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安生物(06955) - 2024 - 中期业绩
博安生物博安生物(HK:06955)2024-08-27 22: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3.629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612亿元增加约1.017亿元,同比增长38.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成本为人民币8030万元,占同期总收入的约22.1%,2023年同期为39.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2.826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244亿元,同比增长78.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6167.2万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1.193亿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期内溢利为人民币6167.2万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1.195亿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人民币17.99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104亿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人民币7.490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7.130亿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人民币13.91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199亿元[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入为362,942千元,2023年同期为261,232千元[12]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较2023年增加38.9%至人民币362.9百万元[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约为人民币3629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26120万元增加约人民币10170万元,同比增长38.9%[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为人民币8030万元,占同期总收入约22.1%(2023年同期为39.4%)[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约为人民币28260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人民币12440万元,同比增长78.6%[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增至361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70万元增加约3440万元[68] - 行政开支由2023年同期的2660万元减至2024年的2430万元[69] - 销售及经销开支约为1.34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171亿元增加1710万元,同比增长14.6%[70] - 已确认研发开支约为858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4020万元[71]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1260万元,2023年同期为630万元[72]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零元,2023年同期为20万元[7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6170万元,2023年同期亏损1.195亿元[74]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21亿元,较2023年末的2.019亿元减少2980万元,同比下降14.8%[75]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由2023年末的30.0%增至47.0%[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2.341亿元,2023年末为2.25亿元[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8640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8510万元[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宣派任何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无)[86]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产品收入332,492千元,对外许可协议收入30,450千元;2023年销售产品收入259,345千元,提供研发服务收入1,887千元[15] - 2024年所售存货成本78,776千元,2023年为95,920千元[16]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8,661千元,2023年为27,738千元[16]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875千元,2023年为3,053千元[16]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8,776千元,2023年为12,404千元[16] - 2024年研发成本85,798千元,2023年为126,028千元[1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中递延税项及期内税项支出总额为0,2023年为 - 239千元[18] - 报告期内,产品销售增加28.2%至人民币3.325亿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2.593亿元[54] 应收应付款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13,54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3,199千元[20] - 2024年6月30日应收关联方款项为503,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554,000元[21] - 2024年6月30日应收票据公平值为6,087,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996,000元;按摊销成本计量的应收票据2024年6月30日为26,913,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零元[21] - 2024年6月30日3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为206,60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6,276千元[2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92,43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5,691千元[23] - 2024年6月30日应付票据为44,77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881千元[23] - 2024年6月30日3个月内贸易应付款项为96,89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0,678千元[24] - 2024年6月30日应付票据由约6,180,000元存款作担保,2023年12月31日为12,290,000元[2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中绿叶贸易为50.3万元,2023年为55.4万元[29] - 2024年6月30日应付关联方款项总计1236.3万元,2023年为2490.7万元[29] - 2024年6月30日租赁负债总计802.2万元,2023年为974.2万元[29] 关联方交易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关联方包括山东绿叶、刘殿波先生等[25] - 2024年向绿叶贸易销售货品49.4万元,2023年为71.7万元[26] - 2024年来自山东绿叶、生物科技园发展、绿叶贸易、南京绿叶的租赁及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分别为96.5万元、369.9万元、1.4万元、58.2万元,2023年分别为19.6万元、24.7万元、2.3万元、0元[26] - 2024年山东绿叶、南京绿叶获得的运营服务费用分别为42.3万元、64.7万元,2023年分别为37.4万元、29.5万元[26] - 2024年6月30日山东绿叶和烟台绿叶为集团1.85218亿元银行贷款担保,2023年12月31日为2.10273亿元;山东绿叶为集团4.27904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担保,2023年12月31日为1亿元[28]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金、津贴及实物利益为515万元,2023年为525.6万元[32] - 2024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表现相关花红为188.4万元,2023年为175万元[32] - 2024年上半年已付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1509.8万元,2023年为1470万元[32] 公司产品研发进展 - 三款产品已在中国大陆成功上市,已售予逾2,700家目标医院及机构[34] - 两款候选产品在中国进入生物制品许可申请阶段,2024年5月BA5101申请获受理,7月BA9101申请获受理[35] - 地舒单抗注射液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于2024年1月完成全部患者入组[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研发团队拥有300名成员[35] - 自2024年初至公告日期,公司在世界范围获授三项新专利,全球范围内已获授36项专利及48项待批专利申请[35] - 2024年1月,公司生物制品Boyuno®获ANVISA的GMP认证[36] - 2024年1月,公司与健康元订立协议,独家授权及商业化BA2101[37] - 公司产品组合包括三种商业化产品、五种创新抗体和三种候选生物类似药[38] - 博优诺®于2021年4月获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获批6种适应症且全部纳入中国医保目录[40] - 博优倍®于2022年11月获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已纳入中国医保,公司授予青岛国信制药其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商业化权利[40] - 2024年1月,公司在欧美日完成地舒单抗注射液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所有受试者入组,完成后可在美欧日就BA6101及BA1102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40][41] - 博洛加®于2024年5月获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骨巨细胞瘤,公司也在推进其实体肿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的中国上市工作[41] - 2024年3月公司在中國完成BA5101(度拉糖肽注射液)III期臨床試驗[42] - 2024年5月BA5101生物製品許可申請在中國獲受理[42] - 2024年8月美國FDA批准BA5101在美國啟動臨床試驗[42] - 2024年7月BA9101(阿柏西普眼內注射溶液)生物製品許可申請在中國獲受理[43] - 2023年10月中國開展的BA1104(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III期臨床試驗完成首位患者入組,目前進展良好[44] - 2023年公司完成BA2101的I期臨床試驗[44] - 2024年1月公司啟動BA2101的II期臨床試驗[44] - 2024年1月公司與健康元就BA2101訂立合作夥伴關係,健康元獲中國大陸開發及商業化BA2101用於治療哮喘及COPD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獨家權利[45] - BA2101預期未來在人體上可實現每4週1次的給藥週期,相比同靶點市售藥物具有更長半衰期和更緩慢的藥物清除速率[44] - BA1106是第一種在中國開始臨床試驗用於治療實體瘤的抗CD25創新抗體,可克服抗CD25抗體開發的兩大難題[46] - 2023年BA1106在中国进入I期临床试验,目前进展良好[47] - 2023年BA1202在中国进入I期临床试验,目前进展良好[48] - 2023年BA1301在中国进入I期临床试验,截至公告日期进展良好[49] - 2024年1月BA1301获得FDA授予用于治疗胃癌(包括胃食管连接部癌)的ODD,此前已获用于治疗胰腺癌的ODD[49] - BA1302平均约四个BNLD11分子与每个抗体分子偶联[50] - 2024年7月BA1302在中国获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批准启动治疗多类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是中国获批用于临床试验的首款靶向CD228新型ADC候选药物[50] - 公司已在中国就两款产品(BA5101及BA9101)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预计2025年下半年获批上市,届时商业组合将扩展为五款产品[57] - 地舒单抗注射液已完成在欧洲、美国及日本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所有受试者入组,试验将于2025年中完成,2025年下半年计划在上述地区就两款地舒单抗注射液(BA6101及BA1102)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57] - 度拉糖肽注射液已获美国FDA批准进行临床试验[57] - 长效IL - 4Rα产品BA2101已进入II期临床试验,另4款创新药物在I期临床试验中进展良好,预计2025年进入下一临床阶段[57] 公司生产与销售相关情况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商业产能为9,000L,中试产能为2,000L[36] - 公司在烟台、南京及美国波士顿设有研发团队及设施,拥有专有全人抗体转基因小鼠及噬菌体展示技术平台等多个技术平台[51] - 公司强大的CMC能力为药物开发及商业化生产保持高质量及成本效率提供支持[51] - 公司强大的CMC能力缩短了药物开发时间并加快上市速度[51] - 公司认为其CMC能力对竞争对手形成巨大壁垒,为首发优势铺路[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研发团队由300名经验丰富员工组成[52] - 截至公告日期,全球范围内已获授36项专利及48项待批专利申请[52] - 公司在世界知名学术期刊发表15份研究报告[52] - 截至公告日期,烟台基地总面积约84,474平方米,中试及商业化生产总产能分别为2,000L及9,000L,另有两条制剂灌装线[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制造团队共有402名雇员[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