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与审计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4] - 公司负责人侯润石、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郑名艳及会计机构负责人郑名艳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为无[4]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4]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4]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4] - 公司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4] - 公司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文以及公告的原稿[6] - 公司报告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6] 财务业绩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22亿元,同比增长31.95%[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50.96万元,同比增长105.95%[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72.59万元,同比增长493.73%[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3.64万元,上年同期为-1573.42万元[15]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24亿元,同比下降3.85%[15]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2.08亿元,同比下降0.99%[15]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20.00%,达到0.22元/股[16] - 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500.00%,达到0.18元/股[16] - 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增加1.23个百分点,达到2.25%[16]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95%,主要由于机器人相关产品市场接受度和产能提升[16]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5.95%,主要由于营业收入及毛利率增长[16]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93.73%,主要由于净利润增加且非经常性损益减少[16]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40%,较上年同期减少1.18个百分点[16]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4,783,757.18元[17]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21,552,270.36元,同比增长31.95%[7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09,625.85元,同比增长105.95%[7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725,868.67元,同比增长493.73%[7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17,357,431.49元,同比增长8.27%,占营业收入的5.40%[7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2亿元,同比增长31.95%[8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51万元,同比增长105.95%[8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72.59万元,同比增长493.73%[8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321,552,270.36元,同比增长31.9%[16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为298,143,230.07元,同比增长25.6%[16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7,357,431.49元,同比增长8.3%[16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1,238,904.79元,同比增长56.8%[16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3,509,625.85元,同比增长105.9%[16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24,581,929.42元,同比增长109.8%[16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3,390,330.75元,同比增长7.9%[16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4,621,732.70元,同比增长69.6%[16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收益为5,342,525.30元,同比下降42.7%[16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为-4,642,592.49元,同比增长63.5%[16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为-2,692,219.12元,同比增长65.0%[16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2元,同比增长120.0%[16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3,436,671.95元,同比增长158.6%[16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36,375.96元,去年同期为-15,734,197.20元[16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1,262,027.39元,去年同期为-33,191,060.81元[16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654,089.03元,去年同期为-387,798.86元[16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22,551,613.16元,去年同期为-48,757,886.59元[16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9,467,104.57元,去年同期为185,905,491.63元[16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73,962.52元,去年同期为-11,829,577.69元[16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8,205,775.88元,去年同期为-32,663,970.86元[16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654,089.03元,去年同期为-387,798.86元[16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6,792,489.31元,去年同期为178,563,103.06元[16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065,025,947.74元,较上年期末减少40,972,383.07元[17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3,509,625.85元[17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导致权益减少48,775,678.42元[17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润分配减少所有者权益15,706,330.50元[17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24,053,564.67元[17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116,440,281.77元,较上年期末减少8,972,584.34元[17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1,415,214.52元[17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减少所有者权益20,387,798.86元[17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本公积转增资本31,444,259.00元[17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23年6月变更为浙江省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垦农场长鸣路778号[10] - 公司股票简称为凯尔达,股票代码为688255,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14] 研发与技术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40%,较上年同期减少1.18个百分点[16]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0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1.84%,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078.50万元,平均薪酬10.08万元[59] - 公司掌握了机器人远程激光飞行焊、机器人激光三维切割技术,包括远程激光飞行焊接技术和精密轨迹激光切割双轴机器人技术[61] - 公司掌握了逆变点焊技术,包括点焊控制器和点焊专家数据库,有效控制点焊飞溅量[61] - 公司掌握了机器人自动编程技术,能够对大型复杂构件进行加工规划并在线修正[61] - 公司研发掌握了机器人焊接信息化系统,可实时反馈并显示焊接电流和电压曲线[61] - 公司掌握了新型交流MIG焊接电源、交流超低飞溅控制技术和高电压再引弧技术[6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为17,357,431.49元,同比增长8.27%[4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40%,较上年同期减少1.18个百分点[45] - 公司新增1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44] - KP88机器人本体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70万元,已完成相关机械零部件设计[47] - 机器人激光焊接系统及工艺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00万元,已完成关键部件试制和部分测试工作[47] - 机器人行业应用集成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270万元,已完成视觉测试平台搭建和减速机角度纠偏测试平台搭建[47] - 公司已获得37项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外观设计专利和40项软件著作权[44] - 公司开发了机器人焊接应用技术,保障了机器人焊接的成功率和易用性[43] - 公司开发了超低飞溅焊接技术,能够在100~200us内快速降低电流并保持焊接电弧稳定[43] - 公司开发了伺服焊接技术,通过伺服电机及控制算法实现每秒100次以上的正反送丝效果[43] - 第二代机器人焊接信息化系统开发完成,研发投入170万元,已完成项目验收,预计达到国内同等水平[48] - 驱控一体化机器人控制器技术研究投入420万元,已完成原理样机设计开发,预计达到国内同行业同等水平[48] - 伺服弧焊技术研究投入330万元,已在汽车制造、电弧增材、一般工业等领域开始应用,预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8] - 通用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投入1,200万元,已完成新运动控制算法测试和新型跨网络式多机协调控制技术验证工作[48] - 协作焊接机器人系统开发投入199万元,已完成移动式协作焊接机器人样机的系统集成工作,平台式协作焊接机器人样机设计完成[50] - 大功率数控逆变式空气等离子切割机样机阶段,控制板已完成测试,最大切割厚度65mm,品质切割厚度45mm[50] - 逆变式空气等离子切割机系列产品开发投入60万元,DVT样机测试阶段,输出电流160A,适应中厚板手动切割[50] - 大功率碳弧气刨焊机研制投入100万元,ZX7-630碳弧气刨已完成温升测试,ZX7-1000和1250已完成结构设计[50] - 数码屏显示双电压手工弧焊机研制已完成5台样机组装和测试,预计8月申报小批试制[52] - 全数字模块化逆变式多功能焊接电源项目变更为"全数字数码屏全功能弧焊电源研制",项目终止[52] - 数字化全功能弧焊电源研制已完成输出电感设计、控制算法及控制程序确认,碳钢工艺数据库已完成确认[52] - 全数字数码屏全功能弧焊电源研制样机搭建完成,已完成整体进度的30%[54] - 通用数码屏气保焊系列产品开发已完成工艺测试、温度测试、安规测试,整体进度接近70%[54] - LCD全功能弧焊电源研制主电路搭建完成,已完成整体进度的30%[55] - 新型逆变式氩弧焊机系列项目研制完成50%,控制系统搭建完成,工艺测试及人机交互正在进行[56] - 管道专用超声波氩弧焊机开发已完成VT样机,预计8月份进行DVT样机确认,成本较市场同类机型降低40%[56] - 机器人六单元控制装置设计已完成DVT阶段,预计10月份进行PVT阶段生产[56] - 数字化氩弧焊送丝装置预计9月份完成样机安装及测试[56]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增至10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1.88%[72] - 公司已累计拥有知识产权152项,其中发明专利37项[72] - 公司已构建起由上百名专业人员组成的研发技术团队,涵盖机器人运动控制、工业焊接技术等领域[65] 市场与行业 - 公司工业机器人业务属于战略新兴产业"2.1.1 机器人与增材设备制造"下的"工业机器人制造"[19] - 2024年1-6月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达28.3万套,同比增长9.6%[20] - 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外资品牌在高端行业占据统治地位,国产品牌在中低端市场逐步追赶甚至反超[21] - 国产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本体已实现量产,市场份额占比不断上升[21] - 工业机器人行业竞争加剧,市场对国产产品性能、品质、品牌和售后服务需求显著提升[21] - 高端焊接设备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提升,智能化焊接、超低飞溅焊接、伺服焊接等成为未来趋势[22] - 公司在工业机器人及焊接设备领域具备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市场定位中高端[24][25] - 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焊接设备需求持续增长,智能焊接机器人有望成为重要增长赛道[26] - 伺服焊接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焊接能量,解决传统焊接痛点,市场空间广阔[27] - 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向更多领域延伸,智能制造成为未来产业变革重要趋势[31] - 公司主要客户行业包括汽车、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医疗器械、重工、船舶制造等[32] - 公司推出超低飞溅焊接及伺服焊接两大系列产品,提升焊接速度并降低飞溅量[33] - 公司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基于工业计算机(WinOS、RTOS及EtherCAT构成),降低了客户使用成本,提升了运动控制精度和复杂任务适应性[34] - 公司推出了智能化、轻便化和绿色化的半自动、全手动焊接设备,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焊接工艺性能[34] - 公司海外销售中,ODM模式收入占外销收入的比例约为90%[36] - 公司经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84.47%[38]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利用ERP系统协调管理生产流程[39]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正逆运动学快速算法、保持作业姿态的轨迹规划技术、伺服电机增益参数控制技术等[42] - 公司工业机器人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动自行车、医疗器械等行业[42] - 公司研发模式为自主研发,主要集中在工业机器人、机器人专用焊接设备及新型工业焊接设备领域[35] - 公司采购模式涉及PMC部、技术部、采购部、品质部等多部门协作,确保供应商资质和物料质量[41] - 公司工业机器人业务的经销商具备系统集成能力,能够结合终端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38] - 公司自产机器人销量1,149台,同比增长117.61%[74] - 公司伺服焊接设备可使用CO2作为保护气体进行焊接,大幅减少客户使用成本[66] - 公司已形成以华东地区为核心,辐射全国的工业机器人及焊接设备的销售网络[69] - 公司外购机器人整机占对外销售的工业机器人台数比例为53.59%,其中安川机器人整机占比为53.47%[7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向安川电机及其子公司关联采购金额为1.26亿元,占同期货物采购总额的49.71%[80] - 公司向安川电机及其子公司的销售金额为575.2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79%[80] - 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1.73亿元,占流动资产的17.53%,其中原材料占比约为50%[82] - 公司境外销售收入为3094.2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9.62%[85] - 公司及子公司享受15%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和5%的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83] - 公司面临核心技术泄密、技术人员流失及专利被仿制、侵权的风险[77][78] 股东与股权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209户[143] - 凯尔达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7,794,917股,占总股本的34.40%[145] - 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5,108,244股,占总股本的13.75%[146]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5,152,000股,占总股本的4.69%[147] - 凯尔达集团有限公司持有37,794,917股有限售条件股份,限售期至2025年4月25日[148] - 乐清市珍金财务咨询服务中心(普通合伙)持有1,961,400股有限售条件股份,限售期至2025年4月25日[148] - 申万宏源证券-中信银行-申万宏源凯尔达员工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有1,750,083股,占总股本的1.59%[146]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数字经济龙头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持有1,724,534股,占总股本的1.57%[146]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延长至2025年4月25日[149] - 公司控股股东凯尔达集团与乐清珍金存在关联关系,乐清珍金执行事务合伙人叶碎蕊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王金的母亲[147] - 公司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持股数量最多,为15,108,244股[146] - 公司前十名股东中,俞宗慷持有2,932,616股,占总股本的2.67%[146]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27名激励对象459万股,授予价格为11.5元/股[99] - 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56万股[100] - 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解锁时点为首次授予后24个月、36个月、48个月,解锁比例分别为40%、30%、30%[99] - 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日确定为2024年4月25日[100] - 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
凯尔达(688255) - 2024 Q2 - 季度财报