二四年年度報告 1 2 主席報告 4 公司資料 5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12 董事會 15 高級管理層 ...
云能国际(0129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4 20:5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576,615千港元,较2023年的341,863千港元增长约68.67%[4] - 2024年公司毛利为29,895千港元,较2023年的10,083千港元增长约196.49%[4]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245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4,628千港元[4]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为491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4,970千港元[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40,982千港元,2023年为126千港元[5]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373,742千港元,较2023年的318,631千港元增长约17.3%[5]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50,607千港元,较2023年的153,428千港元增长约63.34%[5] - 2024年公司总收入576,615千港元,2023年为341,86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68.67%[15][19] - 2024年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收入367,196千港元,2023年为277,166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2.48%[15][19] - 2024年亚洲(中国除外)收入175,514千港元,2023年为61,81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83.91%[15][19] - 2024年其他地区收入33,905千港元,2023年为2,878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078.08%[15][19]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股权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491,000港元,2023年为亏损4,970,000港元[27] - 2024年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花费33,000港元,2023年为65,000港元[28] - 2024年末贸易应收款项为141,709千港元,2023年末为93,102千港元,同比增长约52.21%[29] - 2024年末贸易应付款项为55,549千港元,2023年末为29,82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86.26%[30] - 2024年其他收入以及收益及亏损净额为 - 5,922千港元,2023年为2,675千港元[21] - 2024年融资成本为3,133千港元,2023年为4,059千港元[21] - 2024年财政年度收入较2023年的3.419亿港元增加2.347亿港元或68.7%至5.766亿港元[40] - 2024年销售成本较2023年的3.318亿港元增加64.8%至5.467亿港元[41] - 2024年毛利较2023年的1010万港元增加196.5%至2990万港元,毛利率从3.0%增至5.2% [42]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亏损净额为净亏损590万港元,2023年为净收益270万港元[45]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3年的90万港元增加365.7%至420万港元[46] - 2024年行政开支较2023年的1370万港元减少5.2%至1300万港元[47] - 2024年融资成本较2023年的410万港元减少22.8%至310万港元[4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1.231亿港元(2023年:1.652亿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为6610万港元(2023年:1.206亿港元)[5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5(2023年:2.1)[5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来自同系附属公司贷款总额为1.538亿港元(2023年:来自中间控股公司贷款总额9140万港元)[5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贷款年利率为2.5%(2023年:年利率4%)[5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93.7%(2023年:55.3%)[5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员工25名,2023年为28名,2024年财政年度总员工成本为600万港元[6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分销业务收入为52,085千港元,较2023年的57,257千港元下降约9.03%[13] - 2024年供应链业务收入为524,530千港元,较2023年的284,606千港元增长约84.3%[13] - 2024年公司两个可呈报经营分部为分销业务和供应链业务[12] - 2024年公司分销业务累计签订销售合同总金额5590万港元,实现营收5210万港元,毛利75万港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35] - 分销业务收入由2023年的5730万港元减少9.0%至2024年的5210万港元[39] - 供应链业务收入由2023年的2.846亿港元增加2.399亿港元或84.3%至2024年的5.245亿港元[39] 公司投资与项目情况 - 2024年3月26日公司完成收购大姚绿色能源6.67%股权,投资金额4090万港元,占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的9.9%[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大姚绿色能源六个太阳能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约为52.3万千瓦[53] - 2024年公司投资云南大姚绿色能源项目,积累经验为开拓东南亚市场奠基,2025年将深化东南亚市场布局[64] 公司未来业务规划 - 2025年公司分销业务力争新签订销售合同较同时期有所增长,并参与西南三省区域内优质大型三甲医院医疗设备公开招标项目[59] - 2025年公司供应链业务力争在煤炭业务、中药材产品方面与相关企业签署长期供货协议[61] - 2025年公司计划加速供应链业务在南亚、东南亚拓展,重点进入老挝、缅甸等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供应链领域[65] 公司治理与合规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2024年财政年度全年业绩及综合财务报表[74] - 2024财政年度公司已遵守香港企业管治守则适用守则条文[76]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买卖公司证券操守守则,2024财政年度全体董事均遵守该守则[78][80] - 公司核数师同意公告所载2024年财政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额与草擬本一致,但未作保证[81] 公司其他事项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69]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拟于董事会厘定日期举行,相关通告将适时刊发给股东[70] - 2024财政年度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买卖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库存股份[73] - 公司供应链业务管理团队有11人,马灿先生领导,其他成员平均有7年国际供应链行业工作经验[61]
云能国际(0129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06:07
分销业务 - 分銷業務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16.4百萬港元減少13.3百萬港元或81.1%至2024年上半年的3.1百萬港元[6] - 分銷業務新簽訂的銷售合同大多是進口設備,生產製造和進口報關時間週期較長,導致只有少部分設備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交貨驗收[9] - 2023年簽訂的分銷業務銷售合同因客戶的醫院科室裝修改造延遲,在2024年上半年尚未完成交貨驗收[9] - 預期更多設備在2024年下半年完成交貨驗收[9] - 分銷業務已簽訂銷售合同總金額約37.7百萬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分銷業務實現營收約3.1百萬港元[7] - 分销业务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16.4百万港元下降81.1%至2024年上半年的3.1百万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分销业务分部业绩亏损70千港元[70] - 集团将继续拓展分销业务,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促進多個新銷售合同簽訂[38] 供应链业务 - 供應鏈業務主要與建築材料、農業及金屬商品、消費產品及醫療器械有關[10] - 供應鏈業務的客戶主要由國營公司及工業界別的公司組成[10] - 供应链业务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90.4百万港元增加125.3百万港元或138.6%至2024年上半年的215.7百万港元[13] - 供应链业务毛利由2023年上半年的1.3百万港元增加4.8百万港元至2024年上半年的6.1百万港元,毛利率由2.0%增加至2.8%[18] - 国际贸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7.6百万港元,毛利1.5百万港元,毛利率约2.6%[13] - 国内贸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8.1百万港元,毛利4.6百万港元,毛利率约2.9%[13] - 供应链业务涉及咖啡粉、三七、磷矿石、煤炭、钛矿等多种商品贸易[13] - 2024年上半年供应链业务分部业绩盈利3,204千港元[70] - 集团将继续开拓供應鏈業務,力爭在煤炭、礦產品方面簽署長期供貨協定[40] - 集團將積極發掘新能源領域產品出口以及工業產品貿易,實現進出口貿易的雙輪驅動[40] - 集團將繼續擴大供應鏈業務團隊,深化培訓,提高員工能力以配合業務增長[40] 财务状况 - 存貨由2023年12月31日的40.6百萬港元增加10.8百萬港元至2024年6月30日的51.4百萬港元[26] - 貿易應收款項由2023年12月31日的93.1百萬港元增加69.7百萬港元至2024年6月30日的162.8百萬港元[27] - 貿易應付款項由2023年12月31日的29.8百萬港元增加37.8百萬港元至2024年6月30日的67.6百萬港元[28] - 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流動資產淨值為124.2百萬港元,銀行結餘及現金為26.1百萬港元[30] - 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資本負債比率為93.8%[30] - 2024年6月30日流動資產總值為368,044千港元,較2023年12月31日增加15.5%[4,5] - 2024年6月30日流動負債總額為243,821千港元,較2023年12月31日增加58.8%[4,5] - 2024年6月30日權益總額為164,355千港元,較2023年12月31日減少0.6%[4,5] - 2024年6月30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6,050千港元,較2023年12月31日減少78.4%[4,5] 其他 - 本集團持續於中國服務廣泛的客戶基礎及與中國辦公室關連的龐大銷售網絡[7] - 本集團優先選擇國企、優質民營企業進行合作[7] - 行政開支由2023年上半年的6.3百萬港元減少17.5%至2024年上半年的5.2百萬港元[21] - 集團於2024年1月19日收購大姚綠色能源6.67%股權,投資金額為40.0百萬港元,占集團總資產的9.8%[30] - 本集團開始挖掘雲南省內及海外綠色能源項目投資領域的發展機會[42] - 大姚綠色能源的六個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總裝機容量約為523,000千瓦[42] - 大姚綠色能源已於2024年取得銀行項目貸款1,882.1百萬港元[42] - 本集團計劃於2024年下半年加大對雲南省內綠色能源專案投資機遇的拓展[42] - 包迪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73.05%的股份[48]
云能国际(0129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7 20:5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入2.1881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06779亿港元增长104.92%[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618.9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79.6万港元增长244.6%[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31.3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552.5万港元大幅收窄94.34%[2] - 2024年上半年期间亏损31.3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587.4万港元大幅收窄94.67%[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4013.2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6万港元大幅增长3085.08%[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3.6804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18631亿港元增长15.51%[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2.4382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3428亿港元增长59%[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1.2423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5203亿港元下降24.8%[5] - 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1.6435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5329亿港元下降0.59%[5] - 2024年6月30日利息收入53.3万港元,2023年为9.7万港元;利息开支120.6万港元,2023年为140.9万港元[11] - 2024年来自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收入1.61229亿港元,2023年为7983.8万港元;亚洲(不包括中国)收入5758.1万港元,2023年为2484.6万港元;其他地区2024年无收入,2023年为209.5万港元[13] - 2024年销售货品收入2.1881亿港元,2023年为1.06799亿港元[15] - 2024年销售货品已确认收入1992.1万港元,2023年为1150.9万港元[17]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14.2万港元,2023年为65.2万港元[19]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20.6万港元,2023年为140.9万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212,62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4,983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即期中国部分为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49千港元,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每股亏损金额按亏损313,000港元及加权平均股数275,437,000股计算,2023年同期亏损为5,874,000港元[24] - 2024年上半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耗资约6,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62,000港元[2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62,80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3,102千港元[26]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后为127,77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297千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67,59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823千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董事不建议或宣派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23] - 2024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不包括董事酬金)为2,82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47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收入较2023年上半年的1.068亿港元增加104.9%至2.188亿港元[40]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较2023年上半年的1.05亿港元增加102.5%至2.126亿港元[4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较2023年上半年的180万港元增加244.4%至620万港元,毛利率从1.7%增至2.8%[42]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较2023年上半年的630万港元减少17.5%至520万港元[45] - 2024年上半年亏损从2023年上半年的590万港元减少至30万港元[49] - 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514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060万港元增加1080万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62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310万港元增加6970万港元[51] - 2024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约为280万港元[6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为分销品牌分析及实验室仪器以及生命科学设备和多元工业及消费产品贸易的供应链业务[6] - 2024年6月30日分销业务收入309.4万港元,2023年为1636.7万港元;供应链业务收入2.15716亿港元,2023年为9041.2万港元;总计2.1881亿港元,2023年为1.06779亿港元[11] - 2024年6月30日分销业务业绩亏损7万港元,2023年盈利15.1万港元;供应链业务业绩盈利320.4万港元,2023年亏损270.5万港元;总计盈利313.4万港元,2023年亏损255.4万港元[11] - 2024年供应链业务分部客户A收入9301.9万港元;客户B收入3248.6万港元,2023年为2339.7万港元;客户C收入2877.3万港元,2023年为2084.3万港元;客户D 2023年收入2420.6万港元;客户E 2023年收入1517.3万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分销业务已签订销售合同总金额约377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营收约310万港元[35] - 2024年上半年分销业务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1640万港元减少1330万港元或81.1%至310万港元[35] - 2024年上半年供应链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57亿港元,毛利61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约2.8%[37] - 2024年上半年国际贸易实现营业收入5760万港元,毛利150万港元,毛利率约2.6%,2023年上半年营收2690万港元,毛利10万港元,毛利率0.4%[37] - 2024年上半年国内贸易实现营业收入约1.581亿港元,毛利460万港元,毛利率约2.9%,2023年上半年营收6350万港元,毛利130万港元,毛利率约2.0%[37] - 2024年上半年供应链业务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9040万港元增加1.253亿港元或138.6%至2.157亿港元[38] - 2024年上半年售出约1398.6吨不锈钢原料和6套不锈钢生产设备,售出约606.4吨三七[38] - 2024年上半年不锈钢及设备出口越南业务销售额约3250万港元,毛利60万港元,毛利率1.8%[37] - 2024年上半年出口老挝的铁塔、导线业务销售额约930万港元,毛利80万港元,毛利率8.6%[37] - 分销业务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1640万港元减少81.1%至2024年上半年的310万港元[39] - 供应链业务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9040万港元增加138.6%至2024年上半年的2.157亿港元[39] 公司投资与运营相关情况 - 2024年1月19日公司签订协议收购大姚绿色能源6.67%股权,3月26日完成收购,投资4000万港元,占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的9.8%[54] - 公司持有大姚绿色能源6.67%的股权,2024年上半年未收取股息[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大姚绿色能源六个太阳能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约为52.3万千瓦,2024年第三季开始商业运营[65] - 2024年大姚绿色能源取得借款18.821亿港元[65] - 2024年下半年公司计划加大对云南省内绿色能源专案投资机遇的拓展[6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员工31名,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名增加[60] - 供应链业务由11人管理团队打理,团队成员国际供应链行业平均工作经验7年[63] 公司合规与股权相关情况 - 2024年6月30日,无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6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或附属公司无通过收购股份或债权证使董事获利的安排[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包迪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直接持有201,196,995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3.05%[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香港雲能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视作拥有201,196,995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3.05%[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雲南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视作拥有201,196,995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3.05%[6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在联交所或新交所买卖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0]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对会计原则等无异议[7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一直遵守香港守则之适用守则条文[72] - 自报告期结束至公告日期,集团无其他重大事件[73] - 2024年上半年,董事会全体成员遵守董事买卖公司证券的标准守则[7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未获悉高级管理等雇员违反证券交易标准守则的事件[74] 公司业务展望与报告相关情况 - 2024年下半年分销业务力争促进多个新销售合同签订,参与西南三省区域内优质大型三甲医院医疗设备公开招标项目[61] - 2024年下半年供应链业务力争在煤炭、矿产品方面与相关企业签署长期供货协定,实现进出口贸易双轮驱动[63] - 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及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相关网站刊载[75] 贸易应付款项特殊情况 - 贸易应付款项包括衍生负债186.3万美元(相当于1456.8万港元)[32]
云能国际(0129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08:0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营收34190万港元,较2022年的28810万港元增长18.7%[4] - 2023年公司亏损500万港元,较2022年的890万港元亏损收窄44.0%[4] - 2023财年收入从28810万港元增加5380万港元或18.7%至34190万港元[22] - 2023财年融资成本从240万港元增加70.8%至410万港元[22] - 2023财年销售成本从27450万港元增加20.9%至33180万港元[23] - 2023财年亏损从890万港元减少43.8%至500万港元[23] - 2023财年毛利从1360万港元减少25.7%至1010万港元,毛利率从4.7%降至3.0%[24] - 2023年12月31日存货为406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1710万港元[24]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931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4850万港元[2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16520万港元(2022年:17130万港元)[2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55.3%(2022年:17.2%)[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建议不派息,董事会未宣派末期股息(2022年:无)[156][15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向集团五大客户及单一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占年内销售总额约70.5%(2022年:约72.6%)及约18.0%(2022年:约35.2%)[1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从集团五大供应商及单一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年内采购总额约48.2%(2022年:约76.5%)及约16.7%(2022年:约35.4%)[1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发行债权证(2022年:无)[16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股份奖励计划外,未订立股票挂钩协议,年末亦无股票挂钩协议存续[164] - 年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在联交所及新交所主板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6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或相联法团股份等中无相关权益或淡仓[17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中至少25%由公众人士持有[197] - 集团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慈善或其他捐赠(2022年:无)[199] 分销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分销业务累计签订销售合同总金额约1.1亿港元,实现营收约5730万港元,较2022年的790万港元增加4940万港元或625.3%[11][12] - 2024年首2个月公司签订分销业务销售订单合同共540万港元[32] 供应链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供应链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46亿港元,毛利91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约3.2%[15] - 2023年供应链业务国际方面实现营业收入6470万港元,毛利250万港元,毛利率约3.9%[15] - 2023年不锈钢卷材出口越南销售额约4090万港元,毛利20万港元,毛利率0.5%[15] - 2023年出口老挝的铁塔、导线业务销售额约1490万港元,毛利130万港元,毛利率8.7%[15] - 2023年出口老挝的化肥业务发运2个批次共660吨,销售额约300万港元,毛利10万港元,毛利率3.3%[15] - 2023年电解装置出口销售额230万港元,毛利10万港元,毛利率4.3%[15] - 2023年国内贸易实现营业收入约2.199亿港元,毛利660万港元,毛利率约3.0%[17] - 2022年国内贸易营收1.221亿港元,毛利300万港元,毛利率约2.5%[17] - 供应链业务收入由2022年的2.802亿港元增加440万港元或1.6%至2023年的2.846亿港元[19] - 2023财年供应链业务收入从28020万港元增加440万港元或1.6%至28460万港元[20]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员工28名,2022年为21名[40] - 公司2023年财政年度总员工成本约为600万港元[40] - 公司整体劳动力相对平衡,女性常额员工占42%[100] 公司未来业务计划 - 2024年公司力争新签订销售合同较同时期有所增长[31] - 2024年底公司将在评估回款风险前提下参与西南三省区域内优质大型三甲医院医疗设备公开招标项目[31] - 2024年公司将继续开拓供应链业务,争取在煤炭、矿产品方面与相关企业签署长期供货协定[31] - 2024年公司计划利用大股东关系在云南、缅甸与老挝开展绿色能源投资[34] - 2024年公司将加大优质绿色能源领域项目投资[36] - 2024年公司计划在南亚、东南亚地区拓展供应链业务[39] 公司股权收购情况 - 2024年1月19日,公司就收购大姚雲能投綠色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的6.67%股权订立股权转让协议[7] 公司董事相关情况 - 祝映雪女士34岁,2023年8月3日加入并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等职[44] - 胡香伟先生53岁,2021年7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超20年能源开发行业工作经验[44] - 杨杰先生48岁,2023年8月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2年5月24日获委任为公司财务总监[46] - 王金先生38岁,2023年8月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有在多家公司担任管理成员经历[48] - 宋赫男先生32岁,2021年7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担任公司业务发展部部长等职[49] - 施法振先生60岁,2018年11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审计和会计领域有超17年经验[48] - 刘宗柳先生69岁,2019年11月2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多个学位及丰富任职经历[52] - 景丕林女士73岁,2018年11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投资和金融领域有超35年经验[52] - 祝映雪女士2013年11月获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文学硕士学位[45] - 杨杰先生2011年获中国注册税务师和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2013年获中国高级会计师[46] - 本報告日期,董事會有8名董事,包括5名執行董事及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63] - 自2023年8月3日起,王顯軍、姜衛、趙娜辭任執行董事,祝映雪、楊傑、王金獲委任為執行董事[64] - 執行董事任期3年,獨立非執行董事任期1年,須於股東週年大會上輪席退任及符合資格並願意膺選連任[66] - 2024年3月15日,董事會建議所有退任董事於下一屆股東週年大會中膺選連任[67] - 董事會組成符合上市規則有關至少三名董事為獨立及非執行董事,以及至少一名董事具備會計或相關財務管理知識的規定[70] - 公司已接獲每名獨立非執行董事根據上市規則第3.13條就其獨立性發出的年度確認書[70] - 提名委員會認為目前董事會的規模及組成屬於適當[7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执行董事胡香伟、宋赫男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2/12),王显军、姜卫、赵娜出席率100%(7/7),祝映雪、杨杰、王金出席率100%(5/5);独立非执行董事施法振、景丕林、刘宗柳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2/12),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4/4),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1)[74] - 祝映雪、杨杰、王金自2023年8月3日起获委任,王显军、姜卫、赵娜自2023年8月3日起辞任[75][80] - 年内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执行董事出席的会议,沟通有效[76][87] - 本年度除8月3日辞任的董事外,其他董事均出席法律顾问及公司秘书举办的法规等简介会、财务等研讨会/工作坊并阅读相关资料[80] - 8位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服务合同,每年自动续期,王显军等3人自2023年8月3日辞任,服务合约相应终止[172] - 祝映雪女士、杨杰先生、王金先生自2023年8月3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王显军先生、姜卫先生、赵娜女士自2023年8月3日起辞任执行董事[169] - 公司已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发出的年度独立确认,仍视彼等为独立人士[169] 公司董事会委员会相关情况 - 董事會由審核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組成,並向此等委員會授權不同職責[73] - 提名委员会2004年5月28日成立,参照香港守则制订书面职权范围[88] - 2023年提名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对董事会表现进行一次审查评估[90] - 提名委员会选择董事候选人考虑信誉、业务成就等多方面因素[93] - 2023年3月15日,提名委员会建议重新委任宋赫男等六人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董事会接纳建议[97] - 薪酬委员会于2004年5月28日成立,报告日期由五名成员组成,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两名执行董事[102] - 薪酬委员会在2023年举行两次会议,职能包括向董事会建议薪酬框架等多项事宜[104] - 审核委员会于2023年举行四次会议,2024年3月15日审阅集团2023年综合全年业绩[12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成立于2004年5月28日[124] - 公司于2004年5月28日分别成立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198] 公司董事薪酬相关情况 - 2023年独立非执行董事施法振、景丕林、刘宗柳袍金均为20万港元[10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高级管理层薪酬少于100万港元的人数2023年为1人,2022年为2人[113] - 执行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酬金包括基本薪金和绩效花红,绩效花红根据集团业绩和个人表现确定[111] - 独立非执行董事获支付董事袍金,包括基本固定袍金和出任委员会主席或成员的额外袍金[112] - 董事袍金需股东大会批准,其他酬金由董事会参考多因素厘定,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9[171] 公司治理与合规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符合香港守則之守則條文[58] - 公司法律顾问向董事安排内部简介会,发出阅读资料,公司秘书派发公司细则及规例更新和附注,鼓励董事参加培训,费用公司承担[79] - 召开董事会定期会议最少提前14天通知董事,其他会议发合理通知[81] - 公司秘书吴劲衡出席所有董事会会议,负责遵循议事程序,确保集团合规[84] - 公司秘书编制并备存董事会会议纪录,供董事合理查阅[85] - 若主要股东或董事有重大利益冲突,事项以董事会会议处理,独立非执行董事应出席[86] - 至少三分之一董事须在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96] - 董事会负责编制集团财务报表,确保按规定和准则编制及呈列[114] - 集团设有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风险架构至少每年经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审核讨论一次[117] - 公司外部核数师审核重大内部控制有效性,未发现重大违规或缺陷[118] - 公司指定外部专业服务公司作为内部核数师协助审核,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每年检讨[119] - 董事会收到首席执行官及财务总监保证,财务记录良好,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充足[120] - 公司设有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程序及内控,按“需要知情”原则沟通敏感资料[123] - 公司设有审核委员会支持的内部举报框架,本年度直至报告日期无内部举报报告[131] - 公司定期与股东沟通,委任投资者关系公司提供意见并促进沟通[135] - 公司认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股东沟通政策有效[145] - 董事会于2019年3月4日采用股息政策,旨在为股东提供稳定及持续回报[146] - 董事会须应持有不少于公司十分之一缴足股本成员请求立即安排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39] - 若董事会21日内未安排,请求者可自行召开,但不得晚于请求发出日起三个月[140] - 股东在股东大会提书面请求动议决议案,所需股东数目不少于总投票权二十分之一或不少于一百名[141]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情况 - 2017年1月11日公司采纳股份奖励计划,目的是承认集团人员贡献、挽留和吸引人才[182][183] - 股份奖励计划可供发行的最高股份数目为27,543,700股,占2017年1月1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85] - 2023年1月1日,股份奖励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27,543,700股,占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86] - 股份奖励计划自2017年1月11日至2027年1月10日有效,董事会决定于2023年12月1日提前终止[19
云能国际(0129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5 20:4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341,863千港元,2022年为288,089千港元,同比增长18.7%[3] - 2023年公司毛利为10,083千港元,2022年为13,565千港元,同比下降25.7%[3]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4,628千港元,2022年为8,877千港元,亏损同比收窄47.9%[3] - 2023年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4,970千港元,2022年为8,877千港元,亏损同比收窄43.9%[3] - 2023年公司存货为40,614千港元,2022年为23,472千港元,同比增长73.9%[4] - 2023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为93,102千港元,2022年为44,555千港元,同比增长108.9%[4] - 2023年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29,823千港元,2022年为5,767千港元,同比增长417.1%[4] - 2023年公司来自一间中间控股公司贷款为91,446千港元,2022年为29,416千港元,同比增长210.9%[4]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2,675千港元,2022年为3,548千港元[18] - 2023年融资成本4,059千港元,2022年为2,365千港元[18] - 2023年已售存货成本331,780千港元,2022年为274,524千港元[19] - 2023年母公司普通股股权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4,970,000港元,2022年为8,877,000港元,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275,437,000股[23] - 2023年公司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花费65,000港元,2022年为16,000港元[25] - 2023年末贸易应收款项93,102千港元,2022年末为44,555千港元[26] - 2023年末贸易应付款项29823千港元,较2022年的5767千港元增加,其中少于60日为28638千港元,61至180日为1152千港元,181日以上为33千港元[29] - 2023财年公司收入从2022财年的2.881亿港元增加5380万港元或18.7%至3.419亿港元[45] - 2023财年销售成本从2022财年的2.745亿港元增加20.9%至3.318亿港元[46] - 2023财年毛利从2022财年的1360万港元减少25.7%至1010万港元,毛利率从4.7%降至3.0%[47] - 2023财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2022财年的350万港元减少22.9%至270万港元[48] - 2023财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财年的550万港元减少83.6%至90万港元[49] - 2023财年行政开支从2022财年的1270万港元增加7.9%至1370万港元[50] - 2023财年亏损从2022财年的890万港元减少43.8%至500万港元[53] - 2023年12月31日存货为406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50万港元增加1710万港元[5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1(2022年:4.4),资本负债比率为55.3%(2022年:17.2%)[61][6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员工28名,2022年为21名[74] - 公司2023财政年度的总员工成本约为600万港元[7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为分销业务和供应链业务[6] - 2023年公司总部分部收入341,863千港元,2022年为288,089千港元,其中分销业务2023年为57,257千港元,2022年为7,860千港元,供应链业务2023年为284,606千港元,2022年为280,229千港元[14] - 2023年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外部客户收入277,166千港元,2022年为130,027千港元;亚洲(中国除外)2023年为61,819千港元,2022年为101,303千港元;其他地区2023年为2,878千港元,2022年为56,759千港元[15] - 2023年供应链业务客户A收入61,483千港元,客户B为40,879千港元,分销业务客户D为42,762千港元,客户E为51,005千港元,客户F为44,773千港元;2022年客户A收入45,555千港元,客户B为101,303千港元,客户C为31,468千港元[16] - 2023年分销业务累计签订销售合同总金额约1.1亿港元,实现营收约5730万港元,较2022年的790万港元增加4940万港元或625.3%[33][34] - 2023年供应链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46亿港元,毛利91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约3.2%[39] - 2023年国际贸易实现营业收入6470万港元,毛利250万港元,毛利率约3.9%,2022年营收1.581亿港元,毛利1020万港元,毛利率6.5%[39] - 2023年国内贸易实现营业收入约2.199亿港元,毛利660万港元,毛利率约3.0%,2022年营收1.221亿港元,毛利300万港元,毛利率约2.5%[40] - 2023年不锈钢卷材出口越南销售额约4090万港元,毛利20万港元,毛利率0.5%[39] - 2023年出口老挝铁塔、导线业务销售额约1490万港元,毛利130万港元,毛利率8.7%[39] - 2023年出口老挝化肥业务发运2批次共660吨,销售额约300万港元,毛利1万港元,毛利率3.3%[39] - 2023年橡胶贸易营收2330万港元,毛利60万港元,毛利率2.6%;咖啡粉贸易营收6150万港元,毛利280万港元,毛利率4.6%;三七贸易营收7700万港元,毛利160万港元,毛利率2.1%[40] - 2023财年供应链业务收入从2022财年的2.802亿港元增加440万港元或1.6%至2.846亿港元[41][43] 公司未来业务计划 - 2024年1月19日公司拟零代价收购大姚绿色能源约6.67%股权,并在转让完成后出资5000万元人民币[29] - 2024年首2个月公司签订分销业务销售订单合同合共540万港元[63] - 2024年公司计划新签订销售合同较同时期有所增长,年底将参与西南三省区域内优质大型三甲医院医疗设备公开招标项目[63] - 2024年公司将继续开拓供应链业务,力争在煤炭、矿产品方面与相关企业签署长期供货协定[65] - 2024年公司将通过投资云南省内绿色能源项目积累经验,加大优质绿色能源领域项目投资[69] - 2024年公司计划依托大股东海外网络资源优势,拓展南亚、东南亚地区供应链业务[70] 公司业务团队情况 - 公司供应链业务管理团队有11人,由马灿先生领导,其他成员平均有7年国际供应链行业工作经验[66][67] 公司税务及股息情况 - 公司预期不会面临支柱二“补足”税项的潜在风险[12] - 董事会不就2023财政年度宣派末期派息[75] 公司治理及合规情况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买卖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2023财政年度全年业绩及综合财务报表[79] - 2023财政年度公司遵守香港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80] - 公司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标准守则”,2023财政年度全体董事均遵守该守则[82]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未获悉高级管理层等雇员违反证券交易标准守则事件[83] 公司公告及年报相关情况 - 公司核数师确认公告所载2023财政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额与草擬本一致,但未作保证[84] - 全年业绩公告在香港联交所、新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載[85] - 公司将适时向股东寄发2023财政年度年报,并在相关网站刊載[86]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五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6] 公司股东大会相关情况 - 公司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拟于董事会厘定的日期举行[76]
云能国际(0129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10-04 17:48
股份奖励计划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7年1月11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至2027年1月10日,2022年年报日期时剩余年期约为四年[4][12] 股份奖励计划股份数量限制 - 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可授出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2017年1月1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27,543,700股[7] - 2022年1月1日及2022年12月31日,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27,543,700股,占2022年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8] 股份奖励计划授出限制 - 若参与者在股份奖励计划的总权益达30%或以上,则不得授出有关奖励[9] 股份奖励计划实施情况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并无股份由受托人收购,且概无授出股份奖励,自股份奖励计划采纳日期起亦无授出任何股份奖励[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